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547章:半日的奇迹

小说:家祖左宗棠 作者:白社桑落 更新时间:2025-07-28 14:06:38 源网站:2k小说网
  ();

  就在侦察机被放出去后不久,“长庚”号的无线电侦听组再次汇报称发现东南方向有大量电讯,而且通讯频次很高。

  尽管还未对内容进行破解,也可知道这是美军舰队的动向,如若猜测无误,那显然是美军航母编队正在交流这一次行动的结果。

  为了防止敌人再次派出袭击波次,“荧惑”号率先释放了一批舰载机,并在其的掩护下向着西方而去。

  登陆舰队的本体自然是不能动的,但战列舰必须归队,最好再捎上一条重巡。

  只是,如此一来,登陆舰队就只剩下一条重巡了,一旦本队驶往更西方后,敌人突袭登陆场,风险就非常的大了,因此高宪申否决了谈永雄的申请,仅将“安徽”号拨出。

  而“鹰”号也留在战场上,通过这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整,“鹰”号的载机量已经来到了32架,只是短期的话,也还是能够胜任护航任务的。

  与此同时,在东方海面上,“长庚”号巨大的舰体仍在爆炸的余波中微微颤抖。

  后部飞行甲板上的破洞狰狞可怖,就连一旁的钢梁都翘卷了起来,浓烟夹杂着暗红色的火舌从中喷涌而出,直冲天空。

  舱室内,刺耳的警报声、管道破裂的嘶鸣声、伤员的呻吟与损管队员们嘶哑的吼叫声仍未停息。

  谈永雄在答复完霍伯充的询问后,立即接通了损管组的电话,询问最新情况。

  “锅炉损伤已探查完毕,锅炉舱进水正在排除,机库起火正在扑灭……”

  “爆燃物注水管道损坏,正在加紧处理……”

  “无论如何,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封堵上缺口,恢复甲板。”

  “现在,你们讨论解决方案,用一切手段解决甲板问题,今天必须要回复起降功能!”

  损管队员们穿着浸湿的防火服、戴着沉重呼吸器的“铁人”,早已在浓烟和灼热中奋战多时。

  破洞下方机库的火势是首要威胁,几队损管队员顶着令人窒息的热浪和随时可能发生的二次爆炸,将粗大的消防水龙对准烈焰的核心区域。冰冷的海水与炽热的钢铁、燃烧的航空汽油猛烈交锋,发出刺耳的“嗤嗤”声,蒸腾起更浓密的白雾。

  水龙扫过之处,火焰暂时退缩,露出扭曲变形的钢梁、烧焦的飞机残骸和散落的残片。

  爆燃物处理小组的队员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小心翼翼地用钩子和沙袋,将那些尚未殉爆的爆炸物从火场边缘拖离。

  “长庚”号作为封闭式航母,机库四周并不开门,无法将这些东西直接投入海中,必须依赖注水管道,但如今注水管道损坏,他们必须要将它们暂时封存起来,等待恢复后再投入注水管道,因此这段极其危险的距离也非常遥远,每一次拖动都伴随着队员们屏住的呼吸和加速的心跳。

  如果说机库中是“危险”,那么三号锅炉舱的进水就是“麻烦”了,虽然锅炉舱的进水被暂时被控制住了,隔离舱壁挡住了大部分海水,但渗漏仍在持续,损管队员们的穿过齐腰深、混合着油污的海水,在闷热的底舱中奋力操作着潜水泵,同时用木撑和堵漏垫加固着受损的舱壁。

  中午12时53分,就在锅炉舱的进水即将排除干净的当口上,甲板抢修队已经顶着从破洞中溢出的浓烟和零星的火星,在破洞边缘展开了作业。

  面前这个破洞宽度接近10米,长度接近20米,边缘扭曲翻卷,钢架如扭曲的张牙舞爪的藤条一般。

  “怎么办?”看着这个令人头皮发麻的大洞,几个人面面相觑。

  “没办法,就硬上吧,这几个大架切不动,先扔在那里。”小组长拎着气割枪,走向那个还冒着浓烟的大坑,“咱们先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切了,大架等维修舰上调设备过来。”

  在左右看了看之后,其他几人也跟了上去,手持气割枪的队员先粗暴的切断甲板的结构边缘,然后如同外科医生,慢慢的修掉边子。

  不久后,舰队也到了近海,身形巨大的“安徽”号战列舰与一旁的工作舰“淮河”号出现在众人的眼中。

  “舰船受损情况如何?”

