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中医门诊。
徐荣轻声问道:“珠兰根那事儿……办妥了吗?”
林远志说道:“我请护士去处理了,目前还不清楚是不是有用。等一下我过去住院部那边看看。”
“病人真的能接受吗?”封总问道,“虽然周文娟精神有问题,但不代表病人好忽悠啊。”
“护士回复我,已经按照我要求的完成了,病人在清醒的时候,还是容易沟通的。大概是做完梦之后,醒来那段时间,是最难分清楚现实和梦幻的。”
徐荣说道:“其实,过去我也遇到过一个类似的病人,一个男的。也说做这种美梦,对象是仙女,还是一群仙女,说连续做了很多年这样的梦。整个人眼眶凹陷,眼圈发黑,身材干瘦,真的像是精气被吸干一样……我当时没把握治这种病,就让他去别的地方看去了。”
“哇,那古代那些书生写的那些什么狐妖、仙女、还有邻家千金小姐投怀送抱的小说,说不定是梦到的,而不是编出来的。”封总说道,“古人也会做这种美梦吧?”
林远志斜眼:“小封,你兴趣真是广泛,你还会看那种书啊?”
封总不好意思地笑道:“偶然了解过而已……倒没有专门去看过。”
徐荣咳嗽一声,道:“不要越扯越远了,开始叫号了。现在半天有三十个号,看诊得提高效率。”
之后,陆续叫号。
看到第五个人的时候,有个中年妇女推着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年轻姑娘进来。
徐荣看着电脑说道:“哦,是从肛肠外科转过来的……呃,克罗恩病?”
虽然林远志对西医病名没有认全,但是凡是这种开头带老外姓氏或者名字的病名,肯定都不好治。
这是一个通用的规律。
徐荣继续读:“李秋梅,十九岁,五年前确诊克罗恩病……长年有口腔溃疡,肠道溃疡……去年8月做过右半结肠切除术,12月22号出现腹痛症状,29号消化道造影显示,盲肠卵石样充盈缺损及右半结肠短缺,确诊为克罗恩病复发。体重只有34公斤?”
李秋梅肌肉凹陷,瘦骨嶙峋,脸色微黄,两手捂着腹部,弓着身体,满脸皱着……看上去很痛苦。
中年妇女应该就是李秋梅的母亲,一脸憔悴,身材清瘦。
李母点点头,道:“对,情况就是这样。肛肠外科的刘医生提议再做一次手术,可是……上次手术做完不到半年就复发了。我女儿现在身体比之前更差了,我不敢再让她做手术。听说你们这里中医不错,就带她过来看看。”
徐荣说道:“克罗恩病……这病中医也不好治疗啊,不过你既然带孩子过来了,那我们怎么也要试着给你们治一治。”
克罗恩病的病位从口腔到**,几乎涉及整个消化系统,不是病毒细菌感染,却经常发炎和出现溃疡,溃疡面还会凸起,让肠道变窄。
病因不明。
虽说该病已经被命名上百年,迄今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是通过各种药物进行控制。
即使切除溃烂的肠道,也容易复发。
如果直肠溃烂或者阻塞实在太严重,病人无法正常排便,就必须把直肠封闭,然后在腹部造一个瘘口,让直肠一头连接瘘口内部,而外部连接一次性粪袋——也就是**再也用不上了。
因此,克罗恩病,也被号称为消化科的绿色绝症。
说是绿色绝症,实际上病情严重引发其他并发症,也是会死的。
林远志刚刚才从手机里查到克罗恩病的有关信息。
毕竟,这么多现代病名,他这种中医学专业的学生不可能都知道。
不过,一看病位,从口腔到**,整个消化系统……从中医的角度看,简而言之,就是脾胃的问题,脾胃的主要功能就是运化和受纳,包含了肠道的作用。
“李小姐,你现在胃口怎么样?”林远志问道。
李秋梅摇摇头,用很轻的声音说道:“没胃口吃东西,也不敢随便吃东西。感觉胃胀,老是想吐。”
李母补答:“现在只能吃医院开的特制营养粉,平时只是吃点肉粥,吃不了其他东西。”
“现在痛的具体位置是哪里?”
