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破晓不远
那时候的她,眼睛明亮得像玻璃,什么情绪都藏不住。
可现在的她,太安静了。
安静到,像是那年喊他的人已经不在了,只剩一个学会独处、学会说谎、学会强撑的成年人。
他收回脚步,穿过斑马线,撑着伞走到她面前,停下。
林语宁抬起头,看见他时嘴角动了一下,但没说话。
顾延瑾把伞递给她:“外面有点冷!”
她接过,低声道谢,声音轻到几乎被风吹散。
“想吃什么?”
她想了一下:“小笼包吧!”
他没反对,带她往那家巷子深处的老店走去。
这家店他们以前来过一次,是顾延瑾实习回来后第一次和她碰面,他那时还不是律所合伙人,她也还没有彻底陷进婚姻那场泥潭,彼此之间还带着些青涩和不确定。
那天她点了两个蒸笼的小笼包,一碗热干面,吃得满头是汗,说:“我以后要是厌倦了律师这条路,就来这里摆摊卖小吃!”
他说:“那我每天来帮你剥蒜!”
她当时笑得眼睛都弯了。
后来她没再提摆摊的事,他也再没提剥蒜的玩笑。
现在想起来,竟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说过的事。
走到店门口的时候,掌勺的阿姨认出了林语宁,朝她笑了笑:“姑娘又来了?”
林语宁点头,回了句:“今天冷,想吃点热的!”
“想吃几笼?还是老样子?”
她看了顾延瑾一眼:“你吃两笼?”
他点头:“嗯!”
“那就三笼,外加一碗鸡汤面!”
“好咧,稍等哈,热着呢!”
两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桌上放着醋碟和辣油,她像往常一样把两样都往自己那一边挪了些,再把顾延瑾的筷子递给他。
“还记得你上次在这里吃得呛得直咳嗽吗?”她忽然笑了笑。
“你那时候放了半碗醋!”他没好气地说:“谁吃得下?”
“你明明说你喜欢酸的!”
“我那是随口附和你!”
“你现在也还是这样!”她淡淡地说:“我说什么你都顺着,像个……老好人!”
顾延瑾夹起一只小笼包,蘸了点醋,吹了吹放进嘴里。
“你是不是一直以为我对你好,是因为心软?”
林语宁低头,没说话。
他看着她,语气依旧温和:“可我不是心软!”
“我是喜欢你!”
“从小时候起就喜欢你!”
她手一顿,筷子停在半空。
“语宁,我知道你不信,也不想再听这些话。
但你要知道,我现在待在你身边,不是因为我想救你,也不是因为我觉得你需要我!”
“我是……我舍不得你!”
“不是你一个人在走这条路,我也在走。
只是我从不说!”
他低头喝了一口汤:“你说我像老好人,也好。
我愿意一直顺着你,哪怕你明天突然说你不想再当律师了,我也不会劝你!”
“但我只求一件事!”
“你难过的时候,别一个人!”
林语宁把筷子放下,轻声说:“我一直以为,我已经足够不软了!”
“可每次你这么说话的时候,我都会想,是不是我哪天真的倒下了,你会背着我往前走!”
顾延瑾笑了一下:“如果你愿意,那我当然背你走!”
“但我更希望,你哪天真的撑不住了,能转头告诉我一声—顾延瑾,我今天累了,你替我打一仗!”
她喉咙动了动,却没说话。
她不是没感动,只是她不敢。
她太清楚,一旦她把这份情绪打开,她就真的靠上去了。
而她这一路走来,太怕靠了。
靠得住的,从来只有她自己。
吃完饭,两人没急着离开,坐在店里喝了两杯热水,窗外风又起了。
林语宁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又一条热搜上了。
【林语宁“冷酷斥责案主”事件回顾,视频曝光引发热议!】
她没有点开,放下手机,抬头对顾延瑾说:“他们开始准备第二波攻击了!”
“我知道!”
“你觉得我该回应吗?”
他想了想:“你想回应就回应,不想回应,就让他们耗着!”
“反正你不是靠他们的舆论活着!”
“你是靠你的每一次出庭、每一页卷宗、每一个当事人!”
