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供销社:我带全家吃肉 第三百一十七章

小说:七零供销社:我带全家吃肉 作者:秋秋常 更新时间:2025-10-09 04:08:43 源网站:2k小说网
  ();

  雪后初晴的早晨,阳光透过上河车间的玻璃窗,在水泥地上洒下长条形的光斑。机器的轰鸣声比往日更响亮些。

  新到的玉米颗粒饱满,农闲工们分拣起来格外有劲,筛玉米的竹筛子 “哗啦哗啦” 响,混着大家的说笑声,把冬日的冷清都冲散了。

  张婶坐在分拣台最东边,手里的玉米刚过筛,就忍不住跟旁边的王婶念叨:“你看这玉米,嚼着都甜!昨天我家小子放学,我用新磨的玉米面蒸了馒头,他一口气吃了两个,说比去年的糙面窝窝香十倍!”

  她手里的动作没停,指尖飞快地把碎玉米粒捡出来,“以前总怕冬天断粮,现在粮站的玉米面管够,我还多买了五斤,打算正月里包包子。”

  王婶叹了口气,手里的动作慢了些:“羡慕你家小子有口福,我家那口子前几天去拉煤,煤场说要等下周才有新煤,现在家里就剩小半筐煤,晚上只能少烧点炉子,孩子写作业手都冻得通红。”

  这话刚好被走进车间的宋书意听见。她手里拿着生产报表,原本是来核对上周的饲料产量,听见王婶的话,脚步顿了顿:“王婶,您家缺煤?”

  王婶抬头看见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不是缺,就是得等几天。不碍事,我们多穿点衣裳就行。”

  宋书意却记在了心里,她把报表递给车间组长李叔:“李叔,您先核对下产量,有问题咱们下午再细聊。”

  说完就往市总供赶 —— 她记得吴主任上周提过,省总社调拨的冬煤已经到了,暂时存放在城郊的煤场,要是有困难家庭缺煤,能优先调配。

  赶到市总供时,黄科长正在办公室整理文件,桌上摊着厚厚的粮菜供应报表。“小宋,来得正好。”

  他抬头看见她,把报表推过去,“你看,这是上周各个街道的粮菜销售数据,白面和玉米面的销量比上个月多了三成,老百姓买粮的积极性高,说明心里踏实了。”

  宋书意接过报表,目光却先落在“冬煤调配”那栏:“黄科长,上河车间的王婶家里缺煤,煤场说要等下周。省总社调的冬煤能不能先拨点给困难家庭?不光王婶家,我听张婶说,胡同里还有两户老人,冬天也没足够的煤取暖。”

  黄科长想了想,拿起电话拨通了煤场的号码:“老陈,是我。省总社调的冬煤能不能先拨五十斤给上河村的王桂兰家?还有纺织厂胡同的两户老人,也各拨五十斤,让车队的人帮忙送过去。对,就今天,别让老人孩子冻着。”

  挂了电话,黄科长笑着说:“你这丫头,眼里总是能看见老百姓的难处。吴主任常说,咱们做工作,就得像你这样,把小事放在心上,老百姓才会信任咱们。”?

  宋书意心里暖了暖,又想起饲料厂的事:“黄科长,上周新到的玉米已经用了一半,饲料产量比上月提升了两成,城郊养猪场昨天打电话说,猪肉供应够了,下周就能给各个供销社多送两百斤肉,老百姓过年能多买点肉了。”

  “太好了!” 黄科长拍了拍手,“这都是连锁反应,粮菜够了,农闲工安心干活。饲料够了,养猪场能多养猪。猪肉够了,老百姓的菜篮子就满了。咱们这阵子的忙,没白忙。”

  下午,宋书意回车间时,刚好碰到宋老二开着卡车送煤过来。车斗里装着三袋煤。

  王婶正站在车旁,手里攥着块手帕,眼圈红红的:“老二,真是谢谢你,还特意给我送过来。我刚才去煤场问,他们说煤还没到,没想到你们直接送上门了。”

  宋老二跳下车,帮着把煤搬到王婶家的小院:“婶子客气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安心用,要是不够,再跟书意说,咱们还有储备。”

  他擦了擦汗,又说,“我一会儿还要去城郊养猪场送饲料,顺便帮张婶带点腌白菜,她昨天说养猪场的工人爱吃她腌的菜,让我帮忙捎过去。”

  王婶看着院里的煤堆,又看了看宋老二忙碌的背影,忍不住跟宋书意说:“小宋,你们姐弟俩真是好人。以前总觉得日子难,现在有你们帮衬,有单位惦记着咱们,这日子就像这炉子里的火,越来越暖了。”

  傍晚回家时,胡同里飘着馒头的香味。

  周爱梅正站在院门口,跟张婶说话,手里还拿着个刚蒸好的白面馒头:“张婶,尝尝我用新玉米面蒸的馒头,加了点糖,孩子们爱吃。”

  张婶接过馒头,咬了一口,笑着说:“真香!我家那口子今天从厂里回来,说供销社下周有肉卖,我打算买两斤,过年包饺子。去年过年只买了半斤肉,孩子们没吃够,今年能让他们吃个饱了。”

  宋书意走进院,看见灶台上摆着碗红烧肉,还有一盘炒白菜,都是用新腌的白菜炒的,酸溜溜的,特别下饭。

  周爱梅给她盛了碗饭:“快吃,你二哥刚才打电话说,他送完饲料,在养猪场买了斤五花肉,让我给你炖着吃 —— 你这阵子忙,得补补。”?

  吃饭时,宋书意想起白天的事,跟周爱梅说了送煤的事。周爱梅笑着说:“就该这样,谁家没个难处,互相帮衬着,日子才好过。你爸今天去供销社,看见有人买年画,说要给咱们家也买一张,过年贴在墙上,图个喜庆。”?

  宋书意心里满是踏实,托腮坐在桌前,猛然间想起刚穿越过来时的情景,虽说不至于吃不上饭,但日子绝对算不上好。

  整天担心日子过不下去,担心家人受苦。

  现在看着家里的粮囤满着,菜瓮满着,看着胡同里的老百姓笑着聊过年的事,突然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了。

  所谓的为民办事从来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帮王婶送一袋煤,帮张婶捎一坛腌菜,让老百姓的冬天有粮吃、有煤烧、有肉吃,让日子像炉子里的火,慢慢暖起来,慢慢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