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
坐拥数百万粉丝的当红游戏女主播“不理你”,破天荒地没有发布任何游戏剪辑或赛事解说视频,而是上传了一段时长仅有两分钟的、风格截然不同的个人vlog。
视频开头,依旧是那个熟悉的、只露出精致下颌和**嘴唇的游戏主播形象,但背景不再是炫酷的电竞设备,而是一间看起来温馨舒适的居家环境。
“嗨,家人们,今天不播游戏,聊点私事。关注我久一点的老粉可能都知道,我这个人,打游戏从不露全脸,不是因为装神秘,实在是因为脸上有两块顽固的蝴蝶斑,挺影响观感的,我也不想化浓妆,不想让大家看着别扭。”
她的话立刻引起了粉丝们的好奇,评论区瞬间被“???”和“心疼老婆”刷屏。
“但是今天!”她的声音忽然明亮起来,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我想给大家看个东西!”
视频画面切换,变成了一张对比拼图。
左边是一张半侧脸特写(眼睛部位打了码),颧骨处可以清晰地看到两片淡褐色的、云片状的斑痕。
右边是同样角度的近期照片,那两片斑痕已经变得极其浅淡,不凑近仔细看几乎难以察觉。
“哇!!!”
“这是怎么做到的?”
“医美了吧?”
“P图?”
粉丝们瞬间炸锅。
“不理你”的声音带着笑意继续:“我知道大家会怀疑。但我以我‘国服第一貂蝉’的名誉担保,绝对无AI修图,无任何医美介入!平台审核也给我打了‘真实内容’的标签哦!”
她开始讲述经过:“事情是这样的。大概半年前,我通过一个合租的室友介绍,有幸和现在很火的杏仁堂林远志医生一起吃了个饭。林医生当时就简单给我看了看,饭后给了我一个药方,说是可以调理一下。”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没太当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抓了药,断断续续地吃。
第一个月,完全没感觉!斑一点没淡,我都想放弃了。
但是痛经真的缓解了很多,以前疼得打滚,那次居然只是微微有点胀。
而且以前老是没胃口,吃饭像完成任务,那段时间居然会偶尔觉得饿,想吃东西了!
就冲着这两个变化,我决定再坚持一下。
结果就这样,吃到两个多月的时候,有一天化妆,仔细一看,斑真的淡了。
我当时差点在镜子前哭出来。
然后就更有动力了,一直坚持吃到现在,就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样子!”
视频最后,“不理你”对着镜头,非常郑重地说:
“所以,今天这个视频,一是想和大家分享我的喜悦,二是想公开、正式地感谢林远志医生!真的非常感谢您!
您的药方不仅改善了我的皮肤,更调理了我的身体。
等忙过这阵子,我一定亲自去杏仁堂,哦不,现在叫‘林医馆’了,登门道谢!”
视频到此结束。
这个视频,如同在粉丝群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不理你”首次露真容、分享真实护肤经历、感谢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网红神医”……
这些元素叠加在一起,瞬间引爆了流量。
视频播放量、点赞、评论、转发数以惊人的速度飙升,#游戏主播不理你蝴蝶斑#、#林远志中医美容#等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榜!
“卧槽!原来老婆长这样!更爱了!”
“这变化太神了吧!中医祛斑这么厉害的吗?”
“喝半年苦药,这得有多大的毅力!但效果真的值!”
“求药方!林医生看看我!我也长斑!”
“痛经姐妹看到了希望!挂号挂号!”
……
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惊叹和向往。
林远志的名字,再次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火出了圈。
第二天上午,林远志在“林医馆”的诊室里,刚看完一个病人,萧宣就拿着手机,一脸兴奋又带着些许无奈地走了进来。
“远志,你看这个了吗?”她把手机屏幕递到林远志面前,正在播放的就是“不理你”的那条视频。
林远志仔细看了看,愣了几秒,才恍然道:“哦,是她啊,那个李梓琪。是有这么回事。当时就是一个朋友组的饭局,我根据她当时的气色和简单问诊,开了个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的方子。主要是针对她痛经和纳差的,淡化色斑算是附带效果。没想到她居然坚持吃了这么久,效果还这么明显。”
萧宣收起手机,眼神灼灼地看着他:“远志,你还没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吗?这个视频,相当于给我们,不,是给你个人,做了一个价值千万的精准广告!中医美容!这是一个巨大到超乎你想象的市场!”
