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村子到县城,板车走了半天。
从县城到省城,绿皮火车哐当了一天一夜。
再从省城坐上开往京市的列车,又是两天两夜的颠簸。
周福第一次出远门,整个人像是被霜打蔫的茄子,蜷在硬邦邦的座位上,看什么都新鲜,又看什么都害怕。
火车上人挤人,空气里混杂着汗味泡面味和劣质烟草的味道,熏得他头昏脑涨。
每当有人从过道挤过去,他都下意识地把揣着钱票的内兜捂得更紧些,一晚上能惊醒七八回。
相比之下,陈兰芝就镇定多了。
她只带了一个小包袱,里面是几件换洗衣服和一些路上吃的干粮,真正值钱的东西都在她的镯子里,丢不了。
她靠着窗,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和山峦,心里盘算着到了京市后的每一步。
周建军坐在母亲身边,手里捧着宋老师送的那本书,可他的心思却没在书上。
车窗映出他年轻而略带茫然的脸,外面是越来越陌生的风景,前面是不可预知的未来。
他偶尔会看一眼母亲沉静的侧脸,那份从容让他心里也安定了几分。
“咕噜……”周福的肚子不合时宜地叫了起来。
他看着乘务员推着小车过去,车上飘出**的饭菜香,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兰芝,要不……咱也买一份尝尝?听说这火车上的饭,香着呢。”
陈兰芝从包袱里摸出一个玉米饼子递给他:“吃这个。”
周福看着手里干硬的饼子,再看看别人饭盒里油汪汪的饭菜,叹了口气,没敢再多说。
陈兰芝瞥了他一眼,没做声。
她不是舍不得那点钱,而是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她不想露富,更不想让周福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
京市的日子,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火车终于在京市火车站缓缓停下。
当他们随着人潮走出站台,一股巨大的声浪瞬间将三人淹没。
宽阔的广场,川流不息的汽车,高大的楼房,还有南腔北调的口音……
这一切都让周福和周建军父子俩看傻了眼。
周福站在原地,嘴巴半张着,像个找不到窝的鹌鹑。
“我的老天爷……这,这得有多少人啊?”他拉着板车的手都在抖,生怕一不留神,这辆承载着他们全部家当的车就被人顺走了。
“把车看好了。”陈兰芝的声音冷静得像一根定海神针,她一手拉着周建军,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建军,跟紧我。”
京市的第一道难关,不是找学校,而是找个落脚的地方。
他们手里没有单位的介绍信,想住国营的旅馆招待所,难如登天。
陈兰芝领着父子俩,先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把板车停好,让周福看着,自己则带着周建军去打听。
问了几个路人,都说不清。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蓝布褂子,瘦得像猴一样的男人凑了上来。
“大姐,大哥,这是刚到京市吧?找住的地方?”男人脸上堆着笑,一口京片子说得贼溜。
周建军刚想点头,就被陈兰芝一个眼神制止了。
陈兰芝打量着他:“有事?”
“您瞧我这眼力见儿。”男人搓着手,笑得更热情了,“我知道一地儿,大杂院,有空房,便宜!一天才五毛钱,比那招待所可强多了,还不要介绍信,我带你们去?”
