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第329章 以一敌百又何妨

小说: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作者:黑咖啡少糖 更新时间:2025-11-08 09:20:55 源网站:2k小说网
  所谓卖官鬻爵之说,纯属断章取义,本不值得一驳。

  偏偏上奏疏的人叫高捷,都察院山东道御史,颇有份量。

  当年崇祯铲除魏忠贤,命阁臣刘鸿训追查党羽,阉党一时做鸟兽散。

  高捷当时就敢唱反调,弹劾追审太过苛刻,有打击报复之嫌。

  后来刘鸿训被贬戍边,高捷作为“倒刘”急先锋,自然名声大噪。

  这次他打出第一枪,立时从者如云,纷纷递上弹劾陈子履的奏本。

  皇帝不知怎么搞的,七份奏本全部下发群臣商议,一份不留。

  这下子,朝堂彻底炸开了锅。

  要知道,陈子履可不是普通官员,而是刚刚立过大功的封疆大吏。

  对于这个级别的重臣,皇帝按例是要优容庇护的。

  一般小错,就当没看见。

  哪怕弹劾有理有据,不得不理会,也会从轻从缓,大事化小。

  最常见的做法是“拖”字诀,留中不发。

  下面看不到弹劾的内容,自然无从讨论,无从议罪,什么都做不了。

  等风头过了,再偷偷拿出来议就是了。

  没想皇帝竟全部下发,无疑给出这样一个信号——想要弹劾的人,不要再观望了,想上就赶紧上吧。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六科十三道吃的就是这碗饭,再不动笔就是失职了。

  第三天左顺门(接收奏本的地方)一开,大量言官便接踵而至。不到半个时辰,就装满了一个大箩筐。

  据说崇祯皇帝就看了其中几本,然后大手一挥,通通发到廊下传抄议论。

  陈子履不用到中枢当班,所看都是手抄副本,跑腿来一次,就得给一次赏钱。

  短短两天,竟给出了一百两巨款。

  不禁连连感慨,再这样下去,恐怕人没被参倒,口袋先空了。

  “你竟还有心情说笑?”

  小陈府书房内,陈子壮背着手来回急走,脸色潮红一片。

  也不知为奏本里的虎狼之词生气,还是为陈子履的吊儿郎当生气。

  骂了两句,忽然停下来,在厚厚的抄本上一拍:“火烧眉毛了。”

  “您先莫急,坐下喝口茶。”

  陈子履把兄长拉回座位,倒上一盏茉莉,随意拿起一份抄本,满脸的不屑:

  “他们太急了,还没搞清楚就动笔,自然错漏百出。陛下英明神武,怎会看不出来?比如这一本……”

  陈子履逐一点评桌上抄本,句句击中要害,不一会儿,便将其中的两本份,驳了个体无完肤。

  在他看来,上书的人看似很多,实则大多流于表面,错漏甚多。

  或者空喊口号,言之无物。

  这也难怪。

  要知道,经济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微观经济还好说,多举现成的例子,听者总能略懂一二。

  宏观经济就抽象了,涉及面广,环环相扣。

  不少反直觉的东西,极易让人一头雾水,摸不清方向。

  陈子履由浅入深,在兰台讲了大半天,堪堪搭出一个架子。

  至于皇帝听进几成,记得几成,参悟几成,实在不好说。

  皇帝转述一次,到了阁部们的耳朵里,意思越发走样。

  阁部再转述给下面,意思还剩多少?一成就很不错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言官们再才思敏捷,再笔锋犀利,自己看不清重点,又能写出什么好文章来。

  说来说去,无非几样:

  其一,祖宗之法不可变。

  务农能种出粮食,所以农是社稷的根基。

  商只是倒买倒卖,出了养肥奸商,没有任何用处。

  既然太祖重农抑商,那就是金科玉律。谁提工商并重,谁就数典忘祖,大逆不道。

  其二,无工不贼,偷奸耍滑。无商不奸,坑蒙拐骗。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鼓励工商会让天下人沉沦商道,败坏大明风气,动摇国本。

  其三,官商勾结,祸害百姓,开源不成,反乱地方。

  就拿莱阳火器局来说,那些采买震天雷、火铳的村寨乡镇,当真是自愿的?

  还是以权压人,强买强卖?

  岂不闻登莱百姓哀叹,陈巡抚敲骨吸髓,民不聊生呼?

  其四……

  种种质疑,早被毕自严、倪元璐、黎遂球等人问过了,问透了。

  提者毫无新意,驳者毫不费力。

  “好,且算你说得对。”

  陈子壮听完所有驳斥,眼见陈子履言之有理,稍微安定了一些。

  不过心里的担忧,是一点儿也没变少。

  要知道御史弹劾讲究人多势众,很多时候是不论理的。

  因为有人弹劾,你就得上书自辩。一份两份还好,这么多弹劾,从何辩起?

  辩解得少了,人家说你词穷。辩解得多了,人家说你狡辩。

  一来二去,皇帝的看法迟早动摇。

  比方说去年七月,东林党和周党同时发难,弹劾温党干将闵洪学。

  罪名包括结党营私、把持铨政、枚卜舞弊、包庇庸官等等。

  有些罪名有证据,有些罪名没证据。

  有些指责夸大其词,有些指责恰如其分。

  闵洪学不是没有辩的余地,只是辩一份,别人挑错处再弹劾十次。

  最后自然大败亏输,不得不自请告老还乡。

  这就是双拳难敌四手,乱拳打死老师傅。

  闵洪学有温党为后盾,尚且如此狼狈,可见凶险。

  如今几乎所有派系都有参与,弹劾比上次多了十倍,陈子履在官场又没有奥援,怎么应付得过来嘛。

  陈子壮道:“你想一想,陛下没帮你遮挡一二,可见有几分动摇。你须知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啊!”

  “哈哈,哈哈!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怕什么。”

  陈子履一声大笑,再次对那些虫豸抱以藐视。

  “无非舌战群儒,以一挑敌百罢了。我逐个驳斥他们,有何惧哉?”

  说着打**门,大声吩咐道:“二弟,你去东大街小石桥,找间印书作坊,挑最好的。就说本抚有大作要付梓刊印,让坊主带几个抄手、雕版、校对师父来。”

  孙二弟吓了一大跳,以为自己听错了,问道:“那么多人一起来吗?只让坊主来谈价钱,似乎就可以了吧?”

  陈子壮道:“你要出文集吗?我倒认识一间相熟的作坊,把底稿送过去就是了。”

  陈子履道:“没有底稿。我还没开始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