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影响?”勒克莱尔将军的话满是质疑,“你的意思是,我们打仗是给别人看的。”
“某种意义上来讲,确实如此,尤其是因为我们的对手。”达尚留将军坦然的承认了,“铁幕演说之后,美国和苏联的敌意在急剧增加。”
勒克莱尔将军可以不承认这点,但达尚留将军却不能不承认,美国现在已经显现出来了对西欧国家的普遍影响力。
他相信一旦法军和越盟的战斗开始,整个中南半岛便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地区。
科曼要是在这绝对不会同意达尚留将军的看法,中南半岛的重要性只是对法国目前还有用,说真的,法国和越盟无法和平共处这一点,国际社会上早就有所猜测了,因此,当这件事真的发生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感觉意外。
对美国来说,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内战,是当前亚洲地区美国最关注的事情,放眼全球也会排第二,中南半岛的动静和欧洲以及东方大国相比,那算个屁?
达尚留将军的视角充其量是殖民帝国视角,并不是全球帝国视角。
这也十分正常,法国在殖民时代开始之后,最多也就冲到过第二强国,之前有日不落帝国压着,现在则是美国。
法国没有真正作为全球帝国存在过,也许七年战争之前有过这个机会。
科曼正拿着印度的报纸,观察英属印度的独立进展,大部分都是哪里又发生了罢工。
不得不说印度人在罢工上面还挺专业的,四十万加尔各答工人发起了最新一次的罢工,声援国大党和穆盟对英国施加压力。
好不容易找到的印度报纸,也对这一次罢工进行了感人肺腑的报道,“英印军警残酷的对待罢工者,英印**一声令下,军警用木棍暴风雨似地劈头猛打,队员无一人抱头或后退,一个个像被保龄球击中的耙柱,应声倒下。热门可以清楚听到棒打头颅骇人心弦的声音。在旁观战的人们噙着眼泪,屏息而立。每看到工人们被击中,即发出同情怒号。头破血流的工人倒在地上,有的失去知觉,有的挣扎着向前爬行,直到又一阵猛击”
“争取独立的工人们,他们每一个人知道后果,但他们没有丝毫畏缩退却,昂头挺胸英勇前进,不需任何呐喊助阵,也没有鼓角助战,更没有防范死伤的掩护。第二批工人被打倒,没有反击,没有搏斗,只有静静向前走,直到被打倒。倒下去的时候,甚至没有愤怒的咒骂,只传来低微的呻吟”。
“这是想要让英国军警累死么?非暴力不合作,加尔各答?呵。”科曼撇嘴,这座印度第一大城市是印度独立最直接的受害者,一个被之前孟加拉王国和英国当做大本营长期经营的城市,长期是英属印度的首府,独立之后迅速从经济中心变成了边城。
本来是可以和孟买肩并肩争夺一下经济中心的位置,结果生生从魔都变成了金陵。最大的加尔各答工业区也一分为二直接衰落。
估计加尔各答现在也想不到,它区域核心的位置将会随着印巴分治直接成为历史,毕竟国大党此时在和穆盟的问题上,还给印度大多数人一个非常自信的态度,认为阿里真纳会妥协。
“长官,你找我。”随着这道声音,博卡萨的身影出现了,每一次他见到科曼都满脸笑容,黝黑肤色衬托着白牙,“他们说你去其他国家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
“就在旁边不算太远,我去的那个国家和你们国家的环境相似。”科曼伸手做出邀请的姿势让博卡萨坐下道,“可能唯一的不同就是你们国家不靠海,除此之外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中非共和国的面积不比泰国小多少,具有充沛的水资源,弱点就是人口稀少,土质在农业领域不算优良。
从曼谷回来的科曼,已经准备继续自己的暴君培养计划了,中非在农业上也是少见的雨热同期,困难就是土质不怎么好,人口稀少。
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人口稀少就容易控制,面积不小啊,完全可以进行轮休。
在殖民政策上面,法国是不开发殖民地的,像是英国对殖民地进行开发的投资,在法国身上几乎见不到。法国的高利贷**完全是投资认为稳定国家的公债和国债,比如造成两百万法国家庭破产的帝俄。
为数不多的建设都集中在海外省和法属印支身上了,至于非洲的绝大多数殖民地,纯粹是路边一条狗。
“博卡萨,你所在的非洲部队,以及其他非洲不部队就不要参加一线战斗了,有适应你们的场地。”一个现成的暴君就在眼前摆着,科曼绝对不能让对方在越南战场出现危险,暴君也是很珍贵的,出一个好苗子不容易。
