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林远志去查房的时候,看到了李光的症状有所变化。
眼睑肿胀比之前小了一点。
“李叔,你感觉眼睛好点了吗?”
“有有有,好像消肿了。你看,旁边的皮……”李光说着扒拉着自己眼睑边缘的皮肤。“都出现褶皱了,就是因为变小了,才会有褶皱。
我自己的病,我自己最清楚了。以前去做手术,把眼睑里的水肿组织切了,眼皮就会变得松松垮垮。
每次我都以为会好的,谁知道不到两个月,又重新肿起来。医生说复发也没办法,这是控制不了的。
吃药能有效果,我是真想不到。我过去也吃过很多药,也看过中医吃过中医,都不行,都消不了肿。”
“哦,那就太好了。那这个药方就继续服用下去。坚持个十天半个月,我相信会有更大的改善。”
林远志备受鼓舞,坚持了快两周,终于看到了曙光。
还好从疏肝清热改为健脾疏肝的思路凑效。
要不然,真没法对外交代。
因为,李光现在已经是热门新闻人物,一大群人都在关注他的最新消息。
广医分院虽然免费收治李光,算是一种善举,但要是没办法把李光给治好,谁知道那些网友会怎么说。
什么“为了蹭流量而已”、“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纯粹耽误病人”……估计都能说得出口。
林远志回到诊室碰到封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厉害,真是起效了!前两天我去看的时候,好像都没什么明显变化。”封总也特别高兴。
“像是虚症,肯定不会只吃一两次药就能起效。需要一点时间,由量变引起质变。”
“没错,虚症确实急不来。”封总说道,“对了,师兄,刚才那个叫小元元的家长——古先生,他刚才过来了,来了一会儿就走了。”
“小元元?就是那个肠子被蛔虫堵死的孩子?”
“对,就是他。他今天没来,他老爸一个人过来了,说是手部受了外伤,来外科治疗之后,顺便过来这边看看。”
“来这边看什么?”
“他说想当面感谢你啊,可惜你当时去住院区了。我就说我可以帮他转达。”
“那孩子好了吗?”
“他说吃了两天药孩子就全好了,蛔虫全都拉出来了,后来照腹腔加强CT,肠道里已经看不到蛔虫了,现在也不便秘了。”
林远志点点头,道:“有时候把病人给治好,连我自己也觉得奇怪。像是甘草粉蜜汤主,甘草蜂蜜米粉加乌梅,哪一味药是可以杀虫的?都没有,但组成药方却可以治疗蛔虫病。”
“从组方来说,应该是属于扶正剂吧?”
“对,主要是补胃阴润肠道的,用的是生甘草而不是炙甘草,按药味作用来说,治疗方向应该是偏向于治阴虚内热的。如果不是虚症引起的蛔虫病,那吃了也不管用。”
“古先生说,如果小元元以后还吃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改不了那个坏习惯,还得送过来找你看。看来他现在已经认准你了。”
“异食癖,我以前也没治过,到时候看看再说吧。”
这时,中医儿科的主治医杜射生出声叫住了林远志。
“小林,你过来一下。”
林远志都不用猜就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这几天,杜射专门把不好治的儿科病人,推给自己,让自己来处理。
但,自己要是开药方,他却不同意签字,一定要自己带去给郑主任审核签字。
自己自己也表示无法处理,那就会给病人退挂号费,让病人去别的医院看。
封总也知道杜射这个套路,听到杜射的叫声后,反而比林远志先一步过去。
等林远志过去后,立即看到有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和她身高差不多的男孩。
男孩应该十岁左右。
要说,这个男孩有什么特征……那简直不要太过显眼。
当林决明第一眼注意到他的时候,他就一直吐着舌头,像蛇吐信子一样,舌头上下左右地摆弄。
一刻都不停。
杜射对林远志说道:“小林,这个病人叫宋振,十岁,主要症状,你也看到了……其他医院诊断为多动症,你看看这种情况能不能治。要治的话,就交给你负责了。”
“你们好,请跟我过来这边。”林远志把那对母子带到墙边的等候区,指着专门留给医务人员休息的椅子,道:“请坐吧。”
那孩子坐下来后,还是不停地弄舌,即使发现有人盯着自己,也毫不在意。
“家长,请你介绍一下孩子的病情吧。简单一点就可以了。”
林远志特意补充了“简单”的提醒,因为有些家长讲起孩子的事情,毫无节制,恨不得把孩子一天二十四小时干过什么吃过什么都要一一说出来。
妇女点点头,说道:“我孩子小震,这两个月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老是吐出舌头,玩舌头……上课也这样,老师都跟我说反应好几回了。
我也跟他好好谈过好几次,告诉他这样很不礼貌,让人感觉很没教养,大家都会讨厌你。
可是他说他控制不了,必须这样说才感觉舒服一点,不然就很烦躁,很想发脾气。
我带他去人民医院看过了,检查了一下身体,没什么问题,去了儿童心理科,说没有心理疾病。
最后去小儿神经科,被确证为多动症。医生说,吐弄舌头,也是多动症的典型表现之一,不是每个病人都会有所有多动症的症状,有人只有一两种症状。”
医生说现在多动症是没法治的,开了药吃也没效果。
虽然多动症也不是什么怪病,挺常见的,只是我有一点无法接受。
我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都好好的,要是有多动症,不是早就出现了吗?
