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861章:博弈

小说: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作者:斩悬 更新时间:2025-11-09 06:34:09 源网站:2k小说网
  ();

  议事堂的烛火噼啪作响,千余名官吏如泥塑般僵立。

  魏昶君拂袖起身时,旧棉袍带起一阵微风,吹动了贺建军额前的冷汗。

  贺建军指甲掐进掌心,他盯着里长袍角那块褪色补丁。

  保定府的孙强国低头佯装整理玉带,指尖却在发抖。

  宣府张白河暗中数着腰牌。

  魏昶君的目光扫过全场,在几个重臣脸上稍作停留。

  里长最后敲了敲案上《民会章程》,沉闷声响惊飞梁上灰雀。

  官吏们集体战栗的瞬间,魏昶君已转身离去。

  旧棉袍消失在屏风后,像收刀入鞘。

  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清楚,双方都没有挑破最后一层窗户纸,但双方也都心知肚明。

  一如他们知道魏昶君要对他们动手了,魏昶君也知道这些官吏的小心思。

  彼时,张家口民会堂新刷的白灰墙还泛着潮气,宗涛扶着缠麻布的伤臂站在木台上,台下挤着百余名戴红袖标的民会成员和八名京师监察司官员。

  晨光透过破窗照在他青紫的额角,结痂的伤口像枚烙印。

  “今早到的电文。”

  宗涛举起文书,纸页哗啦声惊起梁上麻雀。

  “里长授命民会全权查办张家口积案。”

  “任命电文已至张家口,我们必须要在最快的时间完成张家口试点的调查取证和抓捕审讯!”

  他声音嘶哑却带着狠劲。

  “头一桩,郭子怀!”

  是的,郭家之前的族人因为郭子怀的壮士断腕已经进去了,监察部正在审讯,但现在郭子怀还没有北抓捕,宗涛第一时间盯上了郭子怀这颗最大的毒瘤!

  满堂哗然中,监察司代表皱眉。

  “宗先生,郭子怀毕竟是大员......”

  “正是大员才要先动!”

  宗涛猛拍案台,震得茶碗乱跳。

  “目前郭家银号账本昨夜已起获,光假账就三套。”

  民会账房老王颤巍巍捧出木箱,倾倒的账册铺了半地。

  最上面那本《功德簿》记着郭子怀捐修学堂,医馆的善款。

  宗涛用脚踢开封面,露出夹层里宣府官员收贿的名单。

  “看好了。”

  “郭子怀族人名下的店铺,月流水五万多红袍元。”

  他掏出皱巴巴的货单。

  “可全城店铺进货量加起来,都不够这个数!”

  他还在继续伸手。

  最上面那本《民生工程纪要》记录着郭子怀主持修建的水渠,底下却压着工程转包契书,同一段水渠转包三次,最后用秸秆代替石料。

  “还有这些。”

  “郭子怀族人开的建筑公司,承包价高出市价五成。”

  他掏出施工记录。

  “实际用料不足报账三成,剩下全进了空壳民企,这样的企业能中官府的标?”

  监察司官员捡起采购单,郭子怀批的赈灾棉被采购,单价竟是市价三倍。

  供货商供词附在后面。

  “郭大人说......这是给上面打点的。”

  “还有。”

  宗涛从鞋底抽出油布包,展开是矿工家属的联名信。

  去年塌方事故的抚恤金被克扣七成,家属按手印的血书旁,赫然签着郭子怀已妥善处理的批文。

  午时梆子响时,宗涛哑声下令。

  “兵分三路,一队封账目,二队查工程,三队跟我请郭大人谈话。”

  这一刻,宗涛望着城中央的官衙飞檐,仿佛看见二十年前魏昶君站在落石村废墟上的身影。这场仗,终于要揭开冠冕堂皇的假账了。

  张家口城东的郭府书房里,青砖地面积着薄灰。

  昔日繁华热闹的郭家,如今只剩下郭子怀一个人沉默的看着。

  郭子怀独坐在褪色的太师椅上,手边粗陶酒壶里的烧刀子已见底。

  九天了,宣府方向的官道始终没有马蹄声。

  他枯瘦的手指敲打着榆木桌案,阳光透过破旧的窗纸照在官袍肘部的补丁上。

  这位大员的书房寒酸得像个私塾先生,除了一柜账簿,只剩墙上泛黄的《红袍训》拓本。

  “哐当!”

  木门被猛地撞开,风尘仆仆的宗涛带着监察司官兵涌入院落。

  郭子怀抬眼看了看人群,不慌不忙地斟了杯酒。

  他注意到宗涛缠着麻布的伤臂,还有身后官员捧着的朱漆木箱,那是装重案卷宗的红匣。

  “郭大人。”

  宗涛亮出盖着血手印的文书。

  “医馆工程塌方致死六人案,请配合调查。”

  郭子怀嗤笑一声,酒水洒在打补丁的衣襟上。

  “宗代表,直接说清算更痛快。”

  他指向墙角堆放的账册。

  “所有工程记录都在那里。”

  “我不知道我郭家有什么可查的。”

  监察司官员开箱取出血迹斑斑的施工日志。

  第三页清楚记载,地基深度应为九尺,实挖九尺。

  建材清单上,青石方砖记录同样在,一切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郭绵是你堂叔吧?”

  宗涛展开供词。

  “他承认受你指使,用朽木代替柏木做房梁。”

  “证据呢?”

  郭子怀晃着酒杯,嗤笑一声。

  “红袍元又不会说话。”

  宗涛从带来的木箱底抽出一本暗账。

  账页显示,医馆工程拨款十万红袍元,实际支出仅四万。

  差额流向标注特别经费,收款方是宣府某商号。

  “这商号......”

  监察司官员突然插话。

  “上个月刚给宣府董大人之子办了婚宴。”

  郭子怀斟酒的手顿了顿。

  他指尖不断敲打着桌案,看着外面的阳光,心中慢慢泛起一丝凉意。

  这些天他一直在等,等宣府那边郭家背后的人回信,但他已经等了九天,九天的时间,足够宣府的董大人几人和他书信几个来回。

  这一刻,郭子怀叹息着闭上眼,他知道对方不回信意味着什么,他......可能被当作弃子了!

  “带走吧。”

  他主动伸出双手。

  镣铐扣上时,他最后看了眼墙上的《红袍训》。

  民为邦本四个字,被他用指甲划出深深痕印。

  但他依旧沉默,没有半分承认的姿态。

  只要他不松口,未必没有机会。

  暮色中,囚车碾过青石板路。

  百姓聚在街边沉默注视,有个老农抹着眼泪,但也昂头看着。

  他的儿子死在医馆废墟下。

  郭子怀闭上眼,酒劲混着血腥味涌上喉咙。

  这场博弈,他还有机会吗?

  他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