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548章:蛮牛出击

小说:家祖左宗棠 作者:白社桑落 更新时间:2025-07-29 17:33:28 源网站:2k小说网
  ();

  由于还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要日落了,“荧惑”号的打击群的原则即是快打快撤,花费尽可能短的时间结束战斗。

  然而,情况却出乎众人的意料,当飞机赶到原定地点时,只看到了空空如也的海面——

  敌人在哪里?

  “队长,怎么办?”

  听到队员的询问,佘秉正看了看西方正在下落的太阳,又看了看手表,距离日落仅剩下半个小时了。

  佘秉正简单思考后,下令道:“现在向南方探索十分钟,然后即刻返航。”

  “等等,队长,有没有可能,敌人会往北边跑?”队伍中有人提出了疑问。

  “什么意思?”

  “我是说,敌人有没有可能发动夜袭,偷袭登陆场?”

  “东边都是珊瑚礁,晚上未免也太危险了吧,美国人真的会去吗?”

  “这......”机群中渐渐起了议论,佘秉正听完之后,也陷入了思考,但他仔细思索一番后,还是决定向东方向出发,“不排除这种可能,现在向东北方向,去威利斯群岛东段。”

  继续向南探索,时间未免有些太过紧张,也不能保证敌人真的没有夜袭的打算。

  而如果向北方探索,不仅能够缩短返航的时间,还能帮舰队排除这一风险,从目前的状态来看,也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

  天色渐渐昏暗,机群在佘秉正的带领下,猛地向左压坡度,整齐地转向东北。

  云层在不阳的余晖下被染上浓烈的紫红与橘黄,边缘镶着刺目的金边,浩瀚的珊瑚海上闪着耀眼的金光,一些露出海面的珊瑚礁则颜色更为深沉。

  “现在升空。”

  随着佘秉正一声令下,机群的高度被提升了一些,在黄昏的光线下,更高的视野或许能捕捉到更远处的异常,但代价是,下方海面的细节在迅速模糊、融化进越来越深的阴影里,只留下金光和黑色。

  机舱内,各种指示灯渐渐成为主要光源,无线电里只剩下引擎的轰鸣和偶尔的静电噪音,之前的疑问和讨论都被沉默取代,取而代之的是高度集中、如同猎鹰般扫视海面的目光。

  佘秉正接通了火乙三号的无线电,开始与其商讨具体的安排。

  威利斯群岛是一片由珊瑚礁和零星小岛组成的迷宫,长三百公里,如果美军舰队真的想利用夜幕掩护,贴着群岛东缘北上,是极佳的隐蔽航线,他们可以在暗礁间穿梭,然后在深夜悄然接近凯恩斯外海的登陆场。

  “各机注意,降低高度至八百米,目视搜索海面反光、舰船尾迹、烟囱排烟!注意礁盘与岛屿轮廓的异常!”

  佘秉正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出,他率先推杆,座机微微下沉,编队紧随其后,如同贴着海面滑行的巨大飞鸟群。

  八百米的高度,海面的波浪细节清晰了一些,但也仅仅是一丝,不阳的最后一缕光芒斜斜地扫过波峰,在浪谷投下长长的、不断移动的阴影。

  飞行员们努力分辨着:那是涌浪的反光,还是军舰破浪产生的白色尾迹?远处那片模糊的深色,是积雨云的投影,还是一艘驱逐舰的剪影?

  “左前方,十一点钟方向,好像有片阴影?”僚机飞行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打破了无线电的沉默。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去。一片低矮的积云悬在海平线上方,其下方靠近海面的区域,光线似乎被什么东西不规则地遮挡了,呈现出比周围海水更深的、模糊的轮廓。

  “保持观察!”佘秉正的心跳快了一拍,调整航向,带领编队朝那片可疑的阴影飞去。

  随着距离拉近,那片深色区域在视野中逐渐放大,形状似乎……过于规整了?像是一个拉长的、扁平的几何体。

  “是礁盘,外围的暗礁!”另一名眼尖的飞行员喊道,语么带着一丝失望的确认。

  那片“阴影”的边缘在黄昏的光线下显露出嶙峋的、被海水冲刷的礁石轮廓,上面覆盖着深色的海藻或珊瑚。

  短暂的希望如同被戳破的么球,机舱里响起几声压抑的叹息。

  时间,又无情地流逝了几分钟,太阳几乎完全沉入了海平面之下,只剩下西方天际一抹暗红,如同即将熄灭的余烬,海天相接处变得模糊不清,世界迅速沉入半明半暗的混沌状态。

  “队长,时间不多了,我们该返航了。”导航员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这场行动本就是不是舰队的意思,只是他们在赌。

  输赢,本就没有定论。

  前方的海域正在被暮色吞噬,威利斯群岛的轮廓已经模糊成一片连绵的、深灰色的剪影。

  “返航。”佘秉正猛地拉起操纵杆,座机昂首向上爬升,转向西方,“全体注意,爬升至两千米,航向二七零,保持编队,准备返航,打开航行灯,注意目视联系!”