她激动地开始分析:“女人,为了变美能有多疯狂?每年在护肤品、化妆品、医美上的花费是天文数字!但很多祛斑、美白项目要么效果短暂,要么风险高、副作用大,比如激素依赖、皮肤变薄、敏感泛红……大家都渴望一种安全、根本、由内而外的调理方式。
而你的案例,正好击中了这个痛点!我敢预言,接下来几天,甚至几周,来挂你号的女患者,尤其是看皮肤病的会呈爆炸式增长!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甚至可以考虑,在医馆里单独开辟一个‘中医美容与体质调理’专区!”
林远志闻言,却摇了摇头,语气依然平静:“宣姐,你想多了吧?就是个例而已。而且中医调理起效慢,需要坚持,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个耐心。”
“你不是女人,你不懂!”萧宣斩钉截铁地说,“女人为了变美,决心和毅力是超乎想象的!只要看到确切的希望,别说是半年,十年都愿意坚持!而且,这背后是巨大的需求和未被满足的市场!你等着看吧!”
果然,如同萧宣所预言的那样。
从当天下午开始,林医馆的预约系统再次迎来了恐怖的流量冲击。
新增的预约请求中,超过七成是女性,主诉高度集中:黄褐斑、雀斑、肤色暗沉、痤疮、抗衰老调理、以及伴随的月经不调、失眠焦虑……
她们中的许多人,不惜重金,疯狂争抢那几个价格不菲的加号号源。
接下来的几天,林远志的诊室里,充满了各种对“美”的急切渴望。
他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向这些求美心切的患者解释中医“内在调理,外显荣华”的理念,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套用“不理你”的方子。
傍晚,林远志和封总刚在二楼食堂吃完晚饭,萧宣便走了过来:“远志,封总,准备一下,十五分钟后出发。今晚安排出诊。”
封总立刻来了精神,兴奋地搓手:“终于要出诊了!师兄,萧掌柜,对方什么来头?是不是那种深宅大院里的富豪?得的什么疑难杂症?是不是西医都宣布束手无策了?”
他脑子里已经上演了无数豪门秘辛和疑难杂症的情节。
萧宣笑了笑,卖了个关子:“到了你们就知道了。车已经在楼下等了。”
车子没有驶向市中心的高档别墅区,也没有开往郊外的庄园,反而七拐八绕,开进了城市边缘的一个名叫“龙首村”的城中村。
封总看着窗外略显杂乱的街景和普通的自建民房,嘀咕道:“龙首村?这名字挺霸气,但看起来不像是有钱人住的地方啊?难道是村里的首富?低调?”
最终,车子在一处院墙老旧、铁门敞开的普通农家小院前停下。
院子打扫得还算干净,但里面的三层自建楼房显得十分普通,甚至有些简陋。
萧宣这才解释道:“病人姓张,是弟弟。他哥哥确实是个成功的企业家,很有钱。但这位张先生自己条件比较一般,而且年轻时因为一些家庭矛盾,和哥哥关系很僵,几乎不来往。
前阵子张先生病了,哥哥知道后,私下联系到我,愿意支付所有费用,请我们出诊,帮他弟弟看看。
一开始张先生是拒绝的,后来不知怎么又同意了。”
林远志和封总对视一眼,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不是给富豪看病,而是富豪出钱,请医生给贫病的弟弟看病。
这背后,似乎还藏着一段复杂的兄弟情仇。
当然,这不是医生需要关注的事情。
三人走进院子,一位三十多岁、面色憔悴、坐在轮椅上的男子(张先生)由他的妻子推着,带着两个怯生生的孩子迎了出来。
双方简单寒暄后,进了略显简陋但整洁的客厅。
张太太焦急地开始叙述病情:“林医生,麻烦您了。我老公他两个月前,因为右脚脉管炎治不好,脚趾头坏死,在医院截掉了右边两根脚趾。手术是做完了,伤口也长好了。
可这剧痛一直没停过!从伤口那里,像有电钻往里钻,一直痛到膝盖上头!吃最强的止痛药也只能顶一会儿,根本没法下地走路,晚上有时候也痛得睡不着。医生说是什么‘术后遗留性神经痛’,除了吃止痛药也没啥好办法……”
林远志眉头紧锁。
术后神经痛,这确实是医学上非常棘手的问题,神经损伤的修复极其困难,现代医学多以镇痛对症治疗为主,疗效有限且易产生依赖。
他仔细检查了张先生的右脚:伤口愈合良好,疤痕平整,局部无明显红肿发热。
舌苔薄白,脉象沉细,并无明显异常。
问及其他全身症状,张先生只是摇头,表示除了这要命的疼痛和因此导致的失眠焦虑、食欲不振外,并无其他特别不适。
无证可辨?
