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苏家的主体已经搭建完成,剩下的就是砌砖垒墙,主要是王杰和苏章明在做,苏小姑和张丽丽搬面拌水泥浆,苏妈已经好多了,这段时间刚能下床。

  西区闲杂人比较少,家里4个孩子每天也帮忙提东西,拌砂浆。

  不过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小表舅家帮倒忙,王杰特意多做了几个泥巴砖的模具,每天得了空小孩子们就去单身狗的表舅家玩泥巴,他们把泥砖当成乐高零件一样,十分的享受过程,只不过有时候水加多了不成形,水少了做起来吃力,总把握不好湿度的小朋友门经常被小表舅赶回来,嚷嚷着别捣乱。

  后来没办法,去河边挑了一些泥回来,让他们自己在旁边模仿他建房子,小孩子们也很配合,大人建大房子,他们建小房子,苏云远远看着几个孩子在玩泥巴也没有过多干涉,男孩子,就应该多动手,玩玩泥巴爬爬树。

  5家人紧锣密鼓的在垒墙,房子离得近,苏章明经常在自家的墙头就能和旁边的苏志邦闲聊几句,

  苏志邦:等房子做好了,咱们就要出去挣积分咯,我家现在吃的粮食全是积分换的,没积分心里总没安全感。

  苏章明笑道:人家谈恋爱的小姑娘要安全感,你一个大老爷们也要安全感啊,不过最近天气不错,秋高气爽的,浅眠又下了几个月的暴雨,我听说山上又开始冒绿芽了。等做好房子咱们去看看虚实。

  小爷爷:那是那是,有什么比山货更好的呢,能换积分能填肚子,要是我再年轻个10岁,我铁定和你们一起上山去。

  小奶奶:得了吧,上次他们遇上那大蛇,听着就吓人,咱们这把老骨头可是跑不动了,上个月咱俩出去基地找钉子,没走多远呢,晚上回来跟散架了一样,我只求咱老了老了别生病,不然都没药医治。

  苏爸:叔叔,婶婶说得对,你们就在家看看孩子做做饭,志邦又能干又孝顺,别老想着上山,那山上猛兽可多了去了,咱去就是拖后腿。

  苏志邦:嘿嘿,还是章明和小杰最能干,跟着他们一起干活可踏实了。

  王志辉:是呀,是呀,我们跟着王哥做事最有劲,小队积分都比其他队高一些呢。

  苏章明挤眉弄眼道:嘿,低调低调,这事能说的吗,小心隔墙有耳。

  大家一边干活一边大笑,小静煮了开水晾凉了,招呼大家去喝水,苏小姑洗了洗手,回车上准备做饭。

  虽然他们现在已经分开睡,也各吃各的,但是苏家还是不能太招摇,白天也是吃烙饼或煮粥,只有晚上大家睡觉了,没人的时候把房车的门关好才悄悄的从空间拿出之前做好的米饭,有时候配一盆麻婆豆腐或青椒回锅肉,都是苏小姑之前在快餐店后厨自己做的。

  每天一盆米饭和一盆菜都吃个精光,他们现在每天都做苦力活,不多吃一些真的没有力气干活。

  张丽丽喜欢在晚饭之后,给小孩念以前的学生报,苏云则喜欢和苏小姑把房车收拾干净,东西都归置好之后再休息。

  一个月之后大家的房子陆陆续续都建好了,西区这边越来越多的房子也开始落成,天气也格外的令人舒适,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苏云不知道下一个灾难什么时候来,她上一世过的太浑浑噩噩了,以至于现在脑子就像是糊了一团浆一样。

  不过她明白,这样平静美好的日子不会很长,现在能做的就是把房子做的牢固一些,以后的路走一步算一步。

  房子建好之后,苏家一进门左边就是鞋柜,右边就是诺达的客餐厅,摆了一套木头沙发和几个矮凳,这些都是兰爸用旧板材给他们特别订做的,虽然没有喷漆,但是看上去很舒适。

  左边3个房间,右边是一个卫生间加一个开放式厨房,餐桌直接在开放式厨房边上。

  客厅里面空荡荡的,没有多余的装饰,等以后苏云找机会从空间慢慢往外安置。

  阁楼上面除了两个房间,还预留了一个小客厅,平时孩子们可以在小客厅学习和练习射击。

  屋顶的结构是用防水木做了斜面,这样雨水就能顺着斜面往下流,还预留了一扇天幕玻璃窗,玻璃是拆了之前他们准备扔掉的货拉拉的挡风玻璃做成的。

  房子两边都做了透气窗,所以整个房屋不仅明亮还特别透气,6米的挑高也不会让人压抑,反而觉得大气。

  房子做的最简单的就属小表舅了,只隔了一室一厅,里面睡觉,外面就是客厅厨房和餐厅一体,万年单身狗不需要考虑太多,他只是不想总和哥哥挤一个房间而已。

  又找了几块门板让兰爸给她做点家具,看起来一个人住倒也自在。

  兰爸是他们中最忙的,不仅要盖房子,还要时不时的赶一下家具的进度,常规的板凳他这两个月都做了三十把了,还有木箱子装衣服的,长条餐桌的,窗框门框的这些也做了不少。

  其他人找他做家具,也不是占便宜,都提供了材料和钉子,还会照顾他,每次都给他一两把陈米或捡回来的锅碗瓢盆之类的作为报答。

  整整两个月,大家都松了一口气,那些房子的细节就留着日后慢慢完善,苏云建议大家在新房子聚个餐,就当是乔迁宴了。

  当天上午5家人就约着去基地新建的服务大厅兑换一些食物。

  晚上就在苏家一起做饭,睡不够了,苏志邦和王志辉两人去挑,桌椅不够了小爷爷和兰爸就去自家家里搬,孩子跑来跑去有点吵,张丽丽领着在客厅下棋,苏爸在一边拉着王叔下象棋。苏云和苏小姑还有其他人就在厨房洗洗刷刷,生火做饭。

