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总工叫住正要离开的孙雨南,眉头微蹙,欲言又止。
“吴总工,您放心,我对一五六厂忠心耿耿,绝不辜负您的期望。”孙雨南诚恳说道,目光坦然,可心里却直犯嘀咕,这已经是今天第三次表忠心了,那些夸赞的话听得她浑身不自在。
吴总工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终于露出笑意,“去吧,路上小心。”孙雨南如释重负,快步离开,脚步声在走廊里渐渐消失。
韩震宇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转头看向仍郁闷的茅局长。“茅局,您别多想,小南就是运气好,谁能料到她记性这么好呢?”韩震宇轻声安慰。
茅局长摇头苦笑,抿了口茶,“我就是羡慕,你看张总手下,人才济济,我那儿全是莽夫。”
“我们团里也一样,玩枪和动脑子的,各有所长。”韩震宇笑着回应。
办公室陷入短暂沉默。茅局长起身走到窗前,秋日暖阳洒在他微驼的背上。“我们单位太缺人才了。”他感慨道。
“哪个单位不缺呢?这么一想,您心里是不是好受些?”韩震宇走到他身边。茅局长被逗笑,拍了拍韩震宇的肩膀。
十月,人民日报发布恢复高考的消息,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工厂、农村、事业单位,到处都在议论。
孙雨南坐在办公室,手中的报纸被翻了好几遍,纸张起了毛边,这个消息虽不意外,却依然令人激动。
“小南,你有多余的复习资料吗?”韩震宇的声音打断她的思绪。孙雨南抬头,见韩震宇站在门口,神情局促,阳光从他身后照来,在地上投下修长影子。
“有,我备了好几套。你要?”孙雨南放下报纸。
“我二哥还在乡下当知青,想给他寄点。”韩震宇搓着手,语气带着歉意。
“行,我给你整理一份。”孙雨南爽快答应,起身到书柜翻找资料。这些书在一五六厂十分抢手,每天都有人借阅抄写。
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张秀宇探头进来,抱着厚厚的笔记本,满脸期待。“孙工,你帮我看看,这些重点划得对不对?”她小心翼翼把本子放在桌上。
孙雨南扫了眼密密麻麻的笔记,“你写得太细,重点都被淹没了,要学会抓关键。”
“孙工,你教教我呗,我可是你最宠爱的学徒。”张秀宇眨着眼睛撒娇。
孙雨南无奈地笑,“行吧,我帮你整理。”拿起红笔在笔记上标注重点。
看着张秀宇认真抄写的模样,孙雨南想起自己当初学习时发现过目不忘的本事,学什么都快,不禁感慨这是老天爷给的金手指。
有人背着书包匆匆而过,有人还在讨论学习内容。“孙工,明天我还来找你。”张秀宇收拾好笔记本,依依不舍地说。孙雨南点头,“好,明天见。”目送她离开后开始收拾东西。
韩震宇在门口等她,“走吧,我送你回去。”
“不用,我自己骑车就行。”孙雨南摆摆手。
“这么晚了,我不放心。”韩震宇坚持。
两人并肩走在厂区小路上,秋风吹起落叶,沙沙作响。
办公室灯光昏暗,桌上堆满教材和笔记本。“你们这些老头老太太的心思,我哪猜得准。”孙雨南**太阳穴,眼底透着疲惫。
“孙老师,孙工,好姐姐......”张秀宇扭捏地凑过来,声音甜得发腻,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头发随意扎成马尾,满脸讨好的笑容。
孙雨南忍不住笑出声,台灯在她脸上投下柔和光晕,“得了,别扭了,像条蚯蚓似的。把本子递给我。”
张秀宇立刻递上笔记本,眼睛亮晶晶的,紧张地搓着手,不时偷瞄孙雨南的表情。
孙雨南翻开笔记本,纸张发黄,边角卷曲,轻轻抚平皱褶,拿起铅笔边勾画边说:“我可先说好,这次高考是重开第一年,我不敢保证哪些知识点一定考,只能标注我觉得重要的内容。”
“好好好,有重点就行!”张秀宇连连点头,视若珍宝。
办公室安静下来,只有铅笔在纸上划动的声音。从人民日报发布高考通知到考试,只有短短一个月准备时间,这些年轻人,有多少能抓住这次机会?
正当她准备继续划重点时,办公室门被推开,发出吱呀一声。“孙老师......”一个高大身影出现在门口,带着车间里的机油味。
“打住!”孙雨南头也不抬,无奈地说,“陈实诚,你一个大男人学什么不好,学张秀宇撒娇?”