“你不是明星!”
“你是律师!”
林语宁低头笑了一下。
“你怎么总是知道我想听什么?”
“因为我听你太久了!”他伸手替她理了理耳边的碎发:“我记得你每一个词语说错的细节,每一次哭的时候不肯眨眼的样子!”
“你以为你藏得住,其实你一直都很透明!”
她轻轻闭上眼,一滴泪忽然顺着眼角滑落。
她没哭出声,但顾延瑾看见她嘴角抖了抖,像是快忍不住了。
“你又哭了!”他轻声说。
她睁开眼,声音哑得不成样子:“我不想哭的!”
“我知道!”他握住她的手:“但你可以哭!”
“你撑得太久了!”
“你可以难过!”
“可以不稳!”
“也可以说一句—我真的有点不想打了!”
“但你别说—我一个人没事!”
她眼泪又涌了出来,终于没忍住,轻轻抽了一下鼻子。
“我今天不是不想打!”
“我只是……想休息一晚!”
顾延瑾站起来,把她拥进怀里。
“那就休息一晚!”
“我替你盯着!”
“你靠一会儿!”
窗外风声大作,灯光斑驳。
她靠在他肩上,轻轻地叹了口气。
这世界不一定会变温柔。
可她终于不是一个人了。
林语宁一觉醒来已是早上七点,窗帘缝隙漏进来的光线并不刺眼,带着冬季特有的阴沉与柔灰,她睁开眼的那一瞬,周围静得能听见顾延瑾在厨房切菜的声音,节奏缓慢,一如往常。
她没有立刻起身,只静静躺着,望着天花板发了几分钟的呆,昨晚的情绪仿佛还未散去,胸口有些钝钝的闷。
但那种压得人无法呼吸的窒息感,终于退开了一寸。
她记得昨晚自己靠在他肩头哭了很久,也许不是因为受了多深的伤,而是那一刻,她终于允许自己哭了。
不是为案件,不是为谁的诋毁,不是为那些无法解释的舆论,而是为她自己—那个走了太久太远的自己。
她起身,披上外套走进厨房。
那时候的她,眼睛明亮得像玻璃,什么情绪都藏不住。
可现在的她,太安静了。
安静到,像是那年喊他的人已经不在了,只剩一个学会独处、学会说谎、学会强撑的成年人。
他收回脚步,穿过斑马线,撑着伞走到她面前,停下。
林语宁抬起头,看见他时嘴角动了一下,但没说话。
顾延瑾把伞递给她:“外面有点冷!”
她接过,低声道谢,声音轻到几乎被风吹散。
“想吃什么?”
她想了一下:“小笼包吧!”
他没反对,带她往那家巷子深处的老店走去。
这家店他们以前来过一次,是顾延瑾实习回来后第一次和她碰面,他那时还不是律所合伙人,她也还没有彻底陷进婚姻那场泥潭,彼此之间还带着些青涩和不确定。
那天她点了两个蒸笼的小笼包,一碗热干面,吃得满头是汗,说:“我以后要是厌倦了律师这条路,就来这里摆摊卖小吃!”
他说:“那我每天来帮你剥蒜!”
她当时笑得眼睛都弯了。
后来她没再提摆摊的事,他也再没提剥蒜的玩笑。
现在想起来,竟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说过的事。
走到店门口的时候,掌勺的阿姨认出了林语宁,朝她笑了笑:“姑娘又来了?”
林语宁点头,回了句:“今天冷,想吃点热的!”
“想吃几笼?还是老样子?”
她看了顾延瑾一眼:“你吃两笼?”
他点头:“嗯!”
“那就三笼,外加一碗鸡汤面!”
“好咧,稍等哈,热着呢!”
两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桌上放着醋碟和辣油,她像往常一样把两样都往自己那一边挪了些,再把顾延瑾的筷子递给他。
“还记得你上次在这里吃得呛得直咳嗽吗?”她忽然笑了笑。
“你那时候放了半碗醋!”他没好气地说:“谁吃得下?”
“你明明说你喜欢酸的!”
“我那是随口附和你!”
“你现在也还是这样!”她淡淡地说:“我说什么你都顺着,像个……老好人!”