  不得不说,新房子住了才知道哪里有问题,排烟系统不好,没一会家里就烟雾缭绕的,一直把人熏咳嗽。

  苏妈在客厅沙发上掰花生,都被呛到流眼泪。

  好不容易做好这一顿饭,天都黑了,苏云看着窗外漆黑的夜出神,似乎她想起来了,很快就要进入极夜了。

  好像最近天黑得越来越快了。

  新房子不通水电,喝水全靠白天出去挑,现在大家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就连手电筒都不舍得用。

  基地有公共充电设备,10积分1小时,普通人干两天活都充不满一部手机,只有不差钱的土豪才舍得。

  好在厨房是土灶,只要烧的火不灭就不至于抓瞎,苏章明好想念之前家里有电的日子,看来下次出去,得从空间弄点东西回来,不然原始部落的生活,真的很无聊。

  一边吃一边闲聊基地前段时间刚成立的交易市场。

  苏章明:那些人拿死人身上的东西在市场摆摊,你们去换东西的时候注意一些,别弄些不干净的东西回来。

  小表舅:这都啥时候了还讲究干不干净呢,我这双拖鞋还是私人身上扒下来的。

  苏章明假装嫌弃的挪了挪椅子:那你离我远点,我害怕鬼。

  王杰:也有卖好东西的,汽油和石油还有黄金首饰和包包都有,就是贵的离谱。

  苏小姑:对呀,市场开放了之后不知道她们哪里弄来这么多东西,我听说还有缝纫机呢。

  苏妈:改天喊他们几个看到缝纫机就给咱们弄回来。

  苏云觉得缝纫机很好,极夜的时候出门不方便,就可以在家踩踩缝纫机解解闷。

  苏志邦:里面有一家叫嘉荣的商行,据说什么都弄得到,咱们基地真是卧虎藏龙。

  王杰:不仅有嘉荣商行,没积分的摆地摊卖一些捡来的东西,有积分的租了商铺做中介,听说刀哥也开了一家百货通,啥都接,啥都卖。对面的邻居蒋先生还在里面开了个药店呢。虽然好多药都过期了,但是依然很多人买。

  小爷爷夹了一块笋干配稀饭,巴咂着嘴说道:世界上总不缺厉害的人,那这个交易市场还真是不错,你们说以前怎么没有交易市场。

  王杰:以前基地有自己的交易中心,可很好的控制物价,现在估计物资紧缺了,没办法维持平衡,所以想出来这个办法,基地很多隐形大佬总是明哲保身,想要刺激他们拿出手里的物资那必须要建构一个交易平台,让市场的货物流通起来。

  苏章明:那我懂了,怪不得以前像老张那样子的小卖部基地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来也有这一层含义。

  王杰:那些小卖部大都是本地人开的,他们背后几乎都有一些关系的,听说基地的交易中心开起来后他们的生意就一落千丈,于是他们搞了个黑市,专门卖交易中心没有的东西。

  苏章明:不止吧,估计还卖一些见不得人的。上次那个老张还问我要不要**呢。

  王杰战术性咳嗽,家里老人小孩这么多,那些话题不提也罢。

  苏爸也帮忙岔开话题:那咱们要开一个么?

  苏云想到接下来的极夜,交易中心很快又要暂时关闭了。

  苏云不表态,家里其他人就明白这事不靠谱。虽然苏云不说理由,但是他们都猜到应该以后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

  苏云:这个以后再说,房子做好了,咱们明天都去置办点家用,把家里安顿好之后再好好规划。

  众人点头表示赞同,突然外面一阵亮光,有一辆卡车停在对面刚做好的两层小楼。

  咦?这不是对面蒋首付家吗?盖房子的时候可是一次也没见过呢,现在就突然搬过来啦?苏章明向外面望去。

  就是之前也住凌云小区那个蒋先生吗?之前没发现他很特别啊,不知道这几个月经历了什么,一下子就变得特别阔绰。苏妈也喜欢听八卦,特别是凌云小区的八卦。

  张丽丽:听说当初还是和咱们同一批进的基地呢。

  苏云想了想,没想出是哪一个,直到对面出现了一个穿着红色波点裙打扮精致的女人,才才想起是之前开着房车跟在他们后面的那一家,当初自己还拿望远镜偷瞄过人家。

  蒋豪杰正指挥工人卸车呢,这批家具刚从基地外面弄回来,他迫不及待要住进全基地最舒服的房子。周丹领着儿子和女儿一摇一摆走进了房子大门,后面的工人立马开始小心翼翼的卸货。

  苏章明很好奇他们都有哪些家具,端着碗去门口吃瓜:啧啧啧,有沙发,还有一米八的大床,这大包小包的里面看起来像是衣服和被褥,哇噢,竟然还有一台发电机,姐夫你快来看,不愧是土豪啊。

  苏家其他人在餐桌上互相使眼色,心底暗喜,原本还怕自家有这些会不会太招摇,这一下有了对比,明天她们弄空间弄出来些什么都不会太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