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阳归来的这一周,杏仁堂6号诊室的门槛几乎被络绎不绝的患者踏平。
林远志的生活,彻底被“满员”二字填满。
每天早上八点半踏入诊室,直到傍晚六七点才能结束最后一位病人的诊疗。
原本上午二十个、下午十五个的固定号源,在萧宣“顺应民意”的操作下,每天又额外增加了五个加号。这意味着他每天需要面对四十位以上的患者。
高强度、长时间保持坐姿,集中精神进行望闻问切、辨证处方,对体力和心力的消耗是巨大的。
几天下来,林远志开始感到腰背部肌肉僵硬、酸痛难忍,尤其是久坐之后起身时,那种牵拉感让他不得不下意识地用手按揉后腰。
这天中午,他送走上午最后一位病人,疲惫地靠在椅背上,用力**发僵的腰眼。
萧宣恰巧推门进来送一份文件,看到他的样子,眉头立刻蹙起,语气带着关切和一丝自责:
“远志,你这腰……是不是坐太久了?都怪我,不该给你加那么多号。看你这样,我心里过意不去。”她走近几步,“一楼理疗区新来了位手法不错的技师,叫小茂,专门做推拿正骨的。你中午别吃饭了,先去让她给你按按,放松一下肌肉。费用算我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不能累垮了!”
林远志本想推辞,但腰部的酸胀感实在强烈。
他转念一想,自己身为中医,整天教病人要“治未病”、要注重调理,却疏忽了自己的身体,确实不该。
而且,他还从未以患者的身份,体验过其他中医技师的手法。
“也好,那就去试试。谢谢萧掌柜。”
中午的理疗区相对清静。林远志根据指引,来到一个用帘子隔开的小隔间。
一位穿着白色理疗服、扎着利落马尾、看起来二十出头的年轻**已经等在那里,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
“林医生您好!我叫小茂!早就听说您的大名了,今天总算见到真人了!快请躺下!”女孩声音清脆,动作麻利地铺好一次性床单。
按照要求,林远志脱去外衣裤,只穿着**,俯卧在治疗床上,用一条大毛巾盖住身体。
这种“任人摆布”的角色转换,让他微微有些不适,但也觉得新奇。
小茂的手温暖而有力,先用手掌蘸取了一些活血化瘀的药油,在他腰背部均匀涂抹开,然后开始用掌根、拇指等部位进行按压、**、弹拨。
“林医生,您这肌肉太僵硬了,劳损不轻啊!平时得多活动,不能老坐着。”小茂一边操作一边说,很是健谈,“您可真厉害!这么年轻,医术就这么好!我们理疗区都传遍了。”
林远志脸埋在枕洞里,无奈地笑了笑:“传言都比较夸张。”
“您就别谦虚啦!”小茂语气崇拜,“现在杏仁堂就属您的号最难挂!”
林远志被她直白的崇拜弄得有些不好意思,只好转移话题:“你手法不错,跟谁学的?”
“跟我爸学的!我家是祖传搞推拿的,在老家开了个小店。我来广南就是想见见世面。”小茂爽快地回答。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过了一会儿,林远志注意到,小茂在说话间隙,会不自觉地轻轻咳嗽一下,或者清一清嗓子,频率不低。
“小茂,你嗓子不舒服?是不是有点干、痒?”林远志职业病发作,关切地问。
“哎呀,林医生您真神了,这都能听出来?”小茂有些惊讶,随即叹了口气,“是啊,最近一周不知道怎么了,喉咙老是干干的、痒痒的,老想喝水,说话多了就更难受。估计是天天说话,得慢性咽炎了吧。”
“那怎么不去看看?吃点药调理一下?”林远志问。
小茂撇撇嘴:“请假看病要扣全勤奖的。这点小毛病,忍忍就过去了,多喝点水就行。反正也不是什么大病。”
林远志皱皱眉:“小病不治,容易拖成大病。咽炎虽小,反复发作也难受。这样吧,你帮我按摩,我也帮你看看。”
小茂愣住了,手上动作都停了:“啊?林医生……这……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看病?”
