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老城区稀疏的梧桐叶,洒在杏仁堂古旧的青砖墙上。
林远志起得很早,在街角熟悉的小店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云吞面。
当他绕到杏仁堂后门准备进入时,不经意间瞥了一眼正门方向,却微微一愣——候诊大厅里竟然已经坐满了人.
男女老少,有的安静等待,有的低声交谈,有的则好奇地打量着作为。
这景象比他预想的要热闹得多,让他不禁有些意外和感慨:在这西医主导的时代,原来仍有这么多人情愿相信并选择传统中医。
从后门进入员工区,正好碰到正在安排工作的萧宣。她今天穿了一身改良版的墨绿色旗袍,显得既干练又不失柔美。
“早啊,林医生!吃过早饭了?”萧宣笑着打招呼,递过来一张崭新的员工门禁卡,“给你的,以后从侧门进。你的诊室在二楼,6号诊室。咱们这每个坐堂医生都是独立诊室,互不干扰,安静,也保护病人隐私。”
“吃过了。谢谢。”林远志接过卡,点了点头。
“对了,有个事儿得告诉你,”萧宣眨眨眼,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和惊叹,“昨天下午我们在公众号上放了你这周的门诊号,上午二十个号,不到三分钟,抢光了!看来你这‘抗洪神医’的名头,号召力不是一般的强啊!怎么样,第一天正式坐堂,压力大不大?”
林远志笑了笑,语气平和却自信:“压力还好。之前有时候也是一个人面对各种情况,习惯了。治病救人”
“好!要的就是这份自信!”萧宣赞赏地拍拍他的胳膊,“时间差不多了,你去准备吧。九点准时开始叫号。加油!”
林远志来到二楼的6号诊室。房间不大,但布置得十分雅致温馨。
一张宽大的红木诊桌,两把舒适的椅子,一套整洁的脉枕和消毒用品,墙边立着针灸模型和经络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令人安心的草药清香。
比广南的中医科诊室强多了。
他披上绣着“杏仁堂”Logo的洁白白大褂,熟悉了一下电脑叫号系统,静候九点的到来。
九点整,系统清脆的提示音响起:“请001号丁女士,到6号诊室就诊。”
门被轻轻推开,一位穿着得体、约莫四十岁左右的职业女性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些许期待和紧张。
“林医生,你好!我姓丁。”她有些激动地坐下,“我真是慕名而来!好不容易抢到你的号了!”
“丁女士你好,别着急,慢慢说。”林远志温和地示意她放松。
“我以前有个同事,在广南综合医院挂过你的号,说你看得特别准,人也好!后来我身体不舒服,也想去挂你的号,结果没等排到,就听说中医科取消了。没想到在这杏仁堂看到你的出诊信息了!我第一时间就守着手机抢号,没想到真抢到了第一个!”
丁女士一口气说完长长的一段,有点气喘。
林远志心中微暖,没想到之前在医院短暂的实习工作,还留下了这样的口碑。
“谢谢你的信任。你今天是哪里不舒服?”
丁女士叹了口气,开始叙述困扰她许久的烦恼:“我就是尿频、尿急特别严重!喝一点水,不到一分钟就想去厕所,每次就一点点,憋都憋不住。
可是去医院查了好几次,肾功能、尿常规都正常,也没有尿道感染。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就让我注意休息,别久坐。可这太影响生活和工作了!所以才想着来看看中医。
唉,现在感觉真正厉害的中医也不好找了。杏仁堂我之前也来过两次,别的大夫看了,就说我是肾虚,开了些补肾的药,吃了好像也没什么效果……”
林远志点点头,安慰道:“你别担心,这种情况在中医门诊很常见,不是什么疑难重症,只是身体机能的一些失调,调理过来就好了。”
他示意丁女士伸手,仔细为她诊脉(脉象细弱),又让她伸出舌头查看(舌体胖大,色淡白,苔白腻)。
“平时胃口怎么样?吃饭香吗?”林远志问。
“胃口不好,不怎么想吃东西,这两年还越来越瘦。”丁女士愁容满面。
“嗯,”林远志心中已有判断,“你这个问题,根源不在肾,而在于脾。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负责将我们喝进去的水液输布到全身。你脾气虚弱,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水液不能正常输布,直接下注膀胱,所以才会喝点水就马上想小便,这叫‘脾不散精,水津直下’。同时脾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所以会消瘦、乏力。之前单纯补肾,方向不太对。治疗应该健脾益气,升清降浊。”
他一边解释,一边熟练地开具处方:“给你开点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方便你服用,长期调理,补益中气;再配合四君子汤加味煎服,加强健脾利湿的功效。坚持吃一段时间,胃口开了,运化功能恢复了,尿频的问题自然就会改善。”
丁女士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豁然开朗和希望的神情:“原来是这样!太谢谢你了林医生!你这么一解释,我心里就透亮多了!我这就去抓药!”