怎么都这么大人了才会得这种病呢?我们家族也没人得过多动症啊。”
林远志看了看孩子,道:“他以前成绩怎么样?”
“成绩不错的,以前考试都是前十名。这两个月因为这病,成绩下滑得厉害。”
“就是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都有弄舌这种动作对吧?”
“对……他说他控制不了,他也知道这是不好的。”
“那个,冒昧问一下……你除了带他去医院看过之后,还去其他地方看过吗?”
“其他地方?请问你是指?”
“就是不是医疗结构的地方。”
妇人不好意思地笑笑,道:“医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神婆对吗?”
“对。”
“你猜对了,我确实带他去看过神婆。因为他从小一直好好的,忽然有了这种怪癖,我想会不会是……中邪了,所以带他去找神婆看看。结果,买了一些符纸贴床头床尾,过了一个月,好像也没什么变化。这个跟看病有什么关系吗?”
林远志对此已经见怪不怪,只是多嘴一问,确认一下。
为什么现在科技如此发达,神婆还有市场,就是因为还有人去找啊。
之前,林远志治过那个叫得精神分裂的的病人晶圆苳,家里人就给找过神婆法师之类的人员上门施法。
她父亲还是个开AI仿真人科技公司的老板,可是连这样的人在女儿病急乱投医的时候,都会去找神婆。
林远志说道:“没什么关系,我只是随便问问。”
“哦,小震的病情现在就是这样……这段时间我已经给他请假,没让他去上学了,因为老师说上课的时候,实在受不了他的小动作。我也担心他的同学因为这件事排挤他。”
封总忍不住说道:“这也没影响到老师上课啊,他又不是大吵大闹或者在教室里跑来跑去。”
妇女苦笑道:“是没那么严重,可是老师看着不高兴,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林远志点头道:“情况我已经了解了,现在我给他诊断一下,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还需要诊断吗?”
“是的。虽然人民医院已经确诊是儿童多动症,但中医不是这样诊断的。”
“哦,这样啊,那请你诊断吧?”
“张嘴吐舌……”
对于这样的要求,孩子非常配合,因为他本来就喜欢吐舌。
林远志接着又给宋震号脉。
“舌尖红,舌边鼓胀,有黄燥苔,脉象弦数……心肝胃三者皆热。”
此话一出,妇女一脸茫然,显然是有听没懂。
林远志进一步说道:“按照现在的舌脉推断,你孩子应该还有失眠、说梦话、容易饿,喝水多,大便干硬等症状,对吧?”
“对……林医生,你怎么都知道?”妇女满脸震惊,然后干笑着说道:“之前网上一直说你的医院团队出钱打造的网红,我之前也觉得是这样,怎么可能一个实习生会看那么多大病怪病。现在终于有机会见到真人,才知道是真的!”
“这位太太,你认识我?”
“我们本地人谁不认识你啊,除非是没手机的。我不太看短视频,但《欢乐大相亲》我每期都看的。后来才关注了跟你有关的视频。有不少病人发视频说找你看过病后来都好了,不过网上的信息,连文案都有AI秒**,谁也不知道真假,所以我一直不怎么敢相信……”
看来那个综艺节目影响挺大的,林远志也没想到会有这种宣传效果。
“对了,你现在跟蒋小姐在交往吗?”妇女问道,“啊,对不起,我不该在这里问这个问题,不过实在很想知道。”
“哦,她现在不在国内,其他的,我就不方便回答了。”
“我明白我明白。”妇女陪笑着点点头。
“咱们还是说回你儿子的病情吧。”
“好的。”
“你儿子忍不住弄舌的毛病,只要是内热引起的,不是什么大问题,可以治。”
“是吗?哎呀,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妇女大喜过望,“我都不知道原来林医生你调来分院了,而且还是在中医儿科,那以后小震身体不舒服,我就可以来找你了。”
封总插嘴问道:“师兄,心肝胃都热,开什么药方?我一时都想不到。”
林远志回道:“治疗心热用导赤散,治疗肝胃热用小柴胡,合方。”
“这个好啊,导赤丸和小柴胡都有中成药,都不用回去煮了。”
林远志懒得写处方去找郑主任签字,就直接让家长去药店买这两种中成药,吃的时候一起吃就可以了。
等那对母子走开后,封总才问:“师兄,小柴胡里边不是有炙甘草、生姜和半夏吗?会不会有点偏热?”
