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一个意料之外的人推开了店门 —— 是钱老西。
门轴 “吱呀” 响了一声,他没推那辆吱呀响的破三轮,而是背着手,穿着件深灰色中山装,慢悠悠地踱进来,脚步轻得像猫踩在棉花上,鞋底蹭过水泥地,没发出一点声。
中山装的领口磨得发亮,像包了层浆,左胸口袋上缝着颗掉了半漆的黑纽扣,袖口沾着块深褐色墨渍,是记账时蹭的;
头发梳得整齐,抹了点发油,却遮不住鬓角的白霜,像撒了把碎盐,风一吹,还会掉两根下来,落在肩膀上。
比起上次来试探时的倨傲 —— 上次他摔门而去时,还说 “你这破书值不了几个钱”,这次他的神色复杂得多:
眼神扫货架时,带着点审视,像在掂量货的成色,目光在童袜上停了两秒,又移开,似乎在算 “这袜子能赚多少”;
看向林凡时,又藏着好奇,甚至还有丝不易察觉的忌惮,像在打量一块摸不透的石头,不知道里面藏没藏棱角,会不会硌手。
“钱老板,您来了,看看需要点什么?”
林凡放下账本,脸上挂着客气的笑,语气平和得像聊天气,仿佛上次两人因为连环画起的不快,早被风吹散了 —— 上次钱老西摔门的声音震得货架上的橡皮都掉了,现在却像没发生过。
钱老西没接话,背着手绕货架走了一圈,手指偶尔在货架边缘碰一下 —— 指尖的老茧刮过木头,发出 “沙沙” 的轻响,又很快缩回去,像怕沾了什么似的,仿佛货架上的童袜会烫手。
最后他停在林凡面前,慢悠悠地开口,声音里带着点刻意的随意,像裹了层棉花:“小林老板,最近这街上,可是清净了不少啊。”
林凡心里一动 —— 来了,试探开始了。
他拿起旁边的抹布,假装擦柜台的边角,抹布蹭过木头的纹路,发出轻微的 “沙沙” 声,木头上的细纹被擦得发亮,语气自然:
“是啊,咱们做生意的,就图个安稳清净。以前客人来挑东西,都不敢多聊,生怕耽误了功夫惹麻烦;现在能坐下来喝口水,跟孩子逗两句,挺好。”
钱老西干笑两声,笑声像砂纸磨木头,刺耳得很,
“呵呵,是挺好。黑皮那小子,做事太张扬,不懂规矩,栽跟头是早晚的事。”
他说着,眼神突然锐起来,像针似的盯着林凡,仿佛要透过衬衫看到心里去,连呼吸都沉了些,“听说,他进去前,还去过你这附近?”
林凡手里的抹布顿了一下,随即又继续擦,动作没停,连呼吸都没乱 ——
心里却像被针扎了一下,飞快地转着念头:钱老西怎么知道黑皮来过附近?
是听人说的,还是特意打听的?
他把话题往 “偷东西” 上引,避开暗示,语气诚恳得像在说大实话:
“钱老板说笑了,我每天守着店,从开门到关门,哪知道这些。倒是听客人提过一嘴,说他是偷五金店被抓的,也是活该 —— 好好的人,偏要走歪路,早晚得栽。”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咱们做正经生意,还是得遵纪守法。那些歪门邪道,再风光也长不了,您说是不是?”
