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履带着一脸沉重,把军费方面的困难,大致说了一遍。
登莱有三万精兵,也有跨海驰援的能力,却没有开拔的钱粮。
当然了,高丽乃大明三百年藩属,铁打的父子兄弟关系,不能见死不救。
严部堂想了一个折衷的法子,大明负责出兵,高丽负责出钱。
如此,高丽国祚可以延续,大明也渡过了难关,两难自解。
也唯有这样,才能说服皇帝和朝堂衮衮诸公,尽快出兵。
崔鸣吉听得晕头转向。
要知道,高丽每年赋税收入才40万石,五年不吃不喝,才能凑齐200万两。
这还是开战之前,年景最好的时候。
如今半个高丽沦陷,剩下的忠清、尚庆、全罗等道,几乎全是山地和丘陵,能力十分有限。
唯有海边的几块小平原,还能搜刮一些粮食。
在这种情况下,高丽军民维持有限抵抗,已是竭尽所能,何谈筹集200万两军费。
把两班贵族杀光,把所有贫民逼死,也筹不到这么多钱呀。
崔鸣吉真想一走了之,回去劝国主投降算了。
黄台吉未必一定要灭国,若是高丽足够恭顺,扶持一个儿国王也是可以的。
对于高丽来说,给谁当附庸都是附庸。大明不仁,不能怪高丽不义。
然而……
陈子履慢条斯理地喝着热茶,等待对方慢慢消化。
这是极限施压,却一点也不怕崔鸣吉拂袖而去。
因为他手里有一道王牌——光海君复出。
在另一个时空,后金也发起了一次突袭,名曰丙子之役,或者丙子胡乱。
高丽仅坚持了一个多月,便主动出降,从此沦为后金的附庸国。
这次后金的战术如出一辙,时间提前了三年,一样摧枯拉朽。
然而黄台吉扶持光海君复出,却堵死了高丽小朝廷的退路。
因为光海君得势后,必定大举清算。
杀了篡位的李倧,杀光所有逆臣,一个不留。
李倧只能打到底,打到最后一个县城沦陷,流干最后一滴血。
直至流亡天朝,寻求大明庇护为止。
这是黄台吉的败笔,也是陈子履敢于决战的底气——没有高丽人决死抵抗,驰援是不可能成功的。
这边还在集结援兵,那边就投降了,那还驰援个啥?
“扑通!”
崔鸣吉不顾名臣的体面,重重跪在当场,老泪纵横。
“二百万两,我们实在……实在……实在是拿不出来呀。请陈少保怜悯,给高丽一条活路吧。高丽上下必念少保之恩,百世不忘。”
“何至于此!?不至于此!”
陈子履连忙离座搀扶,把崔鸣吉按回座位:“来人!快给曹参判来张热帕子擦擦脸……”
等对方擦干净鼻涕眼泪,才把筹钱方略一一道来。
高丽首先要筹集30万两现银,或者等价的粮草。这是大军调集、开拔的费用,不可以拖延。
查抄两班贵族也好,变卖王产也罢,总之一定要凑齐。
剩下的170万两,由大明户部先行筹措,就当高丽借的,战后分十年偿还即可。
利息不贵,年息三分,比大明的民间借贷便宜一半,算是援助借贷。
至于偿还的方法,他陈子履也帮高丽想好了。
连本带利,每年10万引食盐。
换句话说,除了每年提供10万引食盐,高丽什么都不用出。
“这……这……”
崔鸣吉在袖子里暗掰手指,开始了心算。
按大明的规矩,每引约650斤,即每年6500万斤。
这显然超出了高丽的能力。
尽管几大盐场全力熬煮,或许可以熬出来,可高丽人自己也要吃,不可能全部拿来还债。
十年产量翻一倍,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可能办到。
于是再次哀求,能不能放宽到三十年,或者拿其他东西来抵。
比如说高丽参、木料和皮货,这些每年大约十万两。利息再减免一些,大概就够了。
“那不行。”
陈子履一口回绝。
“这些东西必须现钱结算,否则你们没钱练兵,没钱买军备,下次鞑子再来,岂非还是挡不住?”