林远志陷入了沉思。
舌脉几乎正常,全身没有典型的寒热虚实偏向,所有痛苦都集中在局部。
这就像一道难题,缺乏足够的解题线索。
就在这时,一位穿着老式汗衫、精神矍铄的老邻居踱步进来借东西,看到林远志等人,又听说了来意,脸上立刻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嗤笑道:
“手术后遗症?神经痛,这玩意儿西医都没辙,吃止痛片顶顶就算了,中医还能有啥办法?难不成扎两针、喝点苦水,就能把断了的神经接上?年轻人,别白费力气了,这种病,治不好的!我活了大几十年,这种事情见多了!”
封总忍不住反驳:“老爷子,话不能这么说!中医有中医的思路,还没治呢,你怎么就知道一定不行?”
老人摇摇头,一副“你们还是太年轻”的表情,张太太给他拿了东西后,他便背着手走了。
张太太的眼神也黯淡了几分,小心翼翼地问:“林医生,您看,这还有办法吗?”
林远志没有直接回答,他再次将目光投向张先生。只见他因长期疼痛和失眠,眉头紧锁,面容愁苦,唉声叹气,整个人透着一股郁遏不振的气息。
而且,他和他哥哥关系不好,哥哥请人来给他看病,他其实心里肯定并不痛快吧,可是迫于现实,也只能接受……
他又看向那残缺的右脚,缺失的正是小趾和无名趾……
忽然,他脑中灵光一闪。
足部第四、五趾中间区域,恰是足少阳胆经的循行所过之处!
《灵枢·经脉》有云:“胆足少阳之脉……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
“胆经郁滞?”
一个念头跃入脑海。
术后创伤,气血瘀阻,加之病痛折磨,情志不舒,导致肝气郁结,胆经不畅。
肝胆相表里,肝郁则疏泄失常,胆经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故而在其循行区域出现顽固性疼痛!
虽然舌脉未见明显弦象,但面色、神情、以及疼痛的精确部位,都指向了肝胆气郁这个病机!
“有思路了。”林远志开口道,语气恢复了沉稳,“张先生这疼痛,病位在胆经。考虑是术后气血失调,加上疼痛焦虑,导致肝胆气机郁滞,经络不通。治疗当以疏肝利胆、理气通络止痛为主。”
他提笔开具处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疏肝利胆,清解郁热;党参、炙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助正气;半夏调和气机;加川芎、白芍活血养血,柔筋止痛;丝瓜络通经活络。先服七剂,观察疼痛缓解情况。七天后我会电话回访,我们再根据情况调整方药。”
拿到药方,张先生和妻子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连声道谢。
返程的车上,封总迫不及待地问:“师兄,这次有几分把握?小柴胡汤加味……能管用吗?好像跟神经痛不怎么搭边啊……”
林远志望着窗外流逝的灯火,坦诚地回答:“说实话,把握不大,最多三成。”
“啊?才三成?”封总很是意外,“第一次听你说这么低的把握。”
“嗯,”林远志点点头,“这种局部性、神经损伤性的疼痛,病因单纯,如果病变没有明显影响到全身气血阴阳,在舌脉上就很难捕捉到典型证据。我这次的辨证,更多是基于经络循行理论和对患者神情状态的观察,算是一种尝试和探索。效果如何,确实难说。但是是来都来了,总要给病人一个交代,不然直接说不确定行不行,病人不就更睡不着了。”
开车的萧宣通过后视镜看了林远志一眼,眼中非但没有失望,反而流露出赞赏:
“能这么坦诚地评估病情,不夸大,不回避困难,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医生。远志,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坐拥数百万粉丝的当红游戏女主播“不理你”,破天荒地没有发布任何游戏剪辑或赛事解说视频,而是上传了一段时长仅有两分钟的、风格截然不同的个人vlog。
视频开头,依旧是那个熟悉的、只露出精致下颌和**嘴唇的游戏主播形象,但背景不再是炫酷的电竞设备,而是一间看起来温馨舒适的居家环境。
“嗨,家人们,今天不播游戏,聊点私事。关注我久一点的老粉可能都知道,我这个人,打游戏从不露全脸,不是因为装神秘,实在是因为脸上有两块顽固的蝴蝶斑,挺影响观感的,我也不想化浓妆,不想让大家看着别扭。”
她的话立刻引起了粉丝们的好奇,评论区瞬间被“???”和“心疼老婆”刷屏。
“但是今天!”她的声音忽然明亮起来,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我想给大家看个东西!”
