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定了交易细节,方队长带着人离开了,那二十套衣服被留在了李昌东这儿。
李长东从里面选出了四套,给张也、钱凯、马涛、蔡坤每人一套。
剩下的十六套衣服,自己留了一套,十五套则被他绑到了自行车后座上。
一直到晚上,李长东完成了所有的灯笼制作,骑着自行车,哼着小曲回到了家中。
刚刚回来,发现王桂花已经做完了饭,正在等他吃饭。
见他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个硕大的箱子,王桂花非常好奇。
“这是什么东西啊?你从哪里弄来的?”
“啊,这些呀,我前两天不是制作了防风灯笼吗?消防队的人看中了,订购了五十个防风灯笼,这些衣服都是他们送过来的。”
王桂花听完他的讲述后走了过来,伸手从箱子里拿出了一套衣服,上下翻看。
只看了两眼,她便露出了一脸的惊讶。
“哎呀,这个布料可相当不错,质地十分紧密,质量上乘,这种衣服作为工作服太浪费了,平时都可以穿出去当外套用。”
李长东微微地笑了笑,箱子里可是有足足十五套,足够用了。
他笑着把大箱子推到了王桂花面前。
“你想怎么穿都可以,这里有这么多。”
王桂花满眼都是小星星,听到李长东这么说,立刻又从箱子里拿出了两套。
“衣服的布料非常好,只是大小和款式有些不合适,我这就去改一改。”
王桂花很快便冲进了屋里,一直以来,她都喜欢做裁剪工作。
李长东还特意给她配了一个电动的缝纫机。
现在有好料子,她连饭都顾不上吃,便进到屋里去忙碌了。
看着她那忙活的样子,李长东笑着摇了摇头。
也就在这时,大宝放学赶了回来。
李长东招呼他一起吃饭。
饭后,大宝居然十分乖巧地自己搬上小凳子,拿出课本写作业。
李长东看着他这么乖,心里也很高兴,于是就凑了过来。
只见大宝在作业本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字。
仔细一看,居然是一篇作文,题目是写一封邮件。
“哎哟,我们家大宝现在会写邮件了,快让我看看你写的是什么?”
“不给你看,老师说了,这邮件我们写完之后要自己收好,邮出去给十年后的自己看。”
大宝说完突然眨巴了两下灵动的大眼睛,露出一脸好奇。
“爸爸,邮件我从来没有写过,应该怎么写呀?”
李长东笑了笑,其实所谓的邮件就是写信。
倒也没什么难的,于是他把小板凳也搬到了大宝身边,坐下来慢慢辅导。
先从格式开始,一点一点,直到整封信写完。
可是,信虽然写完了,大宝的好奇心却是一点都没有减少。
“爸爸,什么是邮局?他们是用来做什么的?他们又是怎么工作的呢?”
难得孩子有好奇的心思,李长东想了想,坐在旁边耐心地把有关于邮局如何工作、如何收信寄信,和工作的范围都讲了一遍。
他也知道大宝现在的年龄,听到这些也不一定能懂,但还是一丝不苟地详细说完。
等他讲完之后,大宝的眼中满是星星。
“爸爸,咱们家有邮票吗?还要信封,我现在就要把这封信寄出去。”
“好好好,你在这儿等着,我去给你找。”
第二天周六,李长东刚刚睡醒,便看到大宝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起床了,自己穿戴好,手里正拿着昨天晚上封装好贴上邮票的信。
“好儿子,你怎么起这么早啊?”
“爸爸,你忘了昨天答应过我,今天带我去寄信。”
李长东这才想起来,昨天给大宝找信封和邮票的时候,顺嘴说了一声明天放假,正好带着他去把信寄出去。
看着认真的大宝,李长东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扫兴的打算,直接穿好衣服,和王桂花告别一声,便牵着大宝的手,一起向邮局走去。
一路上,大宝相当开心,蹦蹦跳跳的。
李长东看着他则是满眼充满了宠溺。
两人刚刚来到邮局,正赶上邮局在进行扫除。
在他们的面前,一本本泛黄的电话本堆积起来。
大宝看着那些泛黄的电话本,脸上充满了好奇。
“爸爸,这是什么?”