“没事的,因为中成药里导赤丸的清热药比较多,两个药方合起来,寒热混用,反而不容易伤中气。”
“我好像有点明白你这个治疗思路是怎么回事了。”封总摆出一副思忖的表情,自顾自地往下说:“因为舌为心之苗,弄舌的人往往会有心热的症状,而心热又是因为肝郁化火,而土被木克,土郁也化火,所以才会同时出现心肝胃同热。”
林远志点点头:“对,脉象弦数,重案有力,说明这个热是实证,所以可以大胆使用清热药。”
封总叹道:“这孩子算是走运了,吃药后,弄舌的毛病应该很快就好了吧。可是不知道多少像他这样的孩子,被当成多动症去治,这能治好才怪呢。
我就没听说有哪个多动症病人后来被治好了。最近医学报道,不是很多人成年之后,还是有多动症吗?他们就是当年治不好的小孩患者。”
林决明沉思片刻,道:“其实,这弄舌表面上看起来奇怪,本质上很容易理解。
像是夏天的时候狗一直吐舌头,是因为它皮毛无法散热,吐舌可以帮助散热。不是它喜欢这样做,而是它不得不这样做,是一种生理需求。”
封总笑道:“对,就是这个道理。病人也是一样。体内热量多,聚集在舌头,才不得不吐舌来帮助散热,属于本能的反应,是不受意识控制的。
还好,那个家长已经走远了,不然她听到我们拿她孩子和狗对比,估计要跟我们翻脸。”
“也不是谁都那么歇斯底里。我们过去吧。”
林远志正要回到诊疗区那边,忽然感觉口袋里的手机发出震动。
拿出手机一看屏幕。
一个开头为001的陌生号码。
AI弹出一个提醒窗:该号码来自加拿大地区。
眼睑肿胀比之前小了一点。
“李叔,你感觉眼睛好点了吗?”
“有有有,好像消肿了。你看,旁边的皮……”李光说着扒拉着自己眼睑边缘的皮肤。“都出现褶皱了,就是因为变小了,才会有褶皱。
我自己的病,我自己最清楚了。以前去做手术,把眼睑里的水肿组织切了,眼皮就会变得松松垮垮。
每次我都以为会好的,谁知道不到两个月,又重新肿起来。医生说复发也没办法,这是控制不了的。
吃药能有效果,我是真想不到。我过去也吃过很多药,也看过中医吃过中医,都不行,都消不了肿。”
“哦,那就太好了。那这个药方就继续服用下去。坚持个十天半个月,我相信会有更大的改善。”
林远志备受鼓舞,坚持了快两周,终于看到了曙光。
还好从疏肝清热改为健脾疏肝的思路凑效。
要不然,真没法对外交代。
因为,李光现在已经是热门新闻人物,一大群人都在关注他的最新消息。
广医分院虽然免费收治李光,算是一种善举,但要是没办法把李光给治好,谁知道那些网友会怎么说。
什么“为了蹭流量而已”、“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纯粹耽误病人”……估计都能说得出口。
林远志回到诊室碰到封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厉害,真是起效了!前两天我去看的时候,好像都没什么明显变化。”封总也特别高兴。
“像是虚症,肯定不会只吃一两次药就能起效。需要一点时间,由量变引起质变。”
“没错,虚症确实急不来。”封总说道,“对了,师兄,刚才那个叫小元元的家长——古先生,他刚才过来了,来了一会儿就走了。”
“小元元?就是那个肠子被蛔虫堵死的孩子?”
“对,就是他。他今天没来,他老爸一个人过来了,说是手部受了外伤,来外科治疗之后,顺便过来这边看看。”
“来这边看什么?”
“他说想当面感谢你啊,可惜你当时去住院区了。我就说我可以帮他转达。”
“那孩子好了吗?”
“他说吃了两天药孩子就全好了,蛔虫全都拉出来了,后来照腹腔加强CT,肠道里已经看不到蛔虫了,现在也不便秘了。”
林远志点点头,道:“有时候把病人给治好,连我自己也觉得奇怪。像是甘草粉蜜汤主,甘草蜂蜜米粉加乌梅,哪一味药是可以杀虫的?都没有,但组成药方却可以治疗蛔虫病。”
“从组方来说,应该是属于扶正剂吧?”