“看病这种事情不分场合。”林远志说着,已经艰难地翻身坐了起来,扯过毛巾围在腰间,“来,伸手,我给你号号脉。”
小茂受宠若惊,慌忙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下,伸出右手。
林远志三指搭上她的寸关尺,凝神细辨——脉象细数,如丝线般细小,跳动却较快。
再看她的舌头——舌体瘦小,舌质偏红,舌面上光剥无苔,像一块光滑的红色鹅卵石。
“张嘴,发‘啊’音我看看咽喉。”林远志示意。小茂配合地张嘴,咽喉壁果然略显鲜红干燥。
“肺阴虚,虚火上炎。”林远志迅速做出判断,“津液不足,不能上濡咽喉,所以干痒;虚火灼烧,所以咽部红。不是什么大问题,但需要滋阴润肺降火。”
他向小茂要了纸笔,略一思索,写下一个方子:“给你开个养阴清肺汤加减。一般喝两三次,喉咙干痒的感觉就会明显减轻。”
小茂拿着药方,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林医生……这……这让我怎么感谢您才好……”
“举手之劳,别客气。按时吃药,注意休息,少说话。”林远志笑了笑,重新趴回床上,“继续按摩吧,还没按完呢。”
接下来的按摩,小茂的手法更加轻柔用心。
从理疗区出来,前往对面餐厅吃饭,林远志感觉腰背确实轻松了不少。
下午开门前,萧宣过来关心地问:“怎么样?小茂手法还行吧?好点没?”
“好多了。”林远志活动了一下腰,“就是……加号的事,能不能稍微控制一下?每天四十多个病人,确实有点超负荷了。”
萧宣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我知道你辛苦。但你是不知道,每天后台求加号的留言有多少!很多都是老病人复诊,或者慕名从外地赶来的……这样吧,我尽量把加号控制在三个,行吗?”
林远志叹了口气,也知道萧宣有她的难处和考量,点了点头:“好吧。只是有点怀念在医院实习那会儿,还能在各个科室轮转走动,不像现在,一天到晚钉在椅子上。”
萧宣闻言,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能者多劳嘛!你现在可是咱们杏仁堂的顶梁柱,招牌!”
下午的门诊依旧忙碌。
在接诊的间隙,林远志偶尔会遇到一些面熟的患者。
一位大妈拿着药方,笑着说:“林医生,你还记得我不?我去年去医院找你看过头晕,现在孩子有点积食,我特意挂你的号来看看!”
林远志仔细端详,确实有些模糊的印象,但具体细节和姓名早已忘记,只能尴尬地笑笑:“阿姨您好,有点印象……孩子现在怎么样?”
虽然场面略显尴尬,但林远志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和欣慰。
有病人愿意回头,甚至从大医院追到医馆来找他,这本身就是对他医术和医德最大的肯定,是信任最直接的体现。
这种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身体的疲惫。
临近傍晚,诊室来了一位意外的复诊者——沈思远局长。
这次,她是独自一人来的,气色红润,步履轻盈,脸上带着轻松愉悦的笑容。
“林医生!”沈局长笑着坐下。
“请坐。您今天来是……?”林远志有些疑惑,按方吃药才几天,按理还没到复诊时间,而且看她样子也不像不舒服。
“我是专门来感谢你的!”沈局长声音洪亮,充满感激,“吃了你开的三剂药,舌头一点都不痛不热了!心烦胸闷的感觉也消失了,睡觉踏实多了!困扰我两个月的毛病,三剂药就给解决了。我今天来,一是当面道谢,二是按我们老派的规矩,略备薄礼,聊表心意,请务必收下!”
说着,她从一个精致的布袋里取出一个包装雅致的礼盒,看样子是上好的茶叶。
林远志连忙摆手:“沈局长,你太客气了!治病救人是医生的本分,这礼物我不能收……”
“哎!林医生,您这就见外了!”沈局长态度坚决,“看好病道声谢,这是礼数!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以后我还怎么好意思来找你看病?”
推辞不过,林远志只好收下。
沈局长又压低声音,语气郑重地说:“林医生,不瞒你说,我已经把您推荐给我们老干局活动中心的好几位老同志了!他们都有各种各样的老毛病,对医院那一套有点厌倦了。我跟他们打包票,说这儿有位年轻的神医,医术好,人实在!他们估计这几天就会陆续来找。到时候,还请你多多费心!”
