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渀也恍然大悟,同样笑着看向舆图。
“还能让胡宗宪以为他奇谋得逞,放松警惕,甚至可能催促正面战场猛攻,更添其伤亡。”
战略既定,命令立即送往延桉府。
三日后,延桉府,招地县城。
暴雨依旧倾盆,但城内的气氛却是一种压抑的忙碌。黑袍军延桉守备团长阎地,一位以沉稳著称的将领,接到了阎赴的密令。
他虽对放弃起家之地心有不舍,但深知战略大局,毫不犹豫地执行。
城内,并未出现恐慌性逃离。
在基层官吏和军官的组织下,百姓们扶老携幼,带着打包好的细软和口粮,秩序井然地通过南门,向更安全的后方从县转移。
黑袍军士兵和民兵们则默默地将库房中尚未运走的粮袋、成捆的箭矢、一箱箱火药、以及拆卸下来的守城器械部件,装上一辆辆覆盖着油布的大车。
车辙在泥泞的街道上压出深深的痕迹,汇成一道道溪流,消失在雨幕中。
整个撤离过程紧张而有序。
不过三日,一座原本就破败至极的的县城,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只剩下一些无法带走的笨重杂物和空荡荡的屋舍。
又两日后,戚继光率领的两万明军新军,历经艰苦跋涉,终于抵达招地县城下。
大军盔甲鲜明,士气高昂,虽是冒雨行军,但军容严整,显示出不同于一般明军的素质。
戚继光麾下参将前锋将领钱武勒住战马,望着前方雨幕中寂静无声、城门大开的招地县城,心中升起一丝疑虑。
黑袍军素以善战著称,如今两军大规模交战已经开始,竟如此不设防的大开城门?
“斥候队!上前探查!小心埋伏!”
钱武谨慎下令。
一队精锐夜不收小心翼翼潜入城中,半晌后回报。
“将军,城内......几乎是座空城!百姓都已撤离,府库空空如也,只有少数老弱残留。未曾发现伏兵迹象,据残留百姓说,黑袍军三四日前就已携粮草军械撤离了。”
钱武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轻蔑的冷笑。
“哼!什么黑袍精锐,不过是群无胆鼠辈,闻我大军到来,便望风而逃,什么民心根基,在绝对实力面前,不堪一击。”
他转身对副将开口。
“传令下去,大军入驻招地县,抢占四门,加强警戒,即刻向戚将军和胡督宪报捷,就说我军兵不血刃,光复招地县。”
他心中盘算着,虽然没缴获到预期中的大量粮草,但占领此象征意义重大的县城,也是大功一件,正好让疲惫的军队入城避雨休整。
两万明军浩浩荡荡开进招地县,占据了城防。
大明新军将士们兴高采烈,以为立下大功,可以好好休整一番。
毕竟他们是大明和黑袍军厮杀以来,唯一的胜绩!
彼时,远处的山峦中,阎地正冷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与此同时,河南府黑袍军大帐内,烛火通明,将外面暴雨的喧嚣稍稍隔绝。
阎赴并未坐在主位,而是搬了把椅子,坐在一张巨大的杉木长案前。
案上并非军事舆图,而是堆叠如山的账册、清单和各地送来的物资简报。
张居正坐在他对面,手边也堆着不少文书,几名身着黑袍、负责钱粮军械的文书官垂手肃立在两侧,随时准备应答查询。
气氛严肃,只闻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阎赴偶尔的低沉询问。
阎赴的手指划过一本墨迹未干的《河南府武库甲字叁佰贰拾肆号清册》,目光如炬,逐行扫过。
“箭矢......弓弩司上月新制练习箭五万支,三棱破甲箭头战斗箭两万七千支,火箭八千支......消耗......前线昨日申时呈报,阵损及不可回收箭矢约四千三百支......目前府库结余,各类箭矢总计十一万五千余支。”
他抬起头,看向负责箭矢的文书官。
“传令弓弩司,工匠分三班,人歇工不歇,全力督造三棱箭,练习箭可暂缓,另,派人去民间收购合格羽翎,价格可上浮。”
“是!”
文书官迅速记录。
他又拿起另一本《火器药弹戊字柒拾玖号账册》。
阎赴的眉头微蹙。
“消耗速度比预估快,硝石、硫磺来源可否保障?”