“对,主要是补胃阴润肠道的,用的是生甘草而不是炙甘草,按药味作用来说,治疗方向应该是偏向于治阴虚内热的。如果不是虚症引起的蛔虫病,那吃了也不管用。”
“古先生说,如果小元元以后还吃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改不了那个坏习惯,还得送过来找你看。看来他现在已经认准你了。”
“异食癖,我以前也没治过,到时候看看再说吧。”
这时,中医儿科的主治医杜射生出声叫住了林远志。
“小林,你过来一下。”
林远志都不用猜就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这几天,杜射专门把不好治的儿科病人,推给自己,让自己来处理。
但,自己要是开药方,他却不同意签字,一定要自己带去给郑主任审核签字。
自己自己也表示无法处理,那就会给病人退挂号费,让病人去别的医院看。
封总也知道杜射这个套路,听到杜射的叫声后,反而比林远志先一步过去。
等林远志过去后,立即看到有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和她身高差不多的男孩。
男孩应该十岁左右。
要说,这个男孩有什么特征……那简直不要太过显眼。
当林决明第一眼注意到他的时候,他就一直吐着舌头,像蛇吐信子一样,舌头上下左右地摆弄。
一刻都不停。
杜射对林远志说道:“小林,这个病人叫宋振,十岁,主要症状,你也看到了……其他医院诊断为多动症,你看看这种情况能不能治。要治的话,就交给你负责了。”
“你们好,请跟我过来这边。”林远志把那对母子带到墙边的等候区,指着专门留给医务人员休息的椅子,道:“请坐吧。”
那孩子坐下来后,还是不停地弄舌,即使发现有人盯着自己,也毫不在意。
“家长,请你介绍一下孩子的病情吧。简单一点就可以了。”
林远志特意补充了“简单”的提醒,因为有些家长讲起孩子的事情,毫无节制,恨不得把孩子一天二十四小时干过什么吃过什么都要一一说出来。
妇女点点头,说道:“我孩子小震,这两个月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老是吐出舌头,玩舌头……上课也这样,老师都跟我说反应好几回了。
我也跟他好好谈过好几次,告诉他这样很不礼貌,让人感觉很没教养,大家都会讨厌你。
可是他说他控制不了,必须这样说才感觉舒服一点,不然就很烦躁,很想发脾气。
我带他去人民医院看过了,检查了一下身体,没什么问题,去了儿童心理科,说没有心理疾病。
最后去小儿神经科,被确证为多动症。医生说,吐弄舌头,也是多动症的典型表现之一,不是每个病人都会有所有多动症的症状,有人只有一两种症状。”
医生说现在多动症是没法治的,开了药吃也没效果。
虽然多动症也不是什么怪病,挺常见的,只是我有一点无法接受。
我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都好好的,要是有多动症,不是早就出现了吗?
怎么都这么大人了才会得这种病呢?我们家族也没人得过多动症啊。”
林远志看了看孩子,道:“他以前成绩怎么样?”
“成绩不错的,以前考试都是前十名。这两个月因为这病,成绩下滑得厉害。”
“就是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都有弄舌这种动作对吧?”
“对……他说他控制不了,他也知道这是不好的。”
“那个,冒昧问一下……你除了带他去医院看过之后,还去其他地方看过吗?”
“其他地方?请问你是指?”
“就是不是医疗结构的地方。”
妇人不好意思地笑笑,道:“医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神婆对吗?”
“对。”
“你猜对了,我确实带他去看过神婆。因为他从小一直好好的,忽然有了这种怪癖,我想会不会是……中邪了,所以带他去找神婆看看。结果,买了一些符纸贴床头床尾,过了一个月,好像也没什么变化。这个跟看病有什么关系吗?”
林远志对此已经见怪不怪,只是多嘴一问,确认一下。
为什么现在科技如此发达,神婆还有市场,就是因为还有人去找啊。
之前,林远志治过那个叫得精神分裂的的病人晶圆苳,家里人就给找过神婆法师之类的人员上门施法。
她父亲还是个开AI仿真人科技公司的老板,可是连这样的人在女儿病急乱投医的时候,都会去找神婆。
林远志说道:“没什么关系,我只是随便问问。”
“哦,小震的病情现在就是这样……这段时间我已经给他请假,没让他去上学了,因为老师说上课的时候,实在受不了他的小动作。我也担心他的同学因为这件事排挤他。”
封总忍不住说道:“这也没影响到老师上课啊,他又不是大吵大闹或者在教室里跑来跑去。”
妇女苦笑道:“是没那么严重,可是老师看着不高兴,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林远志点头道:“情况我已经了解了,现在我给他诊断一下,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还需要诊断吗?”