送走丁女士,林远志心情不错。
接下来的几位病人,虽然症状各异,有长期失眠的、有慢性胃痛的、有月经不调的、有浑身说不清哪里痛的……
大多是在医院那里检查不出明确病因,或者治疗效果不佳,才转而求助中医。
但在林远志看来,这些都是中医擅长调理的常见证型,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都能找到相对清晰的病机,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诊疗过程顺利,病人们带着希望和感谢离开。
一上午很快过去,看了十几个病人,虽然忙碌,但井然有序,林远志也逐渐找到了在固定诊室坐诊的节奏感。
临近中午,系统叫到了第十六号。进来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穿着普通,但眼神有些飘忽,坐下后左右打量诊室环境,似乎对看病本身并不十分专注。
“你好,请问哪里不舒服?”林远志按惯例询问。
“呃,就是浑身不得劲。”男子语焉不详,含糊地说,“胃口不好,不想吃饭,特别容易累,没精神,怕冷,动不动就感冒……”
他说的症状很笼统,像是很多亚健康状态的人都可能有的表现。
林远志点点头,示意他伸手诊脉(脉象浮而无力),看舌(舌淡苔薄白)。
综合来看,确实一派气虚卫外不固的表现。
“你这是脾肺气虚。”林远志做出判断,“脾气虚则运化无力,不想吃饭;肺气虚则卫外不固,容易感冒怕冷。整体气血不足,所以乏力。问题不大,调理一下就好。”他准备开方,“给你开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玉屏风散加减,益气固表,调和营卫,健运脾胃。”
那男子却仿佛没听进去,反而强调补充道:“哦对了,我消化特别不好,大便总是不成型,稀稀拉拉的。”
林远志点点头:“这也属于脾虚运化无力的范畴,刚才的方子里已经包含了调理脾胃的药。先吃几剂看看效果,如果大便情况改善不明显,下次复诊我们再调整。”
那男子却皱起眉头,身体前倾,追问道:“林医生,你能不能给我仔细讲讲,我这病到底是怎么得的?根源在哪?具体该怎么治?让我也明白明白。”
林远志看了看时间,后面还有病人在等待,便耐心但明确地说:“先生,你的病因病机我刚才已经解释了,就是脾肺气虚。治疗原则和方药也确定了。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中医理论,可以以后慢慢学习。现在我们先以治疗为主,好吗?后面还有病人等着。”
那男子脸色突然一变,猛地一拍桌子,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指责的意味:“你这叫什么态度?!啊?看病就这么敷衍了事?问多两句就不耐烦了?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用什么‘气虚’、‘脾虚’这种模棱两可的话来搪塞病人!你到底会不会看病?是不是忽悠人的?”
林远志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发难搞得一愣,但还是冷静地回应:“先生,请你冷静。你的症状体征非常典型,就是常见的气虚证,辨证用药并无不妥。如果你对我的诊断有异议,可以……”
“哈哈哈!”不等林远志说完,那男子突然发出一阵得逞般的大笑,猛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正在录音的手机,“常见的气虚证?脾肺气虚?林医生,哦不,林‘神医’!你这次可栽了!告诉你吧,我三年前因为玩极限运动受伤,脾脏破裂,早就动手术把整个脾脏都切除了!我根本没脾!你还在这跟我扯什么脾虚?!
