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马齐奔朝堂夺权势 第794章

小说:青梅竹马齐奔朝堂夺权势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7-25 05:03:12 源网站:2k小说网
  ();

  “是了!”一婆子忽而指着那绿色絮状物叫道:“老奴年轻时见过,这些绿丝就是河豚毒!”

  宋英抬手抽出发间的银簪,拨了拨那污物,簪尖立刻蒙上一层幽蓝光泽。

  她微松口气,将碗里剩下的鸭血喂给张太太:“继续给她喂血,看还能不能再吐出一些来,再去熬些米油来,要稠得能立住筷子的。”

  这口毒血吐出,张太太状态明显有了好转,众人都是松了口气,抱着鸭子的婆子忍不住道:“这鸭子倒是死得值了。”

  剩余的鸭血灌进去,张太太吐出的污物里也不过一丝绿色絮状物,这下不用宋英解释,众人也明白毒吐得差不多了。

  众人都是高兴,看向宋英的目光也越发尊敬,待米油熬好,研秋还好奇地问:“宋大夫,这米油也能解毒吗?”

  “这是护胃的,《食物本草》有言,米油养胃,如膏覆疮,就像一张柔软的铠甲在胃里铺开,让残存的毒素无隙可乘。”

  这解释通俗易懂,研秋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宋英又给张太太细细把了脉,指下脉象如滚珠走盘,滑而数急,却又在尺部隐隐透出一丝涩意,这是胎元受震,毒邪未尽之兆。

  她收回手,眉心微蹙,解毒的方子倒不难,他们此行带的那些应急药物以及一些京里特产药材,斟酌之下,也能凑出一张拔除余毒的方子来。

  可保胎的药材,那是一个没有。

  等等,堂堂翰林编撰携孕妻远行,岂会不备保胎药?

  想到这里,她抬眸问道:“张老爷,你们此行有带保胎药吧?”

  张编撰点头,“临行前,特意请了太医院的刘太医开方,抓了好几副药。”

  宋英舒了口气,“我没有带保胎的药材。”

  张编撰心领神会,立刻让丫鬟取了药来,一一展开。

  看见苎麻根,宋英大大舒了口气,挑挑拣拣,很快凑出一副以苎麻根为主,配以阿胶等药的保胎药来。

  令下人们以陶罐熬好后,予张太太服下。

  折腾到半夜,张太太的脉象总算是稳定下来,宋英交代几句便出去了。

  船舱外,夜色如墨。守门的婆子歪靠在舱壁上,花白的脑袋一点一点,鼾声细碎,显然已坠入半梦半醒之间。

  宋英轻巧地迈过门槛,鞋底刚触到甲板,忽觉身侧阴影微动。她心头一紧,手指下意识摸向袖中银针,却见袁清从桅杆后转出,月光在他眉骨上投下深浅不一的暗影。

  “妥当了?”他嗓音压得极低。

  “暂且无碍。”宋英揉了揉发僵的后颈,凉凉河风一吹,顿觉又冷又饿,“有吃的吗?饿死我了。”

  下午和傍晚都抽空用过饭,但照看病人是个好心神的活,特别是这种中毒的孕妇,她可谓是全线紧绷,这会儿放松下来,顿时就饿得不行。

  袁清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递给她,“先吃块茯苓饼垫垫,我托厨娘包了荠菜虾仁小馄饨,这就去给你煮。”

  “你会做饭吗?”宋英表示怀疑,袁家虽不富裕,但对他这颗金蛋是极为宠溺,家里什么活儿都不让他做。

  袁清轻笑:“不过是把馄饨扔进滚水里,这等粗浅功夫还是会的。”

  宋英一想也是,正要去厨房,身后响起一道清越的嗓音,“是我们怠慢了,竟让宋大夫悬壶之余还要忍饥挨饿,实在惭愧。”

  宋英回头望去,只见张编撰立在舱房过道里,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可见他精致的眉眼下泛着淡淡的青影。

  “张嬷嬷,”他侧首轻唤,嗓音里带着几分倦意,“把昨日备着的松江鲈鱼取来,再开一坛梨花白,好生置办几道小菜。”

  说罢,又向宋英拱手道:“行船简陋,还望宋大夫莫嫌粗劣。”

  “不用不用!”宋英连忙摆手,“夜已深了,一碗小馄饨足矣。”

  袁清拱手一揖,道:“翰林公不必费心,晚生自行料理便是。”

  张编撰目光微动,转向宋英问道:“这位是?”

  “他是……”宋英犹豫了,先前张编撰似乎已经猜出了自己的身份,这会儿表明袁清的身份,会不会给他后面的科举之路带来麻烦。

  正踌躇间,袁清已再次躬身行礼,姿态磊落:“晚生袁清,丁巳年顺庆府秀才。”

  月光洒在他挺直的脊背上,将那一袭青衫映得格外清透。

  他抬起头来,眼中**三分笑意七分坦然,既不卑不亢,又守足了读书人的礼数。

  后面的张嬷嬷闻言,手中提着的灯笼微微一晃,昏黄的光晕在三人之间摇曳。她忍不住插话道:“咦?二位不是兄妹?”

  她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在两人之间来回打量,先前见这俊秀公子守在舱外寸步不离,她还当是宋大夫的兄长。却没想到一个姓宋,一个姓袁,倒叫她这老婆子糊涂了。

  “不是,”

  宋英刚解释一句,张嬷嬷便倒吸一口凉气,浑浊的老眼瞬间瞪得滚圆:“你二人莫不是……私奔出来的?!”

  宋英:“……”

  袁清温声道:“嬷嬷说笑了,若真是私奔,也该选个月黑风高夜,何至于在官船上招摇,我二人已经行过文定之礼,此行来京是有要事。”

  说着,还取出了一封红纸婚书。

  年轻男女出门在外,难免会引起误会,为了不损名声,临行前特意带了婚书。

  张嬷嬷眯起昏花的老眼,果然看见婚书上盖着鲜红的官印,不由讪讪:“老奴老眼昏花,冒犯了袁相公、宋大夫,真是该打。”

  说着,便要抬手自掴。

  宋英伸手拦住:“嬷嬷言重了,您也是好心,夜深露重,你们且去歇息吧。”

  张嬷嬷顺势放下手,赞二人大度,心里却仍是犯嘀咕:什么事情会让两个年轻男女孤身远行?

  张编撰见二人坚持要自己煮馄饨,也不勉强,他再次对宋英郑重一揖:“宋大夫妙手回春,救内子于危难,此恩张某没齿难忘。”

  他取出一张名帖递过去:“在下张任之,湖广江陵人,他日若有用得到张某的地方,尽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