李秋梅指着少腹,道:“肚脐下边一点。右边比较明显。有时候,腰也会跟着一起痛。”
“大便怎么样?”
李母一听,立即递上报告,说:“这是昨天才做的比便检报告。”
林远志随意看了一眼,又问:“我们不看报告,请你具体描述一下吧。”
“拉肚子,一天三四次……有红色的血。”
“你喜欢喝热水还是冷水。”
“热水。”
林远志忽然对着徐荣叫道:“徐主任,手电筒。”
徐荣很快从抽屉里找出手电筒,丢过去。
林远志拿着手电筒,说道:“张嘴,让我检查看看。”
李秋梅很是配合,张开嘴巴,一股酸臭味顿时扑面而来。
林远志用手电筒一照,口腔内膜有好多白黄色的溃疡。
“伸出舌头。”
又看了看舌头。
舌淡苔白腻,而且舌苔只有后半部有,前半部没有,看起来好像剥落了一块。
接着,林远志又给病人号脉。
弦细数,重按无力。
这是虚脉,可是数脉却表示有热,从她有口腔溃疡这一点看,也说明她有上热。
徐荣问道:“小林,看出什么来了吗?”
林远志想了想,先是说了舌脉,然后说道:“上热下寒,中气虚寒。我看,应该先温中驱寒,补中降火,然后看效果再继续调整治疗方向。”
“嗯,这种病确实没办法一次性给治好,所以你们要**住院,没问题吧?”徐荣看着李母问道。
李母立即点头:“只要这个病可以治,住院当然没问题。”然后长叹一声,“她这个病每次来看,就没有一次不住院的。”
想来她当母亲的也是麻木和疲惫了,毕竟,这绝对不是她第一次带女儿来求医。
从确诊到现在,已经五年。
五年前,李秋梅只有十四岁,一个初中生而已。
而李母不知道带女儿来往医院多少趟了。
林远志又问:“李小姐,不是在发烧啊?我摸她的手,感觉有点烫。”
没等李秋梅开口,李母又抢着回答:“对对对,每次腹痛发作的时候,她就会发烧,我都习惯了。刚才进来之前,我用体温计给她测了一下温度,是39度整。不过,没关系的,等她发作过了,温度就会降下来了。之前吃过很多退烧药,也不管用。”
女儿发烧,她不是不在乎,而是早就摸清了规律,知道发烧是会自己退的。
“封总,你带她们去**住院手续吧。”林远志说道。
封总起身,李母却摆摆手,说道:“不用了麻烦了,我们又不是第一次来了,怎么**住院手续,我带我女儿去办就可以了,不用让人陪我去的。”
“哦,那行。”
不久,李母就推着轮椅,把李秋梅送走了。
封总立即说道:“克罗恩病……我们中医是怎么治的啊?我以前也没看过类似的医案。这要是让我自己来看,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林远志说道:“还能怎么治?当然是辨证治疗。你看,病人什么症状最明显?”
“腹痛!”
“腹痛你能看得见?你看病人无精打采,走不了路,必须坐轮椅,而且说话有气无力的样子就知道,病人最明显的症状是气虚。”
“啊,对,气虚!”
“气虚又有中气虚寒腹痛,张仲景会用什么药方?”
封总眼珠子一转,拍着膝盖叫道:“我想到了!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加上治疗气虚的黄芪,就是——黄芪建中汤!”
“小封,有进步哦。”林远志竖起大拇指。
封总嘿嘿笑道:“上次治疗那个老是喊肚子痛的小女孩,师兄你不是给她开了小建中汤嘛?我一下子联想到了那个病例。这个病人有明显气虚,那就加黄芪,不就变成黄芪建中汤了吗?”
“对,黄芪建中汤对症,但还有症状没解决了。”
“我知道了,师兄你说的是上热。那个病人在发病的时候发烧,而且口腔溃疡,是有上热。”
“对,上热也必须一起解决,因为热在上,下必寒。”
“上热,用……”
“调和肠胃第一方,就是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可以泻上热,也可以降胃气。病人不是说没胃口吃饭,老是想吐嘛?胃气虚寒才会这样。”
徐荣问道:“那就是黄芪建中汤和半夏泻心汤合方?”
