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第364章 倒霉贝勒要倒霉

小说: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作者:黑咖啡少糖 更新时间:2025-11-08 09:20:55 源网站:2k小说网
  刚刚打完胜仗,对面实力又很弱,明军上下士气高昂,亢奋得不行。

  每个将领都想着,尽快把部众卸到岸上来。省得后面再有突发战事,分不到首级和功劳。

  陈子履也想到了这一点,定下了一个轮换表。

  各战船先在码头附近抛锚,领上一面带序号的木牌,然后按次序做好准备。

  轮到哪一艘,哪一艘再开过去靠泊卸货。这样既不会浪费时间,又不会造成拥堵。

  一批工匠上岸后,在码头边上,用早就备好的木料,搭起了一座一丈多高的木塔。

  据说,那是莱州火器局平时卸铁料用的,名曰塔吊。

  顶上一根两丈长的杆子,一头吊着巨石,另一头便可以从船上吊起重物。

  杆子用坚固的角铁加固,最多可以吊起1500的东西——刚好是一门中型火炮的重量。

  火炮用绳索绑好,塔吊底座一转,就能把一门大炮吊上岸,非常省时省力。

  其他粮草辎重就更不用说了,一次吊起8石粮食,轻轻松松。

  陈子履令工匠把吊塔拆了,木料零件带上船,随军远征。为的就是快速装卸辎重,不耽误时间。

  刘良佐作为码头总指挥,也很神气。

  他手持一面长杆信号旗,轮到多少号,就亲手摇晃信号。

  哪艘战船磨磨蹭蹭,就带上陈子履的令旗,过去大声催促训斥,突出一个铁面无私。

  一天下来,把码头管得井然有序,一起纠纷都没出过。

  吴三桂则找了几个本地向导,把数百骑分成几队,开始在附近游弋侦查。

  其余各部均有分派,休息的休息,警戒的警戒,渗透的渗透,干得热火朝天。

  起初还不觉得有什么,可一天下来,不少将领渐渐看出厉害。

  加上皮岛过来的兵马,超过两万五千明军在忙碌,分属十几个营。

  偏偏每个人都有事干,且井井有条,一点都不乱。

  吴三桂经历过几次大战,是识货之人,知道越是这样,兵团的战斗力越强。

  因为一切都在主帅的掌控中,出各种幺蛾子的情况,就大大降低了。

  他不禁暗暗心惊,因为上次收复登莱,还没那么强。

  一年不见,统帅力竟又涨了一大截。

  看来陈子履每一战都有反思,每一战都在进步呀。

  乖乖,再打几仗,得厉害到什么程度?

  还有莱州火器局,到底有多少能工巧匠,好东西一套接一套,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

  -----------------

  铁山城这边,杜度眼见明军越来越多,进退皆有章法,自然一筹莫展。

  铁山守军本就不多,刚够压制皮岛而已。

  滩头一战折损近四百骑,更令守城兵力捉襟见肘。

  才一千多披甲,怎么对抗两三万人嘛。

  偏偏铁山太重要,绝不可以放弃,想走也走不成。否则事后治罪,够他死八百回了。

  于是一天发出三四道急令,命令镇江堡、凤凰城等地,立即紧急动员,一个时辰也不得延误。

  又派飞马前往南边。

  一封送到平壤,乞求岳托赶紧带兵回援,最好三天之内抵达;

  一封直接送去汉城,报告黄台吉,明军在抄大军后路。

  是不是……考虑遣一偏师回救?

  杜度本以为,明军浮海千里而来,怎么也得先休息三天,或者五天。

  没想四月初一,也就是滩头之战的第三天早上,明军前锋就抵近了城池,在五里外重新扎营。

  “他们浮海而来,还带了大炮?”

  杜度站在城头,彻底看傻了眼。

  指着不断接近的十几辆炮车,向左右大声发出咆哮:“他们的炮车,怎会推得那么快?”

  “禀贝勒,他们在码头上,用木料搭了一个大吊塔。”

  马光远匆匆走上城楼,说起刚刚传回的消息。

  瞭望兵蹲在码头附近的山上,看到明军至少来了两万人,登陆了七七八八。

  且卸下了几十门各类火炮,还有大量辎重,看样子是有备而来。

  “我当然知道,他们是有备而来。你看我像**,所以猜不到,是吗?”

  杜度发了一通脾气,又找来一个白甲巴牙喇:“你带人闯过去,告诉石廷柱,明天黄昏之前,必须率部来援。能来多少人,就来多少人。”

  那巴牙喇急道:“那义州?”

  “别管了,铁山没了,义州还有什么用?快去,快去!”

  -----------------

  “我就知道,高丽的城池都是破烂,济州如此,铁山亦如此。”

  陈子履端着望远镜,瞄了城头几眼,就断定杜度这次死定了。

  这座高丽人修筑的城池,比大明的市镇土城强不了太多。才一千披甲驻守,怎么可能守得住。

  唤醒AI,重新查了一下爱新觉罗家的世系。这杜度原来是褚英的长子,努尔哈赤的长孙。

  砍了他的头,这趟就没白来。

  其他将领更是跃跃欲试,命士兵赶紧披挂战甲,准备战斗。

  杨御蕃则让炮营赶紧展开,架起攻城炮,对着城头就是一顿猛轰。

  一时间炮火轰鸣,砖石飞溅,打得城头守军嗷嗷叫,没一个人敢露头的。

  陈子履很久没**了,手痒难当,于是挑了一门结实的,亲自调校,亲自瞄准。

  哪里也不大,专打对面城头的指挥台。

  不少将领都知道,陈子履用炮如神,比最有经验的老炮手还要强几倍。

  早就见怪不怪了。

  刘良佐倒是第一次追随,看到发发炮弹命中。

  才十几炮,就把城头指挥台整个轰塌了,直看得目瞪口呆。

  眼见对面毫无气势,便向主帅请命,要带麾下第一波攻城。

  “刘将军,对面可是鞑子呀!您还是……”

  “督帅如此神威,鞑子又有何惧?”

  刘良佐一拍胸膛,又拉过几个山东将领,一起道:“呆会儿咱们山东营先上,包管一股气拿下。”

  陈子履知道刘良佐是什么货色,干点杂活还行,当主力使,那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损失人手事小,挫了士气,就不值当了。

  可是对方盛意拳拳,生硬拒绝,又太伤人了。

  正犹豫呢,吴三桂拿着一封东西跑了过来,匆匆道:“督帅,刚才逮到一队求援的。这是杜度的求援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