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履连战连捷,在辽东、山东一带,早已名声大噪。
朝堂屡压功劳,将士们的眼睛却是雪亮的。
什么样的主帅能打,什么样的文臣值得尊敬,各营将领比谁都清楚。
听说陈兵宪有急信,尚可喜自然不敢耽搁,当即吩咐水兵拔锚起航,径直前往长山岛。
一路上,船上的东江将领非常客气,围在苏均身边,反复打听莱州城内情形。
旁敲侧击陈子履的性格,以及用兵之道。
这个陈兵宪有什么才能,打完南蛮打东夷,打完东夷打叛军。
去到哪里,哪里就打胜仗。
是杀良冒功,还是真有其事?
是算无遗策,还是像江湖传言那样,和关二哥拜了把子?
苏均将亲眼所见一一道来:什么关公辨奸,什么铜钟克敌,什么水淹地道,什么莱阳火箭,说得神乎其神。
听得东江将领们一愣一愣的,直呼世上竟有如此高人,真是佩服,佩服。
尚可喜知道打屁吹嘘,总爱添油加醋,十分只能信两分。
不过一想起鹦鹉螺号,又觉得可以再加三分,凑够五分——这也足够神奇了。
芙蓉岛至长山岛二百里水路,战船顺风劈波斩浪,朝发夕至。
黄昏的时候,苏均终于看到了黄龙的帅旗。
黄龙是东江镇戍总兵,身上挂着征虏前将军印,统辖东、西两协数万兵马,以及纵横辽海的数百战船。
身份之高,不是吴三桂、左良玉等援剿总兵能比的。
从统领一营到署理一镇,再到挂印经略一方,都是总兵官,却差着好几级呢。
苏均一进中军大帐,便恭敬地作揖行礼。
然而抬起头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差点叫出来。
原来,黄龙的鼻子被削去了一半,露出两个大洞,一眼看去,极其可怖。
两个耳朵亦无影无踪,想来也被齐齐削去了。
苏均不是以貌取人的俗人,不过猛地看到如此丑陋相貌,确实很难不动容。
张嘴间,竟有点磕磕巴巴。
“学……学生招远生员苏均,参见黄帅。学生奉陈兵宪之命而来。这是兵宪的亲笔信。”
黄龙因兵变被俘,失去了鼻子和耳朵,自然深以为耻。
不过几个月下来,这样的反应见得太多了,也没了发怒的力气。
于是苦涩地接过信函,默默读了起来。
【黄大将军台鉴:海滨烽燧,音书迟滞,闻将军提劲旅于辽海,欲摧锋登州,诛逆正法……勿令孔耿二贼渡海投虏。子履顿首再拜。】
趁叛军主力在莱州,东江官兵猛攻登州,本是一举多得的计策。
一来避实击虚,收复失地;
二来调虎离山,解莱州之围。
遣使者进莱州,邀友军一起反攻,友军应该欣然应允才是。
即便使者被俘,计策提前败露,仍可以继续行事。
叛军主力终归在莱州那边,强取登州还是有几成胜算的。
不料,对方却劝自己不要莽撞,改为海上封锁,出偏师牵制黄县。
两个方略差距太大,令人有点转不过弯来。
黄龙反复看了三四遍,又对着硕大的登莱地图,驻足凝思良久。
这次毛承禄、陈有时反叛,带走了七八千精兵,旅顺、广鹿一线只剩老弱残兵,极其空虚。
作为东江总兵,他必须速战速决,尽快返回旅顺重整防务。
否则,建奴遣一支偏师而来,旅顺又要丢了。
海上封锁,袭扰黄县,显然不是速战速决的法子。
两个月,两个月啊!
大军飘在海上,每天都要耗费大量钱粮,能把皮岛积蓄全部吃空。
万一平叛不成,又丢失旅顺,岂非要背一个“顿兵不前,坐失重地”的罪名?
信中又说,只需再等两个月,就能做好一大批火箭和震天雷。
千发火箭炮洗地,足以克敌制胜。
这火箭和震天雷,又是什么玩意,真有那么厉害?
“袁崇焕是东莞人,陈子履是南海人,东莞、南海都是广州府,对吧?”
一想到陈子履是袁崇焕的老乡,说不定沾亲带故,黄龙就有点发怵。
广东文官好作诳语,语不惊人死不休,忽悠人是一把好手。
这“火箭洗地”,和“一炮糜烂数十里”,有什么区别?
