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第312章 恢宏磅礴的计划

小说: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作者:黑咖啡少糖 更新时间:2025-11-08 09:20:55 源网站:2k小说网
  崔鸣吉在疑惑中拿起单子,只看了第一页,便张大了嘴巴,迟迟合不上来。

  因为上面写到,只要高丽不再与后金媾和,大明将最大限度放宽贸易限制,向高丽出售有助抗金的军备物资。

  包括三百年来严禁的水牛角、胡丝(两者都是制弓材料)、铁甲,还有小口径火炮、火铳、火药、弹丸等火器。

  至于军民两用的铁器、棉布、丝绸、药材,更不再有任何阻挠。

  换而言之,只要高丽有钱,想买多少买多少。

  这是高丽人做梦都想得到的恩赐,忽然间全部得以实现,崔鸣吉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甚至想到了,只要全国上下省吃俭用,十年内就能组建一支足以抵御后金的强军。

  到时,就不用再看黄台吉的脸色,不再受讹诈了。

  崔鸣吉颤颤巍巍道:“陈巡抚的恩德,下官感激不尽,只是……只是……”

  “只是你们一时半会,拿不出那么多钱,对吧。”

  “是是是。”

  “这本官也为贵国考虑好了。”

  陈子履再次拍出一个单子,上面是他拟定的采买计划。

  包括人参、水貂皮和木材。

  前两样是高丽的传统产出,不过这次陈子履写明了采买量和价格。

  比如高丽参,每斤1两。

  第一年两万斤,然后每年递增一万斤,直至达到十万斤。

  光人参一项,就能为高丽赚回海量白银。

  以每杆莱州火铳20两计算,第一年就足以采买一千杆火铳。

  然后以每年五百杆的速度递增,直至每年五千杆为止。

  当然,高丽军队不止需要火铳,还需要传统的弓箭盔甲,以及火炮、火药和**等。

  不过那张单子上,其他东西的采买量也非常巨大。

  比如说造船木材一项,陈子履希望高丽征召五千民夫,在光州、釜山一带设立几个巨大的砍伐场。

  把那些参天大树通通砍下来阴干,送到济州岛造船。

  不要问要多少,尽管砍就是了。

  红松、杉木、榆木、楸木,只要好用的木料,通通都要。

  陈子履愿意花高价买,比如说质地坚固的榆木,二两银子一个立方,有多少要多少。

  其他木料也根据珍贵程度,一一给价。

  高丽伐木工只需在海边的一座山头砍伐,推到大海里,就可以拉来济州岛出售。

  什么,你不知道什么叫立方?

  一个三尺长,三尺宽,三尺高的水池,就是一个立方。

  木头推进海边的计量池里,挤出多少个池子的水,就是多少个立方。

  一颗22米高的榆木,怎么也10个立方吧,20两银子。

  一个山头有多少颗树,你们高丽人自己算吧。

  总而言之,赚钱的路子都给你高丽想好了,花钱的路子也畅通无阻。

  高丽人不需要苦难行军,也能凑够足够的银子采买军备。

  崔鸣吉受王命而来,自然做足了准备,腹稿都打了八百份。

  无论天朝上官怎么威逼,就是不能同意割让国土。

  他是万万没想到,陈子履几乎没有威逼,而是赤裸裸的利诱。

  一个无法拒绝的利诱。

  崔鸣吉连呼吸都变得谨慎,以免一个不小心,令高丽错失成为军备强国的机会。

  “敢问……敢问上官,贵国需要那么多人参和木材做什么。”

  “人参自然用来吃,木材自然用来造船。”

  陈子履知道,不透露一点点实情,崔鸣吉这个老狐狸是不会死心塌地的。

  于是挑着讲了一些。

  其一,以朝廷之力,让大明富人放弃辽参,改吃高丽参。

  其二,他将在济州岛开设一个大型造船厂,建造新式战船。

  大明的造船厂大半在福建,可经过千百年的砍伐,适合造船的大树是越来越少了。

  广东、浙江的情况也差不多,森林很多,但参天大树是真的难找。

  登州就更不用说了,只能造一些二三十尺,三五十尺的小船。像威龙号那样的大船就别想了,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木料。

  最近几十年,福建甚至需要去南洋采办木料,确实有点难为情。

  高丽寒冷的天气,让木料长得十分扎实。

  且造船业并不发达,特别在人烟稀少的光州、釜山一带,还保留着大量参天大树。

  隔海相望,木料运输不是问题,在济州岛设立造船厂刚刚好。

  宗主国和藩属国之间,就是要互补嘛。

  大明地大物博,可以提供高丽需要的一切。

  高丽只需采挖一些人参,捕杀一些水貂,砍伐一些森林就好了。

  当然,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断绝与后金的关系,彻底效忠大明。

  同时割让济州岛——没有济州岛,怎么开设造船厂,怎么买人参和木材嘛。

  陈子履洋洋洒洒说了一堆,只把高丽使团说得晕头转向。

  就连崔鸣吉身侧的几个副使,也感觉如堕梦中,迟迟醒不过来。

  林杰、甘宗耀等人在旁听着,也被震撼得有点说不出话来。

  抚台什么时候,做了如此恢宏的计划?

  济州岛当真这么重要吗?竟值得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抚台的脑子里,到底还有多少东西,是大家伙不知道的呀。

  “怎么样?如果这些还不足以打动贵国,那本抚也无话可说。济州岛事关我大明海防安危,既挂上了大明军旗,是绝无可能撤下。”

  陈子履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接给出底线:“你们要对鞑子俯首称臣,那就当三十年前,我朝援军没有来过。要作战,那便战。”

  崔鸣吉心头如遭重击,脸色顿时煞白。

  三十多年前,丰臣秀吉两次派大军渡海,打得高丽几近亡国。

  是谁不记得失,两次派大军驰援,令高丽国祚得以保存。

  是大明!

  如今高丽竟要投靠野人一般的建州奴,还有良心吗,还要脸吗?

  “天朝上官恕罪。”

  崔鸣吉缓缓走出座位,重重跪下:“陈巡抚的意思,下官一定禀明国主。下官愿泣血规劝国主,一定促成此事。”

  “很好。本抚在登州等你的国书。”

  陈子履做了充足的准备,三下两下就打发了高丽使团。

  然后以登莱巡抚的身份,令林杰暂领济州知州,甘宗毅暂领济州水师副将,一军一民,放开手脚去干。

  同时对着燕京的方向,心里一声感慨:“大明啊大明!若我拼尽全力也救不了你,那这里就是我自保的庇护所,反清的前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