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盗墓手记 第626章

小说:关中盗墓手记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1-09 23:38:06 源网站:2k小说网
  ();

  我好奇道:“你怎么知道前面村里有盗墓贼?”

  盗墓这事儿,通常是秘而不宣。

  不会四处吹嘘自己盗过多大的墓。

  反而会低调行事掩藏身份。

  所以我很好奇,黄子然是怎么知道前面村里有盗墓贼的。

  黄子然随口道:“因为他俩不简单。”

  “他俩的太爷爷郑留文,在民国年间是知名古董商,常在宝鸡周边收购古董。”

  “郑留文精通古董鉴定,修复。”

  “对盗墓也非常精通,他还有个外号叫入地眼。”

  “这外号的意思是,哪儿埋的有宝贝,他是一看一个准。”

  “1927年,盘踞在宝鸡凤翔一带的军阀党玉琨,准备对戴家湾进行大规模盗掘。”

  “为此派人抓来郑留文,作为盗墓技术指导……”

  党玉琨在军阀中名声不显。

  但在盗墓圈却名声不小。

  曾被民国时期报纸,列为三大盗墓军阀之一。

  这三位盗墓军阀中最出名的,是盗掘了乾隆和慈禧陵墓的孙殿英。

  第二位就是党玉琨。

  他组织民夫千余人盗掘八个月,对戴家湾掘地三尺。

  挖出青铜器上千件,其中完整器超过七百件。

  其中有西周夔纹铜禁,周公东征鼎等重器。

  这里得多说一句。

  现在存世的西周青铜禁只有三件。

  而这三件全都在宝鸡出土。

  禁,是中空的长方形青铜平台,用来放置各种酒器。

  党玉琨盗掘出的这件西周夔纹铜禁,在他死后落入宋哲元之手。

  后被宋哲元的弟弟带去天津。

  在六十年代,因故碎成五十多块的西周夔纹铜禁,被宋家人捐献。

  七十年代天津博物馆把碎片送京城修复。

  修复后归天津博物馆保存。

  第二件是现存唯一成套的禁——柉禁十三器。

  这套禁,也出土于宝鸡戴家湾。

  被当地村民挖出后,落入时任陕西巡抚端方之手。

  端方在1908年编写《陶斋吉金录》,把这套西周青铜禁定名为柉禁。

  端方死后,家人把这套柉禁卖给传教士福开森。

  福开森把这套柉禁带回大洋彼岸,又以三十万美元转卖给大都会博物馆。

  这套超级重器也就此流落海外。

  最后一套是宝鸡石鼓山故土的龙纹铜禁,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除了这三套西周青铜禁之外,淅川楚墓,曾侯乙墓中都出土有东周时期青铜禁。

  相较而言,东周青铜禁的做工更加复杂且精美。

  此外岛国的大阪也藏有一件青铜禁。

  并且造型跟上面提到的五件青铜禁大为不同。

  但流失到大阪的那件青铜禁,到底是从哪出土的,又是怎么流失出去的,却没人能说得清楚。

  多嘴说这些呢,是想让大家知道宝鸡的青铜器底蕴。

  在出土西周青铜器数量上,宝鸡算得上一骑绝尘。

  在八十年代早期,我曾长期扎在宝鸡周边寻找大墓,挖出了不少西周时期青铜重器。

  具体怎么挖的,到后面再详细说。

  黄子然继续给我介绍情况。

  “这郑家兄弟俩,一个叫郑建设,一个叫郑建军。”

  “他们是家传的手艺。”

  “看得准,打得稳,盗得狠。”

  看得准,是墓穴看得准。

  打得稳,是盗洞打的稳。

  盗得狠,是盗墓出的好东西多。

  盗墓贼能做到这三点,就已经能算是行内翘楚了。

  黄子然随手扯了片苞米叶,捏在手里玩着说道:“关注他们,是想收他们当个编外人员。”

  “以后碰到挖坟掘墓的事儿,就能让他们处理。”

  我算是听明白了。

  黄子然这操作有点像孟尝君养门客。

  鸡鸣狗盗之徒只要能为我所用,那就收入门下以备不时之需。

  仔细想想,这操作倒是不错。

  人在江湖混,什么意外情况都有可能遇到。

  而鸡鸣狗盗之徒各有本领,说不定他们会的就能轻松解决意外。

  就好比孟尝君,靠狗盗之徒偷到白狐裘送礼,靠鸡鸣之徒叫开城门,这才能顺利从秦国逃走。

  要是没有鸡鸣狗盗之徒帮忙,孟尝君可能就要死在秦国了。

  想到这里,我瞬间思路大开。

  琢磨着以后得多结交点三教九流。

  不说把三教九流都纳入麾下,起码得懂点各行的手法。

  这也算艺多不压身……

  我摸着下巴思索道:“请他们干票大的不难。”

  “可难在不知道这边有啥大墓。”

  “他们既然看得准,那就得拿真大墓的位置出来。”

  “瞎指个地方肯定会被看穿。”

  黄子然似笑非笑的看着我。

  我被他看的有点心虚。

  要说起来,我还真知道个这边的大墓。

  章教授在那张全家福背面画的地图,就在岐山县附近,距离倒是不太远。

  那个墓肯定能忽悠住郑家兄弟。

  但我也有私心。

  那可是西周大墓。

  怎么能随便拿来当诱饵。

  我硬着头皮迎上黄子然的目光:“干嘛这样看我?”

  “我都没来过这边。”

  “真不知道附近哪儿有大墓啊。”

  “而且宝鸡这地儿,大多是西周时期墓葬。”

  “那些墓葬不封不树连个封土堆都没有,一时半会根本找不到。”

  说完我两手一摊。

  故作为难道:“这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不黄队你给我指个地方,好让我去忽悠郑家兄弟。”

  黄子然笑道:“行啊,那我给你说个地。”

  “岐山县,凤鸣山,南麓。”

  听到他说的地方,我心里就是咯噔一下。

  这地方,在我心里记得是清清楚楚!

  正是章教授画在全家福背面的西周大墓位置!

  可这个大墓位置图,只有我和董老板看过。

  对了,还有斋藤章浩!

  难道是斋藤章浩被绑架后泄露出去的?

  黄子然此刻说出这个墓的位置,会不会是在试探我?

  我绷着脸,装作从没听过这个地方。

  “岐山县我知道,但凤鸣山还真没听说过。”

  “那,等会就给郑家兄弟说这个地方?”

  黄子然深深的看了我一眼。

  点头道:“行啊,如果你不知道其他大墓位置的话,就说这个位置好了。”

  “郑家兄弟如果提出实地去看,要一口答应下来。”

  “就算他们要挖这个墓,也得答应。”

  “必须取得他们绝对信任。”

  我默不作声跟在他身后暗暗盘算时,突然发现不远处的农田不对劲。

  十来米外的农田里,苞米种的稀稀拉拉。

  和周边田地的茂盛形成鲜明对比。

  那块地下,八成有墓!

  还很有可能是不封不树的西周墓!

  “黄队等等。”

  “去那块地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