博卡萨作为非洲军人既然来到法属印支,就说明本人具备一定的勇气,不过亚洲这边的版本强度对非洲部队还是太高。
科曼并不是瞧不起对方,非洲部队真的出现在一线战场,除了给越盟增加一点战绩之外,根本就没有其他作用。
战斗经验积累不一定非要在法属印支,有的是地方可以,博卡萨等着消息就行了。
“长官,你认为我不够勇敢?”博卡萨十分适应在军队的感觉,还以为科曼对自己有成见。
他这一次绝对是误会了,科曼绝对没有这个意思,马上安慰道,“我只是觉得,你的勇敢有更大的舞台可以发挥。会比这里更加需要你。”
马达加斯加马上就要暴动了,那个地方比较适合博卡萨的发挥。
说到这个殖民地,作为印度大陆分裂出啦的一部分,似乎天然就和亚洲有关联。
马达加斯加的第一批人类不是来自于非洲大陆,而是南岛人跨过印度洋成为了这个岛的居民,时至今日马达加斯加的第一大民族仍然和非洲人相差很大,马达加斯加的贸易主要也是和东南亚来做。
按照时间马达加斯加马上就要暴动了,法国也肯定会第一时间选择镇压,既然选择镇压就要从现在殖民地各地调兵。
现在除了本土和驻德法军之外,就只有两个地方有大量法军,北非海外省和法属印支,到时候一定会抽调法属印支兵力的。
为了怕博卡萨多想,科曼还专门和对方一起吃顿饭,接下来的几天他给博卡萨安排了一个任务,跟着自己接收从欧洲运来的武器,主要是二战时期的德式武器,法国现在重新制造武器花费很大,而且效果不一定好。
毕竟法国在武器制造上面出现了四年的缺失,相反德国遗留的庞大武器,用来武装越南的天主教徒和老挝的苗人,是一个节省成本的办法。
在得知了法属印支接下来的扩军计划之后,法国就把战争时期缴获的德式武器集中起来送了过来。
被运抵到西贡的武器当中,包括了上百辆四号坦克和四号坦克歼击车,二十万把德式毛瑟**、轻机枪、**和迫击炮。以及子弹和炮弹。
港口的码头工人正在搬运这些武器,勒菲弗尔拿着运输清单过来,“这是第一批运输的武器,时间在三十天之前从马赛起运。国内的消息还有两艘船正在路上,到达时间还不确定。”
“这些德式武器只有我们才会宝贝的留下,要是美国和苏联都融化成废铁了。”科曼有些自怨自艾的道,“通知国民军那边来人接收,难道还让我们送过去么?博卡萨所在的非洲部队监督。”
法国保留了缴获和占领德国地区的武器库存,不像是美国苏联这么财大气粗的处理,可这么做到了现在就排上了用场。欧洲虽说没有战争了,但有战争的地方还有的是。
像是美国那样战后马上对陆军动刀,等到**战争爆发又紧急重新扩编陆军来应对。也幸亏**战争爆发的时间距离二战真没多久,美国的国力仍然处在巅峰状态,要是换成一般的国家,光是这么被晃点一下造成的损失,就不是一时半会能缓过来的。
既然法军和越盟武装已经变为直接冲突,枫丹白露宫的温情也已经结束,那么接下来就不要客气了。
在西贡周边训练的越南国民军,也就是天主教武装计划部队的正式名字,接到了命令之后马上来到了港口,士兵们立刻投入到了搬运当中。
科曼都思考是不是应该把集装箱发明出来,但也就是想了一下果断否决,现在工业最强的是美国,美国可别再继续强了。
“南越这边的农业条件固然很好,但是要发展工业就太勉强了。”科曼对勒菲弗尔抱怨着,几乎就是依靠法国在万里之外提供武器装备。
好在越南战争的美军和法军的处境差不多,也是依赖国内的补给支持战争,这么一番比烂,科曼的心情又好了一些。
在法军在北部不断发起攻势扫荡越盟武装的时候,南越这边的天主教武装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蜕变为德式武装。不过让科曼来看,充其量不过是德盔师的范畴。
“某种意义上来讲,确实如此,尤其是因为我们的对手。”达尚留将军坦然的承认了,“铁幕演说之后,美国和苏联的敌意在急剧增加。”
勒克莱尔将军可以不承认这点,但达尚留将军却不能不承认,美国现在已经显现出来了对西欧国家的普遍影响力。
他相信一旦法军和越盟的战斗开始,整个中南半岛便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地区。
科曼要是在这绝对不会同意达尚留将军的看法,中南半岛的重要性只是对法国目前还有用,说真的,法国和越盟无法和平共处这一点,国际社会上早就有所猜测了,因此,当这件事真的发生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感觉意外。
对美国来说,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内战,是当前亚洲地区美国最关注的事情,放眼全球也会排第二,中南半岛的动静和欧洲以及东方大国相比,那算个屁?
