八位参与者都到齐后,录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节目组在别墅一楼精心布置了一个名为“心镜轩”的访谈室。
房间不大,布置得温馨而私密,柔和的灯光,舒适的沙发。
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对着沙发的一个造型流畅、闪烁着幽蓝色指示灯的AI摄像头。
节目组宣布了新规则:从今开始,每晚八点过后,每位嘉宾需要轮流进入“心镜轩”,独自面对这个AI摄像头,进行一段十分钟到二十分钟不等的个人访谈。
AI会根据预设的庞大数据库和情绪识别系统,提出各种问题,旨在挖掘嘉宾最真实的内心想法和感受。
夜晚,“心镜轩”的灯光依次亮起又熄灭。AI摄像头冷静地记录下每一位嘉宾的独白。
对其他每个同居者的印象,这是必问的问题。
安彩妍对着镜头,笑容灿烂,语速飞快:“这种集体别墅生活太有意思了!我和远志是老朋友了,这次是第二次合作。真不是什么营销人设……其他人嘛?南星妹妹超可爱,就是有点小洁癖;羽哥肌**棒的,养眼;姜老师是老顽童,范游嘛……嗯,比较‘科学’;立川女士很优雅;子络妹妹让人心疼……总之,我跟大家都处得挺好!我是气氛担当嘛!”
郗南星显得有些羞涩,声音轻柔:“这里……大家都很好。彩妍姐很照顾我,丰羽哥很有活力,姜老师很有趣,范先生……很博学,立川女士很温柔,子络……希望她快点好。最感谢的是林医生,他给我治疗,现在感觉身体有劲多了,跳舞都轻松了……就是有时候觉得他好像想很多事情,有点距离感。希望以后能成为好朋友吧。”
陆丰羽坐姿豪放,直言不讳:“这地方不错!吃得香睡得着!林医生是我哥们!没得说!医术是这个!南星妹妹跳舞好看,彩妍妹子热闹,姜老师爽快!立川女士……嗯,很有学问的样子。范游那小子,一开始我不太喜欢,老怼林医生,不过昨晚看他好像也没那么讨厌了,至少承认西医有短板。子络妹妹太瘦了,得多练练!总之,都是挺好的人!”
姜三才侃侃而谈,中气十足:“哈哈,跟年轻人在一起,感觉自己都年轻了!小林医生不错,有本事,又不张扬,是块好料子!小范呢,有点较真,但心眼不坏。彩妍丫头活宝一个;南星丫头乖巧;丰羽小子实在;立川女士,见识广;子络丫头,唉,可怜啊……希望小林能把她治好……我觉得节目组记录治病的过程很有意义。”
范游表情严谨,措辞谨慎:“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社会实验样本。观察不同背景、不同认知体系的人在同一空间下的互动和碰撞。林远志先生……他的临床反应速度和某些应急处理手法,确实超出我之前的认知范畴。但我依然坚持认为,任何医疗行为都应以可验证的科学证据为基础。情感认同和个人体验不能替代严谨的研究。其他嘉宾……”
……
林远志坐在沙发上,姿态放松但眼神专注。
刚才已经回答了几个问题,都是很正常的问题,并不会让人感到为难和尴尬。
AI:“您多次在紧急情况下运用中医技术救人,您如何看待外界对您‘神医’、‘网红医生’的评价?”
林远志:“我只是做了学医者该做的事。‘神医’之名过誉,也易招致误解。中医是门实践医学,疗效是根本。关注度是双刃剑,我希望它能让大家更多关注中医本身,而非我个人。”
AI:“您对中医的未来有何展望?您个人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林远志回答得非常谨慎:“中医的未来在于传承与创新。我个人……目前只想踏实学习,精进医术,未来或许会开一间诊所,能切实帮到更多人,同时也能有一些时间深入研究感兴趣的病症。”
AI:“最后一个问题,您如何看待中西医之间的关系?”
林远志:“我觉得是互补。目标都是解除病痛。各有优势领域和思维模式。理想的状态是相互尊重,取长补短,最终受益的是患者。”
其实,林远志知道节目组肯定希望他回答得更偏激一点,更尖锐一点,这样才有节目效果,但他没有那样做。
只是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
几天后的晚餐时间。
姜三才好奇地问立川百惠:“立川女士,我挺好奇的,您一个日本人,汉语说得这么好,还来中国学中医,甚至留在这里定居。日本不是也有汉方医学吗?为什么选择舍近求远来中国呢?”
