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虽然做出来了,但是该怎么出手,李长东都没有想好。
因为袁家综合商店的原因,许多人对于这种灯都产生了恐惧。
毕竟水火无情,万一出现意外,又该怎么办?
李长东只把两个灯笼摆在柜台上。
果然整整一天时间,灯笼放在那里,根本无人问津。
一直到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张也、钱凯等人收拾了一下,纷纷下班。
李长东望着摆在柜台上的灯笼,无奈地摇了摇头。
“看来这东西想要卖出去还有点麻烦。”
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就多等一段时间。
想到这儿,李长东收拾了一下,准备关闸板,关门回家。
但这个时候,一道身影却火急火燎地跑了进来。
“老板,夜市那边停电了,你这里有蜡烛吗?”
听到对方的话,李长东回头一看,发现来人也认识。
这人是夜市摊主,曾和李长东有过几面之缘,还经常来惠民生鲜买东西。
李长东记得这人姓孙,别人都叫他老孙。
“哎呀,是老孙啊,有蜡烛,你跟我来吧。”
说着,李长东便把人带进了屋里,也停止了关闸板的行为。
听说有蜡烛,老孙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一边走还一边冲李长东抱怨。
“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夜市突然停电,问了一下晚上能不能来还不一定。”
听着他的话,李长东微笑着摇了摇头,夜市那边很少停电,因为晚上用电量大,而且那边的客流量也不小,所以优先供电。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居然会停电。
带人进来,李长东刚要去取蜡烛,突然瞥见自己刚刚做好的防风灯笼。
一瞬间他想了起来,防风灯笼不正好可以给老孙使用吗?
如果仅仅是蜡烛的话,来一阵风就会把火头吹灭。
但是防风灯笼却根本不怕任何风吹。
最适合户外。
加上它很安全,想到这儿,李长东直接拿来了一个防风灯笼。
“老孙,你别买蜡烛了,蜡烛被风吹了之后,你又要重新点燃,你看看这个防风灯笼,价钱和蜡烛差不多。”
一听说是防风灯笼,老孙眼神亮了亮,赶紧凑过来拿起灯笼仔细看了看。
发现这灯笼是用煤油灯改的,不过做工却相当精良,质量也很好。
看到这儿他脸上全是满意。
“李老板,给我来两盏。”
“好嘞。”
李长东给老孙准备好灯笼,而老孙则从口袋里取出了五斤粮票。
“来的匆忙,口袋里的钱只够买两根蜡烛,灯笼的话肯定要贵一点吧,我没有其他的东西,你看这五斤粮票可以吗?”
“可以,可以。”
粮票的价值并不比现金要低,有些时候甚至更高。
五斤的粮票可着实不少,足够用了。
老孙交付了粮票,乐呵呵地拿着灯笼走了。
此刻李长东却并不着急关门歇业,既然夜市那边停了电,老孙带回去的灯笼一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过来。
如他所想的那样,仅仅过去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又有人来到生鲜超市。
“哎呀,老板,还好你没有关门,听说你这里卖防风灯笼是吗?给我来两个。”
“老板,我也要两个。”
“我要四个。”
白天李长东做出的六十多盏灯笼,仅仅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抢购一空。
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最后两盏灯笼卖完之后,老孙去而复返。
“李老板,你还有灯笼吗?我再来两盏。”
李长东被他的话弄得有点诧异。
“你不是已经买了两盏回去,怎么不够用吗?”