周福一听一天才五毛钱,眼睛都亮了,刚想搭话,陈兰芝却冷冷地开了口:“不用了,我们亲戚家就在这附近,马上就来接了。”
男人脸上的笑僵了一下,眼珠子转了转,还想再说什么。
陈兰芝却已经拉着周建军,转身就走,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他。
“妈,那人……”
“你看他那双眼睛,像是看肥羊。”陈兰芝低声说,“领我们去的地方,指不定是个什么贼窝,进去就别想囫囵个儿出来。”
周建军心里一凛,不再说话了。
他们没有亲戚,只能靠自己。
陈兰芝带着周建军,专挑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招待所问。
一连问了四五家,都卡在了介绍信上。
柜台后的服务员,个个都像是谁欠了她们钱,爱答不理的。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周福推着板车,在原地急得团团转。
肚子饿得咕咕叫,心里更是没底。
“兰芝啊,这可咋办啊?总不能……总不能睡大街上吧?”他看见陈兰芝和周建军空手回来,一张脸都垮了。
陈兰芝没理他的丧气话,从包袱里拿出水和饼子,分给父子俩,“先垫垫肚子,办法总比困难多。”
她自己也啃了两口,眼睛却一直在观察着不远处的另一家招待所。
没想到京市和广城完全是不一样的,光是住宿问题就这么难。
那家招待所门脸更小,也更破旧,挂着前进招待所的牌子。
“建军,你和你爸在这儿等着,哪也别去,我再去试试。”陈兰芝说完,独自一人走了过去。
招待所里光线昏暗,柜台后坐着一个胖大姐,正拿着毛线针织毛衣,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同志,住店。”陈兰芝把声音放得平和。
“介绍信。”胖大姐头也不抬,吐出三个字。
“同志,您看,我们是从农村来的,送孩子上大学。”陈兰芝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周建军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放在了柜台上,“人生地不熟的,就想找个地方歇歇脚,住两晚就走,您给行个方便?”
胖大姐瞥了一眼那张印着红章的通知书,表情松动了一点,但还是摇头:“规定就是规定,没介绍信,谁来都不行。”
陈兰芝心里叹了口气,知道寻常法子是走不通了。
她收回通知书,手却没离开柜台,趁着胖大姐低头看毛线的功夫,她从镯子里悄无声息地摸出两张全国通用粮票,压在了通知书下面,然后连同通知书一起,又往前推了推。
“同志,您再看看,我们是真有困难,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总不能让他在京市第一晚就露宿街头,这要是传出去,对京市的形象也不好不是?”她语气诚恳,话里却带了点别的东西。
胖大姐的动作停住了,目光落在陈兰芝的手指下,那里露出了一点粮票的边角。
全国粮票,这可是硬通货。
她抬起头,重新审视了一遍陈兰芝。
从村子到县城,板车走了半天。
从县城到省城,绿皮火车哐当了一天一夜。
再从省城坐上开往京市的列车,又是两天两夜的颠簸。
周福第一次出远门,整个人像是被霜打蔫的茄子,蜷在硬邦邦的座位上,看什么都新鲜,又看什么都害怕。
火车上人挤人,空气里混杂着汗味泡面味和劣质烟草的味道,熏得他头昏脑涨。
每当有人从过道挤过去,他都下意识地把揣着钱票的内兜捂得更紧些,一晚上能惊醒七八回。
相比之下,陈兰芝就镇定多了。
她只带了一个小包袱,里面是几件换洗衣服和一些路上吃的干粮,真正值钱的东西都在她的镯子里,丢不了。
她靠着窗,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和山峦,心里盘算着到了京市后的每一步。
周建军坐在母亲身边,手里捧着宋老师送的那本书,可他的心思却没在书上。
车窗映出他年轻而略带茫然的脸,外面是越来越陌生的风景,前面是不可预知的未来。
他偶尔会看一眼母亲沉静的侧脸,那份从容让他心里也安定了几分。
“咕噜……”周福的肚子不合时宜地叫了起来。
他看着乘务员推着小车过去,车上飘出**的饭菜香,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兰芝,要不……咱也买一份尝尝?听说这火车上的饭,香着呢。”
陈兰芝从包袱里摸出一个玉米饼子递给他:“吃这个。”
周福看着手里干硬的饼子,再看看别人饭盒里油汪汪的饭菜,叹了口气,没敢再多说。
陈兰芝瞥了他一眼,没做声。
她不是舍不得那点钱,而是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她不想露富,更不想让周福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
京市的日子,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火车终于在京市火车站缓缓停下。
当他们随着人潮走出站台,一股巨大的声浪瞬间将三人淹没。
宽阔的广场,川流不息的汽车,高大的楼房,还有南腔北调的口音……
这一切都让周福和周建军父子俩看傻了眼。
周福站在原地,嘴巴半张着,像个找不到窝的鹌鹑。
“我的老天爷……这,这得有多少人啊?”他拉着板车的手都在抖,生怕一不留神,这辆承载着他们全部家当的车就被人顺走了。
“把车看好了。”陈兰芝的声音冷静得像一根定海神针,她一手拉着周建军,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建军,跟紧我。”
京市的第一道难关,不是找学校,而是找个落脚的地方。
他们手里没有单位的介绍信,想住国营的旅馆招待所,难如登天。
陈兰芝领着父子俩,先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把板车停好,让周福看着,自己则带着周建军去打听。
问了几个路人,都说不清。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蓝布褂子,瘦得像猴一样的男人凑了上来。
“大姐,大哥,这是刚到京市吧?找住的地方?”男人脸上堆着笑,一口京片子说得贼溜。
周建军刚想点头,就被陈兰芝一个眼神制止了。
陈兰芝打量着他:“有事?”