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荒谬至极!你根本就是个不学无术、全靠忽悠的江湖骗子!你这套骗人的把戏,我今天就要给你彻底揭穿!让大家都看看你的真面目!”
说完,他根本不给林远志任何解释的机会,拿着手机,得意洋洋地冲出了诊室,留下林远志一个人愣在原地,一时没反应过来。
好几秒钟后,林远志才回过神,一股荒谬和郁闷之感涌上心头。
他这才明白,这个人根本不是来看病的,而是故意来“钓鱼”、来制造事端、来拍“打假”素材的!
很可能就是网上那些叫嚣要“揭露”他的极端反对者,或者是想靠蹭热度博眼球的网红主播。
对方利用中医脏腑概念与西医解剖器官名称虽同但内涵迥异的差异(中医的“脾”是一个功能系统概念,并非单指解剖学的脾脏器官),故意设下语言陷阱,进行断章取义的攻击。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火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他知道,跟这种人纠缠理论毫无意义。他调整了一下情绪,继续叫了下一位病人,坚持看完了上午所有的号源。
中午休息时,他找到萧宣,把上午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她。
“萧掌柜,抱歉,给你和医馆添麻烦了。我担心那个人会把恶意剪辑的录音或视频发到网上,断章取义,误导公众,会影响杏仁堂的声誉。”
出乎林远志的意料,萧宣听完后,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或慌张。
她给林远志倒了杯茶,神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不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种人,我听说过,也预料到你可能迟早会遇到。别往心里去,更不用怕。他说他没脾脏,所以不会‘脾虚’,这种逻辑在稍微懂点中医常识的人看来,就是个笑话,只能骗骗完全不懂的外行。”
她语气坚定地继续道:“杏仁堂百年声誉,不是一两个跳梁小丑就能撼动的。你做得对,不跟他纠缠,专心看好自己的病。下次再遇到这种明显来找茬、胡搅蛮缠的,直接按铃叫保安,请他出去,没必要浪费口舌。安心做你的工作,其他的,我来处理。”
萧宣的沉稳和信任让林远志安心了不少。下午的门诊,他努力排除杂念,继续专注地为病人诊疗。
……
当天晚上,一段经过精心剪辑的短视频就在某知名短视频平台悄然出现,并迅速发酵。
视频采用**视角,画面晃动,刻意营造出一种“揭露黑幕”的氛围。视频中:
?林远志(面部打了马赛克,但杏仁堂的环境、他的白大褂Logo清晰可见)被呈现为“高冷”、“不耐烦”的样子(剪辑掉了耐心问诊的部分)。
?男子“虚弱”地叙述症状(保留了这部分)。
?林远志诊断“脾肺气虚”(重点突出)。
?男子追问,林远志表示先治疗(被剪辑成“拒绝解释”、“敷衍”)。
?男子突然“爆发”,指责林远志“搪塞”(情绪激动部分保留)。
?最后,男子亮出“王牌”——“我脾脏切除了!”(全场高潮)。
?视频以男子嘲讽的大笑和“揭露骗子!”“大家别再上当!”的呼吁结束。
?配文极具煽动性:“实拍揭露‘抗洪神医’真面目!连没脾脏的人都能诊断出‘脾虚’!中医骗局何时休?”
?发布者是一个名为“求真相探长”的账号。
这个视频,利用信息差和精心剪辑,极具迷惑性和煽动性,瞬间击中了网络上大量对中医本就存疑、甚至反感的网民的情绪**。
播放量、点赞、评论、转发……各项数据如同滚雪球般疯狂上涨,短短几小时,播放量突破千万!
评论区更是沦陷为一场对中医、对“骗子神医”的狂欢式抨击和谩骂的盛宴。
“果然是个骗子!”
“笑死人了!没脾脏怎么脾虚?这骗子太不专业了吧?”
“中医就这套路,永远说不清,只会用虚头巴脑的词忽悠!”
“杏仁堂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包庇这种骗子!”
“人肉他!曝光他!”
