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江瀚在书院里待了整整一天。
直到戌时三刻,旁听完最后一堂晚课后,天色黑尽,他才意犹未尽地打道回府。
等回到后妃所在的长春宫时,忙碌了一天的江瀚下意识地抬脚就想往南院走。
南院是次妃李曼文平时住的地方。
前几个月,江瀚也是按着原定计划,将李家这位嫡女娶回了王府,只不过没那么隆重罢了。
望着眼前这片规模宏大、在夜色中显得幽深空旷的宫苑,江瀚不由得暗自咂舌。
**的朱至澍,真是把骄奢**逸发挥到了极致,这后宫修得也忒大了。
当初的蜀王府中,各级宫人、夫人,以及没有品级的妾室,至少有四五百人。
因此,这王府宫苑修得极大,从前头的承运殿走过来,就算腿脚快些,也得走小半刻钟的时间。
当然了,以朱家王爷的德行,估计也是坐着肩舆回来的。
江瀚站在前殿与后宫的廊道口,看着远处那些空荡荡、黑黢黢的殿宇楼阁,不由得低声骂了一句:
“也不知道朱至澍这狗东西,身体到底吃不吃得消。”
“这么多女人,就算一天睡一个,也得睡上个一年。”
“难不成这厮还喜欢开无遮大会?”
正骂着,江瀚的目光无意间扫过长春宫正殿,却意外地发现正殿的窗户依旧还亮着。
嗯?这么晚了,难道王妃还没就寝?
江瀚心中有些疑惑。
一旁随行的内侍很有眼色,立刻凑上前半步,低声道:
“王上,这几日您回来的都晚。”
“王妃娘娘……几乎每天都会等到您回来后,才会熄灯。”
江瀚闻言,瞥了一眼身旁的内侍:
“是吗?”
他略一沉吟,当即改了主意,
“既如此,那就先去正殿看看吧。”
“免得王妃担心。”
说罢,他便迈步朝着长春宫正殿的方向走去。
小半刻钟后,一行人才堪堪抵达了殿外。
只见殿门外,不仅有侍应的宫女,四周还分列着七八名女官,寸步不离地守在殿外。
旁边的侧房里,还有大夫和医女在随时待命。
见到这番严整的布置,江瀚满意地点了点头,宽慰了几句众人,才迈步走进了正殿。
穿过几重轻柔的纱帐,他放轻脚步,来到寝殿最里面的位置。
只见王妃王翌颖,正半靠在引枕上,手中捧着一卷书册,就着床边灯架上明亮的烛火,看得颇为入神。
她穿着一身宽松舒适的杏色寝衣,长发简单地披散着,并没戴任何钗环。
因为怀孕而略显丰腴的脸颊,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整个人都散发出一种宁静而柔和的气息。
江瀚看她读得专注,不忍心惊扰,便站在纱帐外,轻轻咳了一声。
“咳咳。”
听见响动,王翌颖立刻回过神来。
当她抬头看见是江瀚时,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声音雀跃:
“王上!您来了!”
说着,她便放下书卷,下意识地想要起身。
江瀚见状立刻上前两步,轻轻按住她的肩膀:
“躺着便是,你我夫妻,何必如此拘礼生分。”
但王翌颖却执意要起来,一边动作,一边嘟囔道:
“最近这些日子,天天被关在屋子里养身子,都快把我给闷坏了。”
“臣妾的身子早好了,您就放心吧。”
江瀚见她气色红润,动作也还算利落,便没再强行阻止,只是无奈地笑了笑,任由王翌颖下床,熟练地伺候他宽去外袍、解下冠带。
紧接着,她又唤来宫女端过一盆温水,仔细地替江瀚净面洗手。
享受着王妃细致入微的服侍,江瀚心里也不禁暗叹:
“唉,当大王确实很快乐。”
“怪不得古往今来,那么多人沉醉于温柔乡,那么多人沉醉于权力场。”
“这种被人精心伺候、体贴入微的感觉,确实容易让人懈怠。”
洗漱完毕,两口子便半靠在宽大的床榻上,闲话家常。
没办法,王妃正怀着身孕,头三个月最是要紧,想干点别的什么也不合适。
再加上这个时代毕竟没那么开放,有些“手口并用”的私密趣事,江瀚也不敢轻易提。
有的招式,可以用在小妾身上,但万万不能用在结发妻子身上。
这个道理,江瀚还是懂的。
所以眼下,他俩也只能盖着丝被,纯聊天了。
两口子说着说着,话题自然而然地便转到了腹中尚未出生的孩子身上。
一提起孩子,王翌颖的眼神就变得格外柔软,还带着一丝初为人母的憧憬和忧虑:
“王上,您说……如果臣妾这第一胎,生出来的是个女孩……”
“您……会失望吗?”