林远志心中一凛,老干局的退休干部……那可不是普通的病人群体。
他感到肩上的责任又重了几分,郑重地点点头:“沈局长放心,我一定尽心尽力。”
送走千恩万谢的沈局长,林远志看着那盒茶叶,心情复杂。
信任,带来的是机遇,也是沉甸甸的压力。
傍晚六点,看完最后一位加号病人,林远志累得几乎不想动弹。
萧宣敲门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凝重和无奈。
“远志,有件事得跟你说一下。”她叹了口气,“下午……卫生局那边来了个电话,是田主任亲自打来的。说……说鉴于你近期表现突出,社会反响好,为了……为了满足部分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要求我们杏仁堂,每天从你的门诊号里,划出十个名额,由他们局里统一分配。”
林远志愣住了:“划出十个?由他们分配?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这十个号,不对外放号了。可能是给一些领导、关系户或者他们指定的特殊病人预留的。”萧宣语气带着不满,却又无可奈何,“我也据理力争了,说这样对普通患者不公平,也加重你的负担。但……田主任态度很强硬,说这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体现对优秀人才的重视和支持’……说白了,就是行政命令。我们这种民营机构,得罪不起啊……”
她看着林远志,眼神带着歉意:“对不起,远志,这事我没能顶住压力……希望你能理解我的难处。”
林远志沉默了片刻。他理解萧宣的处境,杏仁堂再有名,也是民间机构,在强大的行政力量面前,确实缺乏抗衡的资本。
他压下心中不快,平静地说:“我理解。该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吧。只要是病人,我都会一视同仁。”
萧宣见他如此通情达理,松了口气,脸上重新露出笑容:“谢谢你理解!对了,忙了一天,晚上有什么安排?老闷在屋里也不行,得放松放松。今晚万象广场有美食节和游戏嘉年华,挺热闹的,要不要一起去逛逛?就当散散心,也活动活动筋骨。”
林远志本想拒绝,但听到“活动筋骨”,又想到自己酸痛的腰背,觉得确实需要走动一下,便点了点头:“也好。几点?”
萧宣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说:“七点十分!楼下碰头!我换身衣服就来!”
七点十分,林远志准时下楼。
只见萧宣已经等在那里,她换下了平日干练的职业装,穿了一身浅蓝色牛仔背带裤搭配白色T恤,头发扎成了清爽的丸子头,脸上化了淡妆,看起来年轻了至少五六岁,充满了活力。
看到林远志,她脸上绽放出明媚的笑容:“走吧!”
两人步行前往不远处的万象广场。
夜晚的广场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美食街飘来各种**的香气,中央舞台上有乐队在演唱流行歌曲,而广场另一侧,巨大的电子屏幕前围满了年轻人,正在进行《致命天国》游戏战队表演赛,激烈的游戏画面和解说员的呐喊声吸引着众多目光。
林远志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游戏比赛吸引了过去,脚步也慢了下来。
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碰过这款曾经痴迷的游戏了。
那些熟悉的英雄形象、技能特效,瞬间勾起了他埋藏心底许久的记忆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怅惘。
萧宣注意到他的失神,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着问:“怎么?你也玩这个游戏?”
林远志回过神,点点头,语气带着怀念:“嗯,大学时玩过一阵,还挺沉迷的。差点……差点就想走职业选手的路子了。”
“哇!真的假的?”萧宣夸张地睁大眼睛,“没想到林医生你还有这么‘不务正业’的梦想呢!走!过去看看!听说今天有路人挑战环节,要不要去试试手?”
林远志被她说得有些心动,但看着那群专业选手和高端设备,摇了摇头:“算了,好久不玩,手生了。看看就好。”
谁知,当他们走近围观时,竟然在活动组织人员中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王小菱和徐浪涛!
那对都都来找林远志看过病的大学生情侣。
“林医生,是你啊!好久不见了!”王小菱眼尖,率先发现了他们,兴奋地跑过来打招呼。徐浪涛也笑着跟了过来。
寒暄几句后,王小菱得知林远志想玩游戏,立刻拍着胸脯说:“包在我身上!我跟活动负责人熟!给你们开个后门,插个队!”
她拉着徐浪涛跑去协调,不一会儿,真的给林远志争取到了一个单人PK表演赛的名额,对手是战队的一名二线青训队员。
盛情难却,林远志只好硬着头皮坐上比赛席。
戴上耳机,握住鼠标键盘的瞬间,一种久违的兴奋感和紧张感涌上心头。
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第一局,林远志凭借残存的肌肉记忆和意识,勉强赢下。
但随后的三局,他几乎是被对手碾压式地击败。
英雄的技能机制、装备合成路线、地图资源节奏……全都和他记忆中的版本大相径庭。
“版本更新太快了……对英雄属性已经不熟悉了……”
摘下耳机,林远志苦笑着对迎上来的萧宣和王小菱她们说,语气中带着释然,也有淡淡的失落。
萧宣安慰地拍拍他的肩膀:“没事没事,娱乐嘛!重在参与!”
