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势很大,浓烟滚滚。

  但好在李长东给出了正确的建议。

  电闸被拉下来之后,众人一股脑的把囤积的水全都泼在了火场上。

  火焰和浓烟立刻少了许多。

  李长东又组织人一起冲进去。

  很快袁博轩、李林和罗生三个人被从火场里拖了出来。

  这三个人现在十分凄惨,李林的半条腿表皮都被烤得通红。

  袁博轩更是被浓烟呛得晕倒过去。

  三个人无比狼狈,脸上身上到处都是烟灰。

  刚刚被救出来,李长东立刻给袁博轩做心肺复苏。

  好在他被呛晕过去没多长时间,很快便恢复过来。

  刚刚恢复过来,袁博轩愣愣地看着李长东,似乎想到了什么,猛地从地上爬起来,直奔火场。

  “喂,你干什么?不要命了!”

  李长东看到他的样子,赶紧伸手将他拉住。

  其他的人也纷纷围了上来,挡住他继续冲进火场的行为。

  而此刻袁博轩则气得咬牙切齿。

  “你们拦我干什么?那里面还有那么多货物,还有我的钱,我要不去抢救出来,烧毁了怎么办?”

  李长东看着他极尽疯狂的样子,叹息着摇了摇头。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货物,还想着钱,你不要命了吧?再进去可没有人能把你再救回来。”

  一句话,袁博轩像是触电了一般,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只是片刻,他双膝一软,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完了,全完了,我奋斗了这么多年,我的家底,我的财产!全没了!全没了……”

  看见他现在的样子,李长东心里面也有点难受。

  从来都是水火无情,遇到了这种事情,谁又能怎么办呢?

  还好人还活着。

  人被救出来后,李长东带领着街坊四邻,又忙活了好一阵,才终于把火扑灭。

  等到现场只剩下了一些轻烟,李长东才瘫软地坐在地上。

  大口喘着粗气。

  袁博轩整个人像丢了灵魂一般,麻木地坐在地上。

  李林和罗生两个人在他身边,也不知该怎么安慰。

  李长东看着这一幕,轻轻摇头。

  火已经扑灭了,至于袁博轩和他的两个员工何去何从,就不是自己该操心的了。

  收拾了一下,拖着疲惫的身子,李长东回到了家里。

  刚一回来,就看到王桂花守在门前,等着自己。

  此刻见到浑身黢黑的李长东,王桂花赶紧凑了上来。

  “怎么样?火扑灭了吗?袁博轩他们人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损失?”

  李长东接过她递上来的湿毛巾,擦了一把脸,随即有些无奈地说道。

  “人救出来了,都没什么事儿,但是商店彻底烧了,里面的货物全都没了。”

  王桂花听到这儿,轻轻摇头,叹了口气。

  “虽然我知道有些话不能这时候说,但是袁博轩真有点儿自作自受的感觉,他就从来没有把心思放到过正事上,不然做好防火,怎么可能会有今天?”

  虽然这时候说这话有点落井下石的意思,但是李长东也不得不承认王桂花说的没错。

  袁博轩一门心思地想要和自己作对,却忘了有些基本的、该去小心的事情,他从来都没有放在心上过。

  此时能有这种事,也算是他咎由自取。

  火被熄灭的第二天,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也发布了出来。

  引起火灾的并不是电线。

  而是袁博轩在商店里使用老旧的煤油灯。

  至于当初救火时电线出现的状况,完全是起火后电力设施遭到破坏才出现的情况。

  这则消息传出来,整个镇子上的人都开始意识到煤油灯的危险程度有多高。

  各个部门单位都把全家综合商店发生的事情当成了宣传材料。

  有了鲜明的例子,各单位也都开始淘汰油灯、蜡烛等等容易引燃的照明工具。

  距离惠民生鲜不远的镇小学,全面换上了白炽灯。

  李长东本来还在商店忙活,镇小学的王老师带着几个学生走了进来。

  “李老板,你这里有没有胶布和接电的工具?”

  这些东西商店本来是不会出售的,想要购买需要去五金和电料商店。

  只是学校用的并不多,又听说李长东经常在惠民生鲜后院做手工。

  想着他这里一定会有工具,便打算借来用用。

  听到王老师的话,李长东笑着点了点头。

  “有,我这里还有两卷防水胶布,钳子和螺丝刀都有,需要什么我给你取。”

  “太谢谢了。”

  王老师一脸高兴,话刚说完,突然又想起了什么。

  “对了,我们学校淘汰了上百盏煤油灯和蜡烛,那些东西你有没有用?”

  李长东刚刚站起的身子微微一顿。

  只是稍微思索,便觉得这些东西实际上还有利用价值,如果淘汰了就有些可惜了。

  想到这儿,李长东赶紧点了点头。

  “有用,你们学校如果不打算要了,我可以都收过来。”

  王老师笑了笑,轻轻摆了摆手。

  “都已经是淘汰的了,如果你要的话,我一会让学生给你送过来。”

  李长东也没有想到对方要白给自己,客气了几句之后便欣然接受。

  时间不长,十几个男同学推着一台小车走进了生鲜超市。

  “老板,这是我们老师让送过来的,一共有一百五十盏油灯和三百根蜡烛。”

  “记得回去和你们老师说声谢谢!”

  李长东从柜台里拿出了一包糖果,分给几名学生,笑呵呵地把东西推到了后院。

  目光在这些煤油灯上面扫过。

  煤油灯说是油灯,实际上和普通的油灯还有些不同。

  这种煤油灯有一个小小的油壶,上面是长长的火捻子。

  外面有一个很大的灯罩,但由于煤油灯需要通风的原因,灯罩是镂空的。

  只起到装饰作用。

  看到这里,李长东把油壶取出来,又将火捻子去掉,随后将里面放上一根蜡烛。

  乍一看,一个烛灯就改良完成了。

  蜡烛和煤油灯区别很大,煤油如果撒了,会瞬间点燃一大片区域。

  相比之下,蜡烛要安全许多。

  不过,如今的改良只做了一半。

  李长东又找来了宣纸,将灯罩外面的镂空部分全都糊上。

  让风根本没有办法吹到里面的烛火。

  这时,在点燃蜡烛瞬间,一个烛光的灯笼便出现了。

  而且相比于煤油灯和普通的蜡烛,灯笼既安全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