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都看向立川百惠。
立川百惠放下筷子,优雅地笑了笑,用流利的中文回答:“日本的汉方医学,确实源自中国中医,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另一个体系。它更标准化、规范化,比如很多汉方药成了颗粒剂,方便使用,也做了一些现代药理研究。这是它的优点。”
她话锋一转,语气略带遗憾:“但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一个‘**版’或‘简化版’的中医。它很大程度上丢失了中医最核心、最精髓的部分——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和整体观念。汉方医学更侧重于‘方证对应’,即某个固定的方剂对应一组特定的症状,有点像标准化流水线。对于复杂的、多系统交织的慢性病,或者需要随证加减的急症,它的效果往往有限,缺乏那种圆机活法的灵动和深度。”
她眼神中流露出追忆和坚定:“我年轻时做过职业模特,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失眠、焦虑,在神户和东京看过很多西医和汉方医,效果都不理想。
后来有一次来中国旅行,心血来潮想看看中医。那个中医不仅用针灸和中药调理好了我的身体,治好了我的失眠。
更重要的是,他让我看到了中医原来可以如此博大精深,如此充满智慧和变化。
那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精准调理,那种对生命整体的把握,让我深深着迷。
于是,我决定转行,来到中国,系统地学习真正的中医。从学语言到读完本科花了九年,再到临床工作这十年,我已经在中国待了十九年了。这里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陆丰羽听得入神,忍不住插嘴问道:“立川女士,那你结婚了吗?我看你叫立川百惠,‘立川’是您丈夫的姓吗?还是你自己的姓氏?”
立川百惠被逗笑了:“‘立川’是我自己的姓氏。我的丈夫是苏格兰人,我们是在中国认识的。是在苏格兰注册结婚的。在苏格兰,并没有法律规定女性婚后必须改用夫姓。所以,我至今仍然使用我自己的姓氏。”
“原来如此!”众人都恍然大悟,觉得很有趣。
安彩妍竖起大拇指:“没想到你还当过模特啊,怪不得那么高。我去过日本,一般日本女生都不高的。立川姐,你真是又美又飒又有学问啊!真是吾辈楷模!
事后,大家又问了不少问题。
正因为立川百惠是日本人,所以才会引起大家的兴趣,要是她只是个普通的中国中医,关注度自然也就没那么高。
这或许也是节目组特意找她来参加的目的。
饭后,立川百惠主动找到正在手机上查阅医案的林远志,两人就萧子络的病情交流起来。
“林医生,我看你正在研究过敏性鼻炎的文献?”立川百惠问道。
“是的,立川女士。”林远志点头,“子络的情况比较典型,但又很顽固。我在思考下一步的调理方案。”
立川百惠欣赏地看着他:“远志,我感觉你思路很清晰,不像一些刚毕业的科班生,容易拘泥于课本。你提出的从肝、肾论治,兼顾肺脾,同时考虑现代生活环境的影响,这种整体动态的辨证观念非常难得。而且你敢于用针灸急救,手法熟练,胆大心细。
其实你比我强多了,还是学生就有给人治病的魄力。我当年毕业之后,根本没信心去门诊求职。后来又花了一年时间,到处去拜师跟师,慢慢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才敢进诊所上班。这些年也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从来没停止过。
说实话,之前看到网络上有关你的视频,我还有些怀疑是节目效果或者炒作。但这几天观察下来,我发现你的认知很灵活,临床反应快,基础也扎实,并非网络上那种浮夸的、营销出来的人设。你是真正在思考和实践中医的人。”
得到前辈如此高的评价,林远志有些不好意思:“立川女士你过奖了。我只是觉得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学了不去用,那永远也无法掌握。”
“你太谦虚了。”立川百惠笑道,“关于子络的病,我过去治疗过类似的病人。过敏性鼻炎的本质是肝经堵塞,肺脏只是受害者。这是为什么很多中医治这个病,只针对肺入手,收效甚微,或者完全没效果的原因。”
“立川小姐,你也学针灸吗?感觉你对经络很熟悉。”
“对,我最初就是在门诊当针灸师,按摩拔罐什么都会。后来才给人开中药。我个人认为,针灸和方剂各有所长,但针灸需要病人每次上门,就没喝中药那么方便。”
“鼻炎的针灸治疗以肝经肺经为主吗?”