告别了热情的王小菱和徐浪涛,林远志和萧宣离开喧闹的游戏区,在广场边缘一个相对安静的茶饮店坐下。
喝着清凉的果茶,萧宣好奇地问:“你刚才说,差点当了职业玩家?真的有那么想过?”
林远志望着广场上熙攘的人群,眼神有些飘远:“嗯。那时候觉得打游戏能出名、能赚钱,可以到处比赛,很有吸引力……但后来慢慢发现,人如果无法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一件事上,是不可能拔尖的。我做不到那样。所以,梦想也就只是梦想了。现在,只能老老实实当个中医。”
话锋一转:“对了,我觉得医馆应该给基层员工更多的假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带病工作,对员工自己不好,对服务质量也有影响。”
萧宣有些意外地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欣赏:“没想到你还挺关心‘民生’的。我会考虑的,回头跟人事部商量一下,看看怎么优化排班和请假制度。不过……你怎么突然关心起医馆的管理来了?”
林远志喝了口茶,淡淡地说:“身在其中,自然关心。杏仁堂现在也是我工作的地方,希望它越来越好。”
听到这话,萧宣的眼睛明显亮了一下,她身体微微前倾。
“你能这么想,我真的很高兴。说实话,远志,现在杏仁堂……已经离不开你了。你的技术、你的口碑、你带来的病人流量……都是无可替代的。要是哪天你跳槽了,我真不知道杏仁堂会变成什么样……恐怕会一落千丈吧。”
林远志失笑:“掌柜你言重了。我没来之前,杏仁堂百年老字号,不也经营得好好的?”
萧宣却摇了摇头,目光望向远处闪烁的霓虹,轻轻吟诵出两句诗,声音带着一种莫名的感慨: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她顿了顿,转过头,深深地看着林远志:“见识过更好的,就很难再满足于从前。人和事,都是这样。你觉得呢?”
林远志心中微微一震,他下意识地避开了她的视线,低头搅动着杯中的吸管,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林远志的生活,彻底被“满员”二字填满。
每天早上八点半踏入诊室,直到傍晚六七点才能结束最后一位病人的诊疗。
原本上午二十个、下午十五个的固定号源,在萧宣“顺应民意”的操作下,每天又额外增加了五个加号。这意味着他每天需要面对四十位以上的患者。
高强度、长时间保持坐姿,集中精神进行望闻问切、辨证处方,对体力和心力的消耗是巨大的。
几天下来,林远志开始感到腰背部肌肉僵硬、酸痛难忍,尤其是久坐之后起身时,那种牵拉感让他不得不下意识地用手按揉后腰。
这天中午,他送走上午最后一位病人,疲惫地靠在椅背上,用力**发僵的腰眼。
萧宣恰巧推门进来送一份文件,看到他的样子,眉头立刻蹙起,语气带着关切和一丝自责:
“远志,你这腰……是不是坐太久了?都怪我,不该给你加那么多号。看你这样,我心里过意不去。”她走近几步,“一楼理疗区新来了位手法不错的技师,叫小茂,专门做推拿正骨的。你中午别吃饭了,先去让她给你按按,放松一下肌肉。费用算我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不能累垮了!”
林远志本想推辞,但腰部的酸胀感实在强烈。
他转念一想,自己身为中医,整天教病人要“治未病”、要注重调理,却疏忽了自己的身体,确实不该。
而且,他还从未以患者的身份,体验过其他中医技师的手法。
“也好,那就去试试。谢谢萧掌柜。”
中午的理疗区相对清静。林远志根据指引,来到一个用帘子隔开的小隔间。
一位穿着白色理疗服、扎着利落马尾、看起来二十出头的年轻**已经等在那里,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
“林医生您好!我叫小茂!早就听说您的大名了,今天总算见到真人了!快请躺下!”女孩声音清脆,动作麻利地铺好一次性床单。
按照要求,林远志脱去外衣裤,只穿着**,俯卧在治疗床上,用一条大毛巾盖住身体。
这种“任人摆布”的角色转换,让他微微有些不适,但也觉得新奇。
小茂的手温暖而有力,先用手掌蘸取了一些活血化瘀的药油,在他腰背部均匀涂抹开,然后开始用掌根、拇指等部位进行按压、**、弹拨。
“林医生,您这肌肉太僵硬了,劳损不轻啊!平时得多活动,不能老坐着。”小茂一边操作一边说,很是健谈,“您可真厉害!这么年轻,医术就这么好!我们理疗区都传遍了。”
林远志脸埋在枕洞里,无奈地笑了笑:“传言都比较夸张。”
“您就别谦虚啦!”小茂语气崇拜,“现在杏仁堂就属您的号最难挂!”
