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701章:边陲志

小说: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作者:斩悬 更新时间:2025-08-25 04:04:50 源网站:2k小说网
  ();

  王崇哑口无言,最终像条死狗一样被拖了下去。

  公审台另一侧,几个穿着绫罗的年轻人也被押了上来。

  他们是红袍学堂的学子,出身商贾之家。

  为首的叫周显,父亲是江阴最大的布商。

  他原本今年该入仕,却被查出勾结小吏,霸占了寒门学子李岩的科举名额。

  李岩站在台下,冷冷盯着周显。

  周显还强撑着面子,昂着头道。

  “你们凭什么抓我?我爹可是给红袍军捐过粮的!”

  农会的王二柱冷笑一声,举起一份密函。

  “这是你写给县衙刘师爷的信,若能更改名额,愿奉上白银三百两,白纸黑字,你还狡辩?”

  周显脸色瞬间惨白。

  台下,李岩终于再也忍不住,上台一把揪住周显的衣领,眼眸猩红。

  “就因为你,我娘病死前都没能看到我中榜。”

  周显被勒得喘不过气,挣扎着看向青石子。

  “总长......我、我愿意赔钱......”

  青石子走上前,拉开李岩。

  “舞弊者剥夺功名,家产罚没半数,流放漠北修路三年。”

  周显面色苍白,这一刻,只是失神的开口。

  “我也是红袍学子啊......”

  公审结束,百姓们却不愿散去。

  “总长!赵家还没抓呢!”

  一个老农挤到前面。

  “赵老爷去年强占了我家三亩水田!”

  “还有钱家!钱家勾结漕帮,私涨米价!”

  青石子看着群情激愤的百姓,抬手示意。

  “诸位,革新不是一日之功,凡是递上来的状子,农会都会一一核查。”

  他转头对王二柱道。

  “传令下去,各乡设诉冤鼓,百姓有冤,随时可击鼓递状,农会和学子负责拿人,找证据,审判。”

  王二柱重重点头。

  “是!”

  夕阳西下,青石子站在县衙门口,望着逐渐散去的人群。

  王二柱凑过来,低声道。

  “总长,今天抓了十七个,还有三十多份状子没处理......”

  青石子淡淡道。

  “不急,一个一个来。”

  他望向远处,江阴的街道上,新贴的标语在夕阳下格外刺眼。

  “扫平一切高高在上!”

  县衙大堂内,青石子刚坐下,门房便匆匆来报。

  “总长,江阴五家缙绅代表求见。”

  青石子眼皮都没抬。

  “让他们进来。”

  他甚至不用猜,便知道这些人是来干什么的。

  五名身着绸缎的老者鱼贯而入,为首的孙老爷拱手行礼,脸上堆着僵硬的笑。

  “青总长,叨扰了。”

  青石子没让他们坐,只是冷冷开口。

  “何事?”

  果然,孙老爷深吸一口气,强压着怒意道。

  “总长,近日江阴革新之举,是否......有些过激?”

  “哦?”

  青石子放下笔。

  “哪里过激?”

  “自古官民有别,岂能让百姓随意审判士绅?”

  一旁的赵老爷忍不住插嘴。

  “这、这简直是乱了纲常!”

  “是啊!”

  李老爷拍案而起。

  “那些泥腿子懂什么?他们只会挟私报复!”

  青石子看着他们涨红的脸,忽然笑了。

  “诸位是来教我做事?”

  孙老爷心中一紧,脑海中浮现出画面,昔日东南沿海到福建云南,这位看起来温和出尘的道士,可是亲自率军扫了一圈,杀人如麻!

  孙老爷当即赶紧摆手。

  “不敢不敢!只是......”

  他咬牙道。

  “这革新之法,实在闻所未闻!还请总长暂缓,容我等上书里长,陈明利害......”

  虽然忌惮青石子,但如今也算是隐隐威胁。

  “上书里长?”

  青石子缓缓站起身。

  “你们也配?”

  他猛地一拍桌案。

  “蒙古铁骑都快打到江北了,女真人在辽东虎视眈眈,江南百姓还在饿肚子,你们却在这儿跟我讲纲常?”

  站在孙老爷身后的赵老爷被吼得后退半步,但仍硬着头皮道。

  “可、可自古以来......”

  “自古?”

  青石子冷笑。

  “自古士绅不用纳粮?自古官吏贪墨无罪?自古百姓活该饿死?”

  李老爷气得浑身发抖。

  “你这是要毁了千年的规矩!”

  “规矩?”

  青石子一字一顿。

  “从今日起,红袍军的刀,就是规矩!”

  大堂内死一般寂静。

  五名缙绅面色惨白,孙老爷的嘴唇哆嗦着,却再说不出一句话。

  青石子重新坐下,声音冰冷。

  “还有事吗?”

  就在江南轰轰烈烈的革新之时,另一边。

  魏昶君站在启蒙部的大厅里,面前的长桌上铺满了地图和文稿。

  数十位启蒙师屏息凝神,目光紧紧跟随着他的手指。

  他指尖点过一张世界舆图,声音低沉却清晰。

  “现在各处都在发展。”

  “张献忠,李自成,吴三桂,王旗,岳豹等总长在各地征战,农会经济和监察部负责各地发展......”

  “但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

  没人回答。

  所有人都等着他的下一句话。

  “海外殖民?那是掠夺。”

  “家天下?那是倒退。”

  “三权分立?”

  这位穿越者脑海中浮现出历史上两百余年后的美方,目光锐利。

  “那是别人的路。”

  他忽然一掌按在地图上,五指张开,覆盖了整个欧亚大陆。

  “我们要的,应该是让中國的百姓走出去。”

  “不是去抢,不是去占,而是去建!”

  “让每一个红袍军的学子、农户、工匠,都成为种子,落在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

  “他们要在美洲开矿,在非州修路,在欧罗巴传技,让每一处他们踏足的地方,都留下红袍的秩序,中國的文明。”

  “要打破安逸的习惯!”

  大厅里一片死寂。

  一位年长的启蒙师喉结滚动,颤声问。

  “里长......这、这岂不是要改变天下?”

  魏昶君看向他,目光如炬。

  “中國安逸太久了。”

  他声音如铁。

  “百姓守着三亩地,官吏盯着五斗米,缙绅算计着十年富贵,这样的国家,就算再强盛,也不过是另一个大明。”

  “我要打破的,就是这种安逸!”

  “让百姓不再只想着回家种地。”

  “让他们去开一条让中國农户,商户,将士们走向世界的路。”

  “他们去到世界上每一个地方,都会改变当地,发展起属于咱们的文明,重塑秩序!”

  启蒙师们呆立原地。

  他们从未想过,革新竟能如此宏大。

  这是一种怎样的气魄?

  里长要将中國的每一个身影化作种子,最终......改变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