视频画面切换,变成了一张对比拼图。
左边是一张半侧脸特写(眼睛部位打了码),颧骨处可以清晰地看到两片淡褐色的、云片状的斑痕。
右边是同样角度的近期照片,那两片斑痕已经变得极其浅淡,不凑近仔细看几乎难以察觉。
“哇!!!”
“这是怎么做到的?”
“医美了吧?”
“P图?”
粉丝们瞬间炸锅。
“不理你”的声音带着笑意继续:“我知道大家会怀疑。但我以我‘国服第一貂蝉’的名誉担保,绝对无AI修图,无任何医美介入!平台审核也给我打了‘真实内容’的标签哦!”
她开始讲述经过:“事情是这样的。大概半年前,我通过一个合租的室友介绍,有幸和现在很火的杏仁堂林远志医生一起吃了个饭。林医生当时就简单给我看了看,饭后给了我一个药方,说是可以调理一下。”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没太当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抓了药,断断续续地吃。
第一个月,完全没感觉!斑一点没淡,我都想放弃了。
但是痛经真的缓解了很多,以前疼得打滚,那次居然只是微微有点胀。
而且以前老是没胃口,吃饭像完成任务,那段时间居然会偶尔觉得饿,想吃东西了!
就冲着这两个变化,我决定再坚持一下。
结果就这样,吃到两个多月的时候,有一天化妆,仔细一看,斑真的淡了。
我当时差点在镜子前哭出来。
然后就更有动力了,一直坚持吃到现在,就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样子!”
视频最后,“不理你”对着镜头,非常郑重地说:
“所以,今天这个视频,一是想和大家分享我的喜悦,二是想公开、正式地感谢林远志医生!真的非常感谢您!
您的药方不仅改善了我的皮肤,更调理了我的身体。
等忙过这阵子,我一定亲自去杏仁堂,哦不,现在叫‘林医馆’了,登门道谢!”
视频到此结束。
这个视频,如同在粉丝群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不理你”首次露真容、分享真实护肤经历、感谢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网红神医”……
这些元素叠加在一起,瞬间引爆了流量。
视频播放量、点赞、评论、转发数以惊人的速度飙升,#游戏主播不理你蝴蝶斑#、#林远志中医美容#等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榜!
“卧槽!原来老婆长这样!更爱了!”
“这变化太神了吧!中医祛斑这么厉害的吗?”
“喝半年苦药,这得有多大的毅力!但效果真的值!”
“求药方!林医生看看我!我也长斑!”
“痛经姐妹看到了希望!挂号挂号!”
……
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惊叹和向往。
林远志的名字,再次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火出了圈。
第二天上午,林远志在“林医馆”的诊室里,刚看完一个病人,萧宣就拿着手机,一脸兴奋又带着些许无奈地走了进来。
“远志,你看这个了吗?”她把手机屏幕递到林远志面前,正在播放的就是“不理你”的那条视频。
林远志仔细看了看,愣了几秒,才恍然道:“哦,是她啊,那个李梓琪。是有这么回事。当时就是一个朋友组的饭局,我根据她当时的气色和简单问诊,开了个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的方子。主要是针对她痛经和纳差的,淡化色斑算是附带效果。没想到她居然坚持吃了这么久,效果还这么明显。”
萧宣收起手机,眼神灼灼地看着他:“远志,你还没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吗?这个视频,相当于给我们,不,是给你个人,做了一个价值千万的精准广告!中医美容!这是一个巨大到超乎你想象的市场!”