她顿了顿,声音也更低了些,
“不瞒您说,最近这段时间,臣妾夜里有些难以安枕,忍不住胡思乱想。”
“现在朝堂、军中、民间,几乎所有人都在盼望我怀的是个男丁,好延续国本,稳定人心。”
“可这事……谁又说得准呢。”
“万一是女孩……”
江瀚听罢,抬手打断了王翌颖的话,并一把握住了她的手:
“王妃,压力别这么大。”
“是男是女,日子到了自然见分晓,现在空想这些,不过是徒增烦恼,于你养胎无益。”
“日子还长着呢,咱们也不急于这一时。”
“无论男女,都是你我亲生骨肉,我又怎么会失望呢?”
感受到丈夫手掌的温度和话语中的肯定,王翌颖紧绷的肩膀总算是放松了些。
沉默半晌后,她又扬起脑袋,接着询问道:
“那……若如果真是个男丁,您可曾想好名字了?”
“我听说,当年太祖皇帝给自己每一个儿子都定下了二十个字的字辈,用以传承。”
“王上可要提前给孩子们定下?”
不等江瀚回答,王妃又兴致勃勃地说起了自己的打算:
“臣妾已经提前吩咐下去了,让人在川中各地,寻访德行兼备的大儒。”
“将来好生教导孩子,定要将他培养成成材!”
可江瀚听了却摇摇头,有些不同的见解:
“你有心了。”
“只不过,对于孩子的教育,我还有些其他的想法。”
“我认为,当孩子还小时,最好不要那么早,就给他安上繁重刻板的学业。”
一旁的王翌颖闻言,满脸不解的看着江瀚,正要反驳。
但江瀚却拦下了她,耐心解释道:
“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讲完。”
“首先,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压抑这种天性,未必是好事。”
“最起码,得让他度过一个相对轻松、快乐的幼年。”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心里一定要健康、正常。”
“普通人如果性格扭曲,带来的危害可能很小;但如果当上了皇帝,那危害可就大了。”
王翌颖看着他,微微蹙眉:
“王上究竟想说什么?”
“严加管教,方能成才,自古以来,皆是如此啊。”
江瀚见她不信,只能继续解释道:
“王妃大家闺秀,想必应该是读过史书的。”
“历史上很多皇帝,就是因为童年教育出了问题,导致心理扭曲,最终害人害国。”
“王妃可知道北齐文宣帝?”
王翌颖思索片刻,回应道:
“好像有点印象,是不是《北齐书》中记载的?”
“叫高洋?”
江瀚点点头:
“没错。”
“这文宣帝高洋,出生在一个充满了杀戮和阴谋的鲜卑家庭。”
“他的亲爹就是大名鼎鼎的高欢,其家族内部为了权利,常常互相残杀。”
“高欢为了训练儿子们的心狠,竟然常让他们亲手杀死俘虏来练胆。”
“史载,高洋五岁时,高欢就逼他杀一个投降的敌兵。”
“高洋因为害怕而犹豫,高欢便当众呵斥他,连敌人都不敢杀,将来如何执掌权柄?”
“随即便亲自上手示范,当着年幼的高洋将那俘虏割喉残杀。”
“从此,高洋便将暴力与权力划上了等号。”
“这……”
王翌颖听得面露惊骇。
江瀚继续说道:
“这还不算完,高洋的兄长高澄,因为权欲,长期嘲笑、殴打自己的亲兄弟。”
“后来,甚至一度抢走了高洋的妻子。”
“而他们的母亲娄昭君,又偏爱长子,对高洋的遭遇不闻不问,甚至还在他被欺负时说,你如果有你兄长一半能干,也不会被欺负。”
“高洋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几乎感受不到任何家庭温暖,全靠隐忍生存。”
“结果呢?”
“他登基初期还算励精图治,但后来压抑的情绪彻底爆发,变得残暴嗜杀,荒**无度,最终酗酒暴毙。”
“而北齐也在他死后迅速衰败。”
王翌颖听得有些咂舌,缓了口气才叹道:
“为人父母,竟然如此禽兽之行,果然是蛮夷皇室,毫无伦常!”