“对。一般是看寒证和热证。寒用灸法,热用针法。你也算业内人士,我一说你就明白了。无非是清肺热清肝热补肾阴,或者补肺气疏肝气补肾阳……就这两种思路。”
两人就着专业的医学问题,深入探讨起来。
两天后的晚上,萧子络终于从医院回来了。
她脸色比之前好了一些,虽然还有些疲惫,但精神明显好了很多。
她买了很多水果回来给大家吃。
之后,她又找到林远志,递上一袋子礼品盒:“林医生,上次真的太感谢你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务必收下!”
姜三才怂恿道:“远志,快拿着啊,你不拿的话,人家小姑娘多尴尬。”
林远志治好收下来那些礼盒,说:“萧小姐,你也太多礼了。现在身体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呼吸顺畅了很多。”萧子络感激地说,“医院让我定期复查。但我实在不喜欢去医院,以前去过好多次也没用,过去吃药都吃到吐了,喷剂也是喷得鼻子都烂了……我想,试试中医调理,林医生,你能帮我吗?”
她的眼神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林决明看了看其他人,大家都不吱声。
“可以试试看。”林远志郑重地点头,“我已经和立川女士在讨论你的病情。我们需要一些时间,制定一个详细的内外治结合的资料方法。过程可能有点长,需要你的耐心和配合。”
“我一定配合!”萧子络用力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过了一会儿,陆丰羽提醒道:“子络,你还没进过心境轩吧?”
“心境轩?啊,那个访谈室啊?制片人有跟我说过了。我知道的。我待会儿去。”
“现在时间到了哦,八点了,让你第一个进去吧。请!”陆风云指了指心境轩房间的方向。
安彩妍推了推萧子络的后背,说:“去吧去吧,子络!”
“不用那么急吧?我想先回房间,换个衣服。”
十分钟后,换上一身素色长裙的萧子络进入心境轩坐下。
AI摄像头发出声音:“萧子络小姐,欢迎来到‘心镜轩’。首先,您愿意分享一下您患过敏性鼻炎的经历和感受吗?”
萧子络深吸一口气,双手无意识地绞在一起,声音带着点鼻音,却异常清晰:
“过敏性鼻炎……它像影子一样跟着我很多年了。尤其是春秋季,花粉、尘螨……感觉空气里都是敌人。鼻子永远是堵的,或者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头昏脑涨,眼睛又红又痒。
排练室、舞台后台,我附近的**桶里永远堆满了纸巾。
最痛苦的是,它让我没法好好唱歌,没法在舞台上展现最好的状态。
因为频繁发作,缺席过好几次重要的演出和活动……队友们虽然理解,但我自己……真的很愧疚,也很难过。
看过很多医生,喷鼻剂、抗过敏药……只能暂时压一压,药一停,立刻又犯了。
这个病一直拖累我。我真不想一辈子都这样。”
AI:“前天晚上的你哮喘发作,您能描述一下当时的感受吗?”
萧子络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窒息的黑夜:“太可怕了。像溺水一样。喷鼻剂没用,哮喘药喷了也没用……空气一点都吸不进来……胸口像被石头压着,耳朵里嗡嗡的。我当时……真的以为自己要不行了。”
她的眼眶瞬间红了,声音哽咽,“脑子里一片空白,眼泪不停的流,心里只有恐惧……还有好多遗憾……”
AI:“林远志用针灸缓解了您的症状。您对此有什么感受?”
“我非常感激他。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已经沉到水底了,是他把我拉了上来了!我看着他拿出针扎了我的鼻子还有脸……
我其实很怕针,但更怕死。他让我相信他,针扎下去没多久,那堵死的鼻子……好像突然就打开了,空气能吸进来了!从地狱回到人间,就是那种感觉!”
AI:“经历了这件事,您对中医的看法有改变吗?”
萧子络用力点头,眼神变得坚定:“有!非常大的改变!以前,我对中医的印象很模糊,觉得可能就是调理身体,很慢。
我过去从来没去找过中医看病。但是事实证明,在关键时刻,中医是能救命的!
而且,林医生和立川女士都告诉我,中医可以找到病根,从身体里面去调理,让它不再发作。虽然……虽然我知道这很难,需要时间,但我愿意尝试!”