张居正接口。
“平阳府新建硝田已出产,月可得粗硝约三万斤,提纯后可得两万斤,硫磺主要来自汉中府与商贾私贸,路途遥远,近日大雨,运输恐有迟滞,已加派两队精锐护送最新一批硫磺,约两万斤,应在五日内抵达。”
阎赴深吸一口气。
“记录,一,从南阳府、平阳府武库,紧急调拨箭矢五万支,火药两万斤,三日内必须运抵河南府前线,二,命西安府军械司,暂停一切非必要武器打造,所有铁料、工匠,优先保障河南府前线所需的箭镞、炮子铸造,三,给潘季驯去信,询问黄河沿线漕运可否在保证安全下,分担部分军资运输?尤其是重物,如炮子、铁料。”
张居正一边记录,一边补充。
“大人,是否也需关注一下药材?连日大雨,伤员增多,加之湿气重,恐有病疫。金疮药、止血散、驱寒防疫的药材,消耗亦巨。”
阎赴闻言点头。
“不错,此事你亲自督办。列出所需药材清单,令各府县药局加紧采购炮制,必要时,可让阎玄派人联系那些与我们有往来的山陕药商,价格不是问题,关键要快,要好!”
吩咐完毕,阎赴再次将目光投向账册,这次是查看棉布、皮革、铁钉、绳索等杂项物资的储备。
他看得极其仔细,甚至连火铳上替换用的弹簧、马蹄铁的数量都要过问。
因为他深知,一场大战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将士勇猛和武器精良,更依赖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源源不断的后勤血管是否畅通。
任何一环的断裂,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招地县的消息也很快传来,阎赴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主战场的舆图。
招地县的棋已经落下,现在,重心必须回到决定性的正面战场。
他转向张居正,手指点向舆图上河南府东南方向的禹州。
“正面之战,必须速胜!一旦击溃胡宗宪主力,我军不当停留,下一步,兵锋直指禹州,拿下此地,便可切断开封府与南直隶的联系,继而威逼开封,剑指南京,中原腹地,将为我黑袍敞开。”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如今,招地县已布下口袋,朝廷新军部如同瓮中之鳖,短期内无法威胁我军后方,传令各军,加紧备战,补充箭矢火药,检修火炮器械!”
“还能让胡宗宪以为他奇谋得逞,放松警惕,甚至可能催促正面战场猛攻,更添其伤亡。”
战略既定,命令立即送往延桉府。
三日后,延桉府,招地县城。
暴雨依旧倾盆,但城内的气氛却是一种压抑的忙碌。黑袍军延桉守备团长阎地,一位以沉稳著称的将领,接到了阎赴的密令。
他虽对放弃起家之地心有不舍,但深知战略大局,毫不犹豫地执行。
城内,并未出现恐慌性逃离。
在基层官吏和军官的组织下,百姓们扶老携幼,带着打包好的细软和口粮,秩序井然地通过南门,向更安全的后方从县转移。
黑袍军士兵和民兵们则默默地将库房中尚未运走的粮袋、成捆的箭矢、一箱箱火药、以及拆卸下来的守城器械部件,装上一辆辆覆盖着油布的大车。
车辙在泥泞的街道上压出深深的痕迹,汇成一道道溪流,消失在雨幕中。
整个撤离过程紧张而有序。
不过三日,一座原本就破败至极的的县城,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只剩下一些无法带走的笨重杂物和空荡荡的屋舍。
又两日后,戚继光率领的两万明军新军,历经艰苦跋涉,终于抵达招地县城下。
大军盔甲鲜明,士气高昂,虽是冒雨行军,但军容严整,显示出不同于一般明军的素质。
戚继光麾下参将前锋将领钱武勒住战马,望着前方雨幕中寂静无声、城门大开的招地县城,心中升起一丝疑虑。
黑袍军素以善战著称,如今两军大规模交战已经开始,竟如此不设防的大开城门?
“斥候队!上前探查!小心埋伏!”