钱老西见林凡滴水不漏,也不再纠缠,转身走到放连环画的角落 ——
那里摆着几本普品,是林凡故意用来掩人耳目的:一本《水浒传》缺了封面,露着发黄的内页;一本《岳飞传》纸页卷了边,像没睡醒的样子;
还有本《三国演义》是 1982 年版的,封面关公的红脸褪成了浅红,书脊用线缝过,有几处线松了。他随手翻了几下,纸页 “哗啦” 响,像枯叶在风里飘。
手指在《三国演义》的封面上摩挲,指腹蹭过泛黄的纸页,连封面上模糊的关公像都被蹭得亮了点;
忽然压低声音,凑得近了些,气息里带着点老烟味,混着他口袋里揣的炒瓜子味,热烘烘地扑在林凡脸上:
“小林啊,我认识个南边来的朋友,专门收这种老版画书。你要是真有好的,品相一流的,比如没缺页、没污渍;
封面还齐整的,我能帮你牵个线,价格肯定比你那‘图书馆表叔’给的‘研究经费’高不少,至少翻一倍。”
林凡心里的警铃 “嗡” 地响了 —— 他上周听杂货店老板说,南边来的人收老连环画,转手卖到上海、广州;
品相好的《大闹天宫》能卖两百多块,比他现在收的二十块高十倍,这些人还会找 “中间人” 抽成三成,钱老西显然是想当这个 “中间人”。
他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抓了抓头发,指腹蹭到额前的碎发,有点痒,故意把头发抓得乱了些,显得更 “憨厚”:
“钱老板,您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我都跟表叔说好了,帮他收这些书做研究,做人得讲信用不是?
而且我收的都是些大路货,不是缺页就是脏,有的纸都糟了,一碰就破,哪有什么好东西,别耽误了您朋友的事,那多不好。”
钱老西盯着林凡看了几秒,眼睛眯了眯,像在判断他的话有几分真,目光扫过林凡的脸,连他嘴角的弧度都没放过。
最后他放下书,拍了拍手上的灰,拍得很慢,手指关节 “咔咔” 响,像是在琢磨什么,然后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笑容里藏着点捉摸不透的意思:
“行,年轻人,讲信用是好事。那你就慢慢帮你表叔‘研究’吧。以后要是改了主意,随时来找我 —— 我那朋友,耐心还挺好,能等。”
说完,他没再多留,背着手走出店门,脚步比进来时慢了些,鞋底蹭过门槛,发出 “咚” 的一声轻响。
走到门口还回头看了一眼连环画的角落,眼神像粘在了上面,拔都拔不掉,连嘴角都带着点 “早晚能挖到” 的笃定。
看着钱老西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林凡的眉头轻轻蹙了起来。
这个老狐狸,比黑皮难对付多了 —— 黑皮是明着抢,像头横冲直撞的野猪,一眼就能看穿,打不过还能躲;
钱老西是暗着钓,像藏在水里的鱼,耐心极好,一次没上钩,还会换更**的鱼饵,等着他自己咬钩。
他走到角落,拿起那本《三国演义》,翻了两页,纸页间的霉味飘了出来,带着点旧时光的味道。
又把书锁进柜台下的抽屉 —— 抽屉上的锁是新换的,比之前的结实,钥匙他藏在裤腰里,贴着皮肤,连睡觉都不摘。
看来,连环画这块得更谨慎:下次见赵叔,得叮嘱他别跟其他小贩提是给 “小林” 收的,就说 “自己留着看”;
送书时别从店前门过,走后门的小巷,后门有个小窗户,赵叔把书放在窗台上,敲三下就走,他等五分钟再去拿,这样不会被人看见。
黑皮的威胁暂时没了,钱老西的觊觎却像根细线,牵着他的神经,松不了。
林凡觉得自己像走在刚过了雷暴的丛林里 —— 最大的猛兽倒了,可草丛里还藏着毒蛇,吐着信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窜出来,咬一口,让人防不胜防。
他回到柜台后,拿起账本重新核算。这个月扣除 800 块租金、1200 块进货成本、53 块水电费,净赚了 627 块,比上个月多了 198 块,数字用红笔标出来,像个小灯笼,看着喜庆。
可他知道,这离目标还远 —— 要想做童装加工,五十件外套的成本就要 900 块,这点钱连一半都不够,像沙漠里的一滴水,根本不够用。
一个念头慢慢清晰:是不是该把银行里的定期存款取一部分出来?