节目组在别墅一楼精心布置了一个名为“心镜轩”的访谈室。
房间不大,布置得温馨而私密,柔和的灯光,舒适的沙发。
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对着沙发的一个造型流畅、闪烁着幽蓝色指示灯的AI摄像头。
节目组宣布了新规则:从今开始,每晚八点过后,每位嘉宾需要轮流进入“心镜轩”,独自面对这个AI摄像头,进行一段十分钟到二十分钟不等的个人访谈。
AI会根据预设的庞大数据库和情绪识别系统,提出各种问题,旨在挖掘嘉宾最真实的内心想法和感受。
夜晚,“心镜轩”的灯光依次亮起又熄灭。AI摄像头冷静地记录下每一位嘉宾的独白。
对其他每个同居者的印象,这是必问的问题。
安彩妍对着镜头,笑容灿烂,语速飞快:“这种集体别墅生活太有意思了!我和远志是老朋友了,这次是第二次合作。真不是什么营销人设……其他人嘛?南星妹妹超可爱,就是有点小洁癖;羽哥肌**棒的,养眼;姜老师是老顽童,范游嘛……嗯,比较‘科学’;立川女士很优雅;子络妹妹让人心疼……总之,我跟大家都处得挺好!我是气氛担当嘛!”
郗南星显得有些羞涩,声音轻柔:“这里……大家都很好。彩妍姐很照顾我,丰羽哥很有活力,姜老师很有趣,范先生……很博学,立川女士很温柔,子络……希望她快点好。最感谢的是林医生,他给我治疗,现在感觉身体有劲多了,跳舞都轻松了……就是有时候觉得他好像想很多事情,有点距离感。希望以后能成为好朋友吧。”
陆丰羽坐姿豪放,直言不讳:“这地方不错!吃得香睡得着!林医生是我哥们!没得说!医术是这个!南星妹妹跳舞好看,彩妍妹子热闹,姜老师爽快!立川女士……嗯,很有学问的样子。范游那小子,一开始我不太喜欢,老怼林医生,不过昨晚看他好像也没那么讨厌了,至少承认西医有短板。子络妹妹太瘦了,得多练练!总之,都是挺好的人!”
姜三才侃侃而谈,中气十足:“哈哈,跟年轻人在一起,感觉自己都年轻了!小林医生不错,有本事,又不张扬,是块好料子!小范呢,有点较真,但心眼不坏。彩妍丫头活宝一个;南星丫头乖巧;丰羽小子实在;立川女士,见识广;子络丫头,唉,可怜啊……希望小林能把她治好……我觉得节目组记录治病的过程很有意义。”
范游表情严谨,措辞谨慎:“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社会实验样本。观察不同背景、不同认知体系的人在同一空间下的互动和碰撞。林远志先生……他的临床反应速度和某些应急处理手法,确实超出我之前的认知范畴。但我依然坚持认为,任何医疗行为都应以可验证的科学证据为基础。情感认同和个人体验不能替代严谨的研究。其他嘉宾……”
……
林远志坐在沙发上,姿态放松但眼神专注。
刚才已经回答了几个问题,都是很正常的问题,并不会让人感到为难和尴尬。
AI:“您多次在紧急情况下运用中医技术救人,您如何看待外界对您‘神医’、‘网红医生’的评价?”
林远志:“我只是做了学医者该做的事。‘神医’之名过誉,也易招致误解。中医是门实践医学,疗效是根本。关注度是双刃剑,我希望它能让大家更多关注中医本身,而非我个人。”
AI:“您对中医的未来有何展望?您个人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林远志回答得非常谨慎:“中医的未来在于传承与创新。我个人……目前只想踏实学习,精进医术,未来或许会开一间诊所,能切实帮到更多人,同时也能有一些时间深入研究感兴趣的病症。”
AI:“最后一个问题,您如何看待中西医之间的关系?”
林远志:“我觉得是互补。目标都是解除病痛。各有优势领域和思维模式。理想的状态是相互尊重,取长补短,最终受益的是患者。”
其实,林远志知道节目组肯定希望他回答得更偏激一点,更尖锐一点,这样才有节目效果,但他没有那样做。
只是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
几天后的晚餐时间。
姜三才好奇地问立川百惠:“立川女士,我挺好奇的,您一个日本人,汉语说得这么好,还来中国学中医,甚至留在这里定居。日本不是也有汉方医学吗?为什么选择舍近求远来中国呢?”