江瀚撇了撇嘴:
“那就再说一个胡汉混杂的皇帝,隋炀帝杨广。”
“这位大名鼎鼎,想必王妃你应该也听过。”
“杨广的母亲独孤皇后,是个彻头彻尾的功利分子,两面三刀的人物。”
“独孤皇后一边教儿子伪装简朴,一边暗中积累财富,讨好朝臣。”
“而他爹隋文帝杨坚,晚年沉迷佛教,对子女教育放手不管,导致杨广几乎没有接受过真正的仁政、民本教育。”
“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杨广登基,好大喜功,滥用民力,最终导致隋朝二世而亡。”
王翌颖听罢,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这两位,父母要么过于残暴,要么引导不当,或者干脆缺位。”
“那咱们严格一点,时时将孩子带在身边督促,耳提面命,不就好了?”
江瀚瞥了一眼王妃,这妮子,怎么还说不听了呢,非要犟。
“严格一点?”
“王妃岂不闻本朝神宗皇帝之事?”
王翌颖摇摇头:
“我王家原来可是明廷出身的,哪里敢讨论他天家家事,王上说来听听。”
江瀚无奈,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那明神宗朱翊钧,他就是被极致规训后,走向彻底摆烂的典型。”
“朱翊钧五岁被立为太子,由张太岳负责教育。”
“张太岳虽然堪称能臣,但他对万历的教育,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高压管制。”
“他给皇帝定下了极其严苛的作息:每天卯时,天还没亮就要起床读书,直到深夜丑时,才能休息。”
“如果背诵经典时出了差错,哪怕一个字,张太岳便会当场厉声呵斥。”
“据说年幼的万历,被他骂的涕泗横流仍不敢停。”
“这……也太严厉了些。”王翌颖忍不住插话。
江瀚叹了口气,
“不止如此,张居正几乎剥夺了万历所有的孩童乐趣。”
“万历偶然读一本杂书,被张居正发现,竟直接将书撕碎,怒斥帝王当读圣贤书,不当学杂说。”
“甚至连小太监递茶慢了些,万历只是皱了下眉头,张居正也要当众指责他,让年幼的皇帝在朝臣面前颜面尽失。”
“此外,张居正更禁止万历参与任何娱乐活动,认为玩乐会荒废政事。”
王翌颖狐疑地盯着江瀚:
“这些宫中故事,王上怎么知道的如此清楚?”
江瀚却没有回答她,只是打了个哈哈,继续到:
“张居正死后,压抑已久的皇帝便彻底反弹。”
“他不仅全面推翻张居正的改革,甚至下令抄了张居正的家,导致其家人饿死十余口,以此宣泄多年的愤懑。”
“此后,万历更是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怠政,不上朝,不批阅奏章,不任命官员,玩起了君主离线制,导致国家机器几乎停摆。”
“明之将亡,实亡于万历。”
王翌颖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依你说,孩子日后到底该怎么办?”
“难道就……就撒手不管了?”
“万一是嫡长子,将来要继承基业的,如此放任,如何能担当大任?”
江瀚拉过她的手,轻轻拍了拍,安抚道:
“管,当然要管。”
“但不能像张居正那样,管得那么死,那么严,毫无喘息之机。”
“孩子天**玩,那索性就让他多玩会儿,在玩耍中认识世界,强健体魄。”
“别搞得像神宗皇帝一样,连放个风筝、踢个蹴鞠都成了奢望,那心理能不出问题吗?”
他顿了顿,说出了自己想法:
“我准备,等孩子到了七八岁的年级,就把他送进天府书院。”
“让他跟着那帮孤儿们一起上学。”
“什么?!”
此话一出,王翌颖顿时横眉一竖,断然拒绝道:
“不行!绝对不行!”
“那天府书院里的孩子,都是……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
“你把他送到那里读书,是何用意?别人怎么看咱们?”
她的语气激动,显然十分抗拒这个提议。
江瀚见她如此反应,连忙安抚道:
“你别急,听我好好给你解释解释。”
王翌颖气鼓鼓地扭过头不看江瀚,胸口微微起伏,显然一时难以接受。
江瀚宽慰了好一会,她的情绪才稍微平复了些,虽然没有开口,但终究是轻轻点了点头,示意江瀚继续说下去。
江瀚如释重负,赶紧整理思路,耐心解释道:
“我这么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绝非一时兴起,更不是不疼爱孩子。”
“对孩子来说,有同龄人一起读书、一起玩耍、一起竞争.这些都在深宫里得不到的。”
“把他送进书院,隐去身份,让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生活,这对他的心性、能力都大有裨益。”
“将他养在深宫,由一群唯唯诺诺的太监宫女陪着,能有什么出息?”
“其次,你也知道,天府书院是我心血所在。”
“书院里教授的,不只是四书五经,更有经世致用的实学、格物之理、强身之法。”
“我希望我的继承人,从小就能接受这样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形成重视实务、开拓进取的思维。”
“这样教,难道不比那些只知道寻章摘句的老学究更强吗?”
