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 第十章:钱是为了更好的造反

小说: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 作者:斩悬 更新时间:2025-06-30 19:51:22 源网站:2k小说网
  ();

  阎赴让张炼和阎狼把刚刚购买的东西拉回客栈,好好看守。

  目睹马车在风雪中颠簸离开,这才伸手摸着怀里另外一叠诗词,再度迈步,前往临泉栈。

  果然,阎赴前脚抵达临泉栈,张孝后脚就跟上来了。

  “阎孝廉。”

  花钱直接带着阎赴入了包厢,张孝才恭敬拱手,不过此次也不只是他一人。

  身后赫然还跟着四五个生员,一同拱手,眼神热切。

  阎赴并未意外。

  纨绔子弟自然容易汇聚一处,张孝从自己这里得了诗词,身边的纨绔好友最清楚不会是他所作。

  逼问之下,张孝也只能道出实情,带着一群好友再来寻他。

  “学生,崔清源,见过阎孝廉。”

  “学生马福山,见过阎孝廉。”

  几人一一恭敬见过礼,这才纷纷落坐。

  张孝眼见一众好友不好意思开口,索性大方询问。

  “阎孝廉,学生这些好友,也想买大人手里的诗词,不知道大人还有没有存货。”

  他知晓一个进士能出来卖诗词,已是极为缺钱,也没遮遮掩掩。

  话音落下,一众生员期待抬头,目光不转。

  “诗词自然是有的,但剩下这些,都是顶好的,却不是之前的价了。”

  生员崔清源摆手,满不在乎。

  “大人不必介怀,银两不是问题,吾等只是缺一些诗词充充门面。”

  阎赴点头。

  大明的科举不是中了秀才,能免赋税就能甩手整天吃喝玩乐的。

  越是考中了,越是要入县学,一年要经历县学的教谕等学官考核月考,季考。

  虽多是考核四书制艺,但文采也是极重要一点。

  这些诗词,对有钱的生员,秀才来说,自是急需。

  “这些诗词,便竞拍吧,一首底价二十两银子,价高者得。”

  二十两。

  崔清源,马福山几人对视,这已算是许多人家一年收入,只是片刻几人便咬牙点头。

  七八首诗词拍卖下来,阎赴又多了两百七十两。

  马福山则是痴迷看着手里诗词,神情亢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值了,这首诗值了。”

  他甚至不光觉得值了,还觉得赚了!

  崔清源则是嘿嘿笑着,盯着手里诗词,想想明日去花楼吟诵,招惹目光。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好诗,好诗啊。”

  “这首词也好。”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这世道,生员哪有资格做诗词,文化储备不够,整日只能埋头四书,练习制艺。

  真正有心思作诗词的,都是那些已经考取功名的大儒宿老。

  能拿出这些诗词来,还不让那些花楼娘子另眼相看吗?

  倒是也有几名生员并不在意诗词,始终没有开价,只是饶有兴味的盯着这场别开生面的拍卖。

  一个进士,向几名生员售卖诗词,当真有趣。

  阎赴思索着,再度开口。

  “之前那诗主人乃是一位饱学之士,除诗词之外,更是留下了三十六张棋谱,步步精妙,非当今棋谱记载流俗。”

  “若有人需要,也可售卖。”

  一名名叫李谡的学子闻言惊喜开口。

  “家父醉心楸枰“围棋”之道,眼看就要过寿......”

  那生员眼巴巴望着,阎赴倒也没迟疑,当即点头。

  大清黄龙士的《弈阔》,他也记得,托词没带在身上,当即画了二十六棋谱,共售了三十两银子,乐的那生员喜笑颜开。

  想尽办法售卖诗词棋谱,足足两个时辰。

  阎赴离开临泉栈时,天都渐渐已近正午。

  但如今包裹中也多出了三百两银子。

  加上之前买东西剩下的银两,约莫能够到四百两的边缘。

  依照那些纨绔子弟的性子,只怕很快这消息便要在灵丘传开,到时候这样大批量涌现出来诗词棋谱,自然会引人注目。

  布鞋踏在积雪上,发出轻微声响,阎赴收好东西,行色匆匆赶回客栈。

  诗词是一方面,三百两银子在这个世道也不算少了,一两银子能买三百多斤米,若是被人盯上,那些土匪可不会管他是不是朝廷官吏。

  回到客栈,阎狼和张炼换班看守之前购买的东西。

  客栈做了粥和馒头,又炒了青菜和腊肉,大雪天里能吃上这些东西,也让身体暖和了许多。

  吃饱之后,阎赴当即启程,带着三人又去了一趟街市。

  这次阎赴带着人直奔铁匠铺。

  大明对私人持有兵刃的管制,是基于大明律和刀谱。

  刀谱上标注着刀枪剑戟之类器物,购买刀谱上面的管制刀具,都需要官府文书。

  阎赴出示了官凭文书,才购买了三杆长枪。

  白蜡杆上,铁器森寒,阎狼爱不释手,拿在手中兴奋挥舞。

  张炼只是攥着长枪,默默思索这两日练习的穿刺之法。

  毕竟从这里到陕西还有近千里路程,一路上没有趁手兵器,兵荒马乱,未必能保全自身。

  张炼爬到车顶,将长枪绑缚好,才驱赶骡车跟在阎赴身后,继续采购新的东西。

  一路上买了两包黄米油炸糕,一只灵丘熏鸡,还有二十个黄烧饼,都是耐存放的干粮。

  如今天气冷,这些够他们四个人吃上一月左右。

  之前购买的物件已经装了一个马车。

  阎赴掂量着手里的铁锅,还有三十斤盐,交付了银两,让张炼搬进马车里面。

  一通忙活下来,又过了两个时辰。

  现在阎赴手里只剩下得两百两银子,但身后马车已经装的很满。

  之前在临泉栈张孝手里赚了一百两,又在其他纨绔手里赚了三百两,转瞬之间便花去了一半。

  风雪渐小,阎赴和张炼一架马车,阎狼单独一架马车,驱赶着出了城。

  此刻坐在车厢内看着这些粮食,种子,阎赴复杂。

  这就是身份和诗词的价值。

  若没有诗词,那些纨绔不会乖乖奉上银子。

  若没有身份,拿着这些诗词,等待自己的就不会是竞价,而是护院打手的劫掠。

  这,便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