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厂长还有李副厂长哪里见过如此其他的问题。

  关键是,李艾国还添加了一些自己的东西,让这道题的纯粹功利主义与道德义务的边界更加模糊。

  就好像儒家的亲亲相隐与墨家的兼爱,恩情与公益的冲突,道德是否应有差等之爱。

  这道题,有着各种开放式的答案,每一个人的回答,都有自己的想法。

  李艾国要的就是这个想法,从答案之中,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道题的灵魂,在于你的选择,为什么如此选择。

  没有正确答案,但李艾国想要的,就在你的回答之中。

  只是让没有见过这种问题的杨厂长和李副厂长,内心不断的疯狂吐槽。

  【系统提示:来自李副厂长的吐槽情绪 九九九九】

  【系统提示:来自杨厂长的吐槽情绪 九九九九】

  【系统提示:来自李扬二人的,知识分子真多事的情绪 一九九九九】

  李艾国很满意两人的情绪值,第一道题就开始破防了,这要是将来推广开,岂不是源源不断可以获得情绪值。

  很奈斯。

  李艾国出这些题目,一个是真的想要筛查一下自己的团队。

  同时也存着恶心人的想法,不恶心一下你,你哪里会有情绪值波动。

  “李工,这种问题你有答案吗?”杨厂长好奇的问道。

  李副厂长的目光,也看向了李艾国,这种问题简直是来折磨人的。

  “我的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看你怎么取舍,为要如此取舍。

  就比如第一道题,有三种答案。

  第一个是选择拯救科学家,最大化社会总效益,拯救儿童就需要牺牲多数利益。

  第二个是选择拯救儿童,报恩属于道德义务。

  第三个选择是轻钢主义,拯救儿童属于人性本能的选择。

  第一个选择,属于理性,若剽窃者仅辅助岗位如数据记录,团队效率损失≤10%→救五人仍具价值优势。

  而孩子若存活,其未来七十年潜在贡献,情感价值和社会产出能否抵消药物拯救的千万生命?

  而选择程序正义优先,不主动转向任其撞向左侧,因刻意选择杀一人违反禁止直接伤害原则。

  救五人后,用余生监督剽窃者悔改 资助贫困病童进行替代性赎罪。

  可事实上,在现实之中,这类抉择往往暴露??人类决策的局限性,我们缺乏完整信息与绝对理性。

  第一个回答,在功利和恩情下,首先法律是否认回报私人恩情可以抵消公债,如此的话,就要成为道德上的叛徒。

  第二个回答,在职场工作之中,奖励绝对理性惩罚情感波动,代价是压抑情绪致认知失调……”

  李艾国说了不少,听得李副厂长和杨厂长都是一愣一愣的,他们想不到,一道题目里面,居然隐藏着如此深奥的哲理。

  不过两人听了,也感觉有些懵圈。

  这问题都没有答案,那人家要怎么回答?

  对此,李艾国并没有解释。

  人性用理性外衣包裹本能选择,人类既是动物也是天使的双重本质。

  所谓的正确答案,就是李艾国用来看人的一种手段而已。

  接下来的题目,就没有这么考验人性和复杂了。

  只是很像简单的逻辑推理。

  【第二题:三个朋友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

  甲说:“乙在撒谎。”

  乙说:“丙在撒谎。”

  丙说:“甲和乙都在撒谎。”

  问题??:

  ①谁说了真话?

  ②如果你是裁判,如何用一句话拆穿另外两人的谎言?】

  在李艾国看来,这是很简单的逻辑分析题目。

  李艾国想要找一群聪明的人当自己的团队一员。

  “李工,那第二道题,怎么解开?”李副厂长尽管头皮有点痒,但可惜并没有长多少脑子。

  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问题的他和杨厂长,都有点抓耳挠腮。

  李艾国说道:“如果甲和乙都在说谎,那么乙说丙在撒谎就是假话,意味着乙其实说真话,直接证明甲乙在撒谎。”

  杨厂长和李副厂长,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其实以大家的智慧,只是一开始面对这种问题,有些不知道该如何破解,这一点拨,也全都明白了。

  李艾国交代道:“问题答案,就你们两个知道即可,将来还用得上!”

  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点点头,带着李艾国给的答题卷走了。

  他们还要拿去打印一些出来。

  别的不说,至少轧钢厂这边的资源,利用起来,先满足李艾国的需求再说。

  打印出来的问卷,也要交到冶金署。

  李艾国需要高级技工,冶金署总要支持一下吧!

  两人觉得问题不大,别看李艾国要的人才很多,但那是对轧钢厂来说,可是对冶金署来说,那就不算什么了。

  随便一个工厂抽调一个,都比李艾国要的人多好几倍。

  当天下午,杨厂长和李副厂长,就直奔冶金署了。

  都去面见自己的后台。

  大领导的办公室,当大领导看到李艾国弄出来的问卷后,也是一脸懵圈。

  “你确定,这李工搞出来的问卷,有人能够答出来!”

  杨厂长有些尴尬的说道:“大领导,李工说了,他只要解题的思路,最后的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根据自己的想法答题即可!”

  随后杨厂长也是将李艾国的一些话,复述了一遍。

  这也让大领导顿时眼前一亮,人家不愧是大领导,立即就明白了艾国的意思。

  “很精妙的题目,这是在测人性和智慧,寻找更合适培养起来的人才!”

  大领导看着手中的题目,顿时有些爱不释手。

  这种隐蔽的手段,来检测一个人的性格,思想的倾向性,还真的是高明。

  这一手,大领导也是学到了。

  他甚至想着,将来推广一下,让所有人都做一做这些问卷上的题目。

  这也方便了解部里所有人的思想倾向。

  关键的是,这种题目很隐晦,正常情况下,基本上不会被发现。

  当然,要是有聪明人发现也没有关系,回答好了,聪明人一样可以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