“您瞧我这眼力见儿。”男人搓着手,笑得更热情了,“我知道一地儿,大杂院,有空房,便宜!一天才五毛钱,比那招待所可强多了,还不要介绍信,我带你们去?”
周福一听一天才五毛钱,眼睛都亮了,刚想搭话,陈兰芝却冷冷地开了口:“不用了,我们亲戚家就在这附近,马上就来接了。”
男人脸上的笑僵了一下,眼珠子转了转,还想再说什么。
陈兰芝却已经拉着周建军,转身就走,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他。
“妈,那人……”
“你看他那双眼睛,像是看肥羊。”陈兰芝低声说,“领我们去的地方,指不定是个什么贼窝,进去就别想囫囵个儿出来。”
周建军心里一凛,不再说话了。
他们没有亲戚,只能靠自己。
陈兰芝带着周建军,专挑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招待所问。
一连问了四五家,都卡在了介绍信上。
柜台后的服务员,个个都像是谁欠了她们钱,爱答不理的。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周福推着板车,在原地急得团团转。
肚子饿得咕咕叫,心里更是没底。
“兰芝啊,这可咋办啊?总不能……总不能睡大街上吧?”他看见陈兰芝和周建军空手回来,一张脸都垮了。
陈兰芝没理他的丧气话,从包袱里拿出水和饼子,分给父子俩,“先垫垫肚子,办法总比困难多。”
她自己也啃了两口,眼睛却一直在观察着不远处的另一家招待所。
没想到京市和广城完全是不一样的,光是住宿问题就这么难。
那家招待所门脸更小,也更破旧,挂着前进招待所的牌子。
“建军,你和你爸在这儿等着,哪也别去,我再去试试。”陈兰芝说完,独自一人走了过去。
招待所里光线昏暗,柜台后坐着一个胖大姐,正拿着毛线针织毛衣,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同志,住店。”陈兰芝把声音放得平和。
“介绍信。”胖大姐头也不抬,吐出三个字。
“同志,您看,我们是从农村来的,送孩子上大学。”陈兰芝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周建军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放在了柜台上,“人生地不熟的,就想找个地方歇歇脚,住两晚就走,您给行个方便?”
胖大姐瞥了一眼那张印着红章的通知书,表情松动了一点,但还是摇头:“规定就是规定,没介绍信,谁来都不行。”
陈兰芝心里叹了口气,知道寻常法子是走不通了。
她收回通知书,手却没离开柜台,趁着胖大姐低头看毛线的功夫,她从镯子里悄无声息地摸出两张全国通用粮票,压在了通知书下面,然后连同通知书一起,又往前推了推。
“同志,您再看看,我们是真有困难,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总不能让他在京市第一晚就露宿街头,这要是传出去,对京市的形象也不好不是?”她语气诚恳,话里却带了点别的东西。
胖大姐的动作停住了,目光落在陈兰芝的手指下,那里露出了一点粮票的边角。
全国粮票,这可是硬通货。
她抬起头,重新审视了一遍陈兰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