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口,这实实在在的畜生,比壮丁和粮食更难凑数。它们不会说话,无法伪装。
长兴县并非产马地,民间牲口多以耕牛、驴、骡为主。经过溃兵劫掠、流民偷盗宰杀,以及城内绝望之下宰杀充饥,存活的牲口本就寥寥无几,且每一头都是是春耕时节赖以活命的命根子。
强征牲口,无异于直接刨绝户坟,必然激起最激烈的反抗,甚至可能瞬间引爆城内累积的怨气,引发民变。
“大人,这牲口……实在难办!”这日田修文再次来到沈文渊面前,脸上满是苦涩和无力,“城里城外,几乎找不到几头像样的牲口了。
就算有,也都是各家拼死护着的耕牛,若强行征走,不用等流民攻城,百姓自己就要反了,到时候,内外夹击……”
“能否……用人力代替?”沈文渊声音干涩地提出一个自己都知道希望渺茫的方案,“征调民夫,以人力拉车运送粮草?”
田修文沉重地摇头:“大人,人力拉车,效率极低,且路途遥远坎坷,民夫损耗必然巨大,恐十不存一。府城要的是能快速机动的驮畜,补充军需,恐怕……难以以此搪塞过去。况且,我们哪还有多余的青壮民夫?守城、运粮、巡逻都已捉襟见肘。”
书房内再次陷入令人窒息的沉默,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噼啪声。壮丁可用流民顶替,粮食尚可掺假拖延,但这牲口,似乎成了一个无解的死结。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轻轻的、带着迟疑的敲门声。是李顺,最近他被田修文安排去收集市井消息。此时他脸上带着些古怪又小心翼翼的神色。他可是知道大人跟头儿忧愁的事,他刚才可是灵机一动,立马就跑了过来。
“头儿,大人,”李顺走了进来,压低声音,“小的刚才在街上巡视,听到几个从北边逃难来的老汉,在墙角避风处闲聊,说闲话解闷……”
“说什么?”田修文正心烦意乱,没什么好气。
“他们说……说北边遭兵灾的地方,十室九空,好多牲口不是被杀了吃了,就是染了瘟病死了,死得一片一片的。还有一种怪事,有些地方,没明显大病,但牲口就是闹……闹纸马瘟?”
“纸马瘟?”沈文渊和田修文都愣住了,这名字透着一种不祥的诡异。
“对,就是……就是好像也没什么明显的病症,不发烧不拉稀,但牲口就是一天比一天没力气,精神萎靡,拉不动车,驮不动货,走路打晃,吃草料也不香,日渐消瘦……像是……像是纸扎的马一样,空有个架子,中看不中用。那些老汉还在那嘀咕,说什么怕是地气被兵煞战火冲了,阴气太重,阳气足的牲口都扛不住,失了力魄……”
田修文起初觉得这不过是荒诞不经的乡野迷信,无稽之谈。但随即,一个大胆到近乎荒唐、疯狂的念头在他脑中蹦了出来。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沈文渊,发现对方的眼睛里,也骤然迸发出同样惊疑不定。
“大人……”田修文的声音因为激动和紧张而有些发干发颤,“您说……咱们长兴县地界上的牲口,会不会……会不会也因为流民带来北地的疫气,或者这兵荒马乱坏了地气,也染上了这水土不服的……症候?毕竟,咱们这现在也是灾气弥漫……”
沈文渊的心脏砰砰狂跳,他瞬间完全明白了田修文的暗示。这是要将无法征调的客观事实,巧妙地归咎于一种无法实地查验、玄之又玄的普遍现象,一种蔓延的疫情。
但这事关上报朝廷的官方文书,是要记录在案的。风险极大,若被上官或巡查御史查出是谎报疫情,那就是欺君罔上、贻误军机的大罪,足以抄家灭门。
田修文看出沈文渊的犹豫,立刻压低声线,语速极快地完善这个疯狂的计划:“大人!并非所有牲口都病。我们可以……可以挑选那些本就年老体弱、瘦骨嶙峋、拉不动车的牲口,稍微……稍微喂它们吃点巴豆或者别的什么拉稀减力的草药,让它们看起来更加无精打采,虚弱不堪。
然后,发动胥吏,将全县所有能找到的牲口,无论好坏,一律登记造册,但统统标注为体弱、疑似染疫、不堪重负。最后,在给府城的呈文里,极力渲染此疫情之严重、之诡异,哭诉非但无法完成征调,急需府城拨付药材银两以救治这些宝贵的、关乎来年赋税的耕畜。”
沈文渊背着手,在狭窄的书房里急速踱步,烛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变幻不定。这是一个赌上他身家性命、九族安危的疯狂计划!其胆大妄为,远超之前的任何变通。
但环顾眼前这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似乎又没有更好的能暂时保住这县城不沦陷,百姓不反的选择了。
他终于猛地停下脚步,眼中布满血丝,坚定道: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就……就如此**。田班头,你立刻去办两件事:先去秘密寻访懂兽医或熟悉草药之人,务必找到能让牲口暂时显得病弱,但又不会真正造成严重伤害的方子。记住,绝不可真正害了百姓牲口的性命。然后即刻开始,以普查疫病、准备救治为由,登记全县所有牲口,一律按病弱不堪用上报。文书……本官亲自来写!”