那笔存款是去年攒的,一共 3000 块,存在工商银行,定期一年,利息 3.5%,还有三个月到期,提前取会损失 30 多块利息。
他算了算:就算损失利息,取 1000 块去市区找供货商,能多进 55 件纯棉外套,按每件赚 7 块算,能多赚 385 块,比利息划算;
剩下的 2000 块还能留着应急,万一店里出点事,也有底气。他还想跟赵叔打听下跨市生意 —— 赵叔认识个跑运输的老周,每周往返县里和市区,拉蔬菜的回程是空车,能帮着带点货:
县里的红薯干进价 5 块一斤,市区能卖 8 块;市区的便宜文具进价 8 毛一盒,县里能卖 1.2 块,每次能带 50 斤红薯干和 200 盒文具,一趟能赚 250 块,够付半个月房租。
风险肯定有 —— 怕被城管查,也怕货卖不出去,但守着小店,永远只能原地踏步,像被困在笼子里的鸟,飞不高。
日子一天天过,冬日的冷意渐渐被春风吹散。
街路边的梧桐树冒出了嫩黄的芽,芽是纺锤形的,外面裹着层褐色的壳,像小花生,风一吹,壳会掉下来,落在地上 “啪嗒” 响;
嫩黄的芽尖露出来,摸上去有点黏手,是树胶的味道。风裹着芽的甜香吹过,连街面上的尘土都变得软乎乎的,不再呛人;
空气里除了青草的潮气,还有街角花店飘来的月季香,淡粉色的月季开了第一朵,香味甜甜的,混着风里的土味,特别清新。
笑笑又长了不少,以前只能扶着桌子走,现在能在店里慢慢跑了,小脚步 “啪嗒啪嗒” 响,像小马蹄声。
她还会奶声奶气地跟客人打招呼:“阿姨好!”“叔叔买糖吗?糖甜!”成了店里的小开心果。
林凡在店角落给她铺了块浅粉色的软垫,是用笑笑穿小的婴儿被改的,里面塞的旧棉花洗得软软的,上面绣着小草莓;
草莓是用红色丝线绣的,叶子是绿色的,针脚虽然歪,但是每个草莓都绣了白色的小线结当籽。
软垫旁边放了几个不掉毛的布娃娃和图画书,笑笑没事就坐在上面翻书,手指点着书上的小动物,嘴里念念有词,不知道在说什么;
偶尔还会拿着蜡笔在纸上画歪歪扭扭的太阳,太阳的光芒像小树枝,还在旁边画个圆头三角身的小人,说是 “爸爸的风筝”,画完举给林凡看,声音响亮得能震到天花板:
“爸爸,太阳!笑笑画的!”
这天下午,林凡关了店,带着笑笑去附近的公园。阳光和煦得像裹了层棉花,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草地上,织出点点碎金,落在笑笑的头发上,像撒了把亮晶晶的小米。
草地上的草是狗尾草和早熟禾混在一起的,狗尾草的穗子是浅绿色的,风一吹就晃,早熟禾贴在地上,软软的,踩上去像踩在刚晒过太阳的棉被上,舒服得让人想躺下。
蹲下来能闻到青草的甜香,混着泥土的潮气,芽尖上还沾着点晨露的痕迹,指尖碰上去软软的、润润的。
笑笑穿着新买的小红皮鞋,鞋面上绣着米白色的小花,鞋底踩在草地上 “啪嗒啪嗒” 响,在草地上蹒跚地跑,咯咯的笑声像银铃一样脆,追着一只菜粉蝶;
蝴蝶的翅膀展开有五厘米宽,是白色的,翅尖带点椭圆形的黄,像缀了两颗小太阳,扇动时带起小股风,拂在笑笑的脸颊上,凉丝丝的,逗得她笑得直拍手,小辫子在风里晃来晃去,像两只跳舞的小尾巴。
林凡坐在长椅上,看着女儿的身影 —— 长椅是松木的,晒了太阳后带着暖烘烘的温度,上面有几道小孩用石头划的划痕,还有个地方钉了颗小钉子防止木板松动。
他坐下时,特意把外套垫在下面,怕木头硌着。心里像被晒过太阳的温水泡着,暖得发松,所有的算计、隐忍、担心,在这一刻都像被风刮走的灰尘,变得不值一提;
他做的一切,不就是为了让笑笑能这样笑着长大,不用再怕风吹雨打,不用再像他小时候那样,跟着奶奶住,冬天没暖气,冻得睡不着,只能裹着薄被子等奶奶的热水袋吗?