林远志被她直白的崇拜弄得有些不好意思,只好转移话题:“你手法不错,跟谁学的?”
“跟我爸学的!我家是祖传搞推拿的,在老家开了个小店。我来广南就是想见见世面。”小茂爽快地回答。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过了一会儿,林远志注意到,小茂在说话间隙,会不自觉地轻轻咳嗽一下,或者清一清嗓子,频率不低。
“小茂,你嗓子不舒服?是不是有点干、痒?”林远志职业病发作,关切地问。
“哎呀,林医生您真神了,这都能听出来?”小茂有些惊讶,随即叹了口气,“是啊,最近一周不知道怎么了,喉咙老是干干的、痒痒的,老想喝水,说话多了就更难受。估计是天天说话,得慢性咽炎了吧。”
“那怎么不去看看?吃点药调理一下?”林远志问。
小茂撇撇嘴:“请假看病要扣全勤奖的。这点小毛病,忍忍就过去了,多喝点水就行。反正也不是什么大病。”
林远志皱皱眉:“小病不治,容易拖成大病。咽炎虽小,反复发作也难受。这样吧,你帮我按摩,我也帮你看看。”
小茂愣住了,手上动作都停了:“啊?林医生……这……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看病?”
“看病这种事情不分场合。”林远志说着,已经艰难地翻身坐了起来,扯过毛巾围在腰间,“来,伸手,我给你号号脉。”
小茂受宠若惊,慌忙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下,伸出右手。
林远志三指搭上她的寸关尺,凝神细辨——脉象细数,如丝线般细小,跳动却较快。
再看她的舌头——舌体瘦小,舌质偏红,舌面上光剥无苔,像一块光滑的红色鹅卵石。
“张嘴,发‘啊’音我看看咽喉。”林远志示意。小茂配合地张嘴,咽喉壁果然略显鲜红干燥。
“肺阴虚,虚火上炎。”林远志迅速做出判断,“津液不足,不能上濡咽喉,所以干痒;虚火灼烧,所以咽部红。不是什么大问题,但需要滋阴润肺降火。”
他向小茂要了纸笔,略一思索,写下一个方子:“给你开个养阴清肺汤加减。一般喝两三次,喉咙干痒的感觉就会明显减轻。”
小茂拿着药方,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林医生……这……这让我怎么感谢您才好……”
“举手之劳,别客气。按时吃药,注意休息,少说话。”林远志笑了笑,重新趴回床上,“继续按摩吧,还没按完呢。”
接下来的按摩,小茂的手法更加轻柔用心。
从理疗区出来,前往对面餐厅吃饭,林远志感觉腰背确实轻松了不少。
下午开门前,萧宣过来关心地问:“怎么样?小茂手法还行吧?好点没?”
“好多了。”林远志活动了一下腰,“就是……加号的事,能不能稍微控制一下?每天四十多个病人,确实有点超负荷了。”
萧宣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我知道你辛苦。但你是不知道,每天后台求加号的留言有多少!很多都是老病人复诊,或者慕名从外地赶来的……这样吧,我尽量把加号控制在三个,行吗?”
林远志叹了口气,也知道萧宣有她的难处和考量,点了点头:“好吧。只是有点怀念在医院实习那会儿,还能在各个科室轮转走动,不像现在,一天到晚钉在椅子上。”
萧宣闻言,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能者多劳嘛!你现在可是咱们杏仁堂的顶梁柱,招牌!”
下午的门诊依旧忙碌。
在接诊的间隙,林远志偶尔会遇到一些面熟的患者。
一位大妈拿着药方,笑着说:“林医生,你还记得我不?我去年去医院找你看过头晕,现在孩子有点积食,我特意挂你的号来看看!”
林远志仔细端详,确实有些模糊的印象,但具体细节和姓名早已忘记,只能尴尬地笑笑:“阿姨您好,有点印象……孩子现在怎么样?”
