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乾王朝。

  帝京。

  清晨。

  天刚蒙蒙亮。

  帝京五品以上的官员早早地起床,离开了自己的宅邸。

  他们或徒步缓行,或骑马乘轿,浩浩荡荡地朝着大乾权力中枢皇宫进发。

  大乾每隔十五日举行一次大朝会。

  皇帝将会亲临朝堂,与众臣子见面,听取奏报,商讨国朝大事。

  平日里,内阁的几名大学士肩挑重任,处理国事,再将决策呈报皇帝御览批准。

  帝京作为大乾的权力核心区,衙门众多,官吏众多。

  能踏入皇宫参与大朝会的官员,皆是位高权重、身份显赫之人。

  可是这些大乾的高层,如今个个愁容满脸,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原因无他。

  金帐汗国要与他们大乾开战了。

  数百名官员在大殿依照品秩站定后,皇帝赵瀚这才在宫廷侍卫和太监的簇拥下,出现在大殿中。

  众人按照惯例,齐刷刷地对着赵瀚这位皇帝跪拜,高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

  皇帝赵瀚抬了抬手后,这才转身在宝座上弯腰落座。

  皇帝落座后。

  大内总管桂公公看了一眼起身站立的满朝文武后,迈前一步,按照惯例喊了一嗓子。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桂公公话音刚落,兵部左侍郎熊正就跨步出列。

  “启禀皇上,臣有本奏!”

  皇帝赵瀚看了一眼兵部左侍郎熊正后,缓缓开口。

  “奏来!”

  熊正躬身行了一礼后,这才缓缓开口。

  “皇上!”

  “兵部接到边关急报!”

  “金帐汗国已经在大规模集结兵马,欲要入侵我大乾。”

  “多方查探的消息证实,金帐汗国已集结十余万骑兵。”

  “胡人哨骑已越境,潜入我北部各州刺探,战事迫在眉睫。”

  “如何应对,还请皇上定夺!”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交头接耳,嗡嗡声一片。

  二皇子赵英率领边军扫了草原十多个部落,大振大乾士气。

  如今二皇子赵英刚得胜返回帝京。

  胡人就大规模地集结兵马准备报复。

  闻此消息,朝堂上文武百官意见纷呈。

  “皇上!”

  “老臣愿意领兵迎战胡人,御敌于国门之外!”

  得知胡人即将大规模入侵,镇国公李信当即抱拳请战。

  李信作为三朝元老,在大乾拥有很高的威望。

  特别是这一次他领兵讨伐辽州叛军,大获全胜,更是为他赢得了许多赞誉。

  现在胡人要入侵,李信一如既往,坚定地主战。

  看到李信年迈,还要主动请缨上战场,皇帝赵瀚也很感动。

  可是他很清楚。

  李信辽州一行,劳累奔波,致身体日渐衰弱。

  李信战功赫赫,在军中的威望很高,已经成为战神一般的人物。

  若是此次迎战胡人有什么闪失,那对他们大乾军队的士气是一个重大打击。

  “李爱卿忠心为国,朕心甚慰。”

  “只是李爱卿如今年事已高,刚镇压了辽州叛军,奔波劳累,当好好歇息一阵才是。”

  皇帝赵瀚都这么说了,相当于婉拒了李信的请战。

  李信这一次主动站出来请战,也并非真正地想上战场。

  自知体力不支,精力衰退,已难再赴战场杀敌。

  他只不过是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支持主战派而已。

  李信退下后。

  户部右侍郎董家全当即跨步而出。

  “皇上!”

  “镇国公领兵讨伐辽州叛军!”

  “二皇子殿下领兵北征胡人部落!”

  “这两场战事我大乾动用兵马十余万人,征调民夫二十余万,耗费钱粮无数!”

  “若是此次再兴兵与金帐汗国开战,府库将不堪重负。”

  “还请皇上三思!”

  此言一出,当即就有不少人附和。

  “皇上!”

  “战事一起,民不聊生!”

  当即就有官员大声道:“恳请皇上念及苍生,勿轻易兴兵。”

  “是啊!”

