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第134章 临危受命代巡抚

小说: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作者:黑咖啡少糖 更新时间:2025-11-08 09:15:30 源网站:2k小说网
  “来人,把左副将叫来。”

  孙承宗向左右一声吩咐,转过头,又讲起左副总兵的来历。

  原来,左良玉是辽东人,因犯劫军马背服之罪,跑去昌平投军。

  天启年间,孙承宗受命整饬辽东军务,提拔他为车右营都司,有一点香火情份。

  大凌河刚被围时,昌平总兵尤世威突发恶疾,于是奏请左良玉为副将,统昌平军三千零五十人来援。

  左良玉受命而来,不久前刚到宁远。

  别看之前名声不显,实则颇有才能,驾驭好了,或有奇效。

  孙承宗道:“也是个胆大包天的,你敢不敢用他?”

  陈子履心想,大名鼎鼎的宁南侯,我又怎么会不认识。

  拱手答道:“这个时候敢去锦州的,都是难得的好汉,学生自当倚重。”

  孙承宗点头坐回上首,问起平定大藤峡瑶乱的过程。

  听到陈子履以一县之力,竟练出三百披甲,八百精兵,不禁有些意外。

  在辽东打造八百精兵,第一年须耗费四万余两,后面维持战力,亦需要二万两以以上。

  就算南方可以少用骑兵,能省下一笔买马、养**花费,也至少要一万两吧。

  再少,就没有勇士愿意卖命了。

  小小贵县,如何负担得起八千两开销?

  “太老师有所不知,贵县银场很赚钱哩……”

  陈子履知道,对君子而言,坦诚是获得信任的良方。

  既有心向孙承宗靠拢,自然不能太藏着掖着,于是娓娓道来。

  简而言之,将两个步战营视为护矿队,开销摊进银场开支——确实一直有护矿,不能说错。

  正因开销高达万两,才打造出一支敢战之师,大破瑶匪。

  孙承宗最近一直呆在辽东,天天忙于军务,有点分身乏术。

  知道有个远支门孙,在南方干得不错,泛泛问过几句,没有深入了解。

  听说陈子履非但亲自挂帅,亲自练兵,还亲自指挥作战,不禁有点儿愣神。

  再追问下去,得知陈子履以弱胜强,打出过几次大捷,不含一点水份,更是喜出望外。

  好家伙,敢情眼前之人,是个文武全才的儒将,是个天才呀!

  走眼了,走眼了。

  孙承宗几次督师辽东,见识过战场,也算是老帅了。

  比起徐光启,更清楚白沙堡大捷的含金量。

  要知道,文臣能在后方运筹帷幄,已是大大不易,能指挥作战者,更是百中无一。

  至于能打出大捷的文臣,更是人才中的人才,宝贝中的宝贝。

  因为打仗最重要的,不是大谈方略,而是将士用命,如臂指使。

  帅臣知兵,就不受到武将蒙蔽,便能赏罚分明;

  能亲自排兵布阵,就不受骄兵悍将要挟,谁想滚蛋都不挽留;

  能打胜仗,则武将只能服从,不敢说半个不字——毕竟帅臣随时可以平叛,谁敢炸毛就能灭谁。

  孙承宗自诩知兵,却只敢说做到了第一层,距离第二层,且遥遥无期呢。

  如今,眼前就有一个文武全才,而且还是自己的门孙,让他怎能不喜出望外。

  “人才啊!未来可期,不可估量也!”

  孙承宗一面想着,一面暗暗后悔,不该同意陈子履去冒险。

  才出仕两年,且得慢慢磨砺呢,万一死在锦州,损失就太大了。

  就在这时,左良玉受召而来,在门外遥遥行礼。

  “末将昌平左良玉,参见督师。”

  “左副将,速速进来……”

  孙承宗有了爱才之心,心境比之前又大不相同,简单说了一下形势,便郑重道:

  “丘巡抚重病在身,卧不能起。吾已决意,令陈武库暂领锦州防务。左副将,你可敢同往?”

  此话一出,陈、左二人都有点吃惊。

  左良玉吃惊,是因为这个时候前往锦州,有羊入虎口的嫌疑。

  说是说建奴即将粮尽,可到底什么时候尽,还难说得很。

  陈子履吃惊,则是因为前线坐镇的丘禾嘉,居然在这个时候病了,且病得卧床不起。

  在宁锦一线,向来有两个衙门同时理事,一个是蓟辽督师衙门,一个是辽东巡抚衙门。

  按理说,督师比巡抚大一级,实则辽东巡抚驻地在前线,对军队的掌控往往更高。

  比如王化贞任辽东巡抚时,就能架空身为督师的熊廷弼。

  建奴兵围大凌河之前,在任的辽东巡抚,正是即将调任的丘禾嘉。

  因为接替他的二个人不愿意来,多坚持了几个月,就摊上大凌河之败。

  如今丘禾嘉病重,锦州群龙无首,自己这个武库司员外郎,还真是品级最高的文臣。

  有了孙承宗的命令,便可以调度所有兵马,而非之前的安抚。

  从安抚锦州,到统领锦州,区别太大了,必须重新考虑后面的安排……

  左良玉思索良久,咬牙道:“末将敢不从命,敢问陈武库,咱什么时候启程。”

  “今天,”陈子履停顿了一下,继续补充,“军情如火,请左将军召集全营骑兵,马上启程。”

  “什么!”

  “什么!”

  孙、左二人齐齐惊呼。

  孙承宗道:“千里迢迢而来,何不歇息一夜?”

  左良玉也道:“这么急,末将担心将士们有怨言。”

  陈子履深知左良玉的品性,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不服约束。和吴桥兵变的孔有德,非常相似。

  第一次见面,就必须要压服,否则迟早蹬鼻子上脸。

  陈子履道:“畏敌如虎的懦夫,三千人也不顶事。若真是勇士,五十骑足矣!吾已经算好了,五天之内,黄台吉便会退兵。不愿追击立功者,不必勉强。”

  左良玉有点满不以为然,心想,莫非又来了一个袁崇焕?

  然而陈子履一再坚持,速度就是一切,必须马上启程,连夜赶往锦州。

  左良玉没法忤逆,于是回到营中,真就只点了五十亲信,多一个都没有。

  心想着,必须给这新雏儿来个下马威,看看还敢不敢口出狂言了。

  然而,当他带兵回到督师衙门,却见到陈子履已在门口等着。看到只有区区五十人,亦丝毫不见为难和惊慌。

  孙承宗有些恼怒:“昌平营莫非真的只有五十勇士?”

  陈子履却道:“很好,昌平营有五十勇士,已经很不错了。左将军,你比陈某强一些,陈某只有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