尽管也有零星为中医辩解、解释中医“脾”并非西医“spleen”的声音,但迅速被淹没在汹涌的负面浪潮中。
林远志起得很早,在街角熟悉的小店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云吞面。
当他绕到杏仁堂后门准备进入时,不经意间瞥了一眼正门方向,却微微一愣——候诊大厅里竟然已经坐满了人.
男女老少,有的安静等待,有的低声交谈,有的则好奇地打量着作为。
这景象比他预想的要热闹得多,让他不禁有些意外和感慨:在这西医主导的时代,原来仍有这么多人情愿相信并选择传统中医。
从后门进入员工区,正好碰到正在安排工作的萧宣。她今天穿了一身改良版的墨绿色旗袍,显得既干练又不失柔美。
“早啊,林医生!吃过早饭了?”萧宣笑着打招呼,递过来一张崭新的员工门禁卡,“给你的,以后从侧门进。你的诊室在二楼,6号诊室。咱们这每个坐堂医生都是独立诊室,互不干扰,安静,也保护病人隐私。”
“吃过了。谢谢。”林远志接过卡,点了点头。
“对了,有个事儿得告诉你,”萧宣眨眨眼,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和惊叹,“昨天下午我们在公众号上放了你这周的门诊号,上午二十个号,不到三分钟,抢光了!看来你这‘抗洪神医’的名头,号召力不是一般的强啊!怎么样,第一天正式坐堂,压力大不大?”
林远志笑了笑,语气平和却自信:“压力还好。之前有时候也是一个人面对各种情况,习惯了。治病救人”
“好!要的就是这份自信!”萧宣赞赏地拍拍他的胳膊,“时间差不多了,你去准备吧。九点准时开始叫号。加油!”
林远志来到二楼的6号诊室。房间不大,但布置得十分雅致温馨。
一张宽大的红木诊桌,两把舒适的椅子,一套整洁的脉枕和消毒用品,墙边立着针灸模型和经络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令人安心的草药清香。
比广南的中医科诊室强多了。
他披上绣着“杏仁堂”Logo的洁白白大褂,熟悉了一下电脑叫号系统,静候九点的到来。
九点整,系统清脆的提示音响起:“请001号丁女士,到6号诊室就诊。”
门被轻轻推开,一位穿着得体、约莫四十岁左右的职业女性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些许期待和紧张。
“林医生,你好!我姓丁。”她有些激动地坐下,“我真是慕名而来!好不容易抢到你的号了!”
“丁女士你好,别着急,慢慢说。”林远志温和地示意她放松。
“我以前有个同事,在广南综合医院挂过你的号,说你看得特别准,人也好!后来我身体不舒服,也想去挂你的号,结果没等排到,就听说中医科取消了。没想到在这杏仁堂看到你的出诊信息了!我第一时间就守着手机抢号,没想到真抢到了第一个!”
丁女士一口气说完长长的一段,有点气喘。
林远志心中微暖,没想到之前在医院短暂的实习工作,还留下了这样的口碑。
“谢谢你的信任。你今天是哪里不舒服?”
丁女士叹了口气,开始叙述困扰她许久的烦恼:“我就是尿频、尿急特别严重!喝一点水,不到一分钟就想去厕所,每次就一点点,憋都憋不住。
可是去医院查了好几次,肾功能、尿常规都正常,也没有尿道感染。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就让我注意休息,别久坐。可这太影响生活和工作了!所以才想着来看看中医。
唉,现在感觉真正厉害的中医也不好找了。杏仁堂我之前也来过两次,别的大夫看了,就说我是肾虚,开了些补肾的药,吃了好像也没什么效果……”
林远志点点头,安慰道:“你别担心,这种情况在中医门诊很常见,不是什么疑难重症,只是身体机能的一些失调,调理过来就好了。”
他示意丁女士伸手,仔细为她诊脉(脉象细弱),又让她伸出舌头查看(舌体胖大,色淡白,苔白腻)。
“平时胃口怎么样?吃饭香吗?”林远志问。
“胃口不好,不怎么想吃东西,这两年还越来越瘦。”丁女士愁容满面。
“嗯,”林远志心中已有判断,“你这个问题,根源不在肾,而在于脾。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负责将我们喝进去的水液输布到全身。你脾气虚弱,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水液不能正常输布,直接下注膀胱,所以才会喝点水就马上想小便,这叫‘脾不散精,水津直下’。同时脾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所以会消瘦、乏力。之前单纯补肾,方向不太对。治疗应该健脾益气,升清降浊。”
他一边解释,一边熟练地开具处方:“给你开点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方便你服用,长期调理,补益中气;再配合四君子汤加味煎服,加强健脾利湿的功效。坚持吃一段时间,胃口开了,运化功能恢复了,尿频的问题自然就会改善。”
丁女士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豁然开朗和希望的神情:“原来是这样!太谢谢你了林医生!你这么一解释,我心里就透亮多了!我这就去抓药!”