她激动地开始分析:“女人,为了变美能有多疯狂?每年在护肤品、化妆品、医美上的花费是天文数字!但很多祛斑、美白项目要么效果短暂,要么风险高、副作用大,比如激素依赖、皮肤变薄、敏感泛红……大家都渴望一种安全、根本、由内而外的调理方式。
而你的案例,正好击中了这个痛点!我敢预言,接下来几天,甚至几周,来挂你号的女患者,尤其是看皮肤病的会呈爆炸式增长!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甚至可以考虑,在医馆里单独开辟一个‘中医美容与体质调理’专区!”
林远志闻言,却摇了摇头,语气依然平静:“宣姐,你想多了吧?就是个例而已。而且中医调理起效慢,需要坚持,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个耐心。”
“你不是女人,你不懂!”萧宣斩钉截铁地说,“女人为了变美,决心和毅力是超乎想象的!只要看到确切的希望,别说是半年,十年都愿意坚持!而且,这背后是巨大的需求和未被满足的市场!你等着看吧!”
果然,如同萧宣所预言的那样。
从当天下午开始,林医馆的预约系统再次迎来了恐怖的流量冲击。
新增的预约请求中,超过七成是女性,主诉高度集中:黄褐斑、雀斑、肤色暗沉、痤疮、抗衰老调理、以及伴随的月经不调、失眠焦虑……
她们中的许多人,不惜重金,疯狂争抢那几个价格不菲的加号号源。
接下来的几天,林远志的诊室里,充满了各种对“美”的急切渴望。
他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向这些求美心切的患者解释中医“内在调理,外显荣华”的理念,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套用“不理你”的方子。
傍晚,林远志和封总刚在二楼食堂吃完晚饭,萧宣便走了过来:“远志,封总,准备一下,十五分钟后出发。今晚安排出诊。”
封总立刻来了精神,兴奋地搓手:“终于要出诊了!师兄,萧掌柜,对方什么来头?是不是那种深宅大院里的富豪?得的什么疑难杂症?是不是西医都宣布束手无策了?”
他脑子里已经上演了无数豪门秘辛和疑难杂症的情节。
萧宣笑了笑,卖了个关子:“到了你们就知道了。车已经在楼下等了。”
车子没有驶向市中心的高档别墅区,也没有开往郊外的庄园,反而七拐八绕,开进了城市边缘的一个名叫“龙首村”的城中村。
封总看着窗外略显杂乱的街景和普通的自建民房,嘀咕道:“龙首村?这名字挺霸气,但看起来不像是有钱人住的地方啊?难道是村里的首富?低调?”
最终,车子在一处院墙老旧、铁门敞开的普通农家小院前停下。
院子打扫得还算干净,但里面的三层自建楼房显得十分普通,甚至有些简陋。
萧宣这才解释道:“病人姓张,是弟弟。他哥哥确实是个成功的企业家,很有钱。但这位张先生自己条件比较一般,而且年轻时因为一些家庭矛盾,和哥哥关系很僵,几乎不来往。
前阵子张先生病了,哥哥知道后,私下联系到我,愿意支付所有费用,请我们出诊,帮他弟弟看看。
一开始张先生是拒绝的,后来不知怎么又同意了。”
林远志和封总对视一眼,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不是给富豪看病,而是富豪出钱,请医生给贫病的弟弟看病。
这背后,似乎还藏着一段复杂的兄弟情仇。
当然,这不是医生需要关注的事情。
三人走进院子,一位三十多岁、面色憔悴、坐在轮椅上的男子(张先生)由他的妻子推着,带着两个怯生生的孩子迎了出来。
双方简单寒暄后,进了略显简陋但整洁的客厅。
张太太焦急地开始叙述病情:“林医生,麻烦您了。我老公他两个月前,因为右脚脉管炎治不好,脚趾头坏死,在医院截掉了右边两根脚趾。手术是做完了,伤口也长好了。
可这剧痛一直没停过!从伤口那里,像有电钻往里钻,一直痛到膝盖上头!吃最强的止痛药也只能顶一会儿,根本没法下地走路,晚上有时候也痛得睡不着。医生说是什么‘术后遗留性神经痛’,除了吃止痛药也没啥好办法……”
林远志眉头紧锁。
术后神经痛,这确实是医学上非常棘手的问题,神经损伤的修复极其困难,现代医学多以镇痛对症治疗为主,疗效有限且易产生依赖。
他仔细检查了张先生的右脚:伤口愈合良好,疤痕平整,局部无明显红肿发热。
舌苔薄白,脉象沉细,并无明显异常。
问及其他全身症状,张先生只是摇头,表示除了这要命的疼痛和因此导致的失眠焦虑、食欲不振外,并无其他特别不适。
无证可辨?