虽然场面略显尴尬,但林远志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和欣慰。
有病人愿意回头,甚至从大医院追到医馆来找他,这本身就是对他医术和医德最大的肯定,是信任最直接的体现。
这种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身体的疲惫。
临近傍晚,诊室来了一位意外的复诊者——沈思远局长。
这次,她是独自一人来的,气色红润,步履轻盈,脸上带着轻松愉悦的笑容。
“林医生!”沈局长笑着坐下。
“请坐。您今天来是……?”林远志有些疑惑,按方吃药才几天,按理还没到复诊时间,而且看她样子也不像不舒服。
“我是专门来感谢你的!”沈局长声音洪亮,充满感激,“吃了你开的三剂药,舌头一点都不痛不热了!心烦胸闷的感觉也消失了,睡觉踏实多了!困扰我两个月的毛病,三剂药就给解决了。我今天来,一是当面道谢,二是按我们老派的规矩,略备薄礼,聊表心意,请务必收下!”
说着,她从一个精致的布袋里取出一个包装雅致的礼盒,看样子是上好的茶叶。
林远志连忙摆手:“沈局长,你太客气了!治病救人是医生的本分,这礼物我不能收……”
“哎!林医生,您这就见外了!”沈局长态度坚决,“看好病道声谢,这是礼数!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以后我还怎么好意思来找你看病?”
推辞不过,林远志只好收下。
沈局长又压低声音,语气郑重地说:“林医生,不瞒你说,我已经把您推荐给我们老干局活动中心的好几位老同志了!他们都有各种各样的老毛病,对医院那一套有点厌倦了。我跟他们打包票,说这儿有位年轻的神医,医术好,人实在!他们估计这几天就会陆续来找。到时候,还请你多多费心!”
林远志心中一凛,老干局的退休干部……那可不是普通的病人群体。
他感到肩上的责任又重了几分,郑重地点点头:“沈局长放心,我一定尽心尽力。”
送走千恩万谢的沈局长,林远志看着那盒茶叶,心情复杂。
信任,带来的是机遇,也是沉甸甸的压力。
傍晚六点,看完最后一位加号病人,林远志累得几乎不想动弹。
萧宣敲门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凝重和无奈。
“远志,有件事得跟你说一下。”她叹了口气,“下午……卫生局那边来了个电话,是田主任亲自打来的。说……说鉴于你近期表现突出,社会反响好,为了……为了满足部分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要求我们杏仁堂,每天从你的门诊号里,划出十个名额,由他们局里统一分配。”
林远志愣住了:“划出十个?由他们分配?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这十个号,不对外放号了。可能是给一些领导、关系户或者他们指定的特殊病人预留的。”萧宣语气带着不满,却又无可奈何,“我也据理力争了,说这样对普通患者不公平,也加重你的负担。但……田主任态度很强硬,说这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体现对优秀人才的重视和支持’……说白了,就是行政命令。我们这种民营机构,得罪不起啊……”
她看着林远志,眼神带着歉意:“对不起,远志,这事我没能顶住压力……希望你能理解我的难处。”
林远志沉默了片刻。他理解萧宣的处境,杏仁堂再有名,也是民间机构,在强大的行政力量面前,确实缺乏抗衡的资本。
他压下心中不快,平静地说:“我理解。该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吧。只要是病人,我都会一视同仁。”
萧宣见他如此通情达理,松了口气,脸上重新露出笑容:“谢谢你理解!对了,忙了一天,晚上有什么安排?老闷在屋里也不行,得放松放松。今晚万象广场有美食节和游戏嘉年华,挺热闹的,要不要一起去逛逛?就当散散心,也活动活动筋骨。”
林远志本想拒绝,但听到“活动筋骨”,又想到自己酸痛的腰背,觉得确实需要走动一下,便点了点头:“也好。几点?”
萧宣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说:“七点十分!楼下碰头!我换身衣服就来!”
七点十分,林远志准时下楼。
只见萧宣已经等在那里,她换下了平日干练的职业装,穿了一身浅蓝色牛仔背带裤搭配白色T恤,头发扎成了清爽的丸子头,脸上化了淡妆,看起来年轻了至少五六岁,充满了活力。
看到林远志,她脸上绽放出明媚的笑容:“走吧!”