“嘿嘿......”陈实诚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黝黑的脸上露出憨厚笑容,“我就是想请您帮我看看化学......”
孙雨南抬头看着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大个子,此刻像做错事的孩子站在门口,叹了口气:“把本子拿来。”
接过陈实诚的笔记本,孙雨南心想,这些年教材质量实在不怎么样,纸张粗糙,印刷模糊,还有错字。她带来的两套老教材在单位里传来传去,每个想参加高考的人都想借来看看。
“对了,我那两套资料现在在谁手里?”孙雨南突然问,“拿回来吧,我把重点都划出来,也省得你们抄那么多。”
“我这就去找!”陈实诚一溜烟跑了出去,脚步声在走廊回荡。
看着他的背影,孙雨南摇摇头。其实她不想参与太多,怕自己划的重点不准,有人考不上怪她。但看着年轻人如此信任自己,又不忍心袖手旁观。
这时,吴总工走进来。“小孙啊,怎么没见你复习?”吴总工站在门口,满脸关切。
孙雨南抬头看他一眼,继续低头划重点:“那些必须记的东西,我看两遍就能记牢。”语气平淡,眼底却闪过自信光芒。
“你这孩子,还是要多看看。要不要我把家里的传记借给你?那可都是好东西。”吴总工走进来,在对面椅子上坐下。
“不用了,应该都看过。”孙雨南笔尖顿了顿,继续划着。
吴总工笑着摇头,眼神满是赞许:“也是,就你这水平,肯定能考上。等你毕业回来,一定更厉害。”
孙雨南嘴角微微上扬,知道这是领导在画饼,不过这饼,她倒不介意吃一口,毕竟谁不想有个更好的未来呢?
很快,厂里为高考生安排了自习室,还准许请假复习。整个工厂笼罩在紧张又期待的氛围中。看着大家热火朝天地往自习室搬桌椅,有人抱书本,有人扛椅子,还有人搬台灯。
她转身去找吴总工请假。推开办公室门,吴总工正在批阅文件。“行,准了。”吴总工签完字,热心地说,“要不要把你的办公桌搬到自习室去?那边条件虽简陋,但大家一起学习有氛围。”
“不了,我回家复习。”孙雨南接过假条,转身离开,嘴角带着神秘笑意。
这一个月的假期,她可不是真要用来复习的。
吴总工叫住正要离开的孙雨南,眉头微蹙,欲言又止。
“吴总工,您放心,我对一五六厂忠心耿耿,绝不辜负您的期望。”孙雨南诚恳说道,目光坦然,可心里却直犯嘀咕,这已经是今天第三次表忠心了,那些夸赞的话听得她浑身不自在。
吴总工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终于露出笑意,“去吧,路上小心。”孙雨南如释重负,快步离开,脚步声在走廊里渐渐消失。
韩震宇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转头看向仍郁闷的茅局长。“茅局,您别多想,小南就是运气好,谁能料到她记性这么好呢?”韩震宇轻声安慰。
茅局长摇头苦笑,抿了口茶,“我就是羡慕,你看张总手下,人才济济,我那儿全是莽夫。”
“我们团里也一样,玩枪和动脑子的,各有所长。”韩震宇笑着回应。
办公室陷入短暂沉默。茅局长起身走到窗前,秋日暖阳洒在他微驼的背上。“我们单位太缺人才了。”他感慨道。
“哪个单位不缺呢?这么一想,您心里是不是好受些?”韩震宇走到他身边。茅局长被逗笑,拍了拍韩震宇的肩膀。
十月,人民日报发布恢复高考的消息,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工厂、农村、事业单位,到处都在议论。
孙雨南坐在办公室,手中的报纸被翻了好几遍,纸张起了毛边,这个消息虽不意外,却依然令人激动。
“小南,你有多余的复习资料吗?”韩震宇的声音打断她的思绪。孙雨南抬头,见韩震宇站在门口,神情局促,阳光从他身后照来,在地上投下修长影子。
“有,我备了好几套。你要?”孙雨南放下报纸。
“我二哥还在乡下当知青,想给他寄点。”韩震宇搓着手,语气带着歉意。
“行,我给你整理一份。”孙雨南爽快答应,起身到书柜翻找资料。这些书在一五六厂十分抢手,每天都有人借阅抄写。
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张秀宇探头进来,抱着厚厚的笔记本,满脸期待。“孙工,你帮我看看,这些重点划得对不对?”她小心翼翼把本子放在桌上。