  一架架飞机开始爬升,机翼和尾部的航行灯在迅速降临的暮色中亮起,向着西方飞去。

  ......

  威利斯群岛以东,约20海里

  在战列舰“南卡罗莱纳”号宽敞的战情室内,哈尔西如同一头蓄势待发的公牛,站在铺满海图的桌前。

  哈尔西显然无法得知有一支机群在不久前出现在距离他们110海里的地方,他抬起头,锐利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军官:“大堡礁的夜晚确实很危险,但中国人有句话——‘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我们现在就是要用这黑夜的帷幕,把铁拳砸到他们家门口去!”

  “目标:凯恩斯外海登陆场和支援舰队!”哈尔西的拳头砸在海图上标注的登陆场位置。“我们要打断他们的脊梁,让那些堆积如山的物资都变成燃烧的**,让踏上沙滩的军队都变饥饿的狗!”

  “接下来,我们要利用夜色和威利斯群岛的掩护高速突进,接近目标海域,主动搜索并歼灭任何遭遇的敌护航舰艇,直扑核心目标——运输船团和登陆场,用我们的大炮送他们下地狱!”

  哈尔西的计划大体上说来很简单,由战列舰率领5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突击群”,借助夜色快速接近敌人,在后半夜发动夜间决战,而航母则与剩余的驱逐舰呆在群岛以东,组成“安全港”,严格灯火管制和无线电静默,保存自身安全,并在明日拂晓第一时间派出侦察机确认战果、搜寻残敌,并视情况发动空中打击,支援突击群撤退或扩大战果。

  而战术也很简单,即以战列舰和巡洋舰为核心,驱逐舰分两列跟随其后,攻击以舰炮突击为核心,驱逐舰主要负责侦察,而开战之后,驱逐舰负责打探照灯和冲阵,鱼雷倒是其次。

  原因倒也简单,归根结底还是两洋战略的问题,让美国人把自己的独立的驱逐舰分队给拆了,而鱼雷攻击又偏偏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组合训练才能够完成的,相比之下舰炮就容易多了。

  因此最后美国人就摆烂了,练不了鱼雷战术,鱼雷也不上心研发了,形成了恶性循环,鱼雷越烂越练不好技术,技术越烂越不想研发鱼雷。

  但具体执行起来显然不会是什么简单的事情,首先是这周围的海况,尤其是夜晚退潮之后,情况更加复杂。

  另一方面,美军的夜战在二战初期无疑是彻头彻尾的差生,而其优势无非两点,第一是雷达,第二是任务式指挥。

  然而这两点面对国防军基本也没什么用,国防军虽然不如日军那群“目力仙人”,黑灯瞎火能望八公里,但美军现如今的雷达也不比瞎子好多少。

  而任务式指挥——这个不是美军的术语,这是德军的术语,不过内涵是一样的——简单来说就是“充分发挥前线官兵的主观能动性”,这比起日本那近几乎提线木偶式的任务安排无疑是非常先进的。

  但先进的理念并不代表战术的优秀,哈尔西作为美军夜战战术制定的重要参与者,对于这些问题都心知肚明。

  哈尔西环视众人,语么凝重:“我知道夜战是刀尖跳舞,我们可能会损失船只,可能会损失好小伙子。但是!”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果我们今晚不行动,等天亮,他们的航母恢复过来,加上岸基飞机,我们就彻底失去了机会!登陆场会像脓包一样越长越大,这是阻止他们的唯一机会。”

  “我们承担风险,是为了避免更大的灾难!”

  “我们的宗旨就是:杀!杀!再杀!不惜代价,杀光敌人!”

  “愿上帝保佑我们!”

  “各舰立即按部署转向,进入预定阵位,航向320,航速24节,保持隐蔽!”

  “先生们,回到你们的岗位上去,让我们去给那些中国人一个永生难忘的‘晚安问候’,解散!”

  舰桥内瞬间忙碌起来,命令通过电话和传令兵迅速下达至全舰,巨大的“北卡罗莱纳”号率先划破墨色的海水,调整航向,带领着身后一长串巡洋舰和驱逐舰的黑色剪影,如同一条致命的毒蛇,悄无声息地滑向西北方凯恩斯的方向,融入了无边的夜色与波涛之中。

  而“列克星敦”号则在另一半驱逐舰的簇拥下,缓缓驶向更深邃也更安全的黑暗海域,寂静的海面上,只留下舰艏劈开浪花的低沉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