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

  邯郸城,龙台王宫。

  “宣……秦国使臣姚贾!”

  “宣……楚国使臣景驹!”

  “宣……”

  寺人通传声响起。

  五国使臣各自进了王宫。

  “吾等见过赵王!”

  作为使臣,往往代表着国家脸面。

  而国力越强,使臣底气就越足。

  这里面最猛的自然是秦楚两国。

  特别是姚贾,也是老熟人了。

  他笑呵呵的走上前来。

  朝着公孙劫抬手作揖。

  “建文君,有礼。”

  “姚公有礼。”

  公孙劫同样起身回礼。

  他和姚贾也是有些交情。

  因为他们俩有着相似的经历。

  姚贾的出身算不上好。

  韩非称他是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

  因为姚贾是魏国人。

  他的父亲是看守城门的监门卒。

  地位低下,日子过的相当清贫。

  姚贾迫于无奈,便在大梁城内盗窃。

  结果就被通缉,而不得逃出大梁。

  再然后他来到赵国,想混口饭吃。

  结果赵王瞧不上他,惨被驱逐。

  最后他只能来到了秦国。

  是秦国给了姚贾发挥的机会!

  三年前,楚、齐、燕、赵想要攻秦。

  姚贾毛遂自荐,临危受命。

  秦王政资车百乘,金千斤。

  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

  代表秦王出使四国。

  顺利瓦解四国合纵。

  唯独在公孙劫这里吃了亏。

  姚贾归秦后,秦王政大喜。

  封其为上卿,食邑千户!

  秦国为何能灭六国?

  其实一句话就能概括。

  不拘一格降人才!

  楚国的李斯,魏国的姚贾……

  他们都能在秦国一展所长!

  秦王更是远胜六国国君。

  能对他国人才委以重任。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封赏的时候也绝不吝啬!

  姚贾打量着公孙劫。

  虽然公孙劫现在很惨。

  可他真的差点笑出声来。

  赵王迁简直比当初的悼襄王还要蠢!

  公孙劫这样的人才竟然都不要?

  啧啧啧……

  得亏当初他没留在赵国啊!

  此番举动,自然也落在他们眼里。

  郭开特地是凑上前来。

  冲着赵王迁低声耳语。

  “大王,你看看他们!”

  “臣没说错吧?”

  “公孙劫就是身在赵国心在秦!”

  “他怕不是早早就等着今天呢。”

  “嗯,寡人知道。”

  赵王迁轻轻颔首。

  看着公孙劫,面色不善。

  而李牧则是满脸着急。

  因为这是赵国最后的机会!

  公孙劫昨晚就与他说了。

  如果赵王迁要他留下,他能既往不咎。

  可要同意别国条件,那也怪不得他。

  李牧也没脸继续强求公孙劫留下。

  就像公孙劫说的那样。

  赵国……不值得!

  “咳咳,不知诸位使臣所来为何?”

  “自然是为了公孙先生。”

  年轻气盛的景驹笑着走出。

  “我楚国雄踞南方,幅员辽阔。”

  “地大物博,物资丰盛。”

  “久闻先生大名,特邀先生入楚。”

  “大王临行前特地交代,以千金、美人、宝马、城邑,换取先生。”

  “若是先生愿意,可为楚国令尹?!”

  “令尹??!”

  朝堂顿时哗然色变。

  楚国官职和中原各国大不相同。

  令尹?为楚国最高行政长官。

  总揽军政大权,地位仅次于楚王!

  不过往往由贵族世袭。

  地位其实和相邦差不多。

  但职权却比相邦大的多!

  涵盖内政、外交、司法甚至军事指挥!

  如今楚国令尹?也是赵人,名为李园。

  曾是春申君黄歇的舍人。

  为了上位,将妹妹李环献给黄歇。

  黄歇爽过后,又献给了楚考烈王。

  李环很争气,诞下一子被立为太子。

  等楚考烈王死后,李园便暗中下手。

  趁着黄歇奔丧,将其诛杀。

  而后尽灭黄歇宗族!

  太子继位后,李园顺理成章当上令尹?。

  有传言,如今的楚王是春申君之子。

  当然,这都是民间猜测。

  其实并无实质性证据。

  关键还是楚国开出的条件!

  让公孙劫担任令尹?。

  这就说明是李园同意的!

  毕竟他要不让位,楚王真没办法。

  “多谢楚使……”

  公孙劫抬手道谢。

  他和楚国其实没怎么打过交道。

  但赵楚两国的风俗却有些相似。

  皆是好任侠,喜剑舞。

  民风彪悍,骁勇善战。

  秦灭六国,楚国是最棘手的。

  甚至还让秦国吃了个大亏!

  不过,公孙劫并无多少兴趣。

  楚国的**生态很复杂。

  光一个王位传承就是麻烦事。

  国内更是被屈景昭三族把持掌控。

  好比景驹,其实就出自景氏。

  是楚国最顶尖的贵族之一!

  李园让出令尹?,怕也有这原因。

  在公孙劫看来,楚国和赵国差不多。

  昔日其实都曾辉煌过。

  只是现在都没了进取之心。

  等秦国出兵,楚国才想着抵抗。

  但那个时候已经晚了……

  “那秦使呢?”

  “自然也是为了建文君。”

  姚贾微笑着走出。

  目光却始终落在公孙劫身上。

  对于公孙劫,秦王势在必得!

  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带其归秦!

  既是如此,他自然要办到!

  “建文君,你我也是早早认识。”

  “当今秦王与你还有些交情。”

  “他听闻先生所受委屈,甚是不平。”

  “特令老夫带上六座城邑,换取先生!”

  姚贾拍了拍手。

  便有使臣走上前来。

  恭敬的送上地图和国书。

  只要赵王迁愿意,便是赵国的了!

  “当然,主要还是看建文君。”

  “当今各国,唯秦是君之梧桐!”

  “昔韩人郑国入秦。”

  “虽为韩使,实为奸细。”

  “可秦王宽宏大量,依旧重用。”

  “耗费十年而渠成,令关中沃野千里!”

  姚贾作为使臣,嘴皮子是没的说。

  提到郑国,就连公孙劫都为此点头。

  “廷尉李斯曾献《谏逐客书》。”

  “老朽不才,便念上两句。”

  “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

  “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还请建文君慎重考虑。”

  姚贾言罢,再次抬手作揖。

  礼数做的没有半分毛病。

  就是再挑剔的老儒都没话说。

  这番话说完,有些朝臣脸色很是古怪!

  别说公孙劫,他们都心动了!

  因为姚贾说的都是实话……

  秦国最为重视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