  谈永雄很快便接到了高宪申的问询。

  “钢梁受损,下层结构仍有待进一步评估。”

  从“淮河”号上下来的结构小组很快便来到了甲板旁,开始评估支撑结构的受损情况。

  “……这样吧,先把大架切了,然后把主梁吊上去,再铺一层钢板,至少先让甲板动起来,升降机就战事结束后回去再说吧。”

  讨论了一圈,也算是初步敲定了方案,很快,“淮河”号上面就开始忙碌起来。

  下午13时43分,一根粗壮的应急钢梁被起重机吊运过来,许多工具和材料也被搬上了“长庚”号。

  首先,损管小组将主梁附近的甲板切除,拆到最近的连接处。

  然后,起重机将钢梁吊了起来,损管队员们喊着号子,拽着绳子,在仍散发着惊人热量的洞口前将这些钢梁横跨在破洞两端相对完好的甲板结构上。

  紧接着,他们用巨大的螺栓对钢梁的主体进行了初步固定,并对其他连接处进行了加固。

  “接好了!”说着,一名工人从炉子里夹出一根烧的赤红的铆钉,在旁人看来极其危险的随手一抛,抛向了一名手持电锤的工人。

  “好嘞!”那名工人手持钳子,一下子就接住了半空中的铆钉,紧接着按到铆接点上,用电锤开始敲击,铆钉很快便在电锤的敲击下变成了扁平的形状,牢牢的固定在了原处。

  当然,复杂的铆接工艺在战时维修中应用极其有限,除了关键地方外,更多的地方看到的并非赤红灼热的铆钉,而是电焊枪的弧光,尤其是在后面的步骤中。

  骨架搭好后,接下来就是甲板表面,预先切割好的、厚重的方形钢板被吊车一块块地放置到钢梁框架上。

  焊接工人们手持焊枪,蓝色弧光在阳光下仍不断地闪烁、熄灭、又闪烁,如同顽强的生命之火。

  每一道焊缝都必须尽可能坚固,因为这将承受降落的飞机的冲击。

  而在钢板无法完全覆盖的缝隙和不规则边缘,队员们迅速填充进浸透了防火涂料的石棉垫和木楔,再用速干水泥进行封堵。

  除了修复甲板,损管小组还对中段升降机进行了更详细的考察,可以说,这个损伤要比想象中更棘手,如果换成500磅航弹或者250公斤航弹,在非直接命中的情况下显然不可能造成这样的结果——

  初步检查显示升降机的传动机构和轨道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变形,短时间内显然修复无望,所造成的结果无疑是很严重的。

  飞行长听着众人的分析,眉头紧锁,但也只能命令地勤人员加强对前部升降机能运作区域内的战机的维护准备工作,并调整甲板的调度计划,尽可能的缓解这个问题。

  甲板上,焊接的弧光从未停歇,钢板一块块地铺就,破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缩小、被覆盖。损管队员们的身影在升腾的蒸汽和飞溅的火星中若隐若现,而地勤人员则在甲板两侧奔跑、观察,重新调整起降和调度计划。

  “报告!后部甲板主破洞初步封堵完成,表面平整度达到起降最低标准!机库火势已完全控制,温度已下降至50°以下,残余烟雾正在清除!”

  损管队长嘶哑的声音通过传声筒传来,谈永雄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松弛了一丝,他看向飞行甲板,虽然那片区域依旧焦黑狼藉,覆盖着新铺设的、焊痕累累的钢板,如同舰体上一块巨大的补丁,但它已经连成一片,不再是无底的深渊。

  谈永雄抬手看了眼时间——

  4时22分......

  就在这时,一封电讯从“荧惑”号上发了过来。

  很好,发现敌人了!

  「坐标南纬18°9‘、东经149°2‘,敌舰队含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11艘,航速22节......」

  对于霍伯充的电讯,高宪申立即发电询问谈永雄,在得到肯定答复后,高宪申点了点头:“批准行动,让荧惑号先释放一波打击。”

  在得到批准后,“荧惑”号立即动了起来,航母编队向着深海驶去,与此同时,机库内也肉眼可见的忙碌起来,心情激动的人们来回穿梭其间。

  广播中传来了战斗挂载命令:「火乙队挂载航弹,甲类二型完毕!」

  「重复,火乙队挂载航弹......」

  地勤队员们用力推动那沉重的四轮小车,上边放着250公斤的航空穿甲爆破弹,借助起重机械,地勤将航弹挂到了俯冲轰炸机上。

  “荧惑”号的升降机反复运作,将一架架舰载机提升上去,抵达甲板的舰载机一边移动,一边预热,不多时,飞行甲板中段和后段就已经集结起十多架战机了。

  下午16时53分,霍伯充下令本舰脱离舰队,转向到逆风方向,并提升至最高航速,两艘驱逐舰亦跟随着这艘航空母舰一同离开了正在向东航行的舰队。

  几分钟以后,随着起降管制官一声令下,甲板上的地勤队开始挥动指挥棒,指示舰载机加速起飞。

  下午17时11分,最后一架俯冲轰炸机冲向天空,很快便在天上完成了整队,这支由15架战斗机和17架俯冲轰炸机组成的袭击编队开始向着东南方向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