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供销社:我带全家吃肉 第三百一十八章

小说:七零供销社:我带全家吃肉 作者:秋秋常 更新时间:2025-10-17 08:47:44 源网站:2k小说网
  ();

  雪下了半宿,第二天一早,胡同里的石板路积了层薄雪,踩上去咯吱响。

  宋书意刚推开院门,就看见张婶端着个粗瓷碗站在门口,碗里盛着半碗酸溜溜的腌白菜,上面还撒了点葱花。

  “书意,快接着!” 张婶把碗递过来,手冻得通红却笑得热络,“昨儿腌菜瓮开了封,我尝了口,酸得正好,就给你家盛了点。你妈说你爱吃这口,配着玉米馍吃,比啥都香。”

  宋书意赶紧接过来,碗沿还带着余温,腌菜的咸香混着葱花的清味飘进鼻腔。“谢谢您张婶,我妈正念叨您的腌菜呢!” 她往屋里喊,“妈,张婶给咱们送腌菜来了!”

  周爱梅系着围裙跑出来,手里还攥着块揉了一半的面团:“他张婶,你这也太客气了!快进屋坐,我正揉面呢,一会儿蒸白面馒头,你尝尝。”

  “不了不了,” 张婶摆着手往回走,“我家小子还等着我回去熬玉米粥呢!对了,今儿粮站还补了批红薯,你要是没买,赶紧去,晚了又没了!”

  送走张婶,周爱梅把腌菜倒进搪瓷盆里,笑着说:“你张婶手巧,腌的菜就是比别人家的香。一会儿馒头蒸好,咱们就着腌菜吃,再熬锅红薯粥,暖乎乎的。”?

  宋书意帮着把面团放进蒸笼,心里想着得去饲料厂看看 —— 昨天玉米刚运到,不知道农闲工们分拣得怎么样了,别出啥岔子。她跟周爱梅打了招呼,裹紧围巾就往车间走。

  雪后的空气格外清冽,路边的白杨树挂着雪,像披了层白纱。走到上河车间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 “哗啦啦” 的玉米声,还有农闲工们的说笑声。李叔正扛着一袋玉米往分拣台走,看见宋书意就喊:“小宋同志!你来啦!这新到的玉米真不赖,颗粒饱满,没一个空壳的,分拣起来省劲多了!”

  宋书意走进车间,暖融融的热气裹着玉米香扑面而来 —— 车间里生了两个煤炉,火苗烧得旺,农闲工们脸上都冒着汗,却没一个喊冷的。张婶坐在分拣台旁,手里的镰刀飞快地挑着坏玉米粒,嘴里还哼着小调:“我家那口子昨儿买了斤白面,蒸了馒头,孩子吃了两个还嫌不够,说今儿要带一个来当晌午饭!”

  “可不是嘛!” 旁边的王婶接话,“我家也买了红薯,熬粥甜得很,我家老婆子说,今年冬天不用再啃干窝窝了,多亏了小宋同志你啊!”

  宋书意心里暖暖的,走到分拣台旁,拿起一个玉米剥粒:“大家要是冷了,就去炉边烤烤火,别冻着。分拣的时候仔细点,坏粒多挑挑,不然影响饲料质量。”

  “放心吧!”李叔拍着胸脯,“咱们都是庄稼人,懂这个理!这玉米是用来喂猪的,猪吃好了才能长肉,老百姓才能吃上肉,咱们可不能马虎!”

  正说着宋老二骑着三轮车来了,车斗里装着几袋豆粕:“书意,我给车间送豆粕来了!车队李队长说,往后豆粕每周送两趟,保证供得上,不用愁原料了!”

  农闲工们看见豆粕,更高兴了,之前豆粕紧俏,每次都得省着用,现在不用了,饲料的配比能更足,猪吃了长得更快。

  王婶赶紧放下镰刀,过来帮忙卸豆粕:“老二,辛苦你了!这么冷的天,还跑一趟。”

  “不辛苦!” 宋老二擦了擦汗,“能给车间送原料,让大家有活干,让老百姓有肉吃,我跑几趟算啥!”

  中午吃饭时,车间给农闲工们准备了玉米馍和红薯粥,还有一大盆腌白菜,是周爱梅特意送来的,让大家尝尝张婶的手艺。

  农闲工们围坐在炉边,就着腌菜吃着馍,说着家常,笑声在车间里飘得老远。

  宋书意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踏实。

  她想起之前粮菜紧张时,农闲工们愁眉苦脸的样子,再看看现在的笑脸,觉得之前的努力都值了。她掏出笔记本,在上面写:“原料足,民心安,日子才能稳。”

  下午,吴主任和黄科长来车间视察,看见满车间的玉米和豆粕,还有农闲工们饱满的干劲,都笑着点头。

  吴主任拍着宋书意的肩膀:“小宋,你做得好!之前你提醒咱们储备粮菜,真是太及时了。现在原料充足,农闲工安心,饲料产量能上去,养猪场的猪肉供应也稳定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踏实了。”

  黄科长也说:“省总社刚才打电话,说咱们山城的储备工作做得好,让其他市县都学学咱们。下一步,咱们再跟邻县协调下,多调点红薯藤过来,作为饲料的补充,让饲料种类更丰富。”

  宋书意点点头,心里有了新的计划,她要跟农闲工们一起,研究下怎么用红薯藤做饲料,既能节省成本,又能让猪吃得更有营养。

  傍晚回家时,雪又下了起来,却没那么冷了。胡同里,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笑声清脆;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着青烟,飘着饭菜香。

  周爱梅站在院门口等她,手里拿着件厚棉袄:“快穿上,外面冷。馒头蒸好了,还熬了红薯粥,就着张婶的腌菜,赶紧吃。”

  宋书意接过棉袄,走进屋里,暖乎乎的热气裹着饭菜香扑面而来。

  她坐在桌前,咬着白面馒头,就着酸溜溜的腌菜,喝着甜丝丝的红薯粥,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这个冬天,山城的老百姓不会再慌了 —— 因为粮袋里有粮,菜瓮里有菜,车间里有活干,家里有热饭吃,每个人的心里都揣着踏实,揣着对好日子的盼头。

  而她会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放在心上,做一个踏实的 “办事人”,让这烟火气里的温暖,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春暖花开,直到日子越过越红火。

  睡前宋书意翻开笔记本,在上面写了一段话:“今天帮王婶送了煤,听张婶说要给孩子买肉过年,看见车间里的玉米堆得高高的,听见胡同里的馒头香。原来,安稳的日子,就是这些细碎的温暖凑起来的。往后,还要继续把这些小事做好,让更多人过上这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