“……”
崔鸣吉不知该说什么好。
心里忍不住暗骂:“神也是你,鬼也是你。要这么好心,干脆免了借债,不就得了?”
陈子履知道对方所想,拿出十几幅图纸,递了过去。
崔鸣吉拿起一看,只见纸上写着“多级晒池坎晒法”、“蒸发池和结晶池修筑”、“提卤风车建造法”等字样。
每幅图纸都是图文并茂,讲解得极其详细。
崔鸣吉心头大震,手也忍不住颤抖起来。
相比大明天朝,高丽在生产方面,是彻彻底底的落后。
陶瓷、冶炼、纺织等等等等,包括制盐在内,均落后不知多少个级别。
这也是他们仰慕大明,几百年恭顺的原因——什么都落后,打也打不过,不恭顺不行呀。
历代国主不是没有尝试改变,可惜大明提防很深,很多东西都是不教的。
且大明如此富裕繁华,哪有工匠愿意偷摸过去呢,多少钱都请不到。
千万高丽人吃上盐巴,那是投入大量人力,日夜熬煮的结果。
耗费极高,价格极贵。
倘若用上大明的晒盐法,十年产量翻一倍,不是不可能呀。
算上获得整套晒盐法,付出的代价非但不亏,甚至还赚了。
毕竟付出只是十年,技术进步却是千秋万代,永世得益。
崔鸣吉用颤抖的声音问道:“这些……都给我们了?”
“嗯,当然。此外,大明还会提供更多铁锅,铁盐耙……还有制作风车的滚珠轴承……你们拿银子来,就可以买。”
陈子履先把图纸拿了回来,然后一口气列举了一大堆货物。
包括大明原有的货物,还包括莱州火器局最新研发的,非常昂贵的好玩意。
高丽只要做两件事:
第一,坚决抗金,抵抗到底;
第二,用这些东西,生产100万引食盐,反哺大明。
陈子履道:“本抚可以保证,跟着大明走,你们绝不会吃亏。反之,跟着鞑子走,你们就等着当野人吧。为了高丽千秋万代福祉,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崔鸣吉扑通一声再次拜倒:“少保的大恩大德,高丽人永不敢忘……”
登莱有三万精兵,也有跨海驰援的能力,却没有开拔的钱粮。
当然了,高丽乃大明三百年藩属,铁打的父子兄弟关系,不能见死不救。
严部堂想了一个折衷的法子,大明负责出兵,高丽负责出钱。
如此,高丽国祚可以延续,大明也渡过了难关,两难自解。
也唯有这样,才能说服皇帝和朝堂衮衮诸公,尽快出兵。
崔鸣吉听得晕头转向。
要知道,高丽每年赋税收入才40万石,五年不吃不喝,才能凑齐200万两。
这还是开战之前,年景最好的时候。
如今半个高丽沦陷,剩下的忠清、尚庆、全罗等道,几乎全是山地和丘陵,能力十分有限。
唯有海边的几块小平原,还能搜刮一些粮食。
在这种情况下,高丽军民维持有限抵抗,已是竭尽所能,何谈筹集200万两军费。
把两班贵族杀光,把所有贫民逼死,也筹不到这么多钱呀。
崔鸣吉真想一走了之,回去劝国主投降算了。
黄台吉未必一定要灭国,若是高丽足够恭顺,扶持一个儿国王也是可以的。
对于高丽来说,给谁当附庸都是附庸。大明不仁,不能怪高丽不义。
然而……
陈子履慢条斯理地喝着热茶,等待对方慢慢消化。
这是极限施压,却一点也不怕崔鸣吉拂袖而去。
因为他手里有一道王牌——光海君复出。
在另一个时空,后金也发起了一次突袭,名曰丙子之役,或者丙子胡乱。
高丽仅坚持了一个多月,便主动出降,从此沦为后金的附庸国。
这次后金的战术如出一辙,时间提前了三年,一样摧枯拉朽。
然而黄台吉扶持光海君复出,却堵死了高丽小朝廷的退路。
因为光海君得势后,必定大举清算。
杀了篡位的李倧,杀光所有逆臣,一个不留。
李倧只能打到底,打到最后一个县城沦陷,流干最后一滴血。
直至流亡天朝,寻求大明庇护为止。
这是黄台吉的败笔,也是陈子履敢于决战的底气——没有高丽人决死抵抗,驰援是不可能成功的。
这边还在集结援兵,那边就投降了,那还驰援个啥?