“是的。虽然人民医院已经确诊是儿童多动症,但中医不是这样诊断的。”
“哦,这样啊,那请你诊断吧?”
“张嘴吐舌……”
对于这样的要求,孩子非常配合,因为他本来就喜欢吐舌。
林远志接着又给宋震号脉。
“舌尖红,舌边鼓胀,有黄燥苔,脉象弦数……心肝胃三者皆热。”
此话一出,妇女一脸茫然,显然是有听没懂。
林远志进一步说道:“按照现在的舌脉推断,你孩子应该还有失眠、说梦话、容易饿,喝水多,大便干硬等症状,对吧?”
“对……林医生,你怎么都知道?”妇女满脸震惊,然后干笑着说道:“之前网上一直说你的医院团队出钱打造的网红,我之前也觉得是这样,怎么可能一个实习生会看那么多大病怪病。现在终于有机会见到真人,才知道是真的!”
“这位太太,你认识我?”
“我们本地人谁不认识你啊,除非是没手机的。我不太看短视频,但《欢乐大相亲》我每期都看的。后来才关注了跟你有关的视频。有不少病人发视频说找你看过病后来都好了,不过网上的信息,连文案都有AI秒**,谁也不知道真假,所以我一直不怎么敢相信……”
看来那个综艺节目影响挺大的,林远志也没想到会有这种宣传效果。
“对了,你现在跟蒋小姐在交往吗?”妇女问道,“啊,对不起,我不该在这里问这个问题,不过实在很想知道。”
“哦,她现在不在国内,其他的,我就不方便回答了。”
“我明白我明白。”妇女陪笑着点点头。
“咱们还是说回你儿子的病情吧。”
“好的。”
“你儿子忍不住弄舌的毛病,只要是内热引起的,不是什么大问题,可以治。”
“是吗?哎呀,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妇女大喜过望,“我都不知道原来林医生你调来分院了,而且还是在中医儿科,那以后小震身体不舒服,我就可以来找你了。”
封总插嘴问道:“师兄,心肝胃都热,开什么药方?我一时都想不到。”
林远志回道:“治疗心热用导赤散,治疗肝胃热用小柴胡,合方。”
“这个好啊,导赤丸和小柴胡都有中成药,都不用回去煮了。”
林远志懒得写处方去找郑主任签字,就直接让家长去药店买这两种中成药,吃的时候一起吃就可以了。
等那对母子走开后,封总才问:“师兄,小柴胡里边不是有炙甘草、生姜和半夏吗?会不会有点偏热?”
“没事的,因为中成药里导赤丸的清热药比较多,两个药方合起来,寒热混用,反而不容易伤中气。”
“我好像有点明白你这个治疗思路是怎么回事了。”封总摆出一副思忖的表情,自顾自地往下说:“因为舌为心之苗,弄舌的人往往会有心热的症状,而心热又是因为肝郁化火,而土被木克,土郁也化火,所以才会同时出现心肝胃同热。”
林远志点点头:“对,脉象弦数,重案有力,说明这个热是实证,所以可以大胆使用清热药。”
封总叹道:“这孩子算是走运了,吃药后,弄舌的毛病应该很快就好了吧。可是不知道多少像他这样的孩子,被当成多动症去治,这能治好才怪呢。
我就没听说有哪个多动症病人后来被治好了。最近医学报道,不是很多人成年之后,还是有多动症吗?他们就是当年治不好的小孩患者。”
林决明沉思片刻,道:“其实,这弄舌表面上看起来奇怪,本质上很容易理解。
像是夏天的时候狗一直吐舌头,是因为它皮毛无法散热,吐舌可以帮助散热。不是它喜欢这样做,而是它不得不这样做,是一种生理需求。”
封总笑道:“对,就是这个道理。病人也是一样。体内热量多,聚集在舌头,才不得不吐舌来帮助散热,属于本能的反应,是不受意识控制的。
还好,那个家长已经走远了,不然她听到我们拿她孩子和狗对比,估计要跟我们翻脸。”
“也不是谁都那么歇斯底里。我们过去吧。”
林远志正要回到诊疗区那边,忽然感觉口袋里的手机发出震动。
拿出手机一看屏幕。
一个开头为001的陌生号码。
AI弹出一个提醒窗:该号码来自加拿大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