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的天气说变就变。
前几日还是艳阳天,转眼就成了连绵的阴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越来越冷,连风都带着透骨的凉意。
码头上往日的喧嚣被淅沥雨声取代,青石板路被洗得发亮,映着灰蒙蒙的天光。
这日收摊回来,比往日早了许多。
码头上没什么人,连扛货的船夫和工人都少了许多,生意自然没有开太阳的时候好做。
推车上的物件被雨水淋得湿透,苏慧**头发,衣衫也湿了大半,紧紧贴在头上和身上。
她顾不上自己,先忙着擦拭被雨水打湿的面粉袋和调料罐。
看着那桶因为天气阴冷而发酵得有些过头的面糊,心疼地叹了口气。
“唉,这面糊倒了又浪费了,若是不倒,明日怕是口感要差些了……”
她用手指蘸了点闻了闻,眉宇间笼着一层愁云。
本就没卖出去什么,还要浪费这一大桶面糊。
苏慧娘心疼不已。
林知夏落后几步进来,一边拧着裙角的水,一边宽慰。
“娘,没事的,明日少做点就是了,这天不好,码头上也没几个人,卖出去是正常的。”
做生意嘛!
有赚有赔才是常态。
话虽如此,但接连两日,码头上都冷冷清清。
雨幕笼罩着江面,往来的货船稀稀拉拉,扛包的力工也少了大半。
她们带过去的煎饼果子和杂烩羹,往日不到晌午就能卖完,如今却总要剩下不少。
苏慧娘看着那些剩下的食材,心里像是压了块石头。
尤其是看到那坛子里面腌制的酸萝卜,如今也还剩下大半坛,更是忧心忡忡。
“这萝卜叶子腌起来费时费力,卖不掉,放久了怕是要坏……”
她小声念叨着,伸手去封坛口时,指尖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林知夏知道母亲是心疼本钱,更心疼她们辛苦劳作的心血白费,便故意用轻松的语气开口。
“娘,卖不完咱们自己吃,正好我一会儿去买点肉,我们用酸菜炒个肉丝,回来煮碗热乎的面吃。”
这雨天反正没什么生意,倒不如好好歇息几日。
苏慧娘嘴上应着,眉头却并未舒展。
她看着窗外连绵的雨丝,想着家中日渐减少的进项,心中的焦虑如同这阴沉的天气,挥之不去。
她换了一身衣裳,又重新拿起了针线,想趁着这几天的时间再赶几个帕子出来,也好弥补一下这些天亏本的钱。
“娘,还没睡啊?”
林知夏洗完澡出来,看着苏慧**房间还透着光亮,推开门轻声问了一句。
“一会儿我就睡了。”
苏慧娘说是这般说,但手中的针线却没有放下。
“娘,天晚了,做针线眼睛该受不了了,早点歇着吧。”
林知夏劝了一句。
但她知苏慧**性子,又加上一句,“您等白天再绣,晚上烧油灯也要不少钱的。”
本来还不想放下针线的苏慧娘一听,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行,我白天在绣。”
林知夏离开之后,看见房中的灯光熄灭才放心。
人是躺下了,但许是连日劳累,加上淋雨和心中积郁。
当天夜里,苏慧娘就开始觉得喉咙发干发痒,偶尔低咳几声。
她怕女儿担心,硬是忍着没做声。
第二天起来,她的脸色明显差了许多,眼底下带着青影,咳嗽也频繁起来,声音闷闷的。
“娘,您是不是不舒服?”
林知夏看着苏慧**脸色,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林知夏伸手去探她的额头,触手一片不正常的温热。
“没事,就是有点着凉,喝点热水就好了……咳咳咳……”
苏慧娘偏过头,避开女儿的手,强打着精神要去和面,“今天雨小了点,说不定生意能好些……”
她话还没说完,一阵更剧烈的咳嗽袭来,咳得她弯下腰,肩膀微微颤抖。
林知夏连忙扶住她,触手只觉得她手臂滚烫。
“娘!您发烧了!”
林知夏的心一下子揪紧了,立刻拉着苏慧**手。
“娘,我们今天不出摊了,您必须在家休息!”