是不是有点不靠谱呀?
然而,莱州被围一个多月,陈子履并没有慌慌张张地向朝廷求援。
反之,还有心情上捷报、上题本。
上捷报就算了,和军事有些关联。至于官办商号,就有点无稽了。
这个时候,不应该强征大量工匠,星夜赶工吗?
搞什么莱州火器局,和工匠谈报酬,和缙绅谈股份,和朝廷谈未来。
简直抓小放大,分不清轻重缓急。
黄龙左思右想,竟升起一股拔锚而走,返回旅顺休整的念头。
因为他觉得,陈子履的方略很不实在,对东江镇没有好处。
这时,苏均也看出黄龙犹豫,于是依照陈子履的吩咐,再次开口。
“学生带来了两发莱阳火箭,十颗铁壳震天雷。兵宪吩咐学生,邀东江众将一观威力。黄帅看完之后,再做定夺不迟。”
“哦,那就试试吧。”
黄龙心想看看也不坏,于是走出中军大帐,指着帐边的一块空地,示意就在这里炸。
苏均做了十几天参谋,知道那两样东西的威力,自然连连摇头。
“黄龙,在这里炸,恐怕误伤军中将士。”
“有那么厉害?”
“不瞒将军,真的很厉害。”
黄龙一下来了兴致:“你想去哪里炸?”
“那边。”苏均指了指营外的一个土坡。
李惟鸾、金声桓等东江众将看了,都笑了起来。
不就几个火器,值得跑到几里之外演示吗,陈兵宪手下的兵,还真够小题大做的。
然而陈子履毕竟威名赫赫,大家也想知道底细如何,于是纷纷起哄,就照苏均的意思办。
一众将军快马出营,带上苏均和大壮、二壮,登上了几里外的小土坡。
苏均瞄好方向,眼见海风刚好停下,便指着三里外的另一个山头,大声道:“诸位将军请看那颗树,那就是孔贼中军大帐。”
说着,点燃了导火索,然后快步走开五丈。
“休!”
“休!”
两发火箭腾空而起,直扑“贼营”而去。
朝堂屡压功劳,将士们的眼睛却是雪亮的。
什么样的主帅能打,什么样的文臣值得尊敬,各营将领比谁都清楚。
听说陈兵宪有急信,尚可喜自然不敢耽搁,当即吩咐水兵拔锚起航,径直前往长山岛。
一路上,船上的东江将领非常客气,围在苏均身边,反复打听莱州城内情形。
旁敲侧击陈子履的性格,以及用兵之道。
这个陈兵宪有什么才能,打完南蛮打东夷,打完东夷打叛军。
去到哪里,哪里就打胜仗。
是杀良冒功,还是真有其事?
是算无遗策,还是像江湖传言那样,和关二哥拜了把子?
苏均将亲眼所见一一道来:什么关公辨奸,什么铜钟克敌,什么水淹地道,什么莱阳火箭,说得神乎其神。
听得东江将领们一愣一愣的,直呼世上竟有如此高人,真是佩服,佩服。
尚可喜知道打屁吹嘘,总爱添油加醋,十分只能信两分。
不过一想起鹦鹉螺号,又觉得可以再加三分,凑够五分——这也足够神奇了。
芙蓉岛至长山岛二百里水路,战船顺风劈波斩浪,朝发夕至。
黄昏的时候,苏均终于看到了黄龙的帅旗。
黄龙是东江镇戍总兵,身上挂着征虏前将军印,统辖东、西两协数万兵马,以及纵横辽海的数百战船。
身份之高,不是吴三桂、左良玉等援剿总兵能比的。
从统领一营到署理一镇,再到挂印经略一方,都是总兵官,却差着好几级呢。
苏均一进中军大帐,便恭敬地作揖行礼。
然而抬起头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差点叫出来。
原来,黄龙的鼻子被削去了一半,露出两个大洞,一眼看去,极其可怖。
两个耳朵亦无影无踪,想来也被齐齐削去了。
苏均不是以貌取人的俗人,不过猛地看到如此丑陋相貌,确实很难不动容。
张嘴间,竟有点磕磕巴巴。
“学……学生招远生员苏均,参见黄帅。学生奉陈兵宪之命而来。这是兵宪的亲笔信。”