“因为病人腹痛严重,还要加上理气止痛的药材,川楝子10克、木香3克和元胡6克。还有,因为甘味药容易滞塞中气,所以要把甘草和红枣去掉。病人因为一直便血,会有血虚,所以要加上当归10克补血。”
徐荣点点头,道:“小林,你开药考虑的越来越周全了嘛。”
”都是徐主任带教的功劳。”
徐荣写完药方才抬起头来,感慨道:“你连开药都这么全面了,我恐怕已经没什么能教你了。”
看完十五个病人后,封总离开诊所去查房了。
“小封,你顺便去精神科的病房问问看。”
“我不敢去啊。我没接触过精神病人。”
“那些危险的病人,人家都做好防护措施了,你不会有事的。”
“那我去了应该怎么问?”
“问周文娟,昨晚王爷有没有来找她,就问这个问题就可以了。”
“这么直接?”
“你是医生,又不是她亲戚,你还要陪她聊多久?”
“好吧。我试试看。”
封总没走多久,忽然进来一个金发女子,原来之前住院的美国大妞凯瑟琳。
凯瑟琳进来之后,她的好友安然跟着进来。
“你们跑来门诊这是?”
安然笑道:“凯瑟琳说想要申请出院,请主任批准。”
“身体已经没事了吗?”林远志问道,“还是因为别的原因急着出院?”
安然翻译给凯瑟琳听,凯瑟琳上前握着林远志的手,说道:“非常感谢你,林医生!”
她说的是中文。
“你才来中国不到两周,就学会中文了?挺厉害的嘛。”林远志说道。
安然说道:“不是的,这句话是她让我教她说的,她现在嗜睡症已经好了,和正常人一天睡八个小时左右。她的旅游签证还剩下十天,想趁着签证还没过期,早点出院,可以去更多地方玩玩。”
“这样啊……徐主任,你说呢?”
徐荣查看了一下凯瑟琳的住院病历,道:“这段时间的恢复很不错啊,既然病人认为自己可以出院了,那我当然会批准了。我这边后台操作,你们去外边的自动柜员机**就可以了。”
凯瑟琳接着说了一句很长的话。
安然翻译道:“她说,真是谢谢你们了!她没想到这个困扰她三年的老毛病,会这么快治愈。希望回去后不会复发。”
“不会复发的,你告诉她,我们中医不是那种一不吃药控制就会复发的医学。让她尽管放心吧。”
凯瑟琳离开之前,还给林远志一个感谢的拥抱,然后才和安然一同出去。
徐荣忽然说道:“是不是体味很大?那些老外,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生的,那个汗臭味特别大。我以前治过几个外国病人,都是这样的。隔着桌子老远都能闻到。”
林远志苦笑:“还好,凯瑟琳用了香水,不太闻得出来。”
徐荣在电脑上完成出院手续的**,然后点击继续叫号。
“巴克豪斯,德国人……怎么又是老外?”
很快,一下子进来两个中年男子,都是外国人的面孔,都背着背包。
“谁叫巴克豪斯?”徐荣只好打开了翻译软件。
“我是!”其中一个地中海发型的男子举手。
另外一个男子也用中文自我介绍道:“我叫弗兰克,我们都来自汉堡。”
“两位中文挺好的。”林远志有点意外,“曾经在中国留过学?”
“我们高中和大学……可以选中文课的。”巴克豪斯说道。
“是的,我们一直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这次休假,就一起来中国旅游了。”弗兰克也说。
“两位先坐下来说吧。”林远志搬过来一张椅子,等两人都坐下后,他又问:“既然是来旅游的,怎么不去大城市,旅游城市?”
“我们就喜欢去别人没去过的冷门地方。”弗兰克说道,“这样才能看到真实的东西。”
林远志问道:“那……这位巴克豪斯先生,你是忽然哪里不舒服,所以才来医院的吗?”