达尚留将军的视角充其量是殖民帝国视角,并不是全球帝国视角。
这也十分正常,法国在殖民时代开始之后,最多也就冲到过第二强国,之前有日不落帝国压着,现在则是美国。
法国没有真正作为全球帝国存在过,也许七年战争之前有过这个机会。
科曼正拿着印度的报纸,观察英属印度的独立进展,大部分都是哪里又发生了罢工。
不得不说印度人在罢工上面还挺专业的,四十万加尔各答工人发起了最新一次的罢工,声援国大党和穆盟对英国施加压力。
好不容易找到的印度报纸,也对这一次罢工进行了感人肺腑的报道,“英印军警残酷的对待罢工者,英印**一声令下,军警用木棍暴风雨似地劈头猛打,队员无一人抱头或后退,一个个像被保龄球击中的耙柱,应声倒下。热门可以清楚听到棒打头颅骇人心弦的声音。在旁观战的人们噙着眼泪,屏息而立。每看到工人们被击中,即发出同情怒号。头破血流的工人倒在地上,有的失去知觉,有的挣扎着向前爬行,直到又一阵猛击”
“争取独立的工人们,他们每一个人知道后果,但他们没有丝毫畏缩退却,昂头挺胸英勇前进,不需任何呐喊助阵,也没有鼓角助战,更没有防范死伤的掩护。第二批工人被打倒,没有反击,没有搏斗,只有静静向前走,直到被打倒。倒下去的时候,甚至没有愤怒的咒骂,只传来低微的呻吟”。
“这是想要让英国军警累死么?非暴力不合作,加尔各答?呵。”科曼撇嘴,这座印度第一大城市是印度独立最直接的受害者,一个被之前孟加拉王国和英国当做大本营长期经营的城市,长期是英属印度的首府,独立之后迅速从经济中心变成了边城。
本来是可以和孟买肩并肩争夺一下经济中心的位置,结果生生从魔都变成了金陵。最大的加尔各答工业区也一分为二直接衰落。
估计加尔各答现在也想不到,它区域核心的位置将会随着印巴分治直接成为历史,毕竟国大党此时在和穆盟的问题上,还给印度大多数人一个非常自信的态度,认为阿里真纳会妥协。
“长官,你找我。”随着这道声音,博卡萨的身影出现了,每一次他见到科曼都满脸笑容,黝黑肤色衬托着白牙,“他们说你去其他国家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
“就在旁边不算太远,我去的那个国家和你们国家的环境相似。”科曼伸手做出邀请的姿势让博卡萨坐下道,“可能唯一的不同就是你们国家不靠海,除此之外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中非共和国的面积不比泰国小多少,具有充沛的水资源,弱点就是人口稀少,土质在农业领域不算优良。
从曼谷回来的科曼,已经准备继续自己的暴君培养计划了,中非在农业上也是少见的雨热同期,困难就是土质不怎么好,人口稀少。
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人口稀少就容易控制,面积不小啊,完全可以进行轮休。
在殖民政策上面,法国是不开发殖民地的,像是英国对殖民地进行开发的投资,在法国身上几乎见不到。法国的高利贷**完全是投资认为稳定国家的公债和国债,比如造成两百万法国家庭破产的帝俄。
为数不多的建设都集中在海外省和法属印支身上了,至于非洲的绝大多数殖民地,纯粹是路边一条狗。
“博卡萨,你所在的非洲部队,以及其他非洲不部队就不要参加一线战斗了,有适应你们的场地。”一个现成的暴君就在眼前摆着,科曼绝对不能让对方在越南战场出现危险,暴君也是很珍贵的,出一个好苗子不容易。
博卡萨作为非洲军人既然来到法属印支,就说明本人具备一定的勇气,不过亚洲这边的版本强度对非洲部队还是太高。
