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哟!老嫂子,您这亲戚可真是金贵人!”老王一拍大腿,脸上的热情又真诚了几分,“您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咱县城别的不多,这种解放前留下来的小院子,犄角旮旯里还真有几个,我这就给您寻摸寻摸去!”
陈兰芝要的就是他这个反应。
她不动声色地又加了一把火:“老王,这亲戚是个文化人讲究,厂里宿舍人多嘴杂,他住不惯,就想在外面寻个清净,主要是地方得好,得安静,最好是那种独门独院的,旁人轻易打扰不着,租金方面,只要地方合适,可以一次付清半年的。”
一次付清半年!
老王差点被自己的唾沫呛到。
这哪里是租房子,这简直是送钱啊!
“得嘞!您就瞧好吧!”老王把胸脯拍得邦邦响,“钢铁厂后面那条巷子,叫柳树巷,里头有个院子,原先是个教书的,后来调走了,院子就空了出来,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主儿,清净是真清净,就是地方偏了点,我这就带您去瞧瞧?”
“不急。”陈兰芝摆摆手,显得从容不迫,“我今天还有点别的事,你先去跟房主谈,价钱合适,你替我定下就成,这是二十块钱,你先拿着当定金,不够了你再跟我说。”
说着,她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大团结,不容分说地塞进了老王的手里。
老王捏着那两张崭新的票子,只觉得沉甸甸的,这已经不是帮忙了,这是信任,是托付!
他看陈兰芝的眼神,都带上了几分敬佩。
瞧瞧人家这办事的气度,难怪能养出周建军那样有出息的儿子,还能把那不争气的玩意儿说断就断。
“老嫂子您放心,这事儿我保证给您办得妥妥帖帖!”
送走了打了鸡血一般的老王,陈兰芝站在国营饭店的屋檐下,看着马路对面钢铁厂高大的烟囱,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鱼饵已经撒下去了,就看鱼什么时候上钩了。
……
李桂花在医务室包扎完,一瘸一拐地回到车间,心里头像是长了草。
高远。
上海来的工程师。
这两个词,在她脑子里盘旋了一整天,搅得她连机器的轰鸣声都听不进去了。
她时不时地低头看看自己膝盖上渗出血迹的裤子,和那笨拙的纱布绷带,非但不觉得疼,反而生出一种莫名的窃喜。
要不是这一跤,她怎么有机会跟那样的人说上话?
正胡思乱想,旁边一起干活的工友张姐凑了过来,神神秘秘地碰了碰她的胳膊。
“桂花,听说了没?技术科新来的那个高工,要在外面租房子住呢!”
李桂花的心猛地一跳,脸上却装作不在意的样子:“是吗?厂里宿舍不是挺好的,他一个大男人,讲究那么多干啥。”
“那哪儿能一样啊!”张姐撇撇嘴,压低了声音,像是说着什么了不得的秘密,“我可听我男人说了,人家是上海总厂那边特聘过来的专家,专门指导咱们更新设备的!听说他有个亲戚,也是个厉害人物,专门从老家过来帮他找房子,放了话,钱不是问题,就要清净安全独门独院的!”
亲戚?
有钱?
独门独院?
这几个词像是一道闪电,瞬间让李桂花的心脏砰砰狂跳起来,像是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一想到高远那温和的笑容、干净的手……李桂花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热了起来。
这不是巧合,这是缘分!是老天爷都在帮她!
周建国算什么?一个破工人,就算去了广城,回来顶多当个小组长,一辈子能有多大出息?
可高远不一样,人家是上海来的工程师,是文化人,是干部!那才是她李桂花应该过的日子!
