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第203章 会潜水的小舢板

小说: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作者:黑咖啡少糖 更新时间:2025-11-08 09:15:30 源网站:2k小说网
  主帅忽然遇刺,自然闹腾了一番。

  刺客没穿铁甲,被正正轰中前胸,伤口十分可怖,腥臭的污血流了一地。

  还不到一刻钟,便在哀嚎中死去,连审都没法子审。

  众将倒也无所谓。

  刺客显然是孔有德派来的死士,无论说过什么话,反过来听就是了。

  孔有德希望守军出击,那守军就不能出击。

  使者说黄龙率水师来援,那长山岛肯定连鬼影都没有。

  总而言之,全部反过来听,绝不会出错。形势并没有好转,官兵依旧困守孤城。

  “话是这么说,不过……”

  陈子履却认为,去掉包含祸心的部分,还是可以听一听的。

  “韦爵爷说过,扯谎不能全靠编。九假一真,**都不信。九真一假,才像那么回事。照我看,黄龙应该来了。要不然,孔有德没法编得那么像。”

  杨御蕃一下子振奋起来,又惊又喜:“果真如此?”

  刘泽清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兵宪高见。”

  左良玉脸上没有波澜,实则心中不住暗叹:“兵宪果然深谙扯谎之道。文官啊,就是精。以后我可要小心些,莫被哄进沟里了。”

  吴三桂却问道:“敢问兵宪,是哪个韦爵爷?是伯爵还是侯爵?我怎么没听说过。”

  “呵呵,有机会给你引见。”

  陈子履敷衍了一句,又祭出过耳不忘之能,把刺客所说的故事,重新复述了一遍。

  又道:“黄龙是东江镇挂印总兵,西协相继叛乱,他理应出兵平叛。既到了旅顺,不会不来登莱看看。”

  朱万年点头道:“黄总兵素来忠义,理应如此。”

  众将也觉得有理,黄龙是孙元化的下属,东江镇受登莱巡抚衙门管辖。

  都到家门口了,不来登州转一转,怎么都说不过去。

  于是齐齐开动脑筋,七嘴八舌讨论了一番。很快,便把残缺的故事重新拼完整。

  东江水师应该到过登莱,被击败,又走了。

  孔贼心想这个借口不错,于是派人进来游说,然后在城外布下大量伏兵。

  成了,大赚特赚;

  不成,损失一个死士而已,不算什么。

  陈子履道:“孔贼的脑子没那么灵。应该抓住了黄龙的使者,换了一个人进来。”

  众将细细一想,发觉更合理了。

  这样,刺客就不用想怎么扯谎,照着俘虏的供词复述一遍,就是十足真金。

  然后在十足真金里,掺上一点点东西,便足以大获全胜——比如说,把出击时间提前几日。

  想到这里,众将齐齐拍大腿称赞:“兵宪高见。”

  朱万年道:“可惜了,咱们的使者出不去。否则,黄总兵依兵宪之妙计行事,定可扭转局势。”

  “也不是不行。”

  杨御蕃拍着胸脯道:“北边贼人不多,末将明日出城冲杀一番,护送几个使者去海后庙,找艘能出海的快船,不算太难。”

  陈子履也觉得这个主意还行。

  如果芙蓉岛背后真有一艘东江战船,就能联络黄龙,这条线就接上了。

  让孔有德知道阴谋败露,也不要紧。

  因为让东江援军暂缓攻城,改为屯兵长山岛,是一个阳谋。

  只要能传到黄龙的耳朵里,公开说都可以,没有保密的必要。

  莱州距离海边才十几里,骑兵快进快出,用不了多少时间。把使者护送到海边,然后马上回城就可以了。

  陈子履想了一下,便同意了。

  第二天早上,叛军例行攻城。

  城东、城南、城西均有小战事,或炮轰,或佯攻。

  吴三桂、左良玉、刘泽清领精兵为主力,朱万年等文官领义勇为辅助,各门的压力不大。

  杨御蕃则点齐麾下兵马,在北城的定海门内集结。

  送信使者叫苏钧,招远县的一个童生,据说水性还不错。

  听说兵宪需要一个使者,他连夜毛遂自荐,请缨出海。

  哪知杨、苏二人等了半天,却没见城头下令,派人去问,只说再等等。

  不久,陈子履从城头下来,告诉大家取消计划。

  因为他站在城楼最高处,细细看过布防。

  今日城北的拦路兵丁,比往日多了一倍。想来孔贼昨夜没收到刺客的信号,起了警惕之心。

  光靠骑兵冲卡,伤亡必定不小。时间拖得久了,叛军派骑兵一路纠缠,很难安全折返。

  另外,海后庙一带也有贼兵驻守。仓促之间,不一定能找得到快船出海。

  除非让快船从莱州出发,骑兵沿途护送,速度又更慢了。

  杨、苏二人均拍着胸脯说不怕,事关莱州安危,怎么能怕冒险呢。

  再困难,也应该试试。

  陈子履道:“不急,本宪还有办法。你们先解下甲胄,随本县来。”

  杨、苏二人满腹狐疑,不过主帅有令,他们不敢不从。

  陈子履带着他们来火器局,招呼孙元化和几个熟悉的工匠,一起到工坊大厅议事。

  等众人到齐,便打开地图,指着城北的一片河泽:“我问过了,从护城河到大海,水还挺深的。咱们可以偷偷溜过去,不必大费周章硬闯。”

  孙元化不解道:“平日当然可以划过去,可河道窄处才七八丈,路上还有一座浮桥,贸然硬闯,必定惊动贼人。两边万箭齐发,如何能挡?”

  “既然要溜过去,当然不能惊动贼人。所以,我们要做一艘潜水艇。”

  “潜水艇?何为潜水艇?”

  “潜水艇就是……”

  陈子履找来笔墨,在纸上画了起来,一边画,还一边讲解。

  工匠们齐齐凑过去看,越听越想发笑。

  所谓的潜水艇,就是给小舢板加个盖。或者把一艘小船翻过来,扣在另一艘小船上。

  这样的船没有开口,怎么撑篙、划桨呢?

  好吧,就算顺流而下,无须撑篙划桨,可船舱不透气,人在里面岂非要憋死?

  还有,舢板不加盖都会浮在水上,加了盖,就更不可能下潜了。

  这样大摇大摆往前开,和告诉敌军“我是细作”有什么分别?

  就连孙元化也大摇其头,表示这玩意不太靠谱。

  陈子履却一脸严肃,说道:“这只是船体,再加几样小东西,就能开了。二十里而已,你们手艺细一些,说不定能一直潜到芙蓉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