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人出使波斯如何?波斯虽然被西突厥打得元气大伤,但并没有完全覆灭。”
“两头作战,西突厥也得掂量掂量,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把波斯彻底打废,再集中力量对付大唐。”
“我们现在要的是时间。”
房玄龄道。
“嗯,好,唐俭已经在回来的路上,等唐俭回来,即刻让唐俭出使波斯。”
“侯君集做好准备,一旦薛延陀归降,立马屯兵金山,在金山和河西走廊铸起两道防线,朕倒要看看他西突厥过不过得来。”
李世民神采飞扬地一挥衣袖。
“是。”
侯君集大喜,终于又轮到他立功的时候了。
金山与河西走廊之间是干旱的大漠,西突厥要想穿过大漠,就得做好被两面夹击的准备。
不然只能选择从北海那边绕过来,如此,大唐又会有很多准备时间。
只要守住这两个要塞,西突厥就会很难受。
其实叶尘一直挺想去河西走廊看看的,河西走廊北边是干旱的大漠,南边是青海草原,神奇的风光。
“唐俭派人从西原传回消息,囊日松赞死了,被吐蕃旧贵族毒死,吐蕃内乱,一分为三。”
“一部分拥立松赞,一部分叛乱与羊同勾结,还有达波、娘波等部落,并没有念囊日松赞的好,趁机独立。”
“现在吐蕃岌岌可危。”
李世民再曝出一则猛料。
“看来楚国公算错了,松赞再不一般,毕竟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吐蕃不能灭,我们现在应该援助吐蕃。”
崔义玄道。
群臣皆赞同。
“羊同跟大唐购买兵器那些了吗?”叶尘问道。
“还没。”刘政会回道。
“那我的建议是再等一等,我觉得松赞能稳住局势。”
“羊同拿不下吐蕃,找大唐购买物资,吐蕃扛不住时,大唐再援助吐蕃,不断加码,让双方停不下来。”
叶尘道。
“但吐蕃现在已经岌岌可危,万一羊同并不需要大唐的援助便把吐蕃灭了,咱们所有的谋划都得落空。”
刘政会反驳。
“松赞要真扛不住,肯定会向大唐求助,但现在并没有,说明局势还没恶劣到无计可施的地步。”叶尘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
毕竟他看过史书,松赞很快诛杀乱臣,平息内乱。
羊同死活打不下吐蕃,无奈只能撤兵。
松赞用数年时间发展吐蕃,重新吞并达波、娘波等部落,而后重创羊同,吐蕃成为大唐一生之敌。
“嗯,确实,松赞没有向大唐求援,说明局势还没那么糟糕,再等一等。”
李世民赞同地点点头。
对于松赞,他从来没有小觑过。
而就在这时,赵威带着一驿使跑进来:“陛下,岭南八百里急报。”
“启奏陛下,安南那边干旱,林邑国与骠国联合,袭击岭南,烧杀抢掠,数州沦陷。”驿使一边说,一边呈上奏报。
李世民看完奏报,脸色阴沉得要滴出水来。
“弹丸小国也敢欺我大唐,朕没动他们,他们反倒先动大唐,好,好得很呐。”
“燕郡王李艺、吴国公尉迟敬德、定远将军执失思力、张公瑾、公孙武达听令,统左武卫和左威卫、陌刀军、横刀军南下,给朕平了安南。”
李世民暴怒,感觉受到侮辱,区区弹丸小国也敢挑衅大唐。
话刚说完,又有八百里加急送达。
“启禀陛下,林邑已平定。”
顿时所有人都懵了。
李世民走下来接过奏报一看,顿时放声大笑起来:“好,好,干得好,张士贵真乃良将也。”
“张士贵统鼓骑军坐镇江南道,收到岭南道道令杨恭道求援,派人前往云南道请云南道出兵协助。”
“杨恭道统岭南兵吏在正面牵制,张士贵带兵渡海绕到林邑国后方,三路并进,半月不到把林邑打崩,活捉其国王。”
“这份奏报从云南道送来的,云南道出兵三万,阿瓦世子兀力满统领作战。”
“如今张士贵正在统军灭骠国,问朕要不要顺手把整个安南平灭。”
“哈哈,诸卿以为如何?”
百官听得一愣一愣的,张士贵这么猛的吗?