他抬头望向湛蓝的天空,云像棉花似的飘着,软乎乎的,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到;深深吸了一口带着青草香的空气,风拂过脸颊,带着春天的暖,连鬓角的头发都被吹得软乎乎的,贴在皮肤上。
风波暂时平息了,可生活还在往前走。
他心里的那些念头,那些关于童装、关于未来的野心,就像草地下的新芽,在没人看见的地方,悄悄长出嫩绿色的尖,带着韧劲,就算遇到石头,也想绕着往上钻,等着某天能破土而出,长成更壮的样子。
林凡站起身,对着笑笑挥了挥手,声音里带着笑,像被阳光晒暖了:
“笑笑,慢点跑,别摔着!”笑笑停下脚步,转过身,小胳膊张开,像只小鸟,朝他扑过来,声音甜甜的,带着点喘气:
“爸爸,抱抱!”他快步走过去,抱起女儿,感受着怀里小小的、暖暖的身子,她身上还带着刚晒过太阳的青草香,头发上沾了片梧桐新叶,淡绿色的,像个小巴掌。
小胳膊紧紧搂着他的脖子,脸蛋蹭得他下巴有点痒,还在他脸上 “吧唧” 亲了一口,留下个带着奶味的印子。
心里充满了力量,像刚浇了水的小苗,往上冒着重生的劲。
不管未来还有多少麻烦 ——
钱老西的觊觎、加工童装的难处、连环画的风险,
只要有笑笑在,只要这颗 “新芽” 还在生长,他就有勇气走下去,
一步一步,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样子:
有暖烘烘的阳光,有女儿的笑声,还有一家能稳稳扎根的小店。
门轴 “吱呀” 响了一声,他没推那辆吱呀响的破三轮,而是背着手,穿着件深灰色中山装,慢悠悠地踱进来,脚步轻得像猫踩在棉花上,鞋底蹭过水泥地,没发出一点声。
中山装的领口磨得发亮,像包了层浆,左胸口袋上缝着颗掉了半漆的黑纽扣,袖口沾着块深褐色墨渍,是记账时蹭的;
头发梳得整齐,抹了点发油,却遮不住鬓角的白霜,像撒了把碎盐,风一吹,还会掉两根下来,落在肩膀上。
比起上次来试探时的倨傲 —— 上次他摔门而去时,还说 “你这破书值不了几个钱”,这次他的神色复杂得多:
眼神扫货架时,带着点审视,像在掂量货的成色,目光在童袜上停了两秒,又移开,似乎在算 “这袜子能赚多少”;
看向林凡时,又藏着好奇,甚至还有丝不易察觉的忌惮,像在打量一块摸不透的石头,不知道里面藏没藏棱角,会不会硌手。
“钱老板,您来了,看看需要点什么?”
林凡放下账本,脸上挂着客气的笑,语气平和得像聊天气,仿佛上次两人因为连环画起的不快,早被风吹散了 —— 上次钱老西摔门的声音震得货架上的橡皮都掉了,现在却像没发生过。
钱老西没接话,背着手绕货架走了一圈,手指偶尔在货架边缘碰一下 —— 指尖的老茧刮过木头,发出 “沙沙” 的轻响,又很快缩回去,像怕沾了什么似的,仿佛货架上的童袜会烫手。
最后他停在林凡面前,慢悠悠地开口,声音里带着点刻意的随意,像裹了层棉花:“小林老板,最近这街上,可是清净了不少啊。”
林凡心里一动 —— 来了,试探开始了。
他拿起旁边的抹布,假装擦柜台的边角,抹布蹭过木头的纹路,发出轻微的 “沙沙” 声,木头上的细纹被擦得发亮,语气自然:
“是啊,咱们做生意的,就图个安稳清净。以前客人来挑东西,都不敢多聊,生怕耽误了功夫惹麻烦;现在能坐下来喝口水,跟孩子逗两句,挺好。”
钱老西干笑两声,笑声像砂纸磨木头,刺耳得很,
“呵呵,是挺好。黑皮那小子,做事太张扬,不懂规矩,栽跟头是早晚的事。”
他说着,眼神突然锐起来,像针似的盯着林凡,仿佛要透过衬衫看到心里去,连呼吸都沉了些,“听说,他进去前,还去过你这附近?”