王翌颖没有说话,但看其神态,明显有些意动。
江瀚见状,趁热打铁道:
“再说了,那帮孩子可都是阵亡将士的嗣子,不是随随便便都能进来读书的。”
“我给他们最好的教育,等他们学有所成,将来就是政权的栋梁,最可靠的根基。”
“让咱们孩子从小和他们长大,这份同窗情谊,也不比君臣名分差多少!”
“这就等于是给他培养心腹了,你仔细想想,其中好处有多少。”
“还有,在书院里也能通过同窗,更早接触民间疾苦,了解基层”
江瀚看着王翌颖,十分恳切:
“我这是用心良苦,为长远计,你要理解我。”
听了这番话,王翌颖沉默片刻,良久后才幽幽叹了口气:
“罢了,我说不过你,你都有道理。”
“那……若是女儿呢?也送去?”
江瀚笑了笑:
“女儿就算了。”
“就在宫里养着吧,现在时机不成熟,没必要搞什么太出格的东西。”
王翌颖点点头,随即又想到一个问题:
“可你总不能让孩子才七八岁,就跑去书院里住着吧?”
“那也太小了些……”
江瀚看着她,沉吟道:
“行吧。”
“王府离书院又不算太远,起初可以让他每日走读,清晨送去,傍晚接回。”
“等年纪再大些,到了十二三岁,进入了书院更高的广识阶段,再让他住在书院里也不迟。”
“书院有休沐日,到时候再回家便是。”
“别担心,我会安排妥当的”
见江瀚决心已定,王翌颖也知道不好再反驳。
只是想到孩子要离开身边,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她心里终究是有些闷闷不乐。
王翌颖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带,显然一时间还无法完全消化这个消息。
江瀚也知道急不来,只得抱着她叹了口气:
“王妃你知道吗,我时常做梦,梦到我在一个新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很多人都能吃饱,都能穿暖。”
“在那里,平坦的道路四通八达,有日行千里的车架,有呼啸而过的铁鸟,有镇海平波的巨舰”
王翌颖听罢,一脸惊奇地看着他:
“闻所未闻,岂不是仙界?”
“王上可是梦到了神仙?还是那紫微星易位了?”
可江瀚却摇摇头,笑了笑:
“那可不是仙界。”
“从来就没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好了,时候不早了,赶紧睡吧。”
说罢,两口子便吹熄了灯烛,准备安寝。
殿内瞬间陷入黑暗与宁静,只有彼此清浅的呼吸声。
江瀚侧身抱着王翌颖,感受着她柔软温暖的身体,嗅着她淡淡地体香,不由得有些心猿意马,躁动不安。
他静静躺了一会儿,可那股邪火非但没熄灭,反而有越烧越旺的趋势。
无奈之下,江瀚只能慢慢支起身子,伸长了脖子,小心翼翼地看了眼似乎已经睡着的王翌颖。
眼见王妃呼吸平稳,像是已经熟睡,江瀚心中一动。
他轻手轻脚地掀开丝被,拎起床边的软底布鞋,像是做贼一样,踮着脚尖,屏住呼吸,一步一顿地往殿门口挪去。
眼看再有两三步就能摸到门框,成功溜出去时,身后却突然传来一道惊雷:
“王上?”
江瀚浑身一紧,手上动作瞬间定格,像个被逮了个正着的贼子。
“您这是……?”
身后的声音再次传来。
江瀚缓缓地、极其尴尬地转过身。
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弱月光,只见王翌颖不知何时已经跟了出来,正斜倚在殿内的雕花立柱上,双手抱胸,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王上这是起夜啊?”
“还是……另有去处?”
江瀚见状,脸上堆起讪讪的笑容,支吾道:
“那什么……我,我出去放个水;顺便透透气……”
王翌颖看着江瀚这副鬼鬼祟祟、欲盖弥彰的模样,哪能不知道他心里那点小九九。
她忍不住发出一声轻笑,无奈道:
“行了,别装了。”
“我现在这身子,可经不起你折腾。”
“你……你自己去找李妃吧,免得在这里翻来覆去,搅得我也睡不安生。”
江瀚闻言,先是愣了一下,吞吐道:
“还是王妃懂我,那……那我去也?”
王翌颖没好气地挥了挥手:
“王上去吧!只怕妹妹还没睡呢,只是别闹得太晚。”
“得令!”