而这时,兵部官员才把张士贵调兵支援岭南的奏报送来。
“陛下,张士贵固然立了大功,但不等朝廷安排便调兵,此乃大忌啊。”
权万纪站起来弹劾。
“权爱卿说得有道理,但打仗最忌一板一眼,若等朝廷安排,一来一回,命令传达,半个月过去了,不知得有多少岭南子民被迫害。”
“将军立功心切,这份积极性和冲劲不能打击,过不掩功,长孙顺德,你代朕前往犒赏大军。”
“张玄素,准备一下,出使安南诸国,告诉他们,安南自古属华夏,汉时设交趾郡,如今唐承汉志,要收复旧土。”
李世民桀骜而又霸道。
“咳,陛下,汉时设的交趾郡,只包括如今林邑、骠国、九真、日南几国。”
“如真腊、文单、环王国这些,汉朝并没有打下。”
张玄素忍不住提醒,收复旧土,这个理由不够啊。
“汉朝没打下来,大唐打下来便是。”李世民桀骜道。
“陛下,步子迈太大绝非好事,如今青海、辽东还不稳,西突厥蠢蠢欲动,西原也不安,大唐首要敌人是西突厥,等平定西突厥再收拾南方也不迟。”
“臣的谏议是先以收复旧土为由,把汉时日南、交趾两郡涵盖之地收复,其他国家,先建立邦交通商。”
“高产粮种在那边一推广,其他国家岂能不心动,到时候设个局,便师出有名了是吧。”
张玄素道。
“嗯,有道理,便这么办。”李世民桀骜地抬手指向张玄素,笑得那叫一个赞赏。
叶尘也是听乐了,这些老狐狸,真够阴的。
因为李世民的强势和霸道,定下大唐前期基调。
其他朝代求稳,大唐前期,连文臣都一天天想着灭人家国。
真是一个热血沸腾的时代啊。
欺负别人的感觉就是爽。
“长孙顺德,通知张士贵,以收复旧土为由,把林邑、骠国、九真、日南四国给朕打下来。”
“另外,敕封云南道大军为镇南军,兀力满为镇南军大将军,位同十二军大将军,从三品。”
李世民心情大好地下令。
“两头作战,西突厥也得掂量掂量,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把波斯彻底打废,再集中力量对付大唐。”
“我们现在要的是时间。”
房玄龄道。
“嗯,好,唐俭已经在回来的路上,等唐俭回来,即刻让唐俭出使波斯。”
“侯君集做好准备,一旦薛延陀归降,立马屯兵金山,在金山和河西走廊铸起两道防线,朕倒要看看他西突厥过不过得来。”
李世民神采飞扬地一挥衣袖。
“是。”
侯君集大喜,终于又轮到他立功的时候了。
金山与河西走廊之间是干旱的大漠,西突厥要想穿过大漠,就得做好被两面夹击的准备。
不然只能选择从北海那边绕过来,如此,大唐又会有很多准备时间。
只要守住这两个要塞,西突厥就会很难受。
其实叶尘一直挺想去河西走廊看看的,河西走廊北边是干旱的大漠,南边是青海草原,神奇的风光。
“唐俭派人从西原传回消息,囊日松赞死了,被吐蕃旧贵族毒死,吐蕃内乱,一分为三。”
“一部分拥立松赞,一部分叛乱与羊同勾结,还有达波、娘波等部落,并没有念囊日松赞的好,趁机独立。”
“现在吐蕃岌岌可危。”
李世民再曝出一则猛料。
“看来楚国公算错了,松赞再不一般,毕竟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吐蕃不能灭,我们现在应该援助吐蕃。”
崔义玄道。
群臣皆赞同。
“羊同跟大唐购买兵器那些了吗?”叶尘问道。
“还没。”刘政会回道。
“那我的建议是再等一等,我觉得松赞能稳住局势。”
“羊同拿不下吐蕃,找大唐购买物资,吐蕃扛不住时,大唐再援助吐蕃,不断加码,让双方停不下来。”
叶尘道。
“但吐蕃现在已经岌岌可危,万一羊同并不需要大唐的援助便把吐蕃灭了,咱们所有的谋划都得落空。”
刘政会反驳。