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都看向立川百惠。
立川百惠放下筷子,优雅地笑了笑,用流利的中文回答:“日本的汉方医学,确实源自中国中医,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另一个体系。它更标准化、规范化,比如很多汉方药成了颗粒剂,方便使用,也做了一些现代药理研究。这是它的优点。”
她话锋一转,语气略带遗憾:“但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一个‘**版’或‘简化版’的中医。它很大程度上丢失了中医最核心、最精髓的部分——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和整体观念。汉方医学更侧重于‘方证对应’,即某个固定的方剂对应一组特定的症状,有点像标准化流水线。对于复杂的、多系统交织的慢性病,或者需要随证加减的急症,它的效果往往有限,缺乏那种圆机活法的灵动和深度。”
她眼神中流露出追忆和坚定:“我年轻时做过职业模特,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失眠、焦虑,在神户和东京看过很多西医和汉方医,效果都不理想。
后来有一次来中国旅行,心血来潮想看看中医。那个中医不仅用针灸和中药调理好了我的身体,治好了我的失眠。
更重要的是,他让我看到了中医原来可以如此博大精深,如此充满智慧和变化。
那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精准调理,那种对生命整体的把握,让我深深着迷。
于是,我决定转行,来到中国,系统地学习真正的中医。从学语言到读完本科花了九年,再到临床工作这十年,我已经在中国待了十九年了。这里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陆丰羽听得入神,忍不住插嘴问道:“立川女士,那你结婚了吗?我看你叫立川百惠,‘立川’是您丈夫的姓吗?还是你自己的姓氏?”
立川百惠被逗笑了:“‘立川’是我自己的姓氏。我的丈夫是苏格兰人,我们是在中国认识的。是在苏格兰注册结婚的。在苏格兰,并没有法律规定女性婚后必须改用夫姓。所以,我至今仍然使用我自己的姓氏。”
“原来如此!”众人都恍然大悟,觉得很有趣。
安彩妍竖起大拇指:“没想到你还当过模特啊,怪不得那么高。我去过日本,一般日本女生都不高的。立川姐,你真是又美又飒又有学问啊!真是吾辈楷模!
事后,大家又问了不少问题。
正因为立川百惠是日本人,所以才会引起大家的兴趣,要是她只是个普通的中国中医,关注度自然也就没那么高。
这或许也是节目组特意找她来参加的目的。
饭后,立川百惠主动找到正在手机上查阅医案的林远志,两人就萧子络的病情交流起来。
“林医生,我看你正在研究过敏性鼻炎的文献?”立川百惠问道。
“是的,立川女士。”林远志点头,“子络的情况比较典型,但又很顽固。我在思考下一步的调理方案。”
立川百惠欣赏地看着他:“远志,我感觉你思路很清晰,不像一些刚毕业的科班生,容易拘泥于课本。你提出的从肝、肾论治,兼顾肺脾,同时考虑现代生活环境的影响,这种整体动态的辨证观念非常难得。而且你敢于用针灸急救,手法熟练,胆大心细。
其实你比我强多了,还是学生就有给人治病的魄力。我当年毕业之后,根本没信心去门诊求职。后来又花了一年时间,到处去拜师跟师,慢慢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才敢进诊所上班。这些年也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从来没停止过。
说实话,之前看到网络上有关你的视频,我还有些怀疑是节目效果或者炒作。但这几天观察下来,我发现你的认知很灵活,临床反应快,基础也扎实,并非网络上那种浮夸的、营销出来的人设。你是真正在思考和实践中医的人。”
得到前辈如此高的评价,林远志有些不好意思:“立川女士你过奖了。我只是觉得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学了不去用,那永远也无法掌握。”
“你太谦虚了。”立川百惠笑道,“关于子络的病,我过去治疗过类似的病人。过敏性鼻炎的本质是肝经堵塞,肺脏只是受害者。这是为什么很多中医治这个病,只针对肺入手,收效甚微,或者完全没效果的原因。”
“立川小姐,你也学针灸吗?感觉你对经络很熟悉。”
“对,我最初就是在门诊当针灸师,按摩拔罐什么都会。后来才给人开中药。我个人认为,针灸和方剂各有所长,但针灸需要病人每次上门,就没喝中药那么方便。”
“鼻炎的针灸治疗以肝经肺经为主吗?”