送走丁女士,林远志心情不错。
接下来的几位病人,虽然症状各异,有长期失眠的、有慢性胃痛的、有月经不调的、有浑身说不清哪里痛的……
大多是在医院那里检查不出明确病因,或者治疗效果不佳,才转而求助中医。
但在林远志看来,这些都是中医擅长调理的常见证型,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都能找到相对清晰的病机,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诊疗过程顺利,病人们带着希望和感谢离开。
一上午很快过去,看了十几个病人,虽然忙碌,但井然有序,林远志也逐渐找到了在固定诊室坐诊的节奏感。
临近中午,系统叫到了第十六号。进来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穿着普通,但眼神有些飘忽,坐下后左右打量诊室环境,似乎对看病本身并不十分专注。
“你好,请问哪里不舒服?”林远志按惯例询问。
“呃,就是浑身不得劲。”男子语焉不详,含糊地说,“胃口不好,不想吃饭,特别容易累,没精神,怕冷,动不动就感冒……”
他说的症状很笼统,像是很多亚健康状态的人都可能有的表现。
林远志点点头,示意他伸手诊脉(脉象浮而无力),看舌(舌淡苔薄白)。
综合来看,确实一派气虚卫外不固的表现。
“你这是脾肺气虚。”林远志做出判断,“脾气虚则运化无力,不想吃饭;肺气虚则卫外不固,容易感冒怕冷。整体气血不足,所以乏力。问题不大,调理一下就好。”他准备开方,“给你开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玉屏风散加减,益气固表,调和营卫,健运脾胃。”
那男子却仿佛没听进去,反而强调补充道:“哦对了,我消化特别不好,大便总是不成型,稀稀拉拉的。”
林远志点点头:“这也属于脾虚运化无力的范畴,刚才的方子里已经包含了调理脾胃的药。先吃几剂看看效果,如果大便情况改善不明显,下次复诊我们再调整。”
那男子却皱起眉头,身体前倾,追问道:“林医生,你能不能给我仔细讲讲,我这病到底是怎么得的?根源在哪?具体该怎么治?让我也明白明白。”
林远志看了看时间,后面还有病人在等待,便耐心但明确地说:“先生,你的病因病机我刚才已经解释了,就是脾肺气虚。治疗原则和方药也确定了。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中医理论,可以以后慢慢学习。现在我们先以治疗为主,好吗?后面还有病人等着。”
那男子脸色突然一变,猛地一拍桌子,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指责的意味:“你这叫什么态度?!啊?看病就这么敷衍了事?问多两句就不耐烦了?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用什么‘气虚’、‘脾虚’这种模棱两可的话来搪塞病人!你到底会不会看病?是不是忽悠人的?”
林远志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发难搞得一愣,但还是冷静地回应:“先生,请你冷静。你的症状体征非常典型,就是常见的气虚证,辨证用药并无不妥。如果你对我的诊断有异议,可以……”
“哈哈哈!”不等林远志说完,那男子突然发出一阵得逞般的大笑,猛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正在录音的手机,“常见的气虚证?脾肺气虚?林医生,哦不,林‘神医’!你这次可栽了!告诉你吧,我三年前因为玩极限运动受伤,脾脏破裂,早就动手术把整个脾脏都切除了!我根本没脾!你还在这跟我扯什么脾虚?!