一时间,李桂花的心思活泛得像是开了锅的热水。
她甚至开始埋怨起周建国来,要不是他,自己说不定早就嫁进城里,当上干部太太了,哪里还需要在车间里吃灰。
“桂花?桂花?想什么呢?”张姐推了她一把。
“啊?没,没什么。”李桂花回过神来,脸上飞起一抹红晕,连忙低下头干活,可那颗心,却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她得做点什么。
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好的机会溜走。
……
两天后,老王骑着自行车,满头大汗地找到了正在菜市场买菜的陈兰芝。
“老嫂子,妥了!妥了!”他把车子一支,献宝似的从兜里掏出一串钥匙,“柳树巷那个院子,我跟房主谈好了!一个月五块钱,我做主,按您说的,先付了半年,三十块钱!这是钥匙,这是房契的抄录份,您收好!”
陈兰芝接过那串黄铜钥匙,入手冰凉。
她点点头,又从口袋里掏出十块钱和几张布票递过去:“这是那十块钱,这几尺布票你拿着,给孩子做身衣裳,这几天辛苦你了。”
“哎哟,这可使不得,我就是跑跑腿,您给的钱都多了!”老王连连摆手。
“拿着,一码归一码,不然以后我可不敢再找你办事了。”陈兰芝把东西硬塞给他,“以后我那亲戚住进去了,少不得还要麻烦你照应。”
老王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心里对陈兰芝更是高看了一眼。
办事实在,不占人便宜,敞亮!
陈兰芝拿着钥匙,没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柳树巷。
那确实是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两旁是斑驳的院墙,墙头探出几枝光秃秃的树杈。
巷子尽头,一扇不起眼的黑漆木门,便是老王租下的院子。
钥匙**锁孔,轻轻一转,“咔哒”一声,门开了。
院子不大,但打扫得很干净。
一方小小的天井,角落里还有一口压水井,一棵半死不活的石榴树。
正对门是两间正房,旁边还有一间小小的耳房,做了厨房。
陈兰芝走进屋里,陈设很简单,一张木板床,一张掉了漆的八仙桌,两条长凳。
但屋子里很干燥,窗户也大,阳光照进来,并不显得阴暗。
陈兰芝对此很满意,关上门,落了锁,转身离开。
“哎哟!老嫂子,您这亲戚可真是金贵人!”老王一拍大腿,脸上的热情又真诚了几分,“您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咱县城别的不多,这种解放前留下来的小院子,犄角旮旯里还真有几个,我这就给您寻摸寻摸去!”
陈兰芝要的就是他这个反应。
她不动声色地又加了一把火:“老王,这亲戚是个文化人讲究,厂里宿舍人多嘴杂,他住不惯,就想在外面寻个清净,主要是地方得好,得安静,最好是那种独门独院的,旁人轻易打扰不着,租金方面,只要地方合适,可以一次付清半年的。”
一次付清半年!
老王差点被自己的唾沫呛到。
这哪里是租房子,这简直是送钱啊!
“得嘞!您就瞧好吧!”老王把胸脯拍得邦邦响,“钢铁厂后面那条巷子,叫柳树巷,里头有个院子,原先是个教书的,后来调走了,院子就空了出来,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主儿,清净是真清净,就是地方偏了点,我这就带您去瞧瞧?”
“不急。”陈兰芝摆摆手,显得从容不迫,“我今天还有点别的事,你先去跟房主谈,价钱合适,你替我定下就成,这是二十块钱,你先拿着当定金,不够了你再跟我说。”
说着,她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大团结,不容分说地塞进了老王的手里。
老王捏着那两张崭新的票子,只觉得沉甸甸的,这已经不是帮忙了,这是信任,是托付!
他看陈兰芝的眼神,都带上了几分敬佩。
瞧瞧人家这办事的气度,难怪能养出周建军那样有出息的儿子,还能把那不争气的玩意儿说断就断。
“老嫂子您放心,这事儿我保证给您办得妥妥帖帖!”