“松赞要真扛不住,肯定会向大唐求助,但现在并没有,说明局势还没恶劣到无计可施的地步。”叶尘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
毕竟他看过史书,松赞很快诛杀乱臣,平息内乱。
羊同死活打不下吐蕃,无奈只能撤兵。
松赞用数年时间发展吐蕃,重新吞并达波、娘波等部落,而后重创羊同,吐蕃成为大唐一生之敌。
“嗯,确实,松赞没有向大唐求援,说明局势还没那么糟糕,再等一等。”
李世民赞同地点点头。
对于松赞,他从来没有小觑过。
而就在这时,赵威带着一驿使跑进来:“陛下,岭南八百里急报。”
“启奏陛下,安南那边干旱,林邑国与骠国联合,袭击岭南,烧杀抢掠,数州沦陷。”驿使一边说,一边呈上奏报。
李世民看完奏报,脸色阴沉得要滴出水来。
“弹丸小国也敢欺我大唐,朕没动他们,他们反倒先动大唐,好,好得很呐。”
“燕郡王李艺、吴国公尉迟敬德、定远将军执失思力、张公瑾、公孙武达听令,统左武卫和左威卫、陌刀军、横刀军南下,给朕平了安南。”
李世民暴怒,感觉受到侮辱,区区弹丸小国也敢挑衅大唐。
话刚说完,又有八百里加急送达。
“启禀陛下,林邑已平定。”
顿时所有人都懵了。
李世民走下来接过奏报一看,顿时放声大笑起来:“好,好,干得好,张士贵真乃良将也。”
“张士贵统鼓骑军坐镇江南道,收到岭南道道令杨恭道求援,派人前往云南道请云南道出兵协助。”
“杨恭道统岭南兵吏在正面牵制,张士贵带兵渡海绕到林邑国后方,三路并进,半月不到把林邑打崩,活捉其国王。”
“这份奏报从云南道送来的,云南道出兵三万,阿瓦世子兀力满统领作战。”
“如今张士贵正在统军灭骠国,问朕要不要顺手把整个安南平灭。”
“哈哈,诸卿以为如何?”
百官听得一愣一愣的,张士贵这么猛的吗?
而这时,兵部官员才把张士贵调兵支援岭南的奏报送来。
“陛下,张士贵固然立了大功,但不等朝廷安排便调兵,此乃大忌啊。”
权万纪站起来弹劾。
“权爱卿说得有道理,但打仗最忌一板一眼,若等朝廷安排,一来一回,命令传达,半个月过去了,不知得有多少岭南子民被迫害。”
“将军立功心切,这份积极性和冲劲不能打击,过不掩功,长孙顺德,你代朕前往犒赏大军。”
“张玄素,准备一下,出使安南诸国,告诉他们,安南自古属华夏,汉时设交趾郡,如今唐承汉志,要收复旧土。”
李世民桀骜而又霸道。
“咳,陛下,汉时设的交趾郡,只包括如今林邑、骠国、九真、日南几国。”
“如真腊、文单、环王国这些,汉朝并没有打下。”
张玄素忍不住提醒,收复旧土,这个理由不够啊。
“汉朝没打下来,大唐打下来便是。”李世民桀骜道。
“陛下,步子迈太大绝非好事,如今青海、辽东还不稳,西突厥蠢蠢欲动,西原也不安,大唐首要敌人是西突厥,等平定西突厥再收拾南方也不迟。”
“臣的谏议是先以收复旧土为由,把汉时日南、交趾两郡涵盖之地收复,其他国家,先建立邦交通商。”
“高产粮种在那边一推广,其他国家岂能不心动,到时候设个局,便师出有名了是吧。”
张玄素道。
“嗯,有道理,便这么办。”李世民桀骜地抬手指向张玄素,笑得那叫一个赞赏。
叶尘也是听乐了,这些老狐狸,真够阴的。
因为李世民的强势和霸道,定下大唐前期基调。
其他朝代求稳,大唐前期,连文臣都一天天想着灭人家国。
真是一个热血沸腾的时代啊。
欺负别人的感觉就是爽。
“长孙顺德,通知张士贵,以收复旧土为由,把林邑、骠国、九真、日南四国给朕打下来。”
“另外,敕封云南道大军为镇南军,兀力满为镇南军大将军,位同十二军大将军,从三品。”
李世民心情大好地下令。