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

  “继续?”

  阿史那托看向乌苏米,脸上带着决绝,“继续征讨泥熟匐!尽快拿下东半壁所有人口!”

  乌苏米惊道,“可是大人!我们不管陈策了吗?!”

  “管!”

  乌苏米这下完全懵了。

  怎么同时不管和管?

  阿史那托坐下来,摊开了羊皮地图,“只要我们打下泥熟匐,总人口将会接近一百万!”

  “我们狄人是天生的战士,无论男女老幼,上马就是骑兵,一百万大军足矣扫平眼前的一切!”

  “既然陈策这么想要草原,那就送给他好了!”

  “我们不跟他打!翻过大青山山脉,收服当地的乌丸人,然后南下辽东,绕过他攻进大乾!”

  “辽东有大片的土地,不比贫瘠的草原肥沃多了?不止能养活我们的族人,趁大乾内乱,我们还能大肆侵夺大乾的领土!”

  “厉兵秣马,只待良机!”

  阿史那托冷笑,一拳砸在京城,“直插腹地,入主中原!”

  乌苏米听呆了。

  她万万没想到阿史那托会改变路线,放弃草原东进辽东,目标更是从一统草原变成了入主中原!

  “大人...”

  她语气带着质问,“您难道忘了阿布思大人的遗志吗?”

  阿史那托面色坦荡。

  “乌苏米,我问你,阿布思大人为何想要一统草原?”

  “为何...”

  乌苏米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在她和追随阿布思的狄人眼里,一统草原天经地义,还需要理由吗?

  “因为阿布思大人在北固关时就看到了陈策可怕的潜力,在思考过无数条道路后,他发现只有统合北狄所有力量,才能与之抗衡。”

  阿史那托露出缅怀和敬佩之色,盯着乌苏米的双眼道:

  “然而现在陈策已经彻底掌控北疆,比阿布思大人预料更快的成长为了一只庞然大物!”

  “我从不自欺欺人!”

  “在他这种策略下,即便我们一统草原也没有多少赢面!”

  阿史那托眼中闪烁着光芒,“可是我们打不赢陈策的黎民军,难道还打不赢乾军吗?”

  “阿布思大人想让北狄活下去,东进辽东并不违背这初衷!”

  “甚至我能完成阿布思大人都没敢想象的大业!皇帝乾人做得,我狄人为何做不得!?”

  “千古难逢的时机就在眼前,我们大狄将会前所未有的强大!”

  乌苏米被说服了。

  或者说,她被阿史那托描绘的未来勾起了狄人源自骨子里的野心、对中原大地的垂涎。

  她激动的直咽口水,可随即对阿史那托刚才的话产生了疑惑。

  “大人,既然我们准备东进,那还管陈策做什么?分兵去阻拦他吃力不讨好,反而拖慢我们打泥熟匐。”

  阿史那托叹了口气。

  “我也不想,可是乌苏米,陈策此人不好糊弄啊。”

  “他知道以我的头脑,不会看不出事情的严重性,必会出兵阻挠,那如果我对他不管不顾,你觉得他会不会怀疑我们有其他的打算?”

  乌苏米眨了眨眼,有些不信,“那个乾人有这么机敏吗?”

  “有!”

  阿史那托谈及陈策满眼凝重,“绝对不能让他看出一丝端倪,否则他必能抽丝剥茧,找出真相!”

  “乌苏米,东进辽东的事你知我知,不要跟任何人说。”

  “等会儿召集各部商议对策,就说攻打泥熟匐是为了跟陈策抢时间,这个说辞合情合理,即便被铁娘子打探到,也不会产生怀疑。”

  乌苏米眼神大亮,赞叹道。

  “还是大人想的周到!”

  随即她又问,“不过该派谁去骚扰陈策?他必定做了充足的准备,这一去,怕是就回不来了。”

  “沙陀吧。”

  阿史那托淡淡道,“这家伙到现在都不怎么服我,正好借陈策的手除掉,巩固我的统治力。”

  乌苏米露出残酷的笑容。

  “沙陀那家伙确实该死,好!我这就去召集各部议事!”

  阿史那托微笑着点点头。

  等乌苏米离开营帐,他笑容消失,没有了刚才那股自信。

  说到底,放弃草原东进辽东是不得已之举,不说之后说服诸部会遇到多大的阻力,就是一切如他所愿,他们成功夺下了辽东,然后呢?

  陈策可没死呢。

  虽然陈策天天喊着对大乾忠心耿耿,但是阿史那托可以确定,那家伙也有争夺天下的野心。

  会无视别人染指他的囊中之物?

  所以无论怎么选,陈策注定是他们绕不过去的一座大山。

  东进辽东,也不过是避其锋芒,换取时间和空间罢了,终有一日,他们不可避免的要一决生死。

  “唉~”

  阿史那托倒了杯马酒,自酌自饮,“大乾怎么就出了陈策这么个人,若是没有他,就中原那群酒囊饭袋,怎么能阻挡大狄的铁蹄?”

  “不过这样也好。”

  他盯着杯中微微荡漾的酒水,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若是没有对手,那未免也太无趣了些。”

  “谁输谁赢。”

  “还未见分晓呢。”

  ……

  劲风吹拂草甸。

  卷起漫天尘沙。

  在这片自古以来属于游牧铁蹄驰骋的广袤土地上,一支迥异的军队正在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黎民军将士们如蚁群般分散在规划好的地域上。

  他们的身影在刚升起的朝阳下拉得很长,黝黑的脸庞上满是尘土,眼神却亮如星辰,干劲儿十足。

  “加快速度!第一道墙基今天必须立起来!”

  廖大智的声音沙哑却洪亮,他挽着袖子,亲自指挥着一队人形牲口,咳,不是,工兵团士兵。

  工兵团是这次北伐的先锋,也是绝对的主力,他可不想掉链子。

  一车车青砖和预制好的水泥构件从后方源源不断地运来,工兵们从车上卸下建材,依照每推进约二十里,便选取一处地势略高、视野开阔、靠近水源的地点,修筑小型堡垒。

  工兵们熟练地平整土地、挖掘地基、铺设砖石。

  小型堡垒结构并不复杂,但要求坚固耐用,能容纳三百兵卒及必备物资,更重要的是,它们将成为后续大军推进的前哨和补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