江瀚如蒙大赦,也顾不上再穿鞋了,两手提着布鞋,一溜烟地跑出了正殿。
看着江瀚消失的背影,王翌颖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独自回了床榻。
(本章完)
直到戌时三刻,旁听完最后一堂晚课后,天色黑尽,他才意犹未尽地打道回府。
等回到后妃所在的长春宫时,忙碌了一天的江瀚下意识地抬脚就想往南院走。
南院是次妃李曼文平时住的地方。
前几个月,江瀚也是按着原定计划,将李家这位嫡女娶回了王府,只不过没那么隆重罢了。
望着眼前这片规模宏大、在夜色中显得幽深空旷的宫苑,江瀚不由得暗自咂舌。
**的朱至澍,真是把骄奢**逸发挥到了极致,这后宫修得也忒大了。
当初的蜀王府中,各级宫人、夫人,以及没有品级的妾室,至少有四五百人。
因此,这王府宫苑修得极大,从前头的承运殿走过来,就算腿脚快些,也得走小半刻钟的时间。
当然了,以朱家王爷的德行,估计也是坐着肩舆回来的。
江瀚站在前殿与后宫的廊道口,看着远处那些空荡荡、黑黢黢的殿宇楼阁,不由得低声骂了一句:
“也不知道朱至澍这狗东西,身体到底吃不吃得消。”
“这么多女人,就算一天睡一个,也得睡上个一年。”
“难不成这厮还喜欢开无遮大会?”
正骂着,江瀚的目光无意间扫过长春宫正殿,却意外地发现正殿的窗户依旧还亮着。
嗯?这么晚了,难道王妃还没就寝?
江瀚心中有些疑惑。
一旁随行的内侍很有眼色,立刻凑上前半步,低声道:
“王上,这几日您回来的都晚。”
“王妃娘娘……几乎每天都会等到您回来后,才会熄灯。”
江瀚闻言,瞥了一眼身旁的内侍:
“是吗?”
他略一沉吟,当即改了主意,
“既如此,那就先去正殿看看吧。”
“免得王妃担心。”
说罢,他便迈步朝着长春宫正殿的方向走去。
小半刻钟后,一行人才堪堪抵达了殿外。
只见殿门外,不仅有侍应的宫女,四周还分列着七八名女官,寸步不离地守在殿外。
旁边的侧房里,还有大夫和医女在随时待命。
见到这番严整的布置,江瀚满意地点了点头,宽慰了几句众人,才迈步走进了正殿。
穿过几重轻柔的纱帐,他放轻脚步,来到寝殿最里面的位置。
只见王妃王翌颖,正半靠在引枕上,手中捧着一卷书册,就着床边灯架上明亮的烛火,看得颇为入神。
她穿着一身宽松舒适的杏色寝衣,长发简单地披散着,并没戴任何钗环。
因为怀孕而略显丰腴的脸颊,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整个人都散发出一种宁静而柔和的气息。
江瀚看她读得专注,不忍心惊扰,便站在纱帐外,轻轻咳了一声。
“咳咳。”
听见响动,王翌颖立刻回过神来。
当她抬头看见是江瀚时,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声音雀跃:
“王上!您来了!”
说着,她便放下书卷,下意识地想要起身。
江瀚见状立刻上前两步,轻轻按住她的肩膀:
“躺着便是,你我夫妻,何必如此拘礼生分。”
但王翌颖却执意要起来,一边动作,一边嘟囔道:
“最近这些日子,天天被关在屋子里养身子,都快把我给闷坏了。”
“臣妾的身子早好了,您就放心吧。”
江瀚见她气色红润,动作也还算利落,便没再强行阻止,只是无奈地笑了笑,任由王翌颖下床,熟练地伺候他宽去外袍、解下冠带。
紧接着,她又唤来宫女端过一盆温水,仔细地替江瀚净面洗手。
享受着王妃细致入微的服侍,江瀚心里也不禁暗叹:
“唉,当大王确实很快乐。”
“怪不得古往今来,那么多人沉醉于温柔乡,那么多人沉醉于权力场。”
“这种被人精心伺候、体贴入微的感觉,确实容易让人懈怠。”
洗漱完毕,两口子便半靠在宽大的床榻上,闲话家常。
没办法,王妃正怀着身孕,头三个月最是要紧,想干点别的什么也不合适。
再加上这个时代毕竟没那么开放,有些“手口并用”的私密趣事,江瀚也不敢轻易提。
有的招式,可以用在小妾身上,但万万不能用在结发妻子身上。
这个道理,江瀚还是懂的。
所以眼下,他俩也只能盖着丝被,纯聊天了。
两口子说着说着,话题自然而然地便转到了腹中尚未出生的孩子身上。
一提起孩子,王翌颖的眼神就变得格外柔软,还带着一丝初为人母的憧憬和忧虑:
“王上,您说……如果臣妾这第一胎,生出来的是个女孩……”
“您……会失望吗?”
