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宫大殿内。

  主战派和主和派争得面红耳赤。

  皇帝赵瀚稳坐在宝座上。

  目光时不时地从那些主和派官员的身上扫过。

  他心里已经在判断思索。

  这些主和派的官员,谁真正为大局考虑,谁又是为了一己私利。

  总而言之,要想在战场上打赢金帐汗国。

  他们大乾必须上下一心才行。

  若内部意见不一,这打起仗来互为掣肘,能打赢才怪呢。

  他们必须吸取以前的教训。

  正当众人争论不休的时候,大殿外响起了大喊。

  “辽西紧急军报!”

  “辽西大捷!”

  有皇宫侍卫簇拥着一名风尘仆仆的辽西军信使,出现在了大殿外。

  大殿内瞬间寂静无声,众人纷纷扭头,目光一致投向了大殿之外。

  皇帝赵瀚也有些错愕。

  辽西大捷?

  曹风又打胜仗了?

  赵瀚吩咐:“传信使进殿。”

  桂公公当即扯着公鸭嗓子大喊起来。

  “传信使进殿!”

  顷刻后。

  风尘仆仆的信使就被带进了庄严肃穆的大殿内。

  一名小太监小跑着上前,取了军报,将军报送到了皇帝赵瀚的手里。

  赵瀚拆开军报后,预览了起来。

  众大臣也都伸长脖子,脸上满是期待色。

  辽西大捷?

  不知道这曹风又打了谁。

  按理说,胡人已退,山匪马贼亦除,辽西已然太平。

  自从曹风到了辽西后,隔一段时间就有捷报传来。

  曹风这个辽西经略使,如今在帝京已经是人人皆知的人物了。

  赵瀚看完了军报后,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笑容。

  “虎父无犬子!”

  “曹震生了一个好儿子啊!”

  “我大乾的军侯子弟中,曹风智勇双全,当为第一!”

  众大臣听到皇上如此夸赞曹风,心里更加好奇了。

  这曹风到底是立下了什么功劳,竟然赢得了皇上如此高的评价。

  曹风以前就是一个顽劣不堪的军侯子弟而已,恶名远扬。

  现在却被皇上钦点军侯子弟中第一,这可是天大的荣誉。

  “将此捷报念给诸位爱卿听听,让诸爱卿也都高兴高兴。”

  皇帝赵瀚看了一眼满脸好奇的大臣们,将军报递给了大内总管桂公公。

  桂公公躬身接过军报,清了清嗓子后,当众念了起来。

  “辽西经略使、辽西军中郎将曹风呈报!”

  “臣闻金帐汗国敌寇有大举入侵辽西之举!”

  “然我辽西兵少将寡,恐难以抵御......”

  “臣决定冒险一搏,主动率领兵马出击胡人,以打乱胡人的入侵部署!”

  “此战,我亲率领辽西军骁骑营深入草原,一路攻杀,大小二十余战,击杀胡敌五千余人,俘获上万众,牛羊十万余。”

  “在云州城外,与胡敌血战五昼夜,击溃胡敌宇文部,收复我大乾云州城........”

  桂公公一字一句地念完了曹风的捷报,大殿内寂静无声,大臣们脸上的表情充斥着震惊、错愕、难以置信以及惊喜!

  曹风主动率军出击,大败胡人,还收复了丢失数十年之久的云州城??

  这该不会是谎报军情吧!

  这曹风才多少兵马?

  区区万余兵马而已!

  他就立下了如此泼天大功??

  很多人不是不相信曹风能打仗。

  可是这也太能打了吧!

  “恭喜皇上!”

  “我大乾收复云州城,当举国同庆!”

  二皇子赵英使了一个眼色,当即一名大臣率先跨步出列,大声恭贺了起来。

  错愕的一众大臣这才反应了过来。

  云州已经被胡人占据数十年了。

  现在曹风将其收复,其意义不言而喻。

  特别是现在金帐汗国要大举入侵他们大乾的时候。

  他们大乾打了这么一个大胜仗,太振奋人心了。

  “恭喜皇上,我大乾军队后继有人!”

  “曹风勇猛善战,收复云州,当重赏!”

  “......”

  曹风这一次出兵击败胡人,收复云州。

  这意义太非凡了。

  满朝文武,道贺声此起彼伏。

  大殿内的气氛也变得格外活跃欢快。

  “这曹风年纪轻轻就立下如此泼天大功,他日前途不可限量呀!”

  “是啊!”

  “军侯子弟大多顽劣不可,曹风当属异类!”

  “此次智勇双全,在边境屡立战功,他日必定成为我大乾柱石!”

  “曹风才二十岁吧?”

  “我孙女年方二八,我看回头撮合撮合他们。”

  “......”

  大臣们高兴地谈论着辽西大捷的事儿,对曹风夸赞有加。

  二皇子赵英此刻心里更是乐开了花。

  当初他结交曹风,最主要的是想搞好关系,拉拢曹震的。

  可谁知道曹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曹风在边境屡立战功,大大地出乎他的预料。

  如今又率领兵马收复云州,着实是让人惊喜万分。

  “父皇,曹风立下如此泼天大功,当重赏,以振军心!”

  二皇子赵英当即站出来,主动为曹风邀赏。

  皇帝赵瀚微微点头,也觉得曹风这仗打得好,当赏。

  可是具体怎么赏,他还没想好。

  这事发太突然了。

  此刻最郁闷的当为其他的几个皇子。

  明眼人都知道,曹风是二皇子赵英的人。

  曹风立下的功劳越多,官儿当得越大,那对二皇子就越有利。

  这对他们而言,那是大不利。

  若是之前,他们或许还会质疑曹风的功劳可能作假。

  可曹风现在已经打出了自己的名气。

  他每隔一段时间便传来捷报,众人对此已习以为常。

  他都懒得去反驳查证了。

  反正曹风也不敢谎报。

  “皇上!”

  “曹风屡战屡胜,这一次又击败胡人,收复云州,乃为我大乾当世之名将!”

  当皇帝还在犹豫怎么赏赐曹风的时候。

  六皇子的老丈人,吏部左侍郎孟晨就主动站出来夸赞曹风了。

  二皇子闻言,当即皱起了眉头。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孟晨与自己不对付,乃是自己六弟的人。

  他现在当众夸赞曹风为当世名将,这太反常了!

  “臣举荐曹风为云州节度使!”

  还没等二皇子赵英反应过来,孟晨就抛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他要举荐曹风为云州节度使,将曹风给架在火上去烧。

  云州已经被胡人占据了数十年,境内现在多为胡人部落。

  曹风收复云州,金帐汗国势必不会善罢甘休。

  现在表举曹风为云州节度使,那就是让他顶在抗击胡人的第一线。

  他能顶得住胡人的报复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一旦曹风打不过胡人,到时候丢掉了云州,那丢城失地的帽子扣下来,让曹风吃不了兜着走!

  孟晨此举,名义上是为曹风好,实际上却是暗藏杀机。

  二皇子赵英瞬间明白了吏部左侍郎孟晨的用意。

  他当即站出来为曹风说话。

  “父皇!”

  “曹风此次虽立下了大功,可毕竟他太年轻,经验不足,尚需要历练。”

  “如今云州刚收复,各项事务千头万绪,恐曹风难以应付。”

  “这云州节度使一职,还请另择他人。”

  赵英稍顿,言道:“儿臣以为,可擢升曹风为辽西军都督,并赐以钱帛,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