巴克豪斯咧嘴笑道:“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徐荣轻声问道:“珠兰根那事儿……办妥了吗?”
林远志说道:“我请护士去处理了,目前还不清楚是不是有用。等一下我过去住院部那边看看。”
“病人真的能接受吗?”封总问道,“虽然周文娟精神有问题,但不代表病人好忽悠啊。”
“护士回复我,已经按照我要求的完成了,病人在清醒的时候,还是容易沟通的。大概是做完梦之后,醒来那段时间,是最难分清楚现实和梦幻的。”
徐荣说道:“其实,过去我也遇到过一个类似的病人,一个男的。也说做这种美梦,对象是仙女,还是一群仙女,说连续做了很多年这样的梦。整个人眼眶凹陷,眼圈发黑,身材干瘦,真的像是精气被吸干一样……我当时没把握治这种病,就让他去别的地方看去了。”
“哇,那古代那些书生写的那些什么狐妖、仙女、还有邻家千金小姐投怀送抱的小说,说不定是梦到的,而不是编出来的。”封总说道,“古人也会做这种美梦吧?”
林远志斜眼:“小封,你兴趣真是广泛,你还会看那种书啊?”
封总不好意思地笑道:“偶然了解过而已……倒没有专门去看过。”
徐荣咳嗽一声,道:“不要越扯越远了,开始叫号了。现在半天有三十个号,看诊得提高效率。”
之后,陆续叫号。
看到第五个人的时候,有个中年妇女推着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年轻姑娘进来。
徐荣看着电脑说道:“哦,是从肛肠外科转过来的……呃,克罗恩病?”
虽然林远志对西医病名没有认全,但是凡是这种开头带老外姓氏或者名字的病名,肯定都不好治。
这是一个通用的规律。
徐荣继续读:“李秋梅,十九岁,五年前确诊克罗恩病……长年有口腔溃疡,肠道溃疡……去年8月做过右半结肠切除术,12月22号出现腹痛症状,29号消化道造影显示,盲肠卵石样充盈缺损及右半结肠短缺,确诊为克罗恩病复发。体重只有34公斤?”
李秋梅肌肉凹陷,瘦骨嶙峋,脸色微黄,两手捂着腹部,弓着身体,满脸皱着……看上去很痛苦。
中年妇女应该就是李秋梅的母亲,一脸憔悴,身材清瘦。
李母点点头,道:“对,情况就是这样。肛肠外科的刘医生提议再做一次手术,可是……上次手术做完不到半年就复发了。我女儿现在身体比之前更差了,我不敢再让她做手术。听说你们这里中医不错,就带她过来看看。”
徐荣说道:“克罗恩病……这病中医也不好治疗啊,不过你既然带孩子过来了,那我们怎么也要试着给你们治一治。”
克罗恩病的病位从口腔到**,几乎涉及整个消化系统,不是病毒细菌感染,却经常发炎和出现溃疡,溃疡面还会凸起,让肠道变窄。
病因不明。
虽说该病已经被命名上百年,迄今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是通过各种药物进行控制。
即使切除溃烂的肠道,也容易复发。
如果直肠溃烂或者阻塞实在太严重,病人无法正常排便,就必须把直肠封闭,然后在腹部造一个瘘口,让直肠一头连接瘘口内部,而外部连接一次性粪袋——也就是**再也用不上了。
因此,克罗恩病,也被号称为消化科的绿色绝症。
说是绿色绝症,实际上病情严重引发其他并发症,也是会死的。
林远志刚刚才从手机里查到克罗恩病的有关信息。
毕竟,这么多现代病名,他这种中医学专业的学生不可能都知道。
不过,一看病位,从口腔到**,整个消化系统……从中医的角度看,简而言之,就是脾胃的问题,脾胃的主要功能就是运化和受纳,包含了肠道的作用。
“李小姐,你现在胃口怎么样?”林远志问道。
李秋梅摇摇头,用很轻的声音说道:“没胃口吃东西,也不敢随便吃东西。感觉胃胀,老是想吐。”
李母补答:“现在只能吃医院开的特制营养粉,平时只是吃点肉粥,吃不了其他东西。”
“现在痛的具体位置是哪里?”