她顿了顿,声音也更低了些,
“不瞒您说,最近这段时间,臣妾夜里有些难以安枕,忍不住胡思乱想。”
“现在朝堂、军中、民间,几乎所有人都在盼望我怀的是个男丁,好延续国本,稳定人心。”
“可这事……谁又说得准呢。”
“万一是女孩……”
江瀚听罢,抬手打断了王翌颖的话,并一把握住了她的手:
“王妃,压力别这么大。”
“是男是女,日子到了自然见分晓,现在空想这些,不过是徒增烦恼,于你养胎无益。”
“日子还长着呢,咱们也不急于这一时。”
“无论男女,都是你我亲生骨肉,我又怎么会失望呢?”
感受到丈夫手掌的温度和话语中的肯定,王翌颖紧绷的肩膀总算是放松了些。
沉默半晌后,她又扬起脑袋,接着询问道:
“那……若如果真是个男丁,您可曾想好名字了?”
“我听说,当年太祖皇帝给自己每一个儿子都定下了二十个字的字辈,用以传承。”
“王上可要提前给孩子们定下?”
不等江瀚回答,王妃又兴致勃勃地说起了自己的打算:
“臣妾已经提前吩咐下去了,让人在川中各地,寻访德行兼备的大儒。”
“将来好生教导孩子,定要将他培养成成材!”
可江瀚听了却摇摇头,有些不同的见解:
“你有心了。”
“只不过,对于孩子的教育,我还有些其他的想法。”
“我认为,当孩子还小时,最好不要那么早,就给他安上繁重刻板的学业。”
一旁的王翌颖闻言,满脸不解的看着江瀚,正要反驳。
但江瀚却拦下了她,耐心解释道:
“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讲完。”
“首先,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压抑这种天性,未必是好事。”
“最起码,得让他度过一个相对轻松、快乐的幼年。”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心里一定要健康、正常。”
“普通人如果性格扭曲,带来的危害可能很小;但如果当上了皇帝,那危害可就大了。”
王翌颖看着他,微微蹙眉:
“王上究竟想说什么?”
“严加管教,方能成才,自古以来,皆是如此啊。”
江瀚见她不信,只能继续解释道:
“王妃大家闺秀,想必应该是读过史书的。”
“历史上很多皇帝,就是因为童年教育出了问题,导致心理扭曲,最终害人害国。”
“王妃可知道北齐文宣帝?”
王翌颖思索片刻,回应道:
“好像有点印象,是不是《北齐书》中记载的?”
“叫高洋?”
江瀚点点头:
“没错。”
“这文宣帝高洋,出生在一个充满了杀戮和阴谋的鲜卑家庭。”
“他的亲爹就是大名鼎鼎的高欢,其家族内部为了权利,常常互相残杀。”
“高欢为了训练儿子们的心狠,竟然常让他们亲手杀死俘虏来练胆。”
“史载,高洋五岁时,高欢就逼他杀一个投降的敌兵。”
“高洋因为害怕而犹豫,高欢便当众呵斥他,连敌人都不敢杀,将来如何执掌权柄?”
“随即便亲自上手示范,当着年幼的高洋将那俘虏割喉残杀。”
“从此,高洋便将暴力与权力划上了等号。”
“这……”
王翌颖听得面露惊骇。
江瀚继续说道:
“这还不算完,高洋的兄长高澄,因为权欲,长期嘲笑、殴打自己的亲兄弟。”
“后来,甚至一度抢走了高洋的妻子。”
“而他们的母亲娄昭君,又偏爱长子,对高洋的遭遇不闻不问,甚至还在他被欺负时说,你如果有你兄长一半能干,也不会被欺负。”
“高洋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几乎感受不到任何家庭温暖,全靠隐忍生存。”
“结果呢?”
“他登基初期还算励精图治,但后来压抑的情绪彻底爆发,变得残暴嗜杀,荒**无度,最终酗酒暴毙。”
“而北齐也在他死后迅速衰败。”
王翌颖听得有些咂舌,缓了口气才叹道:
“为人父母,竟然如此禽兽之行,果然是蛮夷皇室,毫无伦常!”
