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救灾,必先治水!”杨宁双手一拱,而后眼神无比坚毅的说道:“每年只知道拨款赈灾是没用的。

  既然黄尚书手脚麻利,给我们留出了三天的空窗期。

  那我们就要把握住这三天的时间。

  六部协同地方官府一起。

  将尚未受灾的土坝全部改建。

  以器治水!”

  嗡——

  杨宁此话一出。

  整个养心殿内的文武百官全都愣住了。

  工部黄尚书闻之,先是一怔,眼中甚至闪出了几分红润。

  余下的几个皇子藩王见状,同样瞪大了眼睛。

  大乾皇帝更是激动的一个箭步来到了杨宁面前问道:“宁儿,你的意思是不拨款不赈灾,而是将这些银两全部用到尚未受灾的土坝改建上?”

  “父皇明鉴,正当如此。”杨宁点了点头。

  可话音刚落,才刚站出来跳脚的三皇子一派官员,便突然开口问道:“六殿下这个想法可有实践之机?如今江东百姓的姓名才是头等大事,六殿下此时对土坝改建,莫不是在已经受了水灾的江东百姓的伤口上撒盐?”

  杨宁闻言猛地转头,冲着那名跳脚的官员毫不留情的回怼道:“江东百姓年年这个时候都要受灾,与其在这儿养蛊,倒不如趁此时机彻底改建,一劳永逸!

  更何况,以我拙见,若是这次不对土坝改建,恐怕等灾后就没机会了吧。”

  众官员闻言都心照不宣的低下了头。

  每个人的眼神中都不免闪出一丝心虚。

  土坝改建这件事,每年工部都会有人跳出来建议。

  这土坝一旦改建,就会导致江东一隅河道的控制权降低。

  如此一来,他们这些靠着江东发财的官员,无疑是被卡住了咽喉。

  所以这件事,总是不了了之。

  此外。

  就是工部提出的土坝改制策略太过平庸。

  六部和皇帝也都不止一次的复议过。

  可最终的结果却都不谋而合。

  只用大乾王朝现有的工艺技术进行土坝改制,在预防洪灾这方面,几乎不会有任何提升。

  反倒是在维修和改建上的消耗,会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黄尚书每年都会派人向内阁施压,说要做江东一隅土坝的改建,但工部拿出的方案,可都不合格,六殿下不会不知道吧?”身为三皇子铁朋党的户部侍郎陆千,一脸愤愤的说道。

  杨宁闻言,只是一脸淡然的点了点头道:“陆大人所言极是,工部拿出的方案我也看不上,若沿用工部的方案,无论是对大乾而言,还是对江东百姓而言,都不过是劳民伤财罢了。”

  “既然六殿下深明大义,何故还将江东土坝改建一事拿到陛下面前来说。”户部侍郎陆千语言犀利,眼神不善道:“莫非六殿下是受了何人指使?就是想让我们这群与江东有关系的老臣,故意在陛下面前出丑?”

  “陆大人说我们工部可以,但六殿下与此事无关,还望陆大人收回成见。”工部黄尚书双手一拱,眼神十分慷锵。

  此话一出,同在养心殿内的工部同僚也都纷纷拱手向户部侍郎陆千发难道:“还望陆大人收回成见!”

  一时间,养心殿内的火药味涌起。

  看戏吃瓜的官员们,都不禁冒出了一身冷汗。

  工部黄尚书可谓是六部中的老好人了。

  主打一个谁都不得罪。

  可今天,他竟敢带着整个工部和三皇子一派的户部侍郎陆千正面对峙。

  而这一切不是为了什么升官加爵。

  仅仅是为了六皇子杨宁的声誉。

  在众大臣看来,工部出如此举动,基本上就可以说是站队六皇子杨宁了!

  可彼时的六皇子见状,也不再沉默。

  而是从怀中掏出了一张墨迹未干的卷纸。

  径直拍到了养心殿中央的长桌上!

  “陆大人,我何时说过,修建土坝要用工部的建议了,这是我自己设计的新型土坝,只要制作流程全部按照我的标准执行,我敢用项上人头作保,这些大坝至少能屹立百年不倒!”

  杨宁猛地起身,斩钉截铁的说道。

  户部侍郎陆千见状眉头一紧,而后开口说道:“六殿下说笑了,您虽在军事上造诣不凡,可军事与基建是两码事,岂可同日而语?”

  工部黄尚书闻言瞬间将目光放到了那张卷纸上。

  而后三步并作两步,直接将那张墨迹未干的卷纸展开。

  刚一打开,一座设计极为精妙,创意十分新颖的新型水坝赫然就出现在了眼前。

  无论是从工艺结构上来说,还是从整体的设计实用性来说。

  这张寥寥数笔画下的草图,已经远超他们工部宵衣旰食数年得出的成果了!

  “黄爱卿,你看那图如何?”大乾皇帝见黄尚书愣在原地一言不发,便心急的开口问道:“其上所画究竟与宁儿所言有多大出入,能否救治江东百姓于水火之中啊?”

  满堂众臣闻言,也都瞪大了眼睛,纷纷等待着工部黄尚书的回答。

  就连前一秒还在嘲讽的户部侍郎陆千,都破天荒的住了嘴。

  毕竟黄尚书的业务能力相当恐怖。

  刚入仕的第一年,他便将古今所有建筑书都倒背如流了。

  任何建筑只要让黄尚书看一眼,他便能精准的估算出花费多少银两、能使用多少年等等。

  他甚至被尚且在世的太皇太后称为“工部千古第一奇才”。

  “此图......确实与六殿下所言相符。”黄尚书一字一顿道。

  大乾皇帝闻言心中大喜,整个人的脸色瞬间红润了几个度。

  户部侍郎陆千则是低着脑袋,脸上写满了尴尬。

  可就在众人以为,六皇子杨宁即将再次创下一个新的奇迹之际。

  工部黄尚书却突然话锋一转,来到了杨宁面前,一脸正经的发问道:

  “六殿下,这张图上所著的水坝确实设计的巧妙。

  可就凭大乾当前的浇筑工艺和土层基础。

  想要实现如图所现的效果,几乎是痴人说梦。

  若是凭此硬造的话,只会适得其反,甚至会让江东百姓再次陷入水火之中。

  还望六殿下指明,此水坝应该如何修建,从何处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