林凡手里的抹布顿了一下,随即又继续擦,动作没停,连呼吸都没乱 ——
心里却像被针扎了一下,飞快地转着念头:钱老西怎么知道黑皮来过附近?
是听人说的,还是特意打听的?
他把话题往 “偷东西” 上引,避开暗示,语气诚恳得像在说大实话:
“钱老板说笑了,我每天守着店,从开门到关门,哪知道这些。倒是听客人提过一嘴,说他是偷五金店被抓的,也是活该 —— 好好的人,偏要走歪路,早晚得栽。”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咱们做正经生意,还是得遵纪守法。那些歪门邪道,再风光也长不了,您说是不是?”
钱老西见林凡滴水不漏,也不再纠缠,转身走到放连环画的角落 ——
那里摆着几本普品,是林凡故意用来掩人耳目的:一本《水浒传》缺了封面,露着发黄的内页;一本《岳飞传》纸页卷了边,像没睡醒的样子;
还有本《三国演义》是 1982 年版的,封面关公的红脸褪成了浅红,书脊用线缝过,有几处线松了。他随手翻了几下,纸页 “哗啦” 响,像枯叶在风里飘。
手指在《三国演义》的封面上摩挲,指腹蹭过泛黄的纸页,连封面上模糊的关公像都被蹭得亮了点;
忽然压低声音,凑得近了些,气息里带着点老烟味,混着他口袋里揣的炒瓜子味,热烘烘地扑在林凡脸上:
“小林啊,我认识个南边来的朋友,专门收这种老版画书。你要是真有好的,品相一流的,比如没缺页、没污渍;
封面还齐整的,我能帮你牵个线,价格肯定比你那‘图书馆表叔’给的‘研究经费’高不少,至少翻一倍。”
林凡心里的警铃 “嗡” 地响了 —— 他上周听杂货店老板说,南边来的人收老连环画,转手卖到上海、广州;
品相好的《大闹天宫》能卖两百多块,比他现在收的二十块高十倍,这些人还会找 “中间人” 抽成三成,钱老西显然是想当这个 “中间人”。
他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抓了抓头发,指腹蹭到额前的碎发,有点痒,故意把头发抓得乱了些,显得更 “憨厚”:
“钱老板,您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我都跟表叔说好了,帮他收这些书做研究,做人得讲信用不是?
