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时分,轧钢厂下班的汽笛声悠长地划破天际,仿佛是为某人的高升奏响了庆典的号角。

  刘海中换下被汗水浸湿的工装,穿上自己那件最为体面的的确良衬衫,将扣子一丝不苟地扣到最上面一颗。

  他挺着肚子,背着手,在工友们一声声“刘主任慢走”的恭维声中,迈着四平八稳的官步,缓缓走出工厂大门。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他感觉自己这辈子从未如此扬眉吐气过。

  刚一拐进四合院的胡同口,他就被人拦住了去路:“哎呦,这不是二大爷吗?今天下班挺早啊!”

  三大爷阎埠贵骑着他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车头一拐,稳稳地停在了刘海中面前。

  他脸上的笑容,如同绽开的老菊花一般:“听说您高升了?恭喜恭喜啊!”

  话音刚落,刚从外面回来的秦淮茹也快步走了过来,手里还挎着个菜篮子,眼睛亮晶晶的:

  “二大爷,您当上副主任了?这可是大喜事!咱们院里也跟着沾光啦!”

  一时间,院里几个正在门口纳凉的邻居也都围拢了过来,七嘴八舌的道贺声此起彼伏。

  刘海中尽情享受着这种前所未有的瞩目,他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领导的架势,不紧不慢地摆了摆手:“这都是厂领导对我的信任,让我能为人民多尽点力。

  以后车间的生产任务繁重,我这肩膀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他嘴上说着担子重,那下巴却快要翘到天上去了。

  就在这时,人群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一大爷易中海沉着脸走了过来。

  院里瞬间安静了许多。

  易中海走到跟前,目光在刘海中那件崭新的衬衫上,停留了片刻。

  随即抬眼看着他,嘴角勉强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海中,恭喜了,以后就是刘主任了,咱们院里也算是出了一位干部。”

  这声“刘主任”,从他嘴里说出来,怎么听都带着一股子酸味。

  刘海中心里那叫一个舒坦,他等的就是这一刻。

  他故意拍了拍易中海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老易啊,以后厂里的事,你这个八级钳工可得继续带头。”

  “我呢,主要就是抓抓生产,开开会,多跟厂领导汇报汇报工作,咱们分工不同,但都是为厂里做贡献嘛!”

  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你技术再好,也只是个工人,得听我这个干部的。

  我可是跟厂领导直接对话的人。

  易中海的脸色彻底阴沉了下来,肩膀微微一僵,甩开了刘海中的手。

  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我车间里还有点事,先回去了。”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进了中院,那背影,透着说不出的萧索。

  看着易中海吃瘪的样子,刘海中心里畅快得就像三伏天喝了冰镇酸梅汤,他哼着小调,在一片奉承声中,昂首挺胸地回到了后院。

  一进家门,二大妈就端着一盘刚炒好的花生米迎了上来,满脸红光:“当家的,你可算回来了!快坐下,酒都给你温好了!”

  她看着自家男人,越看越满意:“咱们家这是祖坟冒青烟了,大儿子在部委当干部,你又在厂里当领导,真是双喜临门啊!”

  刘海中喝了一口酒,吃了颗花生米,心里的美滋滋还没持续多久,一个现实的问题就冒了出来。

  邓主任说了,下周一车间要开生产动员大会,他这个新上任的副主任,得上去讲几句话。

  讲话?他刘海中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平时在院里开会,除了说句“我简单说两句”然后就卡壳,哪会说什么场面话。

  这要是上了台,当着全车间几百号人的面出了丑,他这个副主任的威信还往哪搁?

  他顿时觉得杯里的酒都有些发苦。

  “光天!刘光天!你给我滚过来!”刘海中扯着嗓子大吼道。

  在里屋磨蹭的二儿子刘光天,极不情愿地走了出来:“爸,又怎么了?”

  刘海中把纸笔往他面前一拍:“你不是上过初中吗?给你爹写个发言稿,下周开会要用的!写得好听点,要有水平,要有气势!”

  刘光天憋了半天,抓耳挠腮地写了一篇,递了过去。

  刘海中拿起来一看,差点没把鼻子气歪了。

  上面通篇都是“在厂领导的英明领导下”

  “我们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之类的空话套话,跟他平时在报纸上看到的宣传稿一模一样。

  “你写的这叫什么玩意儿!”刘海中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酒杯都跳了起来。

  “我要是照着这个念,底下的人不都得睡着了?废物!一点都指望不上!”

  骂完刘光天,刘海中坐在椅子上生闷气。

  他猛地想起一个人来,对啊,他怎么把大儿子给忘了!

  刘宇可是大学生,还是部委里写材料的,这事找他,不比谁都强?还能顺便请教请教,这官到底该怎么当。

  想到这,他立马站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瓶藏了好久的好酒,用布袋子装好,对二大妈交代了一句“我去趟小宇那儿”,就急匆匆地出了门。

  夜色已深,部委大院门口的哨兵身姿笔挺。

  刘海中走到门口,通报了身份,那哨兵听说是刘宇同志的父亲,立刻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拉开了大门。

  刘海中腰杆一挺,只觉得浑身舒坦,这待遇,可比在轧钢厂威风多了。

  进了门,赵蒙芸正陪着刘宇在院子里散步,一看到刘海中,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爸,您怎么这么晚过来了?快进屋坐。”

  刘宇也笑着走过来,接过他手里的酒:“爸,正好,咱爷俩好久没一块儿喝点了。”

  一句“咱爷俩”,让刘海中心里顿时暖乎乎的。

  进了屋,赵蒙芸麻利地倒了水,刘海中这才把提干的事说了出来。

  赵蒙芸一听,惊喜地说道:“爸,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您等着,我去食堂给您打两个好菜,今天必须好好庆祝一下!”

  不一会儿,赵蒙芸就端着一个搪瓷盘回来了,里面是红烧肉和干煸豆角,肉香扑鼻。

  刘海中夹了一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放进嘴里,入口即化,不由得感慨,这大机关的食堂就是不一样。

  酒过三巡,刘海中才有些不好意思地搓着手,把发言稿的事说了出来,顺便把刘光天写的那张废纸递了过去。

  刘宇接过来扫了一眼,便笑了。

  他放下稿子,看着自己父亲那张既得意又忐忑的脸,开口说道:“爸,这稿子太空洞了。”

  “您是车间副主任,是管生产的,不是做宣传的,发言就得说实在的,说工人们想听的、能听懂的话。”

  他拿过纸笔,刷刷点点地写了起来。

  “第一,肯定成绩,但不能多说,一笔带过。”

  “第二,点出问题,比如咱们车间哪个班组的废品率高,哪个流程的效率低,把具体数字说出来。”

  “第三,提出解决办法,比如搞个技术比武,优胜者有奖励,或者调整一下工序。”

  “最后,表个态,说自己会带头跟大伙儿一起干。”

  刘宇一边写一边解释,条理清晰,简单易懂。

  刘海中凑过去看,只见纸上的字虽然不多,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既有领导的水平,又贴近实际,完全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他拿着那张写得满满当当的稿纸,激动得手都有些颤抖。

  这哪是发言稿啊,这简直就是他这个副主任的施政纲领!有了这个,他下周一在台上,腰杆都能挺得比谁都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