李秋梅指着少腹,道:“肚脐下边一点。右边比较明显。有时候,腰也会跟着一起痛。”
“大便怎么样?”
李母一听,立即递上报告,说:“这是昨天才做的比便检报告。”
林远志随意看了一眼,又问:“我们不看报告,请你具体描述一下吧。”
“拉肚子,一天三四次……有红色的血。”
“你喜欢喝热水还是冷水。”
“热水。”
林远志忽然对着徐荣叫道:“徐主任,手电筒。”
徐荣很快从抽屉里找出手电筒,丢过去。
林远志拿着手电筒,说道:“张嘴,让我检查看看。”
李秋梅很是配合,张开嘴巴,一股酸臭味顿时扑面而来。
林远志用手电筒一照,口腔内膜有好多白黄色的溃疡。
“伸出舌头。”
又看了看舌头。
舌淡苔白腻,而且舌苔只有后半部有,前半部没有,看起来好像剥落了一块。
接着,林远志又给病人号脉。
弦细数,重按无力。
这是虚脉,可是数脉却表示有热,从她有口腔溃疡这一点看,也说明她有上热。
徐荣问道:“小林,看出什么来了吗?”
林远志想了想,先是说了舌脉,然后说道:“上热下寒,中气虚寒。我看,应该先温中驱寒,补中降火,然后看效果再继续调整治疗方向。”
“嗯,这种病确实没办法一次性给治好,所以你们要**住院,没问题吧?”徐荣看着李母问道。
李母立即点头:“只要这个病可以治,住院当然没问题。”然后长叹一声,“她这个病每次来看,就没有一次不住院的。”
想来她当母亲的也是麻木和疲惫了,毕竟,这绝对不是她第一次带女儿来求医。
从确诊到现在,已经五年。
五年前,李秋梅只有十四岁,一个初中生而已。
而李母不知道带女儿来往医院多少趟了。
林远志又问:“李小姐,不是在发烧啊?我摸她的手,感觉有点烫。”
没等李秋梅开口,李母又抢着回答:“对对对,每次腹痛发作的时候,她就会发烧,我都习惯了。刚才进来之前,我用体温计给她测了一下温度,是39度整。不过,没关系的,等她发作过了,温度就会降下来了。之前吃过很多退烧药,也不管用。”
女儿发烧,她不是不在乎,而是早就摸清了规律,知道发烧是会自己退的。
“封总,你带她们去**住院手续吧。”林远志说道。
封总起身,李母却摆摆手,说道:“不用了麻烦了,我们又不是第一次来了,怎么**住院手续,我带我女儿去办就可以了,不用让人陪我去的。”
“哦,那行。”
不久,李母就推着轮椅,把李秋梅送走了。
封总立即说道:“克罗恩病……我们中医是怎么治的啊?我以前也没看过类似的医案。这要是让我自己来看,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林远志说道:“还能怎么治?当然是辨证治疗。你看,病人什么症状最明显?”
“腹痛!”
“腹痛你能看得见?你看病人无精打采,走不了路,必须坐轮椅,而且说话有气无力的样子就知道,病人最明显的症状是气虚。”
“啊,对,气虚!”
“气虚又有中气虚寒腹痛,张仲景会用什么药方?”
封总眼珠子一转,拍着膝盖叫道:“我想到了!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加上治疗气虚的黄芪,就是——黄芪建中汤!”
“小封,有进步哦。”林远志竖起大拇指。
封总嘿嘿笑道:“上次治疗那个老是喊肚子痛的小女孩,师兄你不是给她开了小建中汤嘛?我一下子联想到了那个病例。这个病人有明显气虚,那就加黄芪,不就变成黄芪建中汤了吗?”
“对,黄芪建中汤对症,但还有症状没解决了。”
“我知道了,师兄你说的是上热。那个病人在发病的时候发烧,而且口腔溃疡,是有上热。”
“对,上热也必须一起解决,因为热在上,下必寒。”
“上热,用……”
“调和肠胃第一方,就是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可以泻上热,也可以降胃气。病人不是说没胃口吃饭,老是想吐嘛?胃气虚寒才会这样。”
徐荣问道:“那就是黄芪建中汤和半夏泻心汤合方?”