“那怎么行……”
苏慧娘还想坚持,却被林知夏不由分说地按回了床上。
“东西卖不掉就卖不掉,您的身子要紧!”
林知夏的语气罕见地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她看着母亲烧得泛红的脸颊和因咳嗽而泛泪的眼角,心里又急又气。
她这是明显是积劳成疾,更是心病所致。
从前在林家时,她就习惯了这样糟蹋自己。
有病也拖着,指望着将病拖没。
但病不会无缘无故自己好,只会越拖越重。
林知夏替苏慧娘盖好被子,转身拿起油纸伞,语气坚。
“娘,您躺着别动,我去给您抓药。”
屋外,秋雨依旧缠绵,带着浸入骨髓的寒意。
林知夏裹紧身上的外衣,撑着伞往外走。
林知夏撑着油纸伞,踩着湿滑的石板路,走到了城南那家挂着济世堂古朴匾额的药铺前。
还未进门,一股浓郁复杂的药香便混合着雨水的湿气扑面而来。
药铺里光线略显昏暗,靠墙立着一排排深棕色的百子柜,密密麻麻的小抽屉上贴着药材名称的标签。
一个小学徒正踮着脚,用一个小巧的铜秤称着药材。
柜台后,头发略微花白的杨大夫,正慢条斯理地用一方镇纸压住一张药方。
“杨大夫。”
林知夏收起伞,靠在门边,轻声唤道。
杨大夫抬起头,眯着眼睛看向林知夏,似乎还费力辨认了一番。
“是林家丫头啊……你今日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不舒服?”
他记得这对勤快的母女,前些日子还见她们在码头忙活生意。
“杨大夫,不是我。”林知夏走到柜台前,眉间带着忧色。
“是我娘病了,许是这两日淋了雨,着了凉,今早起来不停咳嗽,还有些发热,夜里也睡得不安稳。”
杨大夫闻言,点点头,对林知夏描述的症状了然。
“这几日天气骤寒,染上风寒的人不,你娘她人没来啊?”
杨大夫看着林知夏身后,没看见苏慧**身影。
秋日的天气说变就变。
前几日还是艳阳天,转眼就成了连绵的阴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越来越冷,连风都带着透骨的凉意。
码头上往日的喧嚣被淅沥雨声取代,青石板路被洗得发亮,映着灰蒙蒙的天光。
这日收摊回来,比往日早了许多。
码头上没什么人,连扛货的船夫和工人都少了许多,生意自然没有开太阳的时候好做。
推车上的物件被雨水淋得湿透,苏慧**头发,衣衫也湿了大半,紧紧贴在头上和身上。
她顾不上自己,先忙着擦拭被雨水打湿的面粉袋和调料罐。
看着那桶因为天气阴冷而发酵得有些过头的面糊,心疼地叹了口气。
“唉,这面糊倒了又浪费了,若是不倒,明日怕是口感要差些了……”
她用手指蘸了点闻了闻,眉宇间笼着一层愁云。
本就没卖出去什么,还要浪费这一大桶面糊。
苏慧娘心疼不已。
林知夏落后几步进来,一边拧着裙角的水,一边宽慰。
“娘,没事的,明日少做点就是了,这天不好,码头上也没几个人,卖出去是正常的。”
做生意嘛!
有赚有赔才是常态。
话虽如此,但接连两日,码头上都冷冷清清。
雨幕笼罩着江面,往来的货船稀稀拉拉,扛包的力工也少了大半。
她们带过去的煎饼果子和杂烩羹,往日不到晌午就能卖完,如今却总要剩下不少。
苏慧娘看着那些剩下的食材,心里像是压了块石头。
尤其是看到那坛子里面腌制的酸萝卜,如今也还剩下大半坛,更是忧心忡忡。
“这萝卜叶子腌起来费时费力,卖不掉,放久了怕是要坏……”
她小声念叨着,伸手去封坛口时,指尖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林知夏知道母亲是心疼本钱,更心疼她们辛苦劳作的心血白费,便故意用轻松的语气开口。
“娘,卖不完咱们自己吃,正好我一会儿去买点肉,我们用酸菜炒个肉丝,回来煮碗热乎的面吃。”
这雨天反正没什么生意,倒不如好好歇息几日。
苏慧娘嘴上应着,眉头却并未舒展。
她看着窗外连绵的雨丝,想着家中日渐减少的进项,心中的焦虑如同这阴沉的天气,挥之不去。
她换了一身衣裳,又重新拿起了针线,想趁着这几天的时间再赶几个帕子出来,也好弥补一下这些天亏本的钱。
“娘,还没睡啊?”