李长东也看向了那些电话本。
这些东西都是已经淘汰的电话记录本,上面有着各个位置、各个单位的电话号码。
由于这两年发展的速度比较快,电话号码也重新更新,这些电话本都用不上了。
此刻听到大宝问,李长东想了想,从头给他说起了有关于电话和电话号码以及电话本的关系。
大宝听到可以在自己家里用电话听到小朋友的声音,整个人都变得无比兴奋。
“爸爸,那能不能我们家也安一部电话,我想在放假的时候听到同学们的声音。”
李长东最开始没太当回事,但是听完大宝的话,他眼神闪烁了一下。
生鲜超市开了这么长时间,他手中积蓄的资源已经够多,便是给生鲜超市和家里分别安装电话都绰绰有余。
而且这东西也非常方便。
想了想,李长东把大宝抱了起来,在他的小脸蛋上轻轻的啄了一下。
“行,爸爸答应你,等回去之后有时间就安装电话。”
“太好了,太好了,我们要安装电话了,我能和小朋友们通话了。”
大宝听到李长东的承诺,兴奋极了,这时候的他甚至都忘了,来邮局是因为要寄信。
李长东答应大宝的要求并没有食言,一个星期后,家里和生鲜超市分别安上了一部电话。
刚刚安完电话时,大宝围着电话,兴奋地手舞足蹈。
迫不及待地拿起电话给小朋友们拨了过去。
李长东只是轻笑着摇了摇头。
……
这两天王桂花除了改衣服之外,便一直忙碌生鲜超市卤肉区的活计。
以往卤肉区每天只需要工作两三个小时,剩下的便可以交给张也他们去贩卖。
但是不知道为何,这段时间卤肉卖得特别快,王桂花每天都增加一倍的卤肉,没想到几天之后依然是不到下午就卖干净。
为此,王桂花已经累得有些直不起腰来。
“怎么回事儿?为什么卤肉这么好卖?”
李长东从里面选出了四套,给张也、钱凯、马涛、蔡坤每人一套。
剩下的十六套衣服,自己留了一套,十五套则被他绑到了自行车后座上。
一直到晚上,李长东完成了所有的灯笼制作,骑着自行车,哼着小曲回到了家中。
刚刚回来,发现王桂花已经做完了饭,正在等他吃饭。
见他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个硕大的箱子,王桂花非常好奇。
“这是什么东西啊?你从哪里弄来的?”
“啊,这些呀,我前两天不是制作了防风灯笼吗?消防队的人看中了,订购了五十个防风灯笼,这些衣服都是他们送过来的。”
王桂花听完他的讲述后走了过来,伸手从箱子里拿出了一套衣服,上下翻看。
只看了两眼,她便露出了一脸的惊讶。
“哎呀,这个布料可相当不错,质地十分紧密,质量上乘,这种衣服作为工作服太浪费了,平时都可以穿出去当外套用。”
李长东微微地笑了笑,箱子里可是有足足十五套,足够用了。
他笑着把大箱子推到了王桂花面前。
“你想怎么穿都可以,这里有这么多。”
王桂花满眼都是小星星,听到李长东这么说,立刻又从箱子里拿出了两套。
“衣服的布料非常好,只是大小和款式有些不合适,我这就去改一改。”
王桂花很快便冲进了屋里,一直以来,她都喜欢做裁剪工作。
李长东还特意给她配了一个电动的缝纫机。
现在有好料子,她连饭都顾不上吃,便进到屋里去忙碌了。
看着她那忙活的样子,李长东笑着摇了摇头。
也就在这时,大宝放学赶了回来。
李长东招呼他一起吃饭。
饭后,大宝居然十分乖巧地自己搬上小凳子,拿出课本写作业。
李长东看着他这么乖,心里也很高兴,于是就凑了过来。
只见大宝在作业本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字。
仔细一看,居然是一篇作文,题目是写一封邮件。
“哎哟,我们家大宝现在会写邮件了,快让我看看你写的是什么?”