顾延瑾夹起一只小笼包,蘸了点醋,吹了吹放进嘴里。
“你是不是一直以为我对你好,是因为心软?”
林语宁低头,没说话。
他看着她,语气依旧温和:“可我不是心软!”
“我是喜欢你!”
“从小时候起就喜欢你!”
她手一顿,筷子停在半空。
“语宁,我知道你不信,也不想再听这些话。
但你要知道,我现在待在你身边,不是因为我想救你,也不是因为我觉得你需要我!”
“我是……我舍不得你!”
“不是你一个人在走这条路,我也在走。
只是我从不说!”
他低头喝了一口汤:“你说我像老好人,也好。
我愿意一直顺着你,哪怕你明天突然说你不想再当律师了,我也不会劝你!”
“但我只求一件事!”
“你难过的时候,别一个人!”
林语宁把筷子放下,轻声说:“我一直以为,我已经足够不软了!”
“可每次你这么说话的时候,我都会想,是不是我哪天真的倒下了,你会背着我往前走!”
顾延瑾笑了一下:“如果你愿意,那我当然背你走!”
“但我更希望,你哪天真的撑不住了,能转头告诉我一声—顾延瑾,我今天累了,你替我打一仗!”
她喉咙动了动,却没说话。
她不是没感动,只是她不敢。
她太清楚,一旦她把这份情绪打开,她就真的靠上去了。
而她这一路走来,太怕靠了。
靠得住的,从来只有她自己。
吃完饭,两人没急着离开,坐在店里喝了两杯热水,窗外风又起了。
林语宁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又一条热搜上了。
【林语宁“冷酷斥责案主”事件回顾,视频曝光引发热议!】
她没有点开,放下手机,抬头对顾延瑾说:“他们开始准备第二波攻击了!”
“我知道!”
“你觉得我该回应吗?”
他想了想:“你想回应就回应,不想回应,就让他们耗着!”
“反正你不是靠他们的舆论活着!”
“你是靠你的每一次出庭、每一页卷宗、每一个当事人!”
“你不是明星!”
“你是律师!”
林语宁低头笑了一下。
“你怎么总是知道我想听什么?”
“因为我听你太久了!”他伸手替她理了理耳边的碎发:“我记得你每一个词语说错的细节,每一次哭的时候不肯眨眼的样子!”
“你以为你藏得住,其实你一直都很透明!”
她轻轻闭上眼,一滴泪忽然顺着眼角滑落。
她没哭出声,但顾延瑾看见她嘴角抖了抖,像是快忍不住了。
“你又哭了!”他轻声说。
她睁开眼,声音哑得不成样子:“我不想哭的!”
“我知道!”他握住她的手:“但你可以哭!”
“你撑得太久了!”
“你可以难过!”
“可以不稳!”
“也可以说一句—我真的有点不想打了!”
“但你别说—我一个人没事!”
她眼泪又涌了出来,终于没忍住,轻轻抽了一下鼻子。
“我今天不是不想打!”
“我只是……想休息一晚!”
顾延瑾站起来,把她拥进怀里。
“那就休息一晚!”
“我替你盯着!”
“你靠一会儿!”
窗外风声大作,灯光斑驳。
她靠在他肩上,轻轻地叹了口气。
这世界不一定会变温柔。
可她终于不是一个人了。
林语宁一觉醒来已是早上七点,窗帘缝隙漏进来的光线并不刺眼,带着冬季特有的阴沉与柔灰,她睁开眼的那一瞬,周围静得能听见顾延瑾在厨房切菜的声音,节奏缓慢,一如往常。
她没有立刻起身,只静静躺着,望着天花板发了几分钟的呆,昨晚的情绪仿佛还未散去,胸口有些钝钝的闷。
但那种压得人无法呼吸的窒息感,终于退开了一寸。
她记得昨晚自己靠在他肩头哭了很久,也许不是因为受了多深的伤,而是那一刻,她终于允许自己哭了。
不是为案件,不是为谁的诋毁,不是为那些无法解释的舆论,而是为她自己—那个走了太久太远的自己。
她起身,披上外套走进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