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第207章 黄总兵的小九九

小说: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作者:黑咖啡少糖 更新时间:2025-11-08 09:15:30 源网站:2k小说网
  莱阳火箭是工匠们手搓的,在装药量不变的前提下,纯靠发射角度改变距离。

  那颗树远在三里之外,就算陈子履亲自来瞄准,也不太可能一击即中,或者二击即中。

  苏均所学不精,只知“射三里”怎么摆,多半里都抓瞎。

  所以,就更不可能打中了。

  夕阳之下,只见两枚火箭腾空而起,拖拽尾焰划过长空,落在对面山头。

  一发距离大树二十余丈,一发距离大树三十余丈。

  接着,两声隆隆巨响,地动山摇。

  三十斤颗粒黑火药,在山头炸出了两个草坑,还有两个熊熊燃烧的火圈。

  火箭落点的方圆几丈,连绿色的草木都被点燃了。

  苏均不禁脸红耳赤:“坏了,牛皮吹大了。”

  另一边的感受完全不同。

  尚可喜、金声桓等东江将领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久久说不出话来。

  这……这是什么鬼东西。

  方才若在营中乱轰,恐怕就连中军大帐,都要被一箭掀翻。

  黄龙见过大世面,还算镇定。

  不过,他从试射的这两炮,亦看到了火箭的巨大作用。

  尽管准头也就那样,并没有指哪打哪,但它威力大呀。

  大得惊人!

  他想起信里提到的,“火箭洗地”四个字,顿感无比贴切。

  这玩意准头不足,一两发没什么大用,可数量一多,就非常可怖了。

  就好像冲刷甲板那样,用火把地面洗了一遍。

  两军交战时,向敌阵轰个两三百发,至少当场轰死两三百人,轰残两三千人。

  然后在敌阵中间,留下两三百个大火圈,将敌军的阵型彻底破坏。

  后面还用得着打吗?

  趁对面惊魂未定,这边一拥而上,没有打不赢的说法。

  这时,孙均心中尴尬稍缓,继续道:“诸位将军,还有十颗铁壳震天雷。是炸一颗看一颗呢?还是一口气扔完,慢慢再看?”

  金声桓忍不住问道:“你能扔到对面山头吗?”

  “……那倒不是。学生臂力不佳,扔不了那么远。”

  -----------------

  回营地的时候,十几个东江将领都很兴奋。

  因为他们听说了,莱阳军器局是一家商号,不是陈子履的禁脔。

  莱阳解围之后,但凡大明正规军,无论哪个军镇,哪个营,都可以拿钱去买。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要知道,大明军队拿武器甲胄,也是要花钱的。

  从上到下打点清楚了,才能拿到不生锈的甲胄,不炸膛的鸟铳,不腐坏的弓箭。

  否则,甭想拿到好东西,亮圣旨都不好使。

  像做买卖那样买火器,倒还爽利些,起码明码标价,不用受气。

  买多了还有打折。

  尚可喜想着,莱阳火箭比大炮还好使用,三十两一发不算太贵。

  要知道,炮轰一条线,箭轰一大片。

  花一千两买个五十发,那就牛逼了。

  但凡遇到敌舰,对准甲板就是几发,保管炸得对面哇哇叫。

  金声桓听完火箭的价格,自诩穷鬼用不起,于是盯上了铁壳震天雷。

  震天雷一炸就是漫天铁片,短兵相接有奇效。才三两一颗,很划算呀。还有人对鹦鹉螺号特别感兴趣。

  一艘船沉到水底,怎么还能开呢,真是奇哉怪哉。再造得大一点,是不是可以偷偷运粮食进莱州了?

  总而言之,各有各的想法。

  不过有一点,大家一致认同,陈兵宪可真是神人。

  比起张口洋人,闭口洋人的孙元化,强多了。

  黄龙回到中军坐定,清了清脑子,重新问起莱州城的情形。

  听说一面城墙快塌了,他眉头紧皱。

  得知莱阳火器局产量不高,十天才搓出几发火箭,十颗震天雷,更是忍不住抱怨。

  “既然如此,为何带来炸掉呢?”

  “兵宪说了,造火器和拉弓射箭一样,唯手熟尔。前几发难中靶,后面就箭无虚发了。”

  “嗯,兵宪说得不错,是这个理儿。”

  黄龙不知道火器局什么情况,也不知道火箭有多难造。

  不过他觉得,既然陈子履大方试射,那么他手里起码还有一两百发。

  再等两个月,是为了囤更多,确保万无一失。

  由此推之,莱州一役的胜算,就非常可观了。

  不说大破贼寇,起码能有来有回,撑到下一波援军到来。

  抱着这样的心情,黄龙让苏均先下去休息,让众将先散了。

  独自回到帐后,打开陈子履的亲笔信,重新又读了一遍。

  这一次,他感觉里面的遣词造句,比上一次顺眼多了。

  特别是“子履顿首再拜”六个字,竟让他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要知道,陈子履挽锦州之将倾,才从员外郎升到兵备道。

  连升**看似很多,对比丘禾嘉的连升四级,又有点少了。

  这是上面看他年轻,特意压功劳的结果,绝不是皇帝的本意。

  黄龙几乎可以肯定,陈子履打赢这一仗,多半要升任登莱巡抚,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

  他整整想了一夜。

  想到孙元化重用孔耿二贼,屡次打压自己;

  想到毛文龙留下的骄兵悍将,还有一半对自己不服;

  想到皮岛的沈世奎,对自己的位置虎视眈眈;

  想到陈子履是孙承宗的徒孙,而孙承宗对自己又有知遇之恩;

  想到登州城内的一家十余口……

  快天亮的时候,黄龙终于幡然醒悟:这口冷灶,要赶紧烧呀。

  他当即决定,不要想有的没的,应该完全听从陈子履的指挥,好好打赢这一仗。

  于是找来心腹幕僚,口述写下回信:

  【陈兵宪台前:龙,武夫也。夜读宪台手谕,如寒刃剖胸,冰雨浇背……龙谨遵兵宪号令,严封海疆,出兵屺母……黄龙顿首血书】

  末了,又向幕僚问道:“我堂堂挂印总兵官,对他说谨遵号令,会不会太肉麻了?”

  幕僚道:“好像……要不我斟酌一下,再改改?”

  黄龙道:“军情如火,信使天亮就要折返,哪有时间再改。就这样,用印吧……”

  -----------------

  另一边,经受大半个月炮轰的莱州城墙,再也支撑不住,轰然倒塌一大段。

  孔有德半夜惊醒,精神随之大振。

  “来人!来人啊!叫二郎们通通起来!今日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