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荒谬至极!你根本就是个不学无术、全靠忽悠的江湖骗子!你这套骗人的把戏,我今天就要给你彻底揭穿!让大家都看看你的真面目!”
说完,他根本不给林远志任何解释的机会,拿着手机,得意洋洋地冲出了诊室,留下林远志一个人愣在原地,一时没反应过来。
好几秒钟后,林远志才回过神,一股荒谬和郁闷之感涌上心头。
他这才明白,这个人根本不是来看病的,而是故意来“钓鱼”、来制造事端、来拍“打假”素材的!
很可能就是网上那些叫嚣要“揭露”他的极端反对者,或者是想靠蹭热度博眼球的网红主播。
对方利用中医脏腑概念与西医解剖器官名称虽同但内涵迥异的差异(中医的“脾”是一个功能系统概念,并非单指解剖学的脾脏器官),故意设下语言陷阱,进行断章取义的攻击。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火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他知道,跟这种人纠缠理论毫无意义。他调整了一下情绪,继续叫了下一位病人,坚持看完了上午所有的号源。
中午休息时,他找到萧宣,把上午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她。
“萧掌柜,抱歉,给你和医馆添麻烦了。我担心那个人会把恶意剪辑的录音或视频发到网上,断章取义,误导公众,会影响杏仁堂的声誉。”
出乎林远志的意料,萧宣听完后,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或慌张。
她给林远志倒了杯茶,神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不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种人,我听说过,也预料到你可能迟早会遇到。别往心里去,更不用怕。他说他没脾脏,所以不会‘脾虚’,这种逻辑在稍微懂点中医常识的人看来,就是个笑话,只能骗骗完全不懂的外行。”
她语气坚定地继续道:“杏仁堂百年声誉,不是一两个跳梁小丑就能撼动的。你做得对,不跟他纠缠,专心看好自己的病。下次再遇到这种明显来找茬、胡搅蛮缠的,直接按铃叫保安,请他出去,没必要浪费口舌。安心做你的工作,其他的,我来处理。”
萧宣的沉稳和信任让林远志安心了不少。下午的门诊,他努力排除杂念,继续专注地为病人诊疗。
……
当天晚上,一段经过精心剪辑的短视频就在某知名短视频平台悄然出现,并迅速发酵。
视频采用**视角,画面晃动,刻意营造出一种“揭露黑幕”的氛围。视频中:
?林远志(面部打了马赛克,但杏仁堂的环境、他的白大褂Logo清晰可见)被呈现为“高冷”、“不耐烦”的样子(剪辑掉了耐心问诊的部分)。
?男子“虚弱”地叙述症状(保留了这部分)。
?林远志诊断“脾肺气虚”(重点突出)。
?男子追问,林远志表示先治疗(被剪辑成“拒绝解释”、“敷衍”)。
?男子突然“爆发”,指责林远志“搪塞”(情绪激动部分保留)。
?最后,男子亮出“王牌”——“我脾脏切除了!”(全场高潮)。
?视频以男子嘲讽的大笑和“揭露骗子!”“大家别再上当!”的呼吁结束。
?配文极具煽动性:“实拍揭露‘抗洪神医’真面目!连没脾脏的人都能诊断出‘脾虚’!中医骗局何时休?”
?发布者是一个名为“求真相探长”的账号。
这个视频,利用信息差和精心剪辑,极具迷惑性和煽动性,瞬间击中了网络上大量对中医本就存疑、甚至反感的网民的情绪**。
播放量、点赞、评论、转发……各项数据如同滚雪球般疯狂上涨,短短几小时,播放量突破千万!
评论区更是沦陷为一场对中医、对“骗子神医”的狂欢式抨击和谩骂的盛宴。
“果然是个骗子!”
“笑死人了!没脾脏怎么脾虚?这骗子太不专业了吧?”
“中医就这套路,永远说不清,只会用虚头巴脑的词忽悠!”
“杏仁堂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包庇这种骗子!”
“人肉他!曝光他!”
尽管也有零星为中医辩解、解释中医“脾”并非西医“spleen”的声音,但迅速被淹没在汹涌的负面浪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