钱武谨慎下令。
一队精锐夜不收小心翼翼潜入城中,半晌后回报。
“将军,城内......几乎是座空城!百姓都已撤离,府库空空如也,只有少数老弱残留。未曾发现伏兵迹象,据残留百姓说,黑袍军三四日前就已携粮草军械撤离了。”
钱武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轻蔑的冷笑。
“哼!什么黑袍精锐,不过是群无胆鼠辈,闻我大军到来,便望风而逃,什么民心根基,在绝对实力面前,不堪一击。”
他转身对副将开口。
“传令下去,大军入驻招地县,抢占四门,加强警戒,即刻向戚将军和胡督宪报捷,就说我军兵不血刃,光复招地县。”
他心中盘算着,虽然没缴获到预期中的大量粮草,但占领此象征意义重大的县城,也是大功一件,正好让疲惫的军队入城避雨休整。
两万明军浩浩荡荡开进招地县,占据了城防。
大明新军将士们兴高采烈,以为立下大功,可以好好休整一番。
毕竟他们是大明和黑袍军厮杀以来,唯一的胜绩!
彼时,远处的山峦中,阎地正冷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与此同时,河南府黑袍军大帐内,烛火通明,将外面暴雨的喧嚣稍稍隔绝。
阎赴并未坐在主位,而是搬了把椅子,坐在一张巨大的杉木长案前。
案上并非军事舆图,而是堆叠如山的账册、清单和各地送来的物资简报。
张居正坐在他对面,手边也堆着不少文书,几名身着黑袍、负责钱粮军械的文书官垂手肃立在两侧,随时准备应答查询。
气氛严肃,只闻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阎赴偶尔的低沉询问。
阎赴的手指划过一本墨迹未干的《河南府武库甲字叁佰贰拾肆号清册》,目光如炬,逐行扫过。
“箭矢......弓弩司上月新制练习箭五万支,三棱破甲箭头战斗箭两万七千支,火箭八千支......消耗......前线昨日申时呈报,阵损及不可回收箭矢约四千三百支......目前府库结余,各类箭矢总计十一万五千余支。”
他抬起头,看向负责箭矢的文书官。
“传令弓弩司,工匠分三班,人歇工不歇,全力督造三棱箭,练习箭可暂缓,另,派人去民间收购合格羽翎,价格可上浮。”
“是!”
文书官迅速记录。
他又拿起另一本《火器药弹戊字柒拾玖号账册》。
阎赴的眉头微蹙。
“消耗速度比预估快,硝石、硫磺来源可否保障?”
张居正接口。
“平阳府新建硝田已出产,月可得粗硝约三万斤,提纯后可得两万斤,硫磺主要来自汉中府与商贾私贸,路途遥远,近日大雨,运输恐有迟滞,已加派两队精锐护送最新一批硫磺,约两万斤,应在五日内抵达。”
阎赴深吸一口气。
“记录,一,从南阳府、平阳府武库,紧急调拨箭矢五万支,火药两万斤,三日内必须运抵河南府前线,二,命西安府军械司,暂停一切非必要武器打造,所有铁料、工匠,优先保障河南府前线所需的箭镞、炮子铸造,三,给潘季驯去信,询问黄河沿线漕运可否在保证安全下,分担部分军资运输?尤其是重物,如炮子、铁料。”
张居正一边记录,一边补充。
“大人,是否也需关注一下药材?连日大雨,伤员增多,加之湿气重,恐有病疫。金疮药、止血散、驱寒防疫的药材,消耗亦巨。”
阎赴闻言点头。
“不错,此事你亲自督办。列出所需药材清单,令各府县药局加紧采购炮制,必要时,可让阎玄派人联系那些与我们有往来的山陕药商,价格不是问题,关键要快,要好!”
吩咐完毕,阎赴再次将目光投向账册,这次是查看棉布、皮革、铁钉、绳索等杂项物资的储备。
他看得极其仔细,甚至连火铳上替换用的弹簧、马蹄铁的数量都要过问。
因为他深知,一场大战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将士勇猛和武器精良,更依赖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源源不断的后勤血管是否畅通。
任何一环的断裂,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招地县的消息也很快传来,阎赴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主战场的舆图。
招地县的棋已经落下,现在,重心必须回到决定性的正面战场。
他转向张居正,手指点向舆图上河南府东南方向的禹州。
“正面之战,必须速胜!一旦击溃胡宗宪主力,我军不当停留,下一步,兵锋直指禹州,拿下此地,便可切断开封府与南直隶的联系,继而威逼开封,剑指南京,中原腹地,将为我黑袍敞开。”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如今,招地县已布下口袋,朝廷新军部如同瓮中之鳖,短期内无法威胁我军后方,传令各军,加紧备战,补充箭矢火药,检修火炮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