黄龙因兵变被俘,失去了鼻子和耳朵,自然深以为耻。
不过几个月下来,这样的反应见得太多了,也没了发怒的力气。
于是苦涩地接过信函,默默读了起来。
【黄大将军台鉴:海滨烽燧,音书迟滞,闻将军提劲旅于辽海,欲摧锋登州,诛逆正法……勿令孔耿二贼渡海投虏。子履顿首再拜。】
趁叛军主力在莱州,东江官兵猛攻登州,本是一举多得的计策。
一来避实击虚,收复失地;
二来调虎离山,解莱州之围。
遣使者进莱州,邀友军一起反攻,友军应该欣然应允才是。
即便使者被俘,计策提前败露,仍可以继续行事。
叛军主力终归在莱州那边,强取登州还是有几成胜算的。
不料,对方却劝自己不要莽撞,改为海上封锁,出偏师牵制黄县。
两个方略差距太大,令人有点转不过弯来。
黄龙反复看了三四遍,又对着硕大的登莱地图,驻足凝思良久。
这次毛承禄、陈有时反叛,带走了七八千精兵,旅顺、广鹿一线只剩老弱残兵,极其空虚。
作为东江总兵,他必须速战速决,尽快返回旅顺重整防务。
否则,建奴遣一支偏师而来,旅顺又要丢了。
海上封锁,袭扰黄县,显然不是速战速决的法子。
两个月,两个月啊!
大军飘在海上,每天都要耗费大量钱粮,能把皮岛积蓄全部吃空。
万一平叛不成,又丢失旅顺,岂非要背一个“顿兵不前,坐失重地”的罪名?
信中又说,只需再等两个月,就能做好一大批火箭和震天雷。
千发火箭炮洗地,足以克敌制胜。
这火箭和震天雷,又是什么玩意,真有那么厉害?
“袁崇焕是东莞人,陈子履是南海人,东莞、南海都是广州府,对吧?”
一想到陈子履是袁崇焕的老乡,说不定沾亲带故,黄龙就有点发怵。
广东文官好作诳语,语不惊人死不休,忽悠人是一把好手。
这“火箭洗地”,和“一炮糜烂数十里”,有什么区别?
是不是有点不靠谱呀?
然而,莱州被围一个多月,陈子履并没有慌慌张张地向朝廷求援。
反之,还有心情上捷报、上题本。
上捷报就算了,和军事有些关联。至于官办商号,就有点无稽了。
这个时候,不应该强征大量工匠,星夜赶工吗?
搞什么莱州火器局,和工匠谈报酬,和缙绅谈股份,和朝廷谈未来。
简直抓小放大,分不清轻重缓急。
黄龙左思右想,竟升起一股拔锚而走,返回旅顺休整的念头。
因为他觉得,陈子履的方略很不实在,对东江镇没有好处。
这时,苏均也看出黄龙犹豫,于是依照陈子履的吩咐,再次开口。
“学生带来了两发莱阳火箭,十颗铁壳震天雷。兵宪吩咐学生,邀东江众将一观威力。黄帅看完之后,再做定夺不迟。”
“哦,那就试试吧。”
黄龙心想看看也不坏,于是走出中军大帐,指着帐边的一块空地,示意就在这里炸。
苏均做了十几天参谋,知道那两样东西的威力,自然连连摇头。
“黄龙,在这里炸,恐怕误伤军中将士。”
“有那么厉害?”
“不瞒将军,真的很厉害。”
黄龙一下来了兴致:“你想去哪里炸?”
“那边。”苏均指了指营外的一个土坡。
李惟鸾、金声桓等东江众将看了,都笑了起来。
不就几个火器,值得跑到几里之外演示吗,陈兵宪手下的兵,还真够小题大做的。
然而陈子履毕竟威名赫赫,大家也想知道底细如何,于是纷纷起哄,就照苏均的意思办。
一众将军快马出营,带上苏均和大壮、二壮,登上了几里外的小土坡。
苏均瞄好方向,眼见海风刚好停下,便指着三里外的另一个山头,大声道:“诸位将军请看那颗树,那就是孔贼中军大帐。”
说着,点燃了导火索,然后快步走开五丈。
“休!”
“休!”
两发火箭腾空而起,直扑“贼营”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