孙雨南扫了眼密密麻麻的笔记,“你写得太细,重点都被淹没了,要学会抓关键。”
“孙工,你教教我呗,我可是你最宠爱的学徒。”张秀宇眨着眼睛撒娇。
孙雨南无奈地笑,“行吧,我帮你整理。”拿起红笔在笔记上标注重点。
看着张秀宇认真抄写的模样,孙雨南想起自己当初学习时发现过目不忘的本事,学什么都快,不禁感慨这是老天爷给的金手指。
有人背着书包匆匆而过,有人还在讨论学习内容。“孙工,明天我还来找你。”张秀宇收拾好笔记本,依依不舍地说。孙雨南点头,“好,明天见。”目送她离开后开始收拾东西。
韩震宇在门口等她,“走吧,我送你回去。”
“不用,我自己骑车就行。”孙雨南摆摆手。
“这么晚了,我不放心。”韩震宇坚持。
两人并肩走在厂区小路上,秋风吹起落叶,沙沙作响。
办公室灯光昏暗,桌上堆满教材和笔记本。“你们这些老头老太太的心思,我哪猜得准。”孙雨南**太阳穴,眼底透着疲惫。
“孙老师,孙工,好姐姐......”张秀宇扭捏地凑过来,声音甜得发腻,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头发随意扎成马尾,满脸讨好的笑容。
孙雨南忍不住笑出声,台灯在她脸上投下柔和光晕,“得了,别扭了,像条蚯蚓似的。把本子递给我。”
张秀宇立刻递上笔记本,眼睛亮晶晶的,紧张地搓着手,不时偷瞄孙雨南的表情。
孙雨南翻开笔记本,纸张发黄,边角卷曲,轻轻抚平皱褶,拿起铅笔边勾画边说:“我可先说好,这次高考是重开第一年,我不敢保证哪些知识点一定考,只能标注我觉得重要的内容。”
“好好好,有重点就行!”张秀宇连连点头,视若珍宝。
办公室安静下来,只有铅笔在纸上划动的声音。从人民日报发布高考通知到考试,只有短短一个月准备时间,这些年轻人,有多少能抓住这次机会?
正当她准备继续划重点时,办公室门被推开,发出吱呀一声。“孙老师......”一个高大身影出现在门口,带着车间里的机油味。
“打住!”孙雨南头也不抬,无奈地说,“陈实诚,你一个大男人学什么不好,学张秀宇撒娇?”
“嘿嘿......”陈实诚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黝黑的脸上露出憨厚笑容,“我就是想请您帮我看看化学......”
孙雨南抬头看着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大个子,此刻像做错事的孩子站在门口,叹了口气:“把本子拿来。”
接过陈实诚的笔记本,孙雨南心想,这些年教材质量实在不怎么样,纸张粗糙,印刷模糊,还有错字。她带来的两套老教材在单位里传来传去,每个想参加高考的人都想借来看看。
“对了,我那两套资料现在在谁手里?”孙雨南突然问,“拿回来吧,我把重点都划出来,也省得你们抄那么多。”
“我这就去找!”陈实诚一溜烟跑了出去,脚步声在走廊回荡。
看着他的背影,孙雨南摇摇头。其实她不想参与太多,怕自己划的重点不准,有人考不上怪她。但看着年轻人如此信任自己,又不忍心袖手旁观。
这时,吴总工走进来。“小孙啊,怎么没见你复习?”吴总工站在门口,满脸关切。
孙雨南抬头看他一眼,继续低头划重点:“那些必须记的东西,我看两遍就能记牢。”语气平淡,眼底却闪过自信光芒。
“你这孩子,还是要多看看。要不要我把家里的传记借给你?那可都是好东西。”吴总工走进来,在对面椅子上坐下。
“不用了,应该都看过。”孙雨南笔尖顿了顿,继续划着。
吴总工笑着摇头,眼神满是赞许:“也是,就你这水平,肯定能考上。等你毕业回来,一定更厉害。”
孙雨南嘴角微微上扬,知道这是领导在画饼,不过这饼,她倒不介意吃一口,毕竟谁不想有个更好的未来呢?
很快,厂里为高考生安排了自习室,还准许请假复习。整个工厂笼罩在紧张又期待的氛围中。看着大家热火朝天地往自习室搬桌椅,有人抱书本,有人扛椅子,还有人搬台灯。
她转身去找吴总工请假。推开办公室门,吴总工正在批阅文件。“行,准了。”吴总工签完字,热心地说,“要不要把你的办公桌搬到自习室去?那边条件虽简陋,但大家一起学习有氛围。”
“不了,我回家复习。”孙雨南接过假条,转身离开,嘴角带着神秘笑意。
这一个月的假期,她可不是真要用来复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