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第120章 小小茶楼龙虎会

小说: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作者:黑咖啡少糖 更新时间:2025-11-08 09:15:30 源网站:2k小说网
  陈子履知道百姓无知,正想制止孙二弟发飙,听到有人仗义执言,不禁大感惊讶。

  要知道,山东距离广西六千里之遥,自己在贵县再有美名,也传不到临清来。

  在这小小茶馆,也有人为自己分辩,真是奇哉怪哉。

  转过头去定睛一看,顿时大喜。

  原来站起来驳斥之人,正是自己的老相识,师爷刘靖之。

  只见刘靖之噼里啪啦,历数“糊涂知县”做过的善举。

  茶馆众人听到以身抗洪,剿灭土匪,平定瑶乱等事,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这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官。

  刘靖之道:“子履兄连命都不要了,才救了满城百姓。你不是广西人,某也不怪,却不能胡乱诽谤,扰人视听。”

  朱大爷被驳得脸红耳赤,连打了自己几个耳光,向众人道:“朱某糊涂,方才说错了。可那孙元化,却是真的糊涂,这可不假。”

  刘靖之道:“孙巡抚也是朝廷命官,你这个刁民……”

  “靖之兄!”陈子履抬手叫了一声,“市井之说,本就无稽,你又何必动气。”

  刘靖之转过头一看,顿时喜出望外。

  “顺虎兄,你怎么在这。这个刁民骂你……”

  “别说了,我都听到了。”陈子履连忙打断,“先过来喝口茶吧。”

  刘靖之瞪了朱大爷一眼,招呼随从过来拼桌。

  “我听说你这会儿进京,还想着,能不能在临清遇到你。没想,还真碰上了。”

  陈子履苦笑道:“被乱兵堵得走不了,可不就只能在这了。靖之兄你又是……”

  刘靖之哈哈大笑,脸上满是得意:“不瞒顺虎兄,为兄中了。刚领了差事,南下赴任呢。”

  陈子履肃然起敬,连忙起身恭喜,又招呼孙二弟去打壶好酒来,庆贺一番。

  林舒、沈青黛、成友德一脸茫然,得知“中了”就是考上进士,惊讶得眼睛都快凸出来。

  好家伙,原来对面是新科进士,正儿八经的文曲星呀。

  原来,南边船只不敢北上,北边船只也不敢南下。

  刘靖之提前收到消息,绕道大名府来临清水驿登船,刚刚下马车不久。

  还没来得及去官驿呢,就和大家碰上了。

  陈子履问道:“不知刘靖之去哪里高就。”

  刘靖之再次哈哈大笑,露出神秘的表情:“顺虎兄不妨猜一猜。”

  “这我哪猜得到。”

  “你只管猜。”

  “总不能去贵县吧。”

  刘靖之一拍大腿:“正是贵县。哈哈,没想到吧。”

  陈子履瞪大了眼睛,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堂堂新科进士,跑去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当知县,屈才了。

  刘靖之满不以为然。

  原来他考是考上了,却是三甲最后几名。别说进翰林院,就是外放,也混不上好地方。

  眼见贵县刚好有缺,心想自己和庄日宣关系好,容易干出政绩,就去吏部领了差事。

  刘靖之道:“顺虎兄启发了我,地方不怕穷,好好干就行。你一年能干到武库司员外郎,我未必就不行。”

  “这……这倒是。”

  陈子履知道刘靖之颇有才干,由他接班,总比昏庸之辈强,忍不住聊了起来。

  “女子作坊里的女子,都是可怜人啊,靖之兄务必照拂一二……”

  就在这时,大胡子朱大爷走了过来,满脸歉意:“两位大爷,小的刚才说错话,真是该死。这两桌,小的呆会儿一并会钞,两位大爷慢用。”

  说着拱拱手,就要离开。

  “且慢。”陈子履道:“哪有被人骂了,还吃人酒席的道理。”然后压低了声音,“莫不让人笑话我陈子履,没脸没皮。”

  朱大爷愣了一下,连忙跪地磕头:“小的该死,有眼不识泰山。小的嘴**……”

  陈子履哈哈大笑,再次压低了声音:“做官哪有不被人骂的道理,朱大爷无须放在心上,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

  朱大爷又磕了几个头,才带着歉意离开。

  就在这时,背后雅厢帘子掀开,走出一个年轻人,向陈、刘二人拱手行礼。

  “敢问二位,可是刘靖之刘兄,陈顺虎陈兄?”

  陈子履见来着一袭普通长衫,却面如冠玉,气度十分不凡,好一个翩翩佳公子。

  他不敢托大,连忙携刘靖之起身回礼:“敢问兄台是?”

  “晚生松江举子陈子龙……”

  林舒噗嗤一声,带着沈青黛一起笑开了花。

  林舒知道自己失礼,连忙起身一福:“您和我家老爷,就差了一个字。听起来像两兄弟似的,是以小女子一时失礼。小女子向您赔罪。”

  陈子龙眼前一亮,心想:“好标致的小姑娘。”

  笑道:“不怪不怪,我也曾这么想过,确实有些巧了。”

  又向陈刘二人再次行礼:“原来真是二位上官。子龙仰慕二位上官之才,是以忍不住叨扰拜见,二位上官莫怪。”

  陈子履早听说过陈子龙,名门之后,且才名远播,冠绝松江。

  尽管陈子龙还没考上进士,可这样一位名满江南的大才子,是绝不可轻慢的。

  于是再次躬身还礼:“原来是懋中兄,久仰久仰。你我是同道中人,应以兄弟相称。”

  刘靖之也道:“正是。莫要叫什么上官,生份了。”

  陈子龙喜道:“原来顺虎兄也听说过在下浊名,实在惭愧。”

  陈子履道:“懋中兄才高八斗,天下谁人不知。”

  陈子龙被如此夸赞,自然喜不自禁,连忙邀请二人到雅厢一聚。

  称里面还有几位同道,一起喝酒谈天,岂不快哉。

  陈子履知道这是文人礼仪,邀了不见,是大大的失礼,于是欣然而入。

  却见里面一桌,果然个个都是青年才俊。

  最显赫的一个,是新科探花,翰林院编修吴伟业。

  原来,陈子龙这次意外落榜,正准备返回松江,下科再考。

  吴伟业却是婚期临近,正准备回家完婚,再携妻进京当差。

  没想恰逢兵乱,水路不通,只好像刘靖之一样,绕道来临清再登船。

  这些都是文才出众,又铁骨铮铮的人物,陈子履自然乐意结交。

  唯有一人,让陈子履不知该亲近,还是该疏远。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复社领袖,新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张溥。

  张溥道:“久闻顺虎兄大名,今日得见,不胜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