  “这胡人弓马娴熟,战力彪悍,此战胜负难料!”

  “我们没有万全把握前,不能轻易地开启战端。”

  “倘若此战胜了,自然皆大欢喜;可一旦战败,难免又要割地赔款,届时,这责任又有谁来一力承担呢?”

  “不如派遣使者去金帐汗国,与金帐汗国和谈。”

  “......”

  对于大乾的文官而言,他们是不喜欢打仗的。

  打仗就意味着武将们的地位将会迅速上升,会威胁他们的权势。

  况且还有不少把持的商号,偷偷地与胡人做生意。

  这一旦打仗,生意自然是做不成了。

  这也会影响他们的利益。

  文官们一心求和,对于轻易开启战端之事,自是万般不愿。

  这让赵瀚颇有一些不满。

  他是不甘心当一个守成之君的。

  他如今坐稳了皇位,自然也想干出一番丰功伟绩。

  从金帐汗国的手里夺回被曾经侵占的土地城池,击败金帐汗国,这才是他想干的事儿。

  他让自己的儿子赵英率领兵马去边境和胡人打了一场。

  除了试探胡人的虚实外,还有就是让各路兵马磨合一番,为与金帐汗国决战做准备。

  二皇子赵英不负众望,打得不错。

  这无疑极大地增强了赵瀚胜利的信心。

  现在看到文官们再次跳出来想要阻止战事的爆发,赵瀚的脸上闪过不悦色。

  “现在不是我们要轻启战端,而是胡人要入侵我们大乾!”

  兵部的左侍郎周凯站出来反驳了文官们的说法。

  “胡人兴兵入侵,我大乾总不能坐以待毙,任由胡人攻掠!”

  左侍郎周凯的话音刚落,当即就有官员出列。

  “周侍郎,我不同意你的说法。”

  这官员大声道:“这万事都有缘由,胡人为何这一次要集结这么多兵马准备入侵我大乾?”

  “那是因为我们有的边将主动去挑衅人家,逼得人家报复!”

  “若是不主动去招惹人家,人家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兴兵入侵?”

  “这没有道理嘛!”

  “我看要想化干戈为玉帛,必须将那些挑衅胡人,试图引发战争为自己捞取功劳的边将问罪下狱才行!”

  “特别是镇北侯世子、辽西经略使曹风!”

  “此人是引发战事的罪魁祸首!”

  这官员说着,将矛头指向了二皇子一派的镇北侯世子曹风。

  “此人为了攫取战功,故意在辽西挑起战端,引发和胡人的冲突。”

  “他倒是靠着功劳升官了,可是却激怒了胡人,引得胡人要大举报复。”

  “我们必须扼杀边将这种主动挑衅,制造事端的不良风气,否则我大乾将四面皆敌,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官员的话当即引得军队一位将领的大声反驳。

  “简直是一派胡言!”

  “你这是歪曲事实!”

  “金帐汗国的胡人暗中鼓动我辽西境内的胡民犯上作乱,还给予他们钱粮战**支持!”

  “胡人妄图吞并我辽西!”

  “辽西经略使曹风雷厉风行地镇压了作乱的胡人,保住了我辽西之地!”

  “这才使胡人恼羞成怒,直接出兵入侵!”

  “曹经略使击退胡人,有大功!”

  “怎么到了你的嘴里,就成了曹经略使主动挑衅胡人的罪将了??”

  这官员眼看着说不过,当即换了话题:“我懒得和你扯辽西的事儿!”

  “那二皇子殿下这一次领兵讨伐胡人,屠灭十余胡人部落,这不是挑衅胡人是什么?”

  “哼!”

  二皇子赵英看有人将矛头对准自己,当即冷哼一声。

  他站出来道:“北部边境的胡人部落今日占我一条河,明日占我一块草场。”

  “日日侵占进逼,导致我边境线一退再退。”

  “你们说是说以和为贵,不要轻启战端!”

  “若是我们坐视不管,那我大乾的土地终有一日,都会被胡人占去!”

  “我领兵讨伐胡人,杀的是入侵到我境内之敌寇,何来挑衅胡人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