“扑通!”
崔鸣吉不顾名臣的体面,重重跪在当场,老泪纵横。
“二百万两,我们实在……实在……实在是拿不出来呀。请陈少保怜悯,给高丽一条活路吧。高丽上下必念少保之恩,百世不忘。”
“何至于此!?不至于此!”
陈子履连忙离座搀扶,把崔鸣吉按回座位:“来人!快给曹参判来张热帕子擦擦脸……”
等对方擦干净鼻涕眼泪,才把筹钱方略一一道来。
高丽首先要筹集30万两现银,或者等价的粮草。这是大军调集、开拔的费用,不可以拖延。
查抄两班贵族也好,变卖王产也罢,总之一定要凑齐。
剩下的170万两,由大明户部先行筹措,就当高丽借的,战后分十年偿还即可。
利息不贵,年息三分,比大明的民间借贷便宜一半,算是援助借贷。
至于偿还的方法,他陈子履也帮高丽想好了。
连本带利,每年10万引食盐。
换句话说,除了每年提供10万引食盐,高丽什么都不用出。
“这……这……”
崔鸣吉在袖子里暗掰手指,开始了心算。
按大明的规矩,每引约650斤,即每年6500万斤。
这显然超出了高丽的能力。
尽管几大盐场全力熬煮,或许可以熬出来,可高丽人自己也要吃,不可能全部拿来还债。
十年产量翻一倍,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可能办到。
于是再次哀求,能不能放宽到三十年,或者拿其他东西来抵。
比如说高丽参、木料和皮货,这些每年大约十万两。利息再减免一些,大概就够了。
“那不行。”
陈子履一口回绝。
“这些东西必须现钱结算,否则你们没钱练兵,没钱买军备,下次鞑子再来,岂非还是挡不住?”
“……”
崔鸣吉不知该说什么好。
心里忍不住暗骂:“神也是你,鬼也是你。要这么好心,干脆免了借债,不就得了?”
陈子履知道对方所想,拿出十几幅图纸,递了过去。
崔鸣吉拿起一看,只见纸上写着“多级晒池坎晒法”、“蒸发池和结晶池修筑”、“提卤风车建造法”等字样。
每幅图纸都是图文并茂,讲解得极其详细。
崔鸣吉心头大震,手也忍不住颤抖起来。
相比大明天朝,高丽在生产方面,是彻彻底底的落后。
陶瓷、冶炼、纺织等等等等,包括制盐在内,均落后不知多少个级别。
这也是他们仰慕大明,几百年恭顺的原因——什么都落后,打也打不过,不恭顺不行呀。
历代国主不是没有尝试改变,可惜大明提防很深,很多东西都是不教的。
且大明如此富裕繁华,哪有工匠愿意偷摸过去呢,多少钱都请不到。
千万高丽人吃上盐巴,那是投入大量人力,日夜熬煮的结果。
耗费极高,价格极贵。
倘若用上大明的晒盐法,十年产量翻一倍,不是不可能呀。
算上获得整套晒盐法,付出的代价非但不亏,甚至还赚了。
毕竟付出只是十年,技术进步却是千秋万代,永世得益。
崔鸣吉用颤抖的声音问道:“这些……都给我们了?”
“嗯,当然。此外,大明还会提供更多铁锅,铁盐耙……还有制作风车的滚珠轴承……你们拿银子来,就可以买。”
陈子履先把图纸拿了回来,然后一口气列举了一大堆货物。
包括大明原有的货物,还包括莱州火器局最新研发的,非常昂贵的好玩意。
高丽只要做两件事:
第一,坚决抗金,抵抗到底;
第二,用这些东西,生产100万引食盐,反哺大明。
陈子履道:“本抚可以保证,跟着大明走,你们绝不会吃亏。反之,跟着鞑子走,你们就等着当野人吧。为了高丽千秋万代福祉,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崔鸣吉扑通一声再次拜倒:“少保的大恩大德,高丽人永不敢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