老孙一脸的兴奋,连连摆手。
“不是不够用,是太好用了,这灯笼居然还有引蚊虫的功效,而且蚊虫飞进去就会被烛火烤死,点上防风灯笼,我的烧腊摊儿前面最头疼的那些蚊虫都少了一大半。”
这一点李长东倒是没想到,此时闻言他也不禁笑着摇了摇头。
“原来还有这功效,那确实不错,只是今天的灯笼已经没有了,如果要的话明天再来拿吧。”
老孙有些遗憾,不过还是在李长东这里定了两盏。
第二天一早,李长东早早地来到了生鲜超市,开始制作防风灯笼。
今天他要把所有的原材料都做成灯笼。
上午的时候,像昨天老孙一样的回头客又来了几个,他们也发现防风灯笼的引蚊功能。
不过最让李长东感到诧异的是,中午的时候几名消防队成员走了进来,他们手中还提着一个大箱子。
张也看到是消防队的人进来,还以为是因为袁家综合超市着火的原因,消防队检查防火措施。
所以早早地便把灭火器和消防设施全都准备好。
可没想到对方却摆了摆手,笑呵呵地说道:
“李老板在不在?我们这一趟是来找他的。”
“啊,找我们老板?”
张也有点儿纳闷儿,不过还是赶到了后院把李长东叫了过来。
李长东也一脸问号,走进来看到对方,赶紧笑呵呵问道:
“我就是李长东,不知道有什么事要找我?”
消防队员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多岁,肩头扛着一杠两星的中队长。
此时看到李长东走出来,中队长赶紧走上前和李长东握了握手。
“你好,我是消防中队的中队长,我姓方,事情是这样的,你昨天不是出售了一批防风灯笼吗?我们大队长看到了,觉得这东西做的很不错,不知道你这里还有多少,我们想订购五十盏,用来做消防的警示灯。”
原来是生意上门。
李长东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嘴角上挂着一丝微笑。
“可以,可以,如果不着急的话,明天过来取就行。”
方队长一听,笑着点了点头。
“行,不着急,我们不知道你家灯笼究竟是怎么卖的,所以这次带来了一些货物,你看咱们怎么交换?”
说着,他让跟着一起来的人,把手上提着的大箱子放了下来。
李长东打开箱盖一看,发现里面全都是崭新的制式服装。
看数量约莫有二十套左右。
这种衣服做工相当好,价钱也高,平时老百姓可弄不到。
李长东看到这些衣服时,脸上的笑容更甚了。
“可以,这些东西足够交换了。”
因为袁家综合商店的原因,许多人对于这种灯都产生了恐惧。
毕竟水火无情,万一出现意外,又该怎么办?
李长东只把两个灯笼摆在柜台上。
果然整整一天时间,灯笼放在那里,根本无人问津。
一直到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张也、钱凯等人收拾了一下,纷纷下班。
李长东望着摆在柜台上的灯笼,无奈地摇了摇头。
“看来这东西想要卖出去还有点麻烦。”
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就多等一段时间。
想到这儿,李长东收拾了一下,准备关闸板,关门回家。
但这个时候,一道身影却火急火燎地跑了进来。
“老板,夜市那边停电了,你这里有蜡烛吗?”
听到对方的话,李长东回头一看,发现来人也认识。
这人是夜市摊主,曾和李长东有过几面之缘,还经常来惠民生鲜买东西。
李长东记得这人姓孙,别人都叫他老孙。
“哎呀,是老孙啊,有蜡烛,你跟我来吧。”
说着,李长东便把人带进了屋里,也停止了关闸板的行为。
听说有蜡烛,老孙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一边走还一边冲李长东抱怨。
“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夜市突然停电,问了一下晚上能不能来还不一定。”
听着他的话,李长东微笑着摇了摇头,夜市那边很少停电,因为晚上用电量大,而且那边的客流量也不小,所以优先供电。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居然会停电。
带人进来,李长东刚要去取蜡烛,突然瞥见自己刚刚做好的防风灯笼。
一瞬间他想了起来,防风灯笼不正好可以给老孙使用吗?