林知夏洗完澡出来,看着苏慧**房间还透着光亮,推开门轻声问了一句。
“一会儿我就睡了。”
苏慧娘说是这般说,但手中的针线却没有放下。
“娘,天晚了,做针线眼睛该受不了了,早点歇着吧。”
林知夏劝了一句。
但她知苏慧**性子,又加上一句,“您等白天再绣,晚上烧油灯也要不少钱的。”
本来还不想放下针线的苏慧娘一听,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行,我白天在绣。”
林知夏离开之后,看见房中的灯光熄灭才放心。
人是躺下了,但许是连日劳累,加上淋雨和心中积郁。
当天夜里,苏慧娘就开始觉得喉咙发干发痒,偶尔低咳几声。
她怕女儿担心,硬是忍着没做声。
第二天起来,她的脸色明显差了许多,眼底下带着青影,咳嗽也频繁起来,声音闷闷的。
“娘,您是不是不舒服?”
林知夏看着苏慧**脸色,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林知夏伸手去探她的额头,触手一片不正常的温热。
“没事,就是有点着凉,喝点热水就好了……咳咳咳……”
苏慧娘偏过头,避开女儿的手,强打着精神要去和面,“今天雨小了点,说不定生意能好些……”
她话还没说完,一阵更剧烈的咳嗽袭来,咳得她弯下腰,肩膀微微颤抖。
林知夏连忙扶住她,触手只觉得她手臂滚烫。
“娘!您发烧了!”
林知夏的心一下子揪紧了,立刻拉着苏慧**手。
“娘,我们今天不出摊了,您必须在家休息!”
“那怎么行……”
苏慧娘还想坚持,却被林知夏不由分说地按回了床上。
“东西卖不掉就卖不掉,您的身子要紧!”
林知夏的语气罕见地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她看着母亲烧得泛红的脸颊和因咳嗽而泛泪的眼角,心里又急又气。
她这是明显是积劳成疾,更是心病所致。
从前在林家时,她就习惯了这样糟蹋自己。
有病也拖着,指望着将病拖没。
但病不会无缘无故自己好,只会越拖越重。
林知夏替苏慧娘盖好被子,转身拿起油纸伞,语气坚。
“娘,您躺着别动,我去给您抓药。”
屋外,秋雨依旧缠绵,带着浸入骨髓的寒意。
林知夏裹紧身上的外衣,撑着伞往外走。
林知夏撑着油纸伞,踩着湿滑的石板路,走到了城南那家挂着济世堂古朴匾额的药铺前。
还未进门,一股浓郁复杂的药香便混合着雨水的湿气扑面而来。
药铺里光线略显昏暗,靠墙立着一排排深棕色的百子柜,密密麻麻的小抽屉上贴着药材名称的标签。
一个小学徒正踮着脚,用一个小巧的铜秤称着药材。
柜台后,头发略微花白的杨大夫,正慢条斯理地用一方镇纸压住一张药方。
“杨大夫。”
林知夏收起伞,靠在门边,轻声唤道。
杨大夫抬起头,眯着眼睛看向林知夏,似乎还费力辨认了一番。
“是林家丫头啊……你今日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不舒服?”
他记得这对勤快的母女,前些日子还见她们在码头忙活生意。
“杨大夫,不是我。”林知夏走到柜台前,眉间带着忧色。
“是我娘病了,许是这两日淋了雨,着了凉,今早起来不停咳嗽,还有些发热,夜里也睡得不安稳。”
杨大夫闻言,点点头,对林知夏描述的症状了然。
“这几日天气骤寒,染上风寒的人不,你娘她人没来啊?”
杨大夫看着林知夏身后,没看见苏慧**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