江瀚撇了撇嘴:
“那就再说一个胡汉混杂的皇帝,隋炀帝杨广。”
“这位大名鼎鼎,想必王妃你应该也听过。”
“杨广的母亲独孤皇后,是个彻头彻尾的功利分子,两面三刀的人物。”
“独孤皇后一边教儿子伪装简朴,一边暗中积累财富,讨好朝臣。”
“而他爹隋文帝杨坚,晚年沉迷佛教,对子女教育放手不管,导致杨广几乎没有接受过真正的仁政、民本教育。”
“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杨广登基,好大喜功,滥用民力,最终导致隋朝二世而亡。”
王翌颖听罢,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这两位,父母要么过于残暴,要么引导不当,或者干脆缺位。”
“那咱们严格一点,时时将孩子带在身边督促,耳提面命,不就好了?”
江瀚瞥了一眼王妃,这妮子,怎么还说不听了呢,非要犟。
“严格一点?”
“王妃岂不闻本朝神宗皇帝之事?”
王翌颖摇摇头:
“我王家原来可是明廷出身的,哪里敢讨论他天家家事,王上说来听听。”
江瀚无奈,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那明神宗朱翊钧,他就是被极致规训后,走向彻底摆烂的典型。”
“朱翊钧五岁被立为太子,由张太岳负责教育。”
“张太岳虽然堪称能臣,但他对万历的教育,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高压管制。”
“他给皇帝定下了极其严苛的作息:每天卯时,天还没亮就要起床读书,直到深夜丑时,才能休息。”
“如果背诵经典时出了差错,哪怕一个字,张太岳便会当场厉声呵斥。”
“据说年幼的万历,被他骂的涕泗横流仍不敢停。”
“这……也太严厉了些。”王翌颖忍不住插话。
江瀚叹了口气,
“不止如此,张居正几乎剥夺了万历所有的孩童乐趣。”
“万历偶然读一本杂书,被张居正发现,竟直接将书撕碎,怒斥帝王当读圣贤书,不当学杂说。”
“甚至连小太监递茶慢了些,万历只是皱了下眉头,张居正也要当众指责他,让年幼的皇帝在朝臣面前颜面尽失。”
“此外,张居正更禁止万历参与任何娱乐活动,认为玩乐会荒废政事。”
王翌颖狐疑地盯着江瀚:
“这些宫中故事,王上怎么知道的如此清楚?”
江瀚却没有回答她,只是打了个哈哈,继续到:
“张居正死后,压抑已久的皇帝便彻底反弹。”
“他不仅全面推翻张居正的改革,甚至下令抄了张居正的家,导致其家人饿死十余口,以此宣泄多年的愤懑。”
“此后,万历更是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怠政,不上朝,不批阅奏章,不任命官员,玩起了君主离线制,导致国家机器几乎停摆。”
“明之将亡,实亡于万历。”
王翌颖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依你说,孩子日后到底该怎么办?”
“难道就……就撒手不管了?”
“万一是嫡长子,将来要继承基业的,如此放任,如何能担当大任?”
江瀚拉过她的手,轻轻拍了拍,安抚道:
“管,当然要管。”
“但不能像张居正那样,管得那么死,那么严,毫无喘息之机。”
“孩子天**玩,那索性就让他多玩会儿,在玩耍中认识世界,强健体魄。”
“别搞得像神宗皇帝一样,连放个风筝、踢个蹴鞠都成了奢望,那心理能不出问题吗?”
他顿了顿,说出了自己想法:
“我准备,等孩子到了七八岁的年级,就把他送进天府书院。”
“让他跟着那帮孤儿们一起上学。”
“什么?!”
此话一出,王翌颖顿时横眉一竖,断然拒绝道:
“不行!绝对不行!”
“那天府书院里的孩子,都是……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
“你把他送到那里读书,是何用意?别人怎么看咱们?”
她的语气激动,显然十分抗拒这个提议。
江瀚见她如此反应,连忙安抚道:
“你别急,听我好好给你解释解释。”
王翌颖气鼓鼓地扭过头不看江瀚,胸口微微起伏,显然一时难以接受。
江瀚宽慰了好一会,她的情绪才稍微平复了些,虽然没有开口,但终究是轻轻点了点头,示意江瀚继续说下去。
江瀚如释重负,赶紧整理思路,耐心解释道:
“我这么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绝非一时兴起,更不是不疼爱孩子。”
“对孩子来说,有同龄人一起读书、一起玩耍、一起竞争.这些都在深宫里得不到的。”
“把他送进书院,隐去身份,让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生活,这对他的心性、能力都大有裨益。”
“将他养在深宫,由一群唯唯诺诺的太监宫女陪着,能有什么出息?”
“其次,你也知道,天府书院是我心血所在。”
“书院里教授的,不只是四书五经,更有经世致用的实学、格物之理、强身之法。”
“我希望我的继承人,从小就能接受这样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形成重视实务、开拓进取的思维。”
“这样教,难道不比那些只知道寻章摘句的老学究更强吗?”