而且我收的都是些大路货,不是缺页就是脏,有的纸都糟了,一碰就破,哪有什么好东西,别耽误了您朋友的事,那多不好。”
钱老西盯着林凡看了几秒,眼睛眯了眯,像在判断他的话有几分真,目光扫过林凡的脸,连他嘴角的弧度都没放过。
最后他放下书,拍了拍手上的灰,拍得很慢,手指关节 “咔咔” 响,像是在琢磨什么,然后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笑容里藏着点捉摸不透的意思:
“行,年轻人,讲信用是好事。那你就慢慢帮你表叔‘研究’吧。以后要是改了主意,随时来找我 —— 我那朋友,耐心还挺好,能等。”
说完,他没再多留,背着手走出店门,脚步比进来时慢了些,鞋底蹭过门槛,发出 “咚” 的一声轻响。
走到门口还回头看了一眼连环画的角落,眼神像粘在了上面,拔都拔不掉,连嘴角都带着点 “早晚能挖到” 的笃定。
看着钱老西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林凡的眉头轻轻蹙了起来。
这个老狐狸,比黑皮难对付多了 —— 黑皮是明着抢,像头横冲直撞的野猪,一眼就能看穿,打不过还能躲;
钱老西是暗着钓,像藏在水里的鱼,耐心极好,一次没上钩,还会换更**的鱼饵,等着他自己咬钩。
他走到角落,拿起那本《三国演义》,翻了两页,纸页间的霉味飘了出来,带着点旧时光的味道。
又把书锁进柜台下的抽屉 —— 抽屉上的锁是新换的,比之前的结实,钥匙他藏在裤腰里,贴着皮肤,连睡觉都不摘。
看来,连环画这块得更谨慎:下次见赵叔,得叮嘱他别跟其他小贩提是给 “小林” 收的,就说 “自己留着看”;
送书时别从店前门过,走后门的小巷,后门有个小窗户,赵叔把书放在窗台上,敲三下就走,他等五分钟再去拿,这样不会被人看见。
黑皮的威胁暂时没了,钱老西的觊觎却像根细线,牵着他的神经,松不了。
林凡觉得自己像走在刚过了雷暴的丛林里 —— 最大的猛兽倒了,可草丛里还藏着毒蛇,吐着信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窜出来,咬一口,让人防不胜防。
他回到柜台后,拿起账本重新核算。这个月扣除 800 块租金、1200 块进货成本、53 块水电费,净赚了 627 块,比上个月多了 198 块,数字用红笔标出来,像个小灯笼,看着喜庆。
可他知道,这离目标还远 —— 要想做童装加工,五十件外套的成本就要 900 块,这点钱连一半都不够,像沙漠里的一滴水,根本不够用。
一个念头慢慢清晰:是不是该把银行里的定期存款取一部分出来?
那笔存款是去年攒的,一共 3000 块,存在工商银行,定期一年,利息 3.5%,还有三个月到期,提前取会损失 30 多块利息。
他算了算:就算损失利息,取 1000 块去市区找供货商,能多进 55 件纯棉外套,按每件赚 7 块算,能多赚 385 块,比利息划算;
剩下的 2000 块还能留着应急,万一店里出点事,也有底气。他还想跟赵叔打听下跨市生意 —— 赵叔认识个跑运输的老周,每周往返县里和市区,拉蔬菜的回程是空车,能帮着带点货:
县里的红薯干进价 5 块一斤,市区能卖 8 块;市区的便宜文具进价 8 毛一盒,县里能卖 1.2 块,每次能带 50 斤红薯干和 200 盒文具,一趟能赚 250 块,够付半个月房租。
风险肯定有 —— 怕被城管查,也怕货卖不出去,但守着小店,永远只能原地踏步,像被困在笼子里的鸟,飞不高。
日子一天天过,冬日的冷意渐渐被春风吹散。
街路边的梧桐树冒出了嫩黄的芽,芽是纺锤形的,外面裹着层褐色的壳,像小花生,风一吹,壳会掉下来,落在地上 “啪嗒” 响;
嫩黄的芽尖露出来,摸上去有点黏手,是树胶的味道。风裹着芽的甜香吹过,连街面上的尘土都变得软乎乎的,不再呛人;
空气里除了青草的潮气,还有街角花店飘来的月季香,淡粉色的月季开了第一朵,香味甜甜的,混着风里的土味,特别清新。
笑笑又长了不少,以前只能扶着桌子走,现在能在店里慢慢跑了,小脚步 “啪嗒啪嗒” 响,像小马蹄声。
她还会奶声奶气地跟客人打招呼:“阿姨好!”“叔叔买糖吗?糖甜!”成了店里的小开心果。
林凡在店角落给她铺了块浅粉色的软垫,是用笑笑穿小的婴儿被改的,里面塞的旧棉花洗得软软的,上面绣着小草莓;
草莓是用红色丝线绣的,叶子是绿色的,针脚虽然歪,但是每个草莓都绣了白色的小线结当籽。
软垫旁边放了几个不掉毛的布娃娃和图画书,笑笑没事就坐在上面翻书,手指点着书上的小动物,嘴里念念有词,不知道在说什么;
偶尔还会拿着蜡笔在纸上画歪歪扭扭的太阳,太阳的光芒像小树枝,还在旁边画个圆头三角身的小人,说是 “爸爸的风筝”,画完举给林凡看,声音响亮得能震到天花板:
“爸爸,太阳!笑笑画的!”