如果仅仅是蜡烛的话,来一阵风就会把火头吹灭。
但是防风灯笼却根本不怕任何风吹。
最适合户外。
加上它很安全,想到这儿,李长东直接拿来了一个防风灯笼。
“老孙,你别买蜡烛了,蜡烛被风吹了之后,你又要重新点燃,你看看这个防风灯笼,价钱和蜡烛差不多。”
一听说是防风灯笼,老孙眼神亮了亮,赶紧凑过来拿起灯笼仔细看了看。
发现这灯笼是用煤油灯改的,不过做工却相当精良,质量也很好。
看到这儿他脸上全是满意。
“李老板,给我来两盏。”
“好嘞。”
李长东给老孙准备好灯笼,而老孙则从口袋里取出了五斤粮票。
“来的匆忙,口袋里的钱只够买两根蜡烛,灯笼的话肯定要贵一点吧,我没有其他的东西,你看这五斤粮票可以吗?”
“可以,可以。”
粮票的价值并不比现金要低,有些时候甚至更高。
五斤的粮票可着实不少,足够用了。
老孙交付了粮票,乐呵呵地拿着灯笼走了。
此刻李长东却并不着急关门歇业,既然夜市那边停了电,老孙带回去的灯笼一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过来。
如他所想的那样,仅仅过去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又有人来到生鲜超市。
“哎呀,老板,还好你没有关门,听说你这里卖防风灯笼是吗?给我来两个。”
“老板,我也要两个。”
“我要四个。”
白天李长东做出的六十多盏灯笼,仅仅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抢购一空。
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最后两盏灯笼卖完之后,老孙去而复返。
“李老板,你还有灯笼吗?我再来两盏。”
李长东被他的话弄得有点诧异。
“你不是已经买了两盏回去,怎么不够用吗?”
老孙一脸的兴奋,连连摆手。
“不是不够用,是太好用了,这灯笼居然还有引蚊虫的功效,而且蚊虫飞进去就会被烛火烤死,点上防风灯笼,我的烧腊摊儿前面最头疼的那些蚊虫都少了一大半。”
这一点李长东倒是没想到,此时闻言他也不禁笑着摇了摇头。
“原来还有这功效,那确实不错,只是今天的灯笼已经没有了,如果要的话明天再来拿吧。”
老孙有些遗憾,不过还是在李长东这里定了两盏。
第二天一早,李长东早早地来到了生鲜超市,开始制作防风灯笼。
今天他要把所有的原材料都做成灯笼。
上午的时候,像昨天老孙一样的回头客又来了几个,他们也发现防风灯笼的引蚊功能。
不过最让李长东感到诧异的是,中午的时候几名消防队成员走了进来,他们手中还提着一个大箱子。
张也看到是消防队的人进来,还以为是因为袁家综合超市着火的原因,消防队检查防火措施。
所以早早地便把灭火器和消防设施全都准备好。
可没想到对方却摆了摆手,笑呵呵地说道:
“李老板在不在?我们这一趟是来找他的。”
“啊,找我们老板?”
张也有点儿纳闷儿,不过还是赶到了后院把李长东叫了过来。
李长东也一脸问号,走进来看到对方,赶紧笑呵呵问道:
“我就是李长东,不知道有什么事要找我?”
消防队员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多岁,肩头扛着一杠两星的中队长。
此时看到李长东走出来,中队长赶紧走上前和李长东握了握手。
“你好,我是消防中队的中队长,我姓方,事情是这样的,你昨天不是出售了一批防风灯笼吗?我们大队长看到了,觉得这东西做的很不错,不知道你这里还有多少,我们想订购五十盏,用来做消防的警示灯。”
原来是生意上门。
李长东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嘴角上挂着一丝微笑。
“可以,可以,如果不着急的话,明天过来取就行。”
方队长一听,笑着点了点头。
“行,不着急,我们不知道你家灯笼究竟是怎么卖的,所以这次带来了一些货物,你看咱们怎么交换?”
说着,他让跟着一起来的人,把手上提着的大箱子放了下来。
李长东打开箱盖一看,发现里面全都是崭新的制式服装。
看数量约莫有二十套左右。
这种衣服做工相当好,价钱也高,平时老百姓可弄不到。
李长东看到这些衣服时,脸上的笑容更甚了。
“可以,这些东西足够交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