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816章:崇祯的疑惑

小说: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作者:斩悬 更新时间:2025-10-15 17:32:39 源网站:2k小说网
  老仆瘫软在地的呜咽声中,林同谦缓缓接过公文。

  纸张很轻,他枯瘦的手指却抖得厉害。

  雨打芭蕉声里,他望着院中那株亲手栽的梅树,昔日移栽时,还和魏昶君一起培过土。

  “我早知道......”

  他声音飘忽得像远山的雾。

  “从答应帮郭之奇那刻起,就逃不过这天。”

  “我早知道的......”

  雨水顺着他脸上的皱纹流下,分不清是雨是泪。

  他最后看了眼书房里满架的诗集,转身走进雨幕时,背脊挺得如同松柏。

  只是那双曾批阅过无数蒙学课本的手,此刻正死死攥着流放文书,像是要捏碎某个未竟的梦。

  他不后悔,他......无错!

  彼时。

  河南府的日头毒辣,白远山正光着膀子在院里劈柴。

  花白的胡子被汗水黏在胸膛上,刀疤纵横的背脊晒得黝黑发亮。

  退休三年,他仍保持着军中的习惯,每天要练够两百下劈砍。

  “爷爷!”

  小孙女举着封信跑进来。

  “京师来的公文!”

  白远山斧头一顿,木屑溅到眼睛里。

  京师......公文......他已经退下来了,所以这公文......他已经猜到了。

  他**眼拆开火漆封口的信函,只看两行就猛地站起。

  “勾结前明......流放西伯利亚......”

  院门突然被撞开。

  几个穿监察部**的人闯进来,领头的是个面生的年轻军官。

  白远山认得他肩章,红袍军新式衔级,比他退休时高了整整两级。

  “白千卫。”

  年轻军官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请即刻收拾行装。”

  白远山还没反应过来,里屋就传来儿媳的哭喊。

  他冲进去时,看见监察兵正从炕上拖起小孙女,孩子吓得连哭都忘了。

  “放开!”

  白远山一拳砸在门框上。

  “老子跟里长打江山时,你们这群娃娃还在穿开裆裤!”

  年轻军官面无表情地展开文书。

  “证据确凿,您通过漕帮运送的二十箱药材,在天津港查获时变成了火枪。”

  白远山突然想起几个月前寿宴上,那个自称药材商的陌生人。

  想到之后对方诱导自己推了这红袍天下。

  他当时怎么就鬼迷心窍......“押走。”

  军官一挥手。

  两个兵架住白远山胳膊时,他猛地挣开,把流放文书撕得粉碎。

  “魏昶君!”

  他朝着京师方向嘶吼。

  “蒙阴城下老子替你挡箭!平山镇老子斩了鞑子敌酋!现在你连刀都不肯给个痛快!”

  碎片像雪片般落下,有一片粘在他汗湿的胸口。

  白远山突然明白了,里长不杀他们,不是念旧情,是根本不屑杀。

  就像猎人不会浪费子弹打瘸腿的兔子。

  说这句话的时候白远山眼睛都红了,满是血丝,他想过会被诛杀,但魏昶君没有。

  他甚至都看不上这些造反的官吏,连杀都不愿意杀。

  不就是笃定他们成不了事,再给他们机会活着,他魏昶君也觉得他们成不了事!

  火车汽笛声从城外传来。

  白远山被推搡着走过熟悉的街巷,邻居们都关紧了门窗。

  他看见裁缝铺的幌子还在晃,那是他当年用第一个军饷给老婆子扯布的地方。

  “你狠啊......”

  他喃喃着被押上囚车。

  “为什么不杀老子,为什么不杀!连死都不让老子死个明白!”

  “你魏昶君打心底里看不上我们!”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时,白远山最后看了眼生活了十年的老城。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具倒在地上的尸体。

  里长流放朝中退休众臣的消息传的很快。

  清晨,落石村笼罩在薄雾里。

  朱由检扛着矿镐走出家门,粗布工装上沾满煤灰。

  他花白的头发被风吹得凌乱,眼角深刻的皱纹里嵌着洗不净的煤粉。

  现在他年纪大了些,但身体竟仿佛比昔日做皇帝的时候还好了不少,就是看上去有些苍老。

  朱由检刚刚从腰间取下布擦拭着面上的灰尘,却看到村口的公告栏前围满了人。

  朱由检凑近一看,红纸黑字写着肃清叛党通报。

  他眯起老花的眼睛,逐字读着。

  “查原南直隶侍郎马如化、前启蒙部总师林同谦、河南千人卫白远山等,勾结前明余孽,私通海外,罪证确凿......”

  朱由检的手开始发抖,矿镐哐当砸在脚面上。

  他顾不得疼,死死盯着最后一行判决。

  依律举族及亲朋故旧,门生好友流放西伯利亚等地垦荒,不予诛连。

  雾散了,阳光刺得他眼睛发酸。

  公告栏旁还贴着详细案情,马如化通过漕运私售精铁,林同谦用书院传递密信,白远山倒卖军械......每桩罪都够诛九族。

  “老朱!”

  矿工老王拍他肩膀。

  “看傻眼了?听说这些官老爷要发配去冰天雪地种土豆!”

  朱由检喃喃道。

  “为什么不杀......”

  “杀?”

  老王嗤笑。

  “里长仁厚呗!要我说明就该全砍头!”

  朱由检却想起崇祯年间的事。

  当年袁崇焕被凌迟,九族流放......就这还是没有确凿证据的谋反。

  他亲手批过的诛连案卷,能堆满半间屋子。

  “仁厚?”

  他苦笑摇头。

  这比杀人狠多了,让养尊处优的官老爷去冰原刨食,比一刀痛快更折磨人。

  破灭他们的一切妄想,让他们一生都看不到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杀人诛心!

  下矿的汽笛拉响。

  朱由检在黑暗的矿洞里机械地挥镐,煤块哗啦啦滚落。

  他忽然想起去年魏昶君来视察矿场,穿着和他一样的粗布衣,蹲在煤堆前和矿工算工钱。

  那时自己还觉得魏昶君没什么了不起。

  现在他才明白,那人不是这般的,他根本不屑用帝王手段。

  就像**看孩童打架,懒得动手,只轻轻把闹事者拎到墙角罚站。

  放工时夕阳西下。

  朱由检看见村学放学,孩子们唱着新编的《红袍童谣》跑过田埂。

  他忽然想起昔日红袍重臣的孙子们,那些孩子去年还来村里支过教,教娃娃们认字。

  “魏昶君......”

  他对着晚霞轻叹。

  “和你生在同一时代,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暮色中,新修的铁路蜿蜒向远方。

  朱由检知道,那列满载罪臣的火车,正驶向比煤井更黑暗的冰原。

  而落石村的炊烟依旧袅袅升起,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