科曼并不是瞧不起对方,非洲部队真的出现在一线战场,除了给越盟增加一点战绩之外,根本就没有其他作用。
战斗经验积累不一定非要在法属印支,有的是地方可以,博卡萨等着消息就行了。
“长官,你认为我不够勇敢?”博卡萨十分适应在军队的感觉,还以为科曼对自己有成见。
他这一次绝对是误会了,科曼绝对没有这个意思,马上安慰道,“我只是觉得,你的勇敢有更大的舞台可以发挥。会比这里更加需要你。”
马达加斯加马上就要暴动了,那个地方比较适合博卡萨的发挥。
说到这个殖民地,作为印度大陆分裂出啦的一部分,似乎天然就和亚洲有关联。
马达加斯加的第一批人类不是来自于非洲大陆,而是南岛人跨过印度洋成为了这个岛的居民,时至今日马达加斯加的第一大民族仍然和非洲人相差很大,马达加斯加的贸易主要也是和东南亚来做。
按照时间马达加斯加马上就要暴动了,法国也肯定会第一时间选择镇压,既然选择镇压就要从现在殖民地各地调兵。
现在除了本土和驻德法军之外,就只有两个地方有大量法军,北非海外省和法属印支,到时候一定会抽调法属印支兵力的。
为了怕博卡萨多想,科曼还专门和对方一起吃顿饭,接下来的几天他给博卡萨安排了一个任务,跟着自己接收从欧洲运来的武器,主要是二战时期的德式武器,法国现在重新制造武器花费很大,而且效果不一定好。
毕竟法国在武器制造上面出现了四年的缺失,相反德国遗留的庞大武器,用来武装越南的天主教徒和老挝的苗人,是一个节省成本的办法。
在得知了法属印支接下来的扩军计划之后,法国就把战争时期缴获的德式武器集中起来送了过来。
被运抵到西贡的武器当中,包括了上百辆四号坦克和四号坦克歼击车,二十万把德式毛瑟**、轻机枪、**和迫击炮。以及子弹和炮弹。
港口的码头工人正在搬运这些武器,勒菲弗尔拿着运输清单过来,“这是第一批运输的武器,时间在三十天之前从马赛起运。国内的消息还有两艘船正在路上,到达时间还不确定。”
“这些德式武器只有我们才会宝贝的留下,要是美国和苏联都融化成废铁了。”科曼有些自怨自艾的道,“通知国民军那边来人接收,难道还让我们送过去么?博卡萨所在的非洲部队监督。”
法国保留了缴获和占领德国地区的武器库存,不像是美国苏联这么财大气粗的处理,可这么做到了现在就排上了用场。欧洲虽说没有战争了,但有战争的地方还有的是。
像是美国那样战后马上对陆军动刀,等到**战争爆发又紧急重新扩编陆军来应对。也幸亏**战争爆发的时间距离二战真没多久,美国的国力仍然处在巅峰状态,要是换成一般的国家,光是这么被晃点一下造成的损失,就不是一时半会能缓过来的。
既然法军和越盟武装已经变为直接冲突,枫丹白露宫的温情也已经结束,那么接下来就不要客气了。
在西贡周边训练的越南国民军,也就是天主教武装计划部队的正式名字,接到了命令之后马上来到了港口,士兵们立刻投入到了搬运当中。
科曼都思考是不是应该把集装箱发明出来,但也就是想了一下果断否决,现在工业最强的是美国,美国可别再继续强了。
“南越这边的农业条件固然很好,但是要发展工业就太勉强了。”科曼对勒菲弗尔抱怨着,几乎就是依靠法国在万里之外提供武器装备。
好在越南战争的美军和法军的处境差不多,也是依赖国内的补给支持战争,这么一番比烂,科曼的心情又好了一些。
在法军在北部不断发起攻势扫荡越盟武装的时候,南越这边的天主教武装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蜕变为德式武装。不过让科曼来看,充其量不过是德盔师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