“对。一般是看寒证和热证。寒用灸法,热用针法。你也算业内人士,我一说你就明白了。无非是清肺热清肝热补肾阴,或者补肺气疏肝气补肾阳……就这两种思路。”
两人就着专业的医学问题,深入探讨起来。
两天后的晚上,萧子络终于从医院回来了。
她脸色比之前好了一些,虽然还有些疲惫,但精神明显好了很多。
她买了很多水果回来给大家吃。
之后,她又找到林远志,递上一袋子礼品盒:“林医生,上次真的太感谢你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务必收下!”
姜三才怂恿道:“远志,快拿着啊,你不拿的话,人家小姑娘多尴尬。”
林远志治好收下来那些礼盒,说:“萧小姐,你也太多礼了。现在身体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呼吸顺畅了很多。”萧子络感激地说,“医院让我定期复查。但我实在不喜欢去医院,以前去过好多次也没用,过去吃药都吃到吐了,喷剂也是喷得鼻子都烂了……我想,试试中医调理,林医生,你能帮我吗?”
她的眼神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林决明看了看其他人,大家都不吱声。
“可以试试看。”林远志郑重地点头,“我已经和立川女士在讨论你的病情。我们需要一些时间,制定一个详细的内外治结合的资料方法。过程可能有点长,需要你的耐心和配合。”
“我一定配合!”萧子络用力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过了一会儿,陆丰羽提醒道:“子络,你还没进过心境轩吧?”
“心境轩?啊,那个访谈室啊?制片人有跟我说过了。我知道的。我待会儿去。”
“现在时间到了哦,八点了,让你第一个进去吧。请!”陆风云指了指心境轩房间的方向。
安彩妍推了推萧子络的后背,说:“去吧去吧,子络!”
“不用那么急吧?我想先回房间,换个衣服。”
十分钟后,换上一身素色长裙的萧子络进入心境轩坐下。
AI摄像头发出声音:“萧子络小姐,欢迎来到‘心镜轩’。首先,您愿意分享一下您患过敏性鼻炎的经历和感受吗?”
萧子络深吸一口气,双手无意识地绞在一起,声音带着点鼻音,却异常清晰:
“过敏性鼻炎……它像影子一样跟着我很多年了。尤其是春秋季,花粉、尘螨……感觉空气里都是敌人。鼻子永远是堵的,或者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头昏脑涨,眼睛又红又痒。
排练室、舞台后台,我附近的**桶里永远堆满了纸巾。
最痛苦的是,它让我没法好好唱歌,没法在舞台上展现最好的状态。
因为频繁发作,缺席过好几次重要的演出和活动……队友们虽然理解,但我自己……真的很愧疚,也很难过。
看过很多医生,喷鼻剂、抗过敏药……只能暂时压一压,药一停,立刻又犯了。
这个病一直拖累我。我真不想一辈子都这样。”
AI:“前天晚上的你哮喘发作,您能描述一下当时的感受吗?”
萧子络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窒息的黑夜:“太可怕了。像溺水一样。喷鼻剂没用,哮喘药喷了也没用……空气一点都吸不进来……胸口像被石头压着,耳朵里嗡嗡的。我当时……真的以为自己要不行了。”
她的眼眶瞬间红了,声音哽咽,“脑子里一片空白,眼泪不停的流,心里只有恐惧……还有好多遗憾……”
AI:“林远志用针灸缓解了您的症状。您对此有什么感受?”
“我非常感激他。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已经沉到水底了,是他把我拉了上来了!我看着他拿出针扎了我的鼻子还有脸……
我其实很怕针,但更怕死。他让我相信他,针扎下去没多久,那堵死的鼻子……好像突然就打开了,空气能吸进来了!从地狱回到人间,就是那种感觉!”
AI:“经历了这件事,您对中医的看法有改变吗?”
萧子络用力点头,眼神变得坚定:“有!非常大的改变!以前,我对中医的印象很模糊,觉得可能就是调理身体,很慢。
我过去从来没去找过中医看病。但是事实证明,在关键时刻,中医是能救命的!
而且,林医生和立川女士都告诉我,中医可以找到病根,从身体里面去调理,让它不再发作。虽然……虽然我知道这很难,需要时间,但我愿意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