他要亲自操刀,编织这张将“纸马瘟”坐实成官方疫情的惊世骇俗文书。
“是!属下明白!”田修文再次匆匆离去,他要立马赶回箬西村一趟。让牲口显得病弱的药岁安那妮子肯定有办法。
长兴县并非产马地,民间牲口多以耕牛、驴、骡为主。经过溃兵劫掠、流民偷盗宰杀,以及城内绝望之下宰杀充饥,存活的牲口本就寥寥无几,且每一头都是是春耕时节赖以活命的命根子。
强征牲口,无异于直接刨绝户坟,必然激起最激烈的反抗,甚至可能瞬间引爆城内累积的怨气,引发民变。
“大人,这牲口……实在难办!”这日田修文再次来到沈文渊面前,脸上满是苦涩和无力,“城里城外,几乎找不到几头像样的牲口了。
就算有,也都是各家拼死护着的耕牛,若强行征走,不用等流民攻城,百姓自己就要反了,到时候,内外夹击……”
“能否……用人力代替?”沈文渊声音干涩地提出一个自己都知道希望渺茫的方案,“征调民夫,以人力拉车运送粮草?”
田修文沉重地摇头:“大人,人力拉车,效率极低,且路途遥远坎坷,民夫损耗必然巨大,恐十不存一。府城要的是能快速机动的驮畜,补充军需,恐怕……难以以此搪塞过去。况且,我们哪还有多余的青壮民夫?守城、运粮、巡逻都已捉襟见肘。”
书房内再次陷入令人窒息的沉默,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噼啪声。壮丁可用流民顶替,粮食尚可掺假拖延,但这牲口,似乎成了一个无解的死结。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轻轻的、带着迟疑的敲门声。是李顺,最近他被田修文安排去收集市井消息。此时他脸上带着些古怪又小心翼翼的神色。他可是知道大人跟头儿忧愁的事,他刚才可是灵机一动,立马就跑了过来。
“头儿,大人,”李顺走了进来,压低声音,“小的刚才在街上巡视,听到几个从北边逃难来的老汉,在墙角避风处闲聊,说闲话解闷……”
“说什么?”田修文正心烦意乱,没什么好气。
“他们说……说北边遭兵灾的地方,十室九空,好多牲口不是被杀了吃了,就是染了瘟病死了,死得一片一片的。还有一种怪事,有些地方,没明显大病,但牲口就是闹……闹纸马瘟?”
“纸马瘟?”沈文渊和田修文都愣住了,这名字透着一种不祥的诡异。
“对,就是……就是好像也没什么明显的病症,不发烧不拉稀,但牲口就是一天比一天没力气,精神萎靡,拉不动车,驮不动货,走路打晃,吃草料也不香,日渐消瘦……像是……像是纸扎的马一样,空有个架子,中看不中用。那些老汉还在那嘀咕,说什么怕是地气被兵煞战火冲了,阴气太重,阳气足的牲口都扛不住,失了力魄……”
田修文起初觉得这不过是荒诞不经的乡野迷信,无稽之谈。但随即,一个大胆到近乎荒唐、疯狂的念头在他脑中蹦了出来。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沈文渊,发现对方的眼睛里,也骤然迸发出同样惊疑不定。
“大人……”田修文的声音因为激动和紧张而有些发干发颤,“您说……咱们长兴县地界上的牲口,会不会……会不会也因为流民带来北地的疫气,或者这兵荒马乱坏了地气,也染上了这水土不服的……症候?毕竟,咱们这现在也是灾气弥漫……”
沈文渊的心脏砰砰狂跳,他瞬间完全明白了田修文的暗示。这是要将无法征调的客观事实,巧妙地归咎于一种无法实地查验、玄之又玄的普遍现象,一种蔓延的疫情。
但这事关上报朝廷的官方文书,是要记录在案的。风险极大,若被上官或巡查御史查出是谎报疫情,那就是欺君罔上、贻误军机的大罪,足以抄家灭门。
田修文看出沈文渊的犹豫,立刻压低声线,语速极快地完善这个疯狂的计划:“大人!并非所有牲口都病。我们可以……可以挑选那些本就年老体弱、瘦骨嶙峋、拉不动车的牲口,稍微……稍微喂它们吃点巴豆或者别的什么拉稀减力的草药,让它们看起来更加无精打采,虚弱不堪。
然后,发动胥吏,将全县所有能找到的牲口,无论好坏,一律登记造册,但统统标注为体弱、疑似染疫、不堪重负。最后,在给府城的呈文里,极力渲染此疫情之严重、之诡异,哭诉非但无法完成征调,急需府城拨付药材银两以救治这些宝贵的、关乎来年赋税的耕畜。”
沈文渊背着手,在狭窄的书房里急速踱步,烛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变幻不定。这是一个赌上他身家性命、九族安危的疯狂计划!其胆大妄为,远超之前的任何变通。
但环顾眼前这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似乎又没有更好的能暂时保住这县城不沦陷,百姓不反的选择了。
他终于猛地停下脚步,眼中布满血丝,坚定道: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就……就如此**。田班头,你立刻去办两件事:先去秘密寻访懂兽医或熟悉草药之人,务必找到能让牲口暂时显得病弱,但又不会真正造成严重伤害的方子。记住,绝不可真正害了百姓牲口的性命。然后即刻开始,以普查疫病、准备救治为由,登记全县所有牲口,一律按病弱不堪用上报。文书……本官亲自来写!”
他要亲自操刀,编织这张将“纸马瘟”坐实成官方疫情的惊世骇俗文书。
“是!属下明白!”田修文再次匆匆离去,他要立马赶回箬西村一趟。让牲口显得病弱的药岁安那妮子肯定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