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皇帝轻斥。

  皇后面有不甘,但也只能向老王妃行礼,恭敬道:“老王妃别觉得本宫说话直,实在是如今有些人仗着皇恩,便肆无忌惮,不知好歹。”

  老王妃笑而不语,不动声色看了眼相宜。

  相宜面不改色,扶着老人家坐下。

  赵亲王和荣亲王只是皇帝的堂兄弟,但年长许多,平时也极受皇室子弟敬重。

  见皇后如此行径,他们反应都不大。对于皇后的脾气和性情,他们早已习惯。

  倒是淑妃下座行礼,几位老王妃纷纷开口,询问她小皇子的近况。

  “托几位王妃的福,一切都好。”

  “那便好,皇子们好,江山才能代代有人,这是大宣之福啊。”

  “是啊,我瞧着,皇上气色最近也好了些。”

  “听说贵妃有孕了,皇上好福气啊,又要添小皇子了。”

  说到贵妃有孕,皇帝心情转晴,忍不住跟着多说两句。

  眼见话题偏离,崔贵妃那**人的风评竟然也在变好,皇后坐不住了,重重咳嗽了一声。

  皇帝回过神,看了她一眼。

  皇后皱眉。

  想到正事,皇帝也不愿跟她计较,只好重新落坐,对几位老王爷说太子妃的事。

  雁亲王说:“说到底,这是皇上的家事,也是太子的终身大事,只要姑娘家世清白,性情温良,旁的又有什么可计较的呢?”

  李君策起身,对雁亲王行了一礼。

  “多谢老王爷。”

  “太子这是何故?本王不过是说了实在话,想来,皇上跟皇后也是这么想的。”

  皇后立即要开口。

  淑妃轻咳一声,拦住了她的话音。

  皇帝瞥了她一眼,顺势抢了话。

  “老王爷说的不错,太子妃乃是未来国母,家世和人品都得经得起考验才是。”

  他顿了下,视线落在相宜身上。

  “太子妃要辅佐太子,日后更要辅佐新君,须得为人谨慎,无可挑剔,否则落在百姓眼里,叫百姓笑话不说,更是丢了皇家颜面,损了天子威严。”

  殿内寂静。

  几位老王爷喝着茶,没顺着皇帝说,也没帮着李君策说话。

  皇帝说完,直接问李君策:“太子,如今几位老王爷和老王妃都在,你自己说说,你的薛大人,是否担得起人品、家世、名声俱佳这一称赞?”

  李君策不慌不忙,跪了下来。

  “儿臣以为,她担得起。”

  相宜心中感动。

  不管今日结果如何,也不管旁人如何看待,她知道,在李君策心里,她的确是这样好的。

  在她心里,他也是世上最好的。

  情深如此,两心相悦,是否做夫妻,已经不重要了。

  便是不做太子妃,她也愿意留在他身边,陪他共历接下来的风雨。

  皇后却是气极。

  “人品,家世,名声!你倒是一条条说来,叫老王爷和老王妃们听听!”

  李君策抬眸,不卑不亢。

  “人品这一点,旁人问得,母后,你何以问得?”

  皇后愣住,“什么?”

  “母后病危,宫中人人退避,唯有我的薛大人,不顾性命,也要救您的性命。母后,难道您这么快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