送走了打了鸡血一般的老王,陈兰芝站在国营饭店的屋檐下,看着马路对面钢铁厂高大的烟囱,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鱼饵已经撒下去了,就看鱼什么时候上钩了。
……
李桂花在医务室包扎完,一瘸一拐地回到车间,心里头像是长了草。
高远。
上海来的工程师。
这两个词,在她脑子里盘旋了一整天,搅得她连机器的轰鸣声都听不进去了。
她时不时地低头看看自己膝盖上渗出血迹的裤子,和那笨拙的纱布绷带,非但不觉得疼,反而生出一种莫名的窃喜。
要不是这一跤,她怎么有机会跟那样的人说上话?
正胡思乱想,旁边一起干活的工友张姐凑了过来,神神秘秘地碰了碰她的胳膊。
“桂花,听说了没?技术科新来的那个高工,要在外面租房子住呢!”
李桂花的心猛地一跳,脸上却装作不在意的样子:“是吗?厂里宿舍不是挺好的,他一个大男人,讲究那么多干啥。”
“那哪儿能一样啊!”张姐撇撇嘴,压低了声音,像是说着什么了不得的秘密,“我可听我男人说了,人家是上海总厂那边特聘过来的专家,专门指导咱们更新设备的!听说他有个亲戚,也是个厉害人物,专门从老家过来帮他找房子,放了话,钱不是问题,就要清净安全独门独院的!”
亲戚?
有钱?
独门独院?
这几个词像是一道闪电,瞬间让李桂花的心脏砰砰狂跳起来,像是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一想到高远那温和的笑容、干净的手……李桂花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热了起来。
这不是巧合,这是缘分!是老天爷都在帮她!
周建国算什么?一个破工人,就算去了广城,回来顶多当个小组长,一辈子能有多大出息?
可高远不一样,人家是上海来的工程师,是文化人,是干部!那才是她李桂花应该过的日子!
一时间,李桂花的心思活泛得像是开了锅的热水。
她甚至开始埋怨起周建国来,要不是他,自己说不定早就嫁进城里,当上干部太太了,哪里还需要在车间里吃灰。
“桂花?桂花?想什么呢?”张姐推了她一把。
“啊?没,没什么。”李桂花回过神来,脸上飞起一抹红晕,连忙低下头干活,可那颗心,却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她得做点什么。
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好的机会溜走。
……
两天后,老王骑着自行车,满头大汗地找到了正在菜市场买菜的陈兰芝。
“老嫂子,妥了!妥了!”他把车子一支,献宝似的从兜里掏出一串钥匙,“柳树巷那个院子,我跟房主谈好了!一个月五块钱,我做主,按您说的,先付了半年,三十块钱!这是钥匙,这是房契的抄录份,您收好!”
陈兰芝接过那串黄铜钥匙,入手冰凉。
她点点头,又从口袋里掏出十块钱和几张布票递过去:“这是那十块钱,这几尺布票你拿着,给孩子做身衣裳,这几天辛苦你了。”
“哎哟,这可使不得,我就是跑跑腿,您给的钱都多了!”老王连连摆手。
“拿着,一码归一码,不然以后我可不敢再找你办事了。”陈兰芝把东西硬塞给他,“以后我那亲戚住进去了,少不得还要麻烦你照应。”
老王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心里对陈兰芝更是高看了一眼。
办事实在,不占人便宜,敞亮!
陈兰芝拿着钥匙,没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柳树巷。
那确实是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两旁是斑驳的院墙,墙头探出几枝光秃秃的树杈。
巷子尽头,一扇不起眼的黑漆木门,便是老王租下的院子。
钥匙**锁孔,轻轻一转,“咔哒”一声,门开了。
院子不大,但打扫得很干净。
一方小小的天井,角落里还有一口压水井,一棵半死不活的石榴树。
正对门是两间正房,旁边还有一间小小的耳房,做了厨房。
陈兰芝走进屋里,陈设很简单,一张木板床,一张掉了漆的八仙桌,两条长凳。
但屋子里很干燥,窗户也大,阳光照进来,并不显得阴暗。
陈兰芝对此很满意,关上门,落了锁,转身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