“不给你看,老师说了,这邮件我们写完之后要自己收好,邮出去给十年后的自己看。”
大宝说完突然眨巴了两下灵动的大眼睛,露出一脸好奇。
“爸爸,邮件我从来没有写过,应该怎么写呀?”
李长东笑了笑,其实所谓的邮件就是写信。
倒也没什么难的,于是他把小板凳也搬到了大宝身边,坐下来慢慢辅导。
先从格式开始,一点一点,直到整封信写完。
可是,信虽然写完了,大宝的好奇心却是一点都没有减少。
“爸爸,什么是邮局?他们是用来做什么的?他们又是怎么工作的呢?”
难得孩子有好奇的心思,李长东想了想,坐在旁边耐心地把有关于邮局如何工作、如何收信寄信,和工作的范围都讲了一遍。
他也知道大宝现在的年龄,听到这些也不一定能懂,但还是一丝不苟地详细说完。
等他讲完之后,大宝的眼中满是星星。
“爸爸,咱们家有邮票吗?还要信封,我现在就要把这封信寄出去。”
“好好好,你在这儿等着,我去给你找。”
第二天周六,李长东刚刚睡醒,便看到大宝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起床了,自己穿戴好,手里正拿着昨天晚上封装好贴上邮票的信。
“好儿子,你怎么起这么早啊?”
“爸爸,你忘了昨天答应过我,今天带我去寄信。”
李长东这才想起来,昨天给大宝找信封和邮票的时候,顺嘴说了一声明天放假,正好带着他去把信寄出去。
看着认真的大宝,李长东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扫兴的打算,直接穿好衣服,和王桂花告别一声,便牵着大宝的手,一起向邮局走去。
一路上,大宝相当开心,蹦蹦跳跳的。
李长东看着他则是满眼充满了宠溺。
两人刚刚来到邮局,正赶上邮局在进行扫除。
在他们的面前,一本本泛黄的电话本堆积起来。
大宝看着那些泛黄的电话本,脸上充满了好奇。
“爸爸,这是什么?”
李长东也看向了那些电话本。
这些东西都是已经淘汰的电话记录本,上面有着各个位置、各个单位的电话号码。
由于这两年发展的速度比较快,电话号码也重新更新,这些电话本都用不上了。
此刻听到大宝问,李长东想了想,从头给他说起了有关于电话和电话号码以及电话本的关系。
大宝听到可以在自己家里用电话听到小朋友的声音,整个人都变得无比兴奋。
“爸爸,那能不能我们家也安一部电话,我想在放假的时候听到同学们的声音。”
李长东最开始没太当回事,但是听完大宝的话,他眼神闪烁了一下。
生鲜超市开了这么长时间,他手中积蓄的资源已经够多,便是给生鲜超市和家里分别安装电话都绰绰有余。
而且这东西也非常方便。
想了想,李长东把大宝抱了起来,在他的小脸蛋上轻轻的啄了一下。
“行,爸爸答应你,等回去之后有时间就安装电话。”
“太好了,太好了,我们要安装电话了,我能和小朋友们通话了。”
大宝听到李长东的承诺,兴奋极了,这时候的他甚至都忘了,来邮局是因为要寄信。
李长东答应大宝的要求并没有食言,一个星期后,家里和生鲜超市分别安上了一部电话。
刚刚安完电话时,大宝围着电话,兴奋地手舞足蹈。
迫不及待地拿起电话给小朋友们拨了过去。
李长东只是轻笑着摇了摇头。
……
这两天王桂花除了改衣服之外,便一直忙碌生鲜超市卤肉区的活计。
以往卤肉区每天只需要工作两三个小时,剩下的便可以交给张也他们去贩卖。
但是不知道为何,这段时间卤肉卖得特别快,王桂花每天都增加一倍的卤肉,没想到几天之后依然是不到下午就卖干净。
为此,王桂花已经累得有些直不起腰来。
“怎么回事儿?为什么卤肉这么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