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第166章 刘泽清负荆请罪

小说: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作者:黑咖啡少糖 更新时间:2025-11-08 09:15:30 源网站:2k小说网
  登州道又称登莱兵备道,顾名思义,主要整饬登、莱两府兵备,兼管清军、驿传、屯田和司法事。

  鉴于山东全省只划分为六个府,登州道的辖区大的惊人,囊括了整个胶东半岛。

  陈子履可以节制卫所、营兵、团练和义勇,征用各县粮草和牲畜,筹集一切资源平叛。

  又因身兼宪职,可以直接弹劾文臣武将,堪称小登莱巡抚。

  和孙元化相比,只少了金盖海复,东江镇诸岛,以及巡察海道而已。

  然而德州隶属济南府,在定武兵备道辖区,登州道的手再长,也管不到这里。

  “主持大局”四个字,未免略显浮夸。

  可当陈子履踏入州城,见到一众文臣武将,便知杨御蕃所言非虚。

  文臣方面,定武道米瑛昏庸,德州知州老迈,均对兵事一推二四五,完全不管。

  武将方面,有天津总兵王洪、德州团练参将李在沐、兖州参将黎延庆、济宁游击陈思明、通州援剿总兵杨御蕃等人。

  比起文臣,武将稍好一些,好得不多。

  因为武将虽多,兵却少得可怜。

  说起来,德州原有守备军两营,约三千兵马,不过全被沈廷瑜送光了。

  沈廷瑜原为德州管营游击,因余巡抚火线提拔,成为抚标中军参将。

  然而此人十分无能,简直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奇葩。

  在阮城店一战,居然乘坐轿子指挥战斗,结果可想而知。

  德州营溃散殆尽,如今只有数百新募团练,守城还好,野战则不堪使用。

  兖州、济宁、通州、沂州四营更可怜,均仅有三四百人。区区一千人的天津营,竟为全城最强战力。

  通通加起来,不过两千正规军,数百团练义勇而已。

  陈子履威名赫赫,麾下兵强马壮,可不就成主心骨了嘛。

  问起各路援剿兵**动向,也是好消息寥寥,坏消息连连。

  据兵部塘报,还有好几股援军要来,分别是蓟门总兵邓玘、保定总兵刘国柱、川兵参将彭有谟等等。

  德州这边,连前哨使者都没看到半个,更别提兵**影子了。

  前线局势也一团糟。

  登州危在旦夕,朝廷严令余大成督全省兵马解围。

  余大成到达莱州以后,眼见叛军声势浩大,既不敢言战,亦不敢再提招抚。

  两难之下,居然每日闭门念诵佛经,被山东百姓讽为“白莲都院”。

  德州众将没有调令,没有钱粮,没有兵马,可谓进退失据,不知该如何是好。

  “除了杨御蕃还有点精气神,都是什么牛鬼蛇神!”

  陈子履一面暗叹,一面拿起最近的几份塘报,一看更是头疼。

  因为巡抚不理事,山东军务全乱套了。

  叛军在哪里,有多少,哪些县城陷落,哪些县城还可维持,全然不清楚。

  问就是半个山东都有叛军,处处都在示警,县县都在求援。

  陈子履知道自己若不担事,这个兵变没法平,于是半骗半哄,让两个文臣赶紧去做事。

  厘清武定道各县存粮,最少押送几千石粮草来州城。

  再开几个劝捐诗会,联络几个大缙绅,扣一点钱粮出来。

  德州乃运河重镇,商贸兴盛,豪商云集。

  多了不说,三万两银子,五千石粮草,总凑得出来吧。

  又命杨御蕃多派几路侦骑,摸清济南、青州两府的匪情,为进击青州做准备。

  之后的几天,陈子履让两营赶紧休整,尽快恢复体力。

  然后唤醒人工智能,巡视全军。

  哪个营装备差,哪个营老弱多,哪个营在饿肚子,全都记录在案。

  又将各营中低级军官的状态,一一录入系统,进行战斗力分析。

  结果显而易见,比起关宁军差得远了,比左良玉麾下的昌平营,亦差了不止数筹。

  再问德州知州,劝捐结果令人震惊。

  全城几百家商户,几十个缙绅,竟只募捐到二千余两,还没有贵县缙绅慷慨。

  叛军都打到头上了,还那么吝啬,让陈子履万万没想到。

  知州支支吾吾,被追问了好久,才肯吐出原委。

  原来全城一半豪商,都受谢家庇护,另一半,也和谢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谢家只人捐二百两,其他人自然不可能更多。

  “谢家?谢家是什么来头?”

  “就是……谢尚书家里。”

  “哪个谢尚书?”

  “就是南京吏部的谢尚书。”

  提起这个名号,德州知州脸上露出畏惧神色:“谢升,谢尚书。”

  “哦……是他呀。”陈子履恍然大悟。

  京师六部的堂上官、堂下官,陈子履均查了底儿掉,正想说从哪里冒出一个谢尚书,没想却是南京吏部。

  再往下细查,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谢升曾任京师吏部左侍郎,早两年调到南京吏部,权势已是十分惊人。

  而他背后的靠山,更是万万惹不得的狠角色——内阁次辅温体仁。

  德州知州劝捐,谢家派个管家出席,就算给面子了。和贵县的一呼百应,是万万没得比的。

  这回,陈子履也没办法了。

  整个山东,没有一个人胆敢得罪谢升——包括自己在内。

  不搞定谢家,就别想在德州筹到军饷,除非纵兵大掠……

  就在陈子履头疼的时候,孙二弟匆匆来报,几个自称罪将的人跪在堂下求见。

  “罪将?”

  “是呀,全都绑着荆条,请东家救命。”

  “竟有这等奇事?”

  陈子履心中起疑,连忙从花厅走出大堂。

  只见堂外果然跪着四个武将,一个个五花大绑,背着荆条,模样十分滑稽。

  陈子履问道:“你们是谁,为何跪在堂下?”

  “罪将常秉忠,参见兵宪。”

  “罪将马鸣鸾,参见兵宪。”

  “罪将龚彰,参见兵宪。”

  “罪将刘泽清,参见兵宪。”

  四个人一一自报家门,然后再次齐齐叩首:“罪将死不足惜,却有报国之心,请兵宪救命。”

  “嗨,原来是四位将军。”

  陈子履走过去,将四人一一扶起,扶到刘泽清的时候,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果然浓眉大眼,一看就是个有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