这天下午,林凡关了店,带着笑笑去附近的公园。阳光和煦得像裹了层棉花,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草地上,织出点点碎金,落在笑笑的头发上,像撒了把亮晶晶的小米。
草地上的草是狗尾草和早熟禾混在一起的,狗尾草的穗子是浅绿色的,风一吹就晃,早熟禾贴在地上,软软的,踩上去像踩在刚晒过太阳的棉被上,舒服得让人想躺下。
蹲下来能闻到青草的甜香,混着泥土的潮气,芽尖上还沾着点晨露的痕迹,指尖碰上去软软的、润润的。
笑笑穿着新买的小红皮鞋,鞋面上绣着米白色的小花,鞋底踩在草地上 “啪嗒啪嗒” 响,在草地上蹒跚地跑,咯咯的笑声像银铃一样脆,追着一只菜粉蝶;
蝴蝶的翅膀展开有五厘米宽,是白色的,翅尖带点椭圆形的黄,像缀了两颗小太阳,扇动时带起小股风,拂在笑笑的脸颊上,凉丝丝的,逗得她笑得直拍手,小辫子在风里晃来晃去,像两只跳舞的小尾巴。
林凡坐在长椅上,看着女儿的身影 —— 长椅是松木的,晒了太阳后带着暖烘烘的温度,上面有几道小孩用石头划的划痕,还有个地方钉了颗小钉子防止木板松动。
他坐下时,特意把外套垫在下面,怕木头硌着。心里像被晒过太阳的温水泡着,暖得发松,所有的算计、隐忍、担心,在这一刻都像被风刮走的灰尘,变得不值一提;
他做的一切,不就是为了让笑笑能这样笑着长大,不用再怕风吹雨打,不用再像他小时候那样,跟着奶奶住,冬天没暖气,冻得睡不着,只能裹着薄被子等奶奶的热水袋吗?
他抬头望向湛蓝的天空,云像棉花似的飘着,软乎乎的,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到;深深吸了一口带着青草香的空气,风拂过脸颊,带着春天的暖,连鬓角的头发都被吹得软乎乎的,贴在皮肤上。
风波暂时平息了,可生活还在往前走。
他心里的那些念头,那些关于童装、关于未来的野心,就像草地下的新芽,在没人看见的地方,悄悄长出嫩绿色的尖,带着韧劲,就算遇到石头,也想绕着往上钻,等着某天能破土而出,长成更壮的样子。
林凡站起身,对着笑笑挥了挥手,声音里带着笑,像被阳光晒暖了:
“笑笑,慢点跑,别摔着!”笑笑停下脚步,转过身,小胳膊张开,像只小鸟,朝他扑过来,声音甜甜的,带着点喘气:
“爸爸,抱抱!”他快步走过去,抱起女儿,感受着怀里小小的、暖暖的身子,她身上还带着刚晒过太阳的青草香,头发上沾了片梧桐新叶,淡绿色的,像个小巴掌。
小胳膊紧紧搂着他的脖子,脸蛋蹭得他下巴有点痒,还在他脸上 “吧唧” 亲了一口,留下个带着奶味的印子。
心里充满了力量,像刚浇了水的小苗,往上冒着重生的劲。
不管未来还有多少麻烦 ——
钱老西的觊觎、加工童装的难处、连环画的风险,
只要有笑笑在,只要这颗 “新芽” 还在生长,他就有勇气走下去,
一步一步,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样子:
有暖烘烘的阳光,有女儿的笑声,还有一家能稳稳扎根的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