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清念不放心,心想着还是要去请教一下郎中才行。
翌日清晨。
她便换了一身清爽的藕色锦缎,披着狐裘,和顾淮书去了苏州城较为偏僻的百草堂。
药铺门面不大,药柜上积着薄薄一层灰,显然很少有人来。
坐堂的老郎中已是头发花白,此时正眯着眼拨弄着算盘。
见二人前来,抬眼看了看:“看病?”
孟清念点点头,将早已写好的药方递过去:“替远房亲戚抓药。”
药方上所列的几味药材皆是治疗花柳病的,其中混杂着几味寻常滋补的草药,乍看之下并不起眼。
老郎中接过药方,看了几眼方子,随后又抬眼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姑娘,这方子,你确定是治你亲戚的?”
她在药方上动的手脚哪里能瞒得过看诊多年的老郎中?
孟清念心中一紧,面上故作镇定:“是,小女听闻您医术高明,这才千里迢迢特来求药。”
老郎中见她是个姑娘家,又有夫君陪伴,不再多问,低头抓药时却在一味土茯苓上多抓了三钱,又将一包晒干的艾草塞进药包底层,低声道:“此疾需内服外敷,艾草煎水熏洗,你懂药理?”
孟清念点了点头:“略懂一些。”
郎中叹了叹气提醒道:“可以调成膏状,夜深时涂抹效果更好。”
孟清念心中了然,知道这老郎中看出了端倪,却有意相助,连忙道谢,付了药钱这才离开。
回到客栈,她将药材分成两份,一份按方熬制汤药,另一份则研磨成粉,与蜂蜜调和成膏,用油纸仔细包好。
药已经准备好了,但要怎么把药交到妙**手上呢?
这可让孟清念犯了难。
“聚贤阁虽然守卫森严,妙娘不会不出门,就算是她不出门,她身边的丫鬟也是要出门的,等待时机便好了。”顾淮书提议道。
“那我和秋寻去看看能不能遇到她。”
见孟清念这么说,顾淮书想都没想便拒绝了:“我和秋寻去,现在天寒地冻地,这里还潮湿,你尽可能的少在外面逗留,一切交给我,放心。”
孟清念也没过多执着,着手写了一个小纸条。
她将药膏与纸条一同封进一个不起眼的青布小袋里,递给顾淮书:“务必小心,若遇变故,即刻脱身,切不可暴露行踪。”
上面写着良药可医身,亦能解困,若信得过,城南柳树巷口见。
顾淮书和秋寻在聚贤楼附近的茶馆坐了整整一个下午,终于在黄昏时分看到妙娘身边的小丫鬟提着食盒从后门出来。
那丫鬟脚步匆匆,似乎急着去采买什么。
顾淮书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待丫鬟拐进一条僻静的巷子,他才加快脚步,趁其不备将东西塞进了她的手中,低声道:“这是你家主子救命的东西,你必须亲手交到她手上。”
丫鬟吓了一跳,刚要惊呼,顾淮书却已没了身影。
在原地缓了好一阵子,这才紧紧攥着袋子,快步往回赶。
聚贤阁中的妙娘,自从见过孟清念便一直心神不宁。
可能是昨日孟清念的窥探让她隐隐觉得不安,她总觉得她举手投足间不似寻常商贾。
妙娘坐在梳妆台前,反复擦拭着手中的那支金步摇,心思飘远。
沈万山的手段她再清楚不过了,自己不过是他安插在那人身边的棋子,如今又染上了……不知何时便会被抛弃,她不得不为自己谋划后路。
这时,小丫鬟回来了,脸色慌张地将东西交给妙娘:“方才有人塞给我这个,说是给您……救命的。”
妙娘心中一凛,打开布袋,看到里面的药膏和纸条,身体明显地在颤抖。
却还是故作镇定地问道:“可看清了那人是谁?”
“是昨日擅自上楼的那位主子的随从。”丫鬟回忆着。
“你先出去。”
妙娘捏着那张薄薄的纸条,反复读了几遍,指尖微微颤抖。
良药可医身,亦能解困……难道是她?