王翌颖没有说话,但看其神态,明显有些意动。
江瀚见状,趁热打铁道:
“再说了,那帮孩子可都是阵亡将士的嗣子,不是随随便便都能进来读书的。”
“我给他们最好的教育,等他们学有所成,将来就是政权的栋梁,最可靠的根基。”
“让咱们孩子从小和他们长大,这份同窗情谊,也不比君臣名分差多少!”
“这就等于是给他培养心腹了,你仔细想想,其中好处有多少。”
“还有,在书院里也能通过同窗,更早接触民间疾苦,了解基层”
江瀚看着王翌颖,十分恳切:
“我这是用心良苦,为长远计,你要理解我。”
听了这番话,王翌颖沉默片刻,良久后才幽幽叹了口气:
“罢了,我说不过你,你都有道理。”
“那……若是女儿呢?也送去?”
江瀚笑了笑:
“女儿就算了。”
“就在宫里养着吧,现在时机不成熟,没必要搞什么太出格的东西。”
王翌颖点点头,随即又想到一个问题:
“可你总不能让孩子才七八岁,就跑去书院里住着吧?”
“那也太小了些……”
江瀚看着她,沉吟道:
“行吧。”
“王府离书院又不算太远,起初可以让他每日走读,清晨送去,傍晚接回。”
“等年纪再大些,到了十二三岁,进入了书院更高的广识阶段,再让他住在书院里也不迟。”
“书院有休沐日,到时候再回家便是。”
“别担心,我会安排妥当的”
见江瀚决心已定,王翌颖也知道不好再反驳。
只是想到孩子要离开身边,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她心里终究是有些闷闷不乐。
王翌颖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带,显然一时间还无法完全消化这个消息。
江瀚也知道急不来,只得抱着她叹了口气:
“王妃你知道吗,我时常做梦,梦到我在一个新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很多人都能吃饱,都能穿暖。”
“在那里,平坦的道路四通八达,有日行千里的车架,有呼啸而过的铁鸟,有镇海平波的巨舰”
王翌颖听罢,一脸惊奇地看着他:
“闻所未闻,岂不是仙界?”
“王上可是梦到了神仙?还是那紫微星易位了?”
可江瀚却摇摇头,笑了笑:
“那可不是仙界。”
“从来就没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好了,时候不早了,赶紧睡吧。”
说罢,两口子便吹熄了灯烛,准备安寝。
殿内瞬间陷入黑暗与宁静,只有彼此清浅的呼吸声。
江瀚侧身抱着王翌颖,感受着她柔软温暖的身体,嗅着她淡淡地体香,不由得有些心猿意马,躁动不安。
他静静躺了一会儿,可那股邪火非但没熄灭,反而有越烧越旺的趋势。
无奈之下,江瀚只能慢慢支起身子,伸长了脖子,小心翼翼地看了眼似乎已经睡着的王翌颖。
眼见王妃呼吸平稳,像是已经熟睡,江瀚心中一动。
他轻手轻脚地掀开丝被,拎起床边的软底布鞋,像是做贼一样,踮着脚尖,屏住呼吸,一步一顿地往殿门口挪去。
眼看再有两三步就能摸到门框,成功溜出去时,身后却突然传来一道惊雷:
“王上?”
江瀚浑身一紧,手上动作瞬间定格,像个被逮了个正着的贼子。
“您这是……?”
身后的声音再次传来。
江瀚缓缓地、极其尴尬地转过身。
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弱月光,只见王翌颖不知何时已经跟了出来,正斜倚在殿内的雕花立柱上,双手抱胸,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王上这是起夜啊?”
“还是……另有去处?”
江瀚见状,脸上堆起讪讪的笑容,支吾道:
“那什么……我,我出去放个水;顺便透透气……”
王翌颖看着江瀚这副鬼鬼祟祟、欲盖弥彰的模样,哪能不知道他心里那点小九九。
她忍不住发出一声轻笑,无奈道:
“行了,别装了。”
“我现在这身子,可经不起你折腾。”
“你……你自己去找李妃吧,免得在这里翻来覆去,搅得我也睡不安生。”
江瀚闻言,先是愣了一下,吞吐道:
“还是王妃懂我,那……那我去也?”
王翌颖没好气地挥了挥手:
“王上去吧!只怕妹妹还没睡呢,只是别闹得太晚。”
“得令!”
江瀚如蒙大赦,也顾不上再穿鞋了,两手提着布鞋,一溜烟地跑出了正殿。
看着江瀚消失的背影,王翌颖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独自回了床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