两人步行前往不远处的万象广场。
夜晚的广场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美食街飘来各种**的香气,中央舞台上有乐队在演唱流行歌曲,而广场另一侧,巨大的电子屏幕前围满了年轻人,正在进行《致命天国》游戏战队表演赛,激烈的游戏画面和解说员的呐喊声吸引着众多目光。
林远志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游戏比赛吸引了过去,脚步也慢了下来。
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碰过这款曾经痴迷的游戏了。
那些熟悉的英雄形象、技能特效,瞬间勾起了他埋藏心底许久的记忆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怅惘。
萧宣注意到他的失神,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着问:“怎么?你也玩这个游戏?”
林远志回过神,点点头,语气带着怀念:“嗯,大学时玩过一阵,还挺沉迷的。差点……差点就想走职业选手的路子了。”
“哇!真的假的?”萧宣夸张地睁大眼睛,“没想到林医生你还有这么‘不务正业’的梦想呢!走!过去看看!听说今天有路人挑战环节,要不要去试试手?”
林远志被她说得有些心动,但看着那群专业选手和高端设备,摇了摇头:“算了,好久不玩,手生了。看看就好。”
谁知,当他们走近围观时,竟然在活动组织人员中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王小菱和徐浪涛!
那对都都来找林远志看过病的大学生情侣。
“林医生,是你啊!好久不见了!”王小菱眼尖,率先发现了他们,兴奋地跑过来打招呼。徐浪涛也笑着跟了过来。
寒暄几句后,王小菱得知林远志想玩游戏,立刻拍着胸脯说:“包在我身上!我跟活动负责人熟!给你们开个后门,插个队!”
她拉着徐浪涛跑去协调,不一会儿,真的给林远志争取到了一个单人PK表演赛的名额,对手是战队的一名二线青训队员。
盛情难却,林远志只好硬着头皮坐上比赛席。
戴上耳机,握住鼠标键盘的瞬间,一种久违的兴奋感和紧张感涌上心头。
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第一局,林远志凭借残存的肌肉记忆和意识,勉强赢下。
但随后的三局,他几乎是被对手碾压式地击败。
英雄的技能机制、装备合成路线、地图资源节奏……全都和他记忆中的版本大相径庭。
“版本更新太快了……对英雄属性已经不熟悉了……”
摘下耳机,林远志苦笑着对迎上来的萧宣和王小菱她们说,语气中带着释然,也有淡淡的失落。
萧宣安慰地拍拍他的肩膀:“没事没事,娱乐嘛!重在参与!”
告别了热情的王小菱和徐浪涛,林远志和萧宣离开喧闹的游戏区,在广场边缘一个相对安静的茶饮店坐下。
喝着清凉的果茶,萧宣好奇地问:“你刚才说,差点当了职业玩家?真的有那么想过?”
林远志望着广场上熙攘的人群,眼神有些飘远:“嗯。那时候觉得打游戏能出名、能赚钱,可以到处比赛,很有吸引力……但后来慢慢发现,人如果无法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一件事上,是不可能拔尖的。我做不到那样。所以,梦想也就只是梦想了。现在,只能老老实实当个中医。”
话锋一转:“对了,我觉得医馆应该给基层员工更多的假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带病工作,对员工自己不好,对服务质量也有影响。”
萧宣有些意外地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欣赏:“没想到你还挺关心‘民生’的。我会考虑的,回头跟人事部商量一下,看看怎么优化排班和请假制度。不过……你怎么突然关心起医馆的管理来了?”
林远志喝了口茶,淡淡地说:“身在其中,自然关心。杏仁堂现在也是我工作的地方,希望它越来越好。”
听到这话,萧宣的眼睛明显亮了一下,她身体微微前倾。
“你能这么想,我真的很高兴。说实话,远志,现在杏仁堂……已经离不开你了。你的技术、你的口碑、你带来的病人流量……都是无可替代的。要是哪天你跳槽了,我真不知道杏仁堂会变成什么样……恐怕会一落千丈吧。”
林远志失笑:“掌柜你言重了。我没来之前,杏仁堂百年老字号,不也经营得好好的?”
萧宣却摇了摇头,目光望向远处闪烁的霓虹,轻轻吟诵出两句诗,声音带着一种莫名的感慨: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她顿了顿,转过头,深深地看着林远志:“见识过更好的,就很难再满足于从前。人和事,都是这样。你觉得呢?”
林远志心中微微一震,他下意识地避开了她的视线,低头搅动着杯中的吸管,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