林远志陷入了沉思。
舌脉几乎正常,全身没有典型的寒热虚实偏向,所有痛苦都集中在局部。
这就像一道难题,缺乏足够的解题线索。
就在这时,一位穿着老式汗衫、精神矍铄的老邻居踱步进来借东西,看到林远志等人,又听说了来意,脸上立刻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嗤笑道:
“手术后遗症?神经痛,这玩意儿西医都没辙,吃止痛片顶顶就算了,中医还能有啥办法?难不成扎两针、喝点苦水,就能把断了的神经接上?年轻人,别白费力气了,这种病,治不好的!我活了大几十年,这种事情见多了!”
封总忍不住反驳:“老爷子,话不能这么说!中医有中医的思路,还没治呢,你怎么就知道一定不行?”
老人摇摇头,一副“你们还是太年轻”的表情,张太太给他拿了东西后,他便背着手走了。
张太太的眼神也黯淡了几分,小心翼翼地问:“林医生,您看,这还有办法吗?”
林远志没有直接回答,他再次将目光投向张先生。只见他因长期疼痛和失眠,眉头紧锁,面容愁苦,唉声叹气,整个人透着一股郁遏不振的气息。
而且,他和他哥哥关系不好,哥哥请人来给他看病,他其实心里肯定并不痛快吧,可是迫于现实,也只能接受……
他又看向那残缺的右脚,缺失的正是小趾和无名趾……
忽然,他脑中灵光一闪。
足部第四、五趾中间区域,恰是足少阳胆经的循行所过之处!
《灵枢·经脉》有云:“胆足少阳之脉……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
“胆经郁滞?”
一个念头跃入脑海。
术后创伤,气血瘀阻,加之病痛折磨,情志不舒,导致肝气郁结,胆经不畅。
肝胆相表里,肝郁则疏泄失常,胆经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故而在其循行区域出现顽固性疼痛!
虽然舌脉未见明显弦象,但面色、神情、以及疼痛的精确部位,都指向了肝胆气郁这个病机!
“有思路了。”林远志开口道,语气恢复了沉稳,“张先生这疼痛,病位在胆经。考虑是术后气血失调,加上疼痛焦虑,导致肝胆气机郁滞,经络不通。治疗当以疏肝利胆、理气通络止痛为主。”
他提笔开具处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疏肝利胆,清解郁热;党参、炙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助正气;半夏调和气机;加川芎、白芍活血养血,柔筋止痛;丝瓜络通经活络。先服七剂,观察疼痛缓解情况。七天后我会电话回访,我们再根据情况调整方药。”
拿到药方,张先生和妻子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连声道谢。
返程的车上,封总迫不及待地问:“师兄,这次有几分把握?小柴胡汤加味……能管用吗?好像跟神经痛不怎么搭边啊……”
林远志望着窗外流逝的灯火,坦诚地回答:“说实话,把握不大,最多三成。”
“啊?才三成?”封总很是意外,“第一次听你说这么低的把握。”
“嗯,”林远志点点头,“这种局部性、神经损伤性的疼痛,病因单纯,如果病变没有明显影响到全身气血阴阳,在舌脉上就很难捕捉到典型证据。我这次的辨证,更多是基于经络循行理论和对患者神情状态的观察,算是一种尝试和探索。效果如何,确实难说。但是是来都来了,总要给病人一个交代,不然直接说不确定行不行,病人不就更睡不着了。”
开车的萧宣通过后视镜看了林远志一眼,眼中非但没有失望,反而流露出赞赏:
“能这么坦诚地评估病情,不夸大,不回避困难,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医生。远志,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