“因为病人腹痛严重,还要加上理气止痛的药材,川楝子10克、木香3克和元胡6克。还有,因为甘味药容易滞塞中气,所以要把甘草和红枣去掉。病人因为一直便血,会有血虚,所以要加上当归10克补血。”
徐荣点点头,道:“小林,你开药考虑的越来越周全了嘛。”
”都是徐主任带教的功劳。”
徐荣写完药方才抬起头来,感慨道:“你连开药都这么全面了,我恐怕已经没什么能教你了。”
看完十五个病人后,封总离开诊所去查房了。
“小封,你顺便去精神科的病房问问看。”
“我不敢去啊。我没接触过精神病人。”
“那些危险的病人,人家都做好防护措施了,你不会有事的。”
“那我去了应该怎么问?”
“问周文娟,昨晚王爷有没有来找她,就问这个问题就可以了。”
“这么直接?”
“你是医生,又不是她亲戚,你还要陪她聊多久?”
“好吧。我试试看。”
封总没走多久,忽然进来一个金发女子,原来之前住院的美国大妞凯瑟琳。
凯瑟琳进来之后,她的好友安然跟着进来。
“你们跑来门诊这是?”
安然笑道:“凯瑟琳说想要申请出院,请主任批准。”
“身体已经没事了吗?”林远志问道,“还是因为别的原因急着出院?”
安然翻译给凯瑟琳听,凯瑟琳上前握着林远志的手,说道:“非常感谢你,林医生!”
她说的是中文。
“你才来中国不到两周,就学会中文了?挺厉害的嘛。”林远志说道。
安然说道:“不是的,这句话是她让我教她说的,她现在嗜睡症已经好了,和正常人一天睡八个小时左右。她的旅游签证还剩下十天,想趁着签证还没过期,早点出院,可以去更多地方玩玩。”
“这样啊……徐主任,你说呢?”
徐荣查看了一下凯瑟琳的住院病历,道:“这段时间的恢复很不错啊,既然病人认为自己可以出院了,那我当然会批准了。我这边后台操作,你们去外边的自动柜员机**就可以了。”
凯瑟琳接着说了一句很长的话。
安然翻译道:“她说,真是谢谢你们了!她没想到这个困扰她三年的老毛病,会这么快治愈。希望回去后不会复发。”
“不会复发的,你告诉她,我们中医不是那种一不吃药控制就会复发的医学。让她尽管放心吧。”
凯瑟琳离开之前,还给林远志一个感谢的拥抱,然后才和安然一同出去。
徐荣忽然说道:“是不是体味很大?那些老外,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生的,那个汗臭味特别大。我以前治过几个外国病人,都是这样的。隔着桌子老远都能闻到。”
林远志苦笑:“还好,凯瑟琳用了香水,不太闻得出来。”
徐荣在电脑上完成出院手续的**,然后点击继续叫号。
“巴克豪斯,德国人……怎么又是老外?”
很快,一下子进来两个中年男子,都是外国人的面孔,都背着背包。
“谁叫巴克豪斯?”徐荣只好打开了翻译软件。
“我是!”其中一个地中海发型的男子举手。
另外一个男子也用中文自我介绍道:“我叫弗兰克,我们都来自汉堡。”
“两位中文挺好的。”林远志有点意外,“曾经在中国留过学?”
“我们高中和大学……可以选中文课的。”巴克豪斯说道。
“是的,我们一直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这次休假,就一起来中国旅游了。”弗兰克也说。
“两位先坐下来说吧。”林远志搬过来一张椅子,等两人都坐下后,他又问:“既然是来旅游的,怎么不去大城市,旅游城市?”
“我们就喜欢去别人没去过的冷门地方。”弗兰克说道,“这样才能看到真实的东西。”
林远志问道:“那……这位巴克豪斯先生,你是忽然哪里不舒服,所以才来医院的吗?”
巴克豪斯咧嘴笑道:“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