她竟看出了她的困境,还敢递出这样的橄榄枝。
妙娘下意识摸了摸脖子上丝巾下的溃烂之处。
做了一番思想斗争后,妙娘还是借着去城外看病的由头,避开了沈万山的眼线,独自一人来到孟清念所说的城南柳树巷口。
巷子深处,孟清念早已等候在那里,身边只跟着顾淮书。
“你留给我的字条,我看见了,你是想……”妙娘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试探。
孟清念微微一笑:“我想的未必你是你想的,我只是想与妙娘做笔交易。”
她顿了顿,目光直视妙娘:“我能治好你的病,还能帮你彻底摆脱沈万山的控制,条件是,你要把你知道的关于那人的一切,都告诉我并且当我的眼线,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妙娘沉默片刻,她的脸色显得有些苍白,声音有气无力:“我凭什么信你?”
“就凭我能让你活着,你不会不知道沈万山已经打算放弃你了吧?别以为我不知道,沈万山一直利用你,如今你身上连买药的钱都没有。”
见她不语,孟清念继续开口:“你脖颈间的溃烂之处,瞒得过别人,瞒不过我,你不想想你是何时染的病?沈万山用这种下三烂的手段控制你,你当真还要为他卖命?”
妙娘身子一震,她没想到她竟一眼看穿。
是啊,她早就受够了这种提心吊胆、任人摆布的日子。
她深吸一口气:“好,我信你,但你也要答应我,事成之后,放我离开苏州,永不干涉我的生活。”
“一言为定。”孟清念伸出手,妙娘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握住了她的手。
孟清念给了她传递消息的方式,当晚妙娘便开始暗中向孟清念传递消息。
她果然知道不少内情:那人名叫巴图,是北狄派来的密使,此次南下,是为了与沈万山勾结,利用私盐换取粮草和兵器,资助北狄战事,为了掩护这才穿着边疆那边的稀有服饰,他们曾许诺这事儿要是成了,便让沈万山做宰相,妙娘还透露,巴图手中有一份北狄与沈万山勾结的密信。
翌日清晨。
她便换了一身清爽的藕色锦缎,披着狐裘,和顾淮书去了苏州城较为偏僻的百草堂。
药铺门面不大,药柜上积着薄薄一层灰,显然很少有人来。
坐堂的老郎中已是头发花白,此时正眯着眼拨弄着算盘。
见二人前来,抬眼看了看:“看病?”
孟清念点点头,将早已写好的药方递过去:“替远房亲戚抓药。”
药方上所列的几味药材皆是治疗花柳病的,其中混杂着几味寻常滋补的草药,乍看之下并不起眼。
老郎中接过药方,看了几眼方子,随后又抬眼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姑娘,这方子,你确定是治你亲戚的?”
她在药方上动的手脚哪里能瞒得过看诊多年的老郎中?
孟清念心中一紧,面上故作镇定:“是,小女听闻您医术高明,这才千里迢迢特来求药。”
老郎中见她是个姑娘家,又有夫君陪伴,不再多问,低头抓药时却在一味土茯苓上多抓了三钱,又将一包晒干的艾草塞进药包底层,低声道:“此疾需内服外敷,艾草煎水熏洗,你懂药理?”
孟清念点了点头:“略懂一些。”
郎中叹了叹气提醒道:“可以调成膏状,夜深时涂抹效果更好。”
孟清念心中了然,知道这老郎中看出了端倪,却有意相助,连忙道谢,付了药钱这才离开。
回到客栈,她将药材分成两份,一份按方熬制汤药,另一份则研磨成粉,与蜂蜜调和成膏,用油纸仔细包好。
药已经准备好了,但要怎么把药交到妙**手上呢?
这可让孟清念犯了难。
“聚贤阁虽然守卫森严,妙娘不会不出门,就算是她不出门,她身边的丫鬟也是要出门的,等待时机便好了。”顾淮书提议道。
“那我和秋寻去看看能不能遇到她。”
见孟清念这么说,顾淮书想都没想便拒绝了:“我和秋寻去,现在天寒地冻地,这里还潮湿,你尽可能的少在外面逗留,一切交给我,放心。”
孟清念也没过多执着,着手写了一个小纸条。
她将药膏与纸条一同封进一个不起眼的青布小袋里,递给顾淮书:“务必小心,若遇变故,即刻脱身,切不可暴露行踪。”
上面写着良药可医身,亦能解困,若信得过,城南柳树巷口见。
顾淮书和秋寻在聚贤楼附近的茶馆坐了整整一个下午,终于在黄昏时分看到妙娘身边的小丫鬟提着食盒从后门出来。
那丫鬟脚步匆匆,似乎急着去采买什么。
顾淮书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待丫鬟拐进一条僻静的巷子,他才加快脚步,趁其不备将东西塞进了她的手中,低声道:“这是你家主子救命的东西,你必须亲手交到她手上。”
丫鬟吓了一跳,刚要惊呼,顾淮书却已没了身影。
在原地缓了好一阵子,这才紧紧攥着袋子,快步往回赶。
聚贤阁中的妙娘,自从见过孟清念便一直心神不宁。
可能是昨日孟清念的窥探让她隐隐觉得不安,她总觉得她举手投足间不似寻常商贾。
妙娘坐在梳妆台前,反复擦拭着手中的那支金步摇,心思飘远。
沈万山的手段她再清楚不过了,自己不过是他安插在那人身边的棋子,如今又染上了……不知何时便会被抛弃,她不得不为自己谋划后路。
这时,小丫鬟回来了,脸色慌张地将东西交给妙娘:“方才有人塞给我这个,说是给您……救命的。”
妙娘心中一凛,打开布袋,看到里面的药膏和纸条,身体明显地在颤抖。
却还是故作镇定地问道:“可看清了那人是谁?”
“是昨日擅自上楼的那位主子的随从。”丫鬟回忆着。
“你先出去。”
妙娘捏着那张薄薄的纸条,反复读了几遍,指尖微微颤抖。
良药可医身,亦能解困……难道是她?
她竟看出了她的困境,还敢递出这样的橄榄枝。
妙娘下意识摸了摸脖子上丝巾下的溃烂之处。
做了一番思想斗争后,妙娘还是借着去城外看病的由头,避开了沈万山的眼线,独自一人来到孟清念所说的城南柳树巷口。
巷子深处,孟清念早已等候在那里,身边只跟着顾淮书。
“你留给我的字条,我看见了,你是想……”妙娘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试探。
孟清念微微一笑:“我想的未必你是你想的,我只是想与妙娘做笔交易。”
她顿了顿,目光直视妙娘:“我能治好你的病,还能帮你彻底摆脱沈万山的控制,条件是,你要把你知道的关于那人的一切,都告诉我并且当我的眼线,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妙娘沉默片刻,她的脸色显得有些苍白,声音有气无力:“我凭什么信你?”
“就凭我能让你活着,你不会不知道沈万山已经打算放弃你了吧?别以为我不知道,沈万山一直利用你,如今你身上连买药的钱都没有。”
见她不语,孟清念继续开口:“你脖颈间的溃烂之处,瞒得过别人,瞒不过我,你不想想你是何时染的病?沈万山用这种下三烂的手段控制你,你当真还要为他卖命?”
妙娘身子一震,她没想到她竟一眼看穿。
是啊,她早就受够了这种提心吊胆、任人摆布的日子。
她深吸一口气:“好,我信你,但你也要答应我,事成之后,放我离开苏州,永不干涉我的生活。”
“一言为定。”孟清念伸出手,妙娘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握住了她的手。
孟清念给了她传递消息的方式,当晚妙娘便开始暗中向孟清念传递消息。
她果然知道不少内情:那人名叫巴图,是北狄派来的密使,此次南下,是为了与沈万山勾结,利用私盐换取粮草和兵器,资助北狄战事,为了掩护这才穿着边疆那边的稀有服饰,他们曾许诺这事儿要是成了,便让沈万山做宰相,